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1041025-1瑞芳-福山宮、瑞芳金鑛四號坑、山皮坑

瑞芳金鑛四號坑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永慶里,九份與金瓜石分界的九份溪上游,此處為瑞芳鑛山最早開採的礦帶,許多早期開挖的坑口受到土石流的影響,遭到掩埋難尋,僅尚存一些山皮坑遺跡。福山宮建廟於嘉慶初年,香火鼎盛,早年舊廟因神明不同意拆除擴建,故保留舊廟另加蓋大廟,形成廟中廟的景觀。

離開八番坑後,盤算著下一站要往那個方向,看見人潮仍不斷的湧進九份老街,觀光為這個地方帶來繁華,但真正的焦點礦坑,除了靠近老街附近的有觀光效益,而被保留下來外,其餘的仍荒廢在山野林間。決定先離開熱鬧的區域,將車子駛往欽賢國中,在福山宮停車場暫歇,尋找可能的六號坑位置。

福山宮

福山宮地理位置坐北朝南背海面山,北為基隆山,南有燦光寮、草山、樹梅坪等山峰,剛好位處三金山的中央聚集處,九份、金瓜石兩個聚落隔著九份溪相望,此地位居要津,乾隆年間該地即是瑞芳經燦光寮往雙溪軍民客商的必經要道,由於山區常有雲霧,且蟲獸經常出沒,於是先民便供奉土地公及土地婆並坐騎虎爺神像,嘉慶初年仲秋良辰將神尊請入石砌神龕內祭祀,以保佑往來民眾平安。

廟中廟

淘金熱是在清末由於劉銘傳興建鐵路時,工人在基隆河內發現砂金,循溪流上溯至小金瓜露頭,吸引大量的淘金客移入,開啟九份、金瓜石的黃金歲月,淘金客祭祀還願,讓原本的小廟香火鼎盛,而興起感念神恩擴建廟宇之議,然而經過多次請示神明而未獲同意,後來以保留小廟加蓋大廟才獲得恩允,除原供奉福德正神外,並配祀觀音佛祖及註生娘娘。昭和10年(1935)起,由臺陽礦業株式會社九份礦業所所長翁山英發起整修大殿,並次第增建兩側廂房。民國84年以後又再次重修,形成今日主要樣貌。

九份四號福德祠

福山宮停車場旁有條階梯步道,通往下方的金石橋,階梯的左側為墓園,右側則是樹林,從文獻上的地圖得知,六番坑的位置就在右側的樹林裡,由於沒有確切的座標,只能從疑似有小徑的地方切入,然後在樹林內盲目的搜山尋坑,範圍實在過於廣闊,而且有些區域地勢落差太大,結果當然是空手而回。

金鑛石

回到福山宮,往來奔波許久,身上沾滿不少的泥巴,肚子也開始唱空城計,於是向廟前大樹下旁的小販買泡麵和茶葉蛋祭五臟廟,順道請教關於附近的礦坑情形,小販指出下方的六番坑已經滅失,附近曾有一座小福德祠,他曾帶人去拍過照片,並且放在福山宮的牆上,雖然找到小廟的照片,但卻沒有明顯背景參考點,小販又不願帶路,最後只好放棄,但至少獲得六番坑確實存在此地的情報。

福德祠

再次觀察地形,發現在金石橋附近有一處可疑的空地,於是再次下探,果然有重大的發現,空地旁的數棟建築,確實是用來儲存礦石的儲礦櫃,並且有機電房和疑似事務所的建築,不過後來因為天空飄起細雨,不適合再次搜山。回到停車場準備打道回府,小販又指出前方道路轉角處,那邊還有一些礦坑可能還留存,他說的地方便是九份四號福德祠。

大眾廟

九份四號福德祠大眾廟興建緣起,由廟外的重建碑得知,係為感念福山寶地採金古道,讓礦山人得以驗證礦山精神之機會,光緒20年(1894)為九份小金瓜礦脈大發現之隔年,三貂保長潭莊人氏江茂土先生暨眾股夥等為感謝神恩,重修大眾廟並立碑紀念。原廟用本地石材打造而成,年代久遠古意盎然,上方之採金古道可連接百廿階仔古道,是昔日採金者往返燦光寮及牡丹坑等礦場之捷徑。

石碑

福德祠供奉土地公,具有神格,故其廟簷上翹,而大眾廟祭拜孤魂野鬼好兄弟,內部僅有萬善堂的牌位,廟簷是平的。大眾廟旁立一塊石碑,以玻璃保護,內部刻字為「台北府基隆廳三貂保長潭莊弟子江茂土暨眾股夥等重修外九份大眾廟 光緒貳拾年冬月日穀旦立」。

山皮坑1

廟宇後方的確有條通往山上的捷徑,是當年礦工到樹梅坑上工時必經之路,不過目光卻是被岩壁上的兩座金礦坑給吸引,其中一座較大的坑道,無需彎腰或蹲姿,可以直立進入,似乎頗有規模,不過在其周圍附近,並未找到任何牌匾或解說牌。

坑內柵欄

放下背包,備齊手電筒,才剛踏進坑內,便發現一面鐵製柵欄橫阻在前,細探內部情形,地面不是很潮溼,前進一小段後便有點往右偏,而且坑道漸漸變窄,原以為是個可以容納礦車進出的坑道,以現況看來應該是私人挖掘的山皮坑罷了。

山皮坑2

此坑道的右側還有另一個山皮坑,被雜草所掩蓋,坑口更加緊窄,僅容一人以蹲跪姿進入,外觀同樣無任何標示,猶豫了一陣子,擔心裡頭可能會有蛇之類的動物出沒,不過時間已接近冬天,雖然最近秋老虎發威,小動物們應該都去冬眠了,除去坑口的蜘蛛網後,小心翼翼的鑽入查看。

坑內

坑內真的非常狹窄,手臂不時與坑壁摩擦,蹲著走路更是不好受,走一小段便覺得小腿酸痛,而且頭不能抬太高,因此撞到上方的岩壁數次,忘了把家中那頂特別買來的礦工帽帶出來,到現在都還沒用過。這條坑道略為左偏,感覺會跟左邊的坑道連在一起,但走了近百公尺,仍未連接,加上空氣漸漸稀薄,為了安全起見,轉身離開。

山皮坑及運煤橋

回到坑外時,已有一位大叔在廟前方等待,被小小訓叱一下。他住在附近,對當地知之甚詳。於是趁著這個機會,請教更多有關四號坑的事情,大叔指出此處的溪流即為九份溪,為九份與金瓜石的界溪,在福德祠後方的那兩個坑道,並不是四號坑,而只是一般採礦人所掘的山皮坑,不是台陽公司所開挖,規模都很小。

山皮坑坑內

真正的四號坑在九份溪旁,福德祠正對面的山壁旁,離馬路約數十公尺,只不過在幾年前,由於山上土石流的沖刷,坑口遭到掩埋,現今已無法找到四號坑的遺址,在其指引下,從公路彎道旁沿九份溪上溯,穿越濃密的芒草欉,發現底下果真是堆積一層厚厚的土石,雖然找到一部分石砌的駁坎,但坑口則埋在下方的土石堆裡再也看不到了。

已減失的四號坑

雖然四號坑已經滅失,但大叔仍好心的指引路旁還有一座石砌的山皮坑,規模小了點,亦可與四號坑相比擬,它的旁邊還有一座運煤橋,大叔告知以前九份溪的山谷還有數個坑口,也有煤礦坑,都會運到此處集散洗選再送出。此行雖未發掘所要搜尋的目標,然而卻獲取更多寶貴的資訊,可當作下次深度探索的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