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981129陽明山-紗帽山步道

紗帽山以其山形遠望似古代官員所戴之烏紗帽而聞名,登山口在陽明山公車總站往前山公園的方向,紗帽路與建國街的交叉口附近,此處約略從紗帽山正前方的帽緣上登,坡度較為平緩,至山頂後再由另一側帽子的側方下山,坡度較陡。


寄件者 紗帽山登山口


寄件者 前山公園建國街的市集

週休假期陰雨不定,不適合走遠路,只能選擇較近較短的路線,採且戰且走的方式,加上最近運勢不佳,已經持續很久,紗帽山就成了首選,紗帽名稱背後有其特殊的涵義,雖然爭名奪利於我如浮雲,但有時誤解也會造成傷害,看能不能藉著登紗帽山來改改運。

寄件者 紗帽山階梯步道


寄件者 栗蕨

紗帽山高度僅海拔643公尺,大約50萬年前噴發所形成的寄生火山屬於鐘狀火山體,原因學者推測可能是由七星山地底岩漿分支噴出所形成的,另一說是可能因原七星山火山舊主流岩漿通道堵塞,才會從七星山南側山腹較薄的岩壁裂隙湧出噴發而成。
因為紗帽山區為水源區、保安林,雖然開發較早但保護較為嚴格,未遭濫墾之害,故植相完整,處處可見參天巨木,步道旁的紅楠樹身有一道道的刻痕,是因為東北季風長期吹拂所遺留下的印跡,小時不明顯的小刻痕,長大卻變成難以抹滅的傷痕,讓我想起和小女的教養互動問題,一向不喜打罵,儘量採鼓勵的方式,但有時很難奏效,她常會生氣時打我,有一回我以相同的力道打回去,想讓她知道打人有多麼痛,以糾正她不要一生氣就打人的壞習慣,沒想到她把我的方式學起來,居然去打她的外婆,然後說讓妳知道妳以前打人有多痛,真是讓我哭笑不得,小時打罵就好像樹木一樣會留下陰影,長大容易行為偏差,但不矯正反而變溺愛更糟糕。

寄件者 紅楠的刻痕

經過一番奮戰後來到山頂前平坦處,步道旁有一奇特造型上尖下長方成對的旗杆座,上刻有「咸豐乙卯科中式六十六名舉人孫霞林敬立」。

寄件者 旗杆座


寄件者 成對的旗杆座

再往內走又出現另一座古墓,墓碑上刻著「西源陳門烈婢周氏墳」。再過去有另一大墓刻有「西源顯妣謚順節陳媽李孺人佳城」,建於「道光壬辰年」(道光12年,西元1832年)。據聞此地為清代舉人陳霞林的祖母墓,旁邊陪葬的為其祖母的婢女墓,陳霞林在咸豐五年(1855年)中舉,所以可以在祖墳旁設旗杆座光宗耀祖。除此外在附近也找不到其他的墓,所以推測山頂附近為陳家私人墓地。
古代對女子守寡至死未改嫁者,如果其子孫居高官,皇帝多會追贈貞節牌坊加以表彰其偉大情操,所以為何這裡會出現「烈」這個字眼也曾引起諸多討論,有一說婢女是逼陪葬的,但竊以為婢女可能年輕時即看護老人家,富貴家庭的老人家因為歲數活的久一點才往生,婢女因長久照顧所以在家中也具有相當的地位,婢女已過適婚年齡且雲英未嫁,而且主婢感情良好,所以尋短殉葬,也不是不無可能,富貴人家中婢女何其多,不然即使是一般普通的小婢女要陪葬,也不會好到可以專替她立個墓陪在主子身邊的地步吧,不過也無從考證起。
陳氏的墓地就剛好建在山頂的凹地上,很像是紗帽山的火山口。
在接近山頂平台前,石壁旁似有祭祀安放神祉的痕跡,不知為何時所立。

寄件者 祭祀安神痕跡

山頂建有木造觀景平台,可以遠眺七星山、小觀音山及大屯山,還有山下的中山樓,和中山樓停車場旁的牛奶池,遠望中山樓後方山壁似也有黑色的岩石,可以列入下次探訪的目標。

寄件者 雲霧隴罩的大屯山


寄件者 木造觀景平台


寄件者 中山樓


寄件者 中山樓的牛奶池


寄件者 中山樓近照

沿步道繼續往前,可以見到紗帽山的三角點(三等三角點,編號第一o二一號)。

寄件者 紗帽山的三角點

以及「太子亭」遺址,原為四方亭,但如今僅餘2根柱子,中間有一圓形的平台。

寄件者 太子亭

據聞為日本裕仁皇太子在大正十二年(1923年)來台巡視,安排參觀草山,台灣總督府在草山地區大興土木,在紗帽山建了一座「太子亭」,另外在往向天池方向也建了一座歡迎皇太子的石碑,只是皇太子只用餐及休息後就下山去北投看著名的北投石。

寄件者 太子亭解說牌

太子亭面朝南,前方的樹木已長高遮蔽住視野,但從樹縫間還是可以一覽台北市的街景,和淡水河及基隆河彎蜒流經台北盆地的優美景緻。

寄件者 朦朧的台北市

觸景突然想起淡水暮色這首歌:
淡水暮色
日頭將欲沉落西 水面染五彩
男女老幼在等待 漁船倒返來
桃色樓窗門半開 琴聲訴悲哀
啊~幽怨的 心情無人知

朦朧月色白光線 浮出紗帽山
河流水影色變換 海風陣陣寒
一隻小鳥找無伴 歇在船頭岸
啊~美妙的 啼叫動心肝

淡水黃昏帶詩意 夜霧罩四邊
教堂鐘聲心空虛 響對海面去
埔頂燈光真稀微 閃閃像天星
啊~難忘的 情景引心悲

只可惜登頂時剛好透中到,也沒日頭可以觀賞到水面染五彩的景緻,十分可惜。

寄件者 香菇


寄件者 巨石


寄件者 下山路

下山接近馬路的出口處有標示牌小心毒蛇,相傳日本人在紗帽山附近成立一個毒蛇研究所,戰敗撤離時將毒蛇放生於紗帽山,現已接近秋末冬初,此行未發現任何蛇跡,就算有蛇大概也冬眠去了。
步道出口接紗帽路,在路燈上貼有109號貼紙的附近。

寄件者 步道出口

回前山公園會經過第一觀景台,下方已淘空禁止進入,沿著公路的下方河谷為天母古道的路徑,以往只走到山仔後附近,沒想到可以走這麼遠,下方遠眺似乎還有水圳及瀑布,也許下次可以安排來一次磺溪溯源,然後走魚路古道到金山,體會一下當初先人挑魚翻山越嶺到士林的心路歷程。

寄件者 紗帽路下方水圳


寄件者 天母古道指示牌

前山公園裡頭的造景頗特殊,一旁有溫泉公共浴室,本想去探一下溫泉管線從何而來,但一無所獲,倒是欣賞到小橋流水以及難得一見的楓紅,也算是此行意外的收獲。

寄件者 前山公園


寄件者 前山公園的小橋流水


寄件者 前山公園的楓紅


檢視較大的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