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990131烏來-卡拉莫基步道、哈盆越嶺古道

哈盆古道位於烏來鄉福山村,東邊與宜蘭員山鄉接壤,泰雅族人早期遷移至烏來境內,最早即居住於福山村,該地現為山地管制區,從烏來地區跨過烏來攬勝大橋後,往南循環山路行駛北107縣道,至信賢檢查哨辦理入山證,方可進入。

北107縣道於民國64年開築,從烏來沿途經信賢、屯鹿、下盆至福山,全長18公里,為福山地區對外唯一交通要道。烏來泰雅族人屬賽考列克族(seqoleq)馬立巴系統(malepa),祖先最早居住在南投仁愛鄉,後來人增加向北遷移,最初來到今桃園縣角板山一帶大嵙崁溪右岸之宜亨社(gihen)族群人,數年後頭目亞維波那(Yavipuna)帶領族人來到福山村南方札亞孔(jiyacon)及李茂岸(Limongan)地方漁獵,發現此地山林茂密,野生動植物眾多,溪流漁獲甚豐,於是便遷居至此。
寄件者 屯鹿的蘭吼瀑布(五重溪瀑布)
寄件者 福山村
在光緒34年又有兩個家族遷入,其中的巴圖巴伊侯家族於李茂岸社對岸建立了卡拉莫基社部落【Kalamoji卡拉模基/加拿模知】,在福山一號橋旁右側就有條「卡拉莫基登山步道」,若以此處為起點,則其終點位在產業道路的盡頭附近。
寄件者 福山一號橋
寄件者 福山一號橋旁卡拉莫基登山步道口
寄件者 產業道路盡頭附近卡拉莫基登山步道口
大約從7點15分自福山一號橋啟程,入口告示牌上寫著:「福山位於南勢溪之上游,此區居民主要是以泰雅族為主,由於原始自然生態保存良好,動植物滋生茂盛,特將此一往昔用以狩獵運輸之古道,闢築修建成一登山步道,提供民眾親身體驗自然原始之風貌。(全程長度約:2431公尺;步行時間:約1小時)」
寄件者 卡拉莫基步道
寄件者 遠山
寄件者 南勢溪
卡拉莫基步道全程位在南勢溪上游溪畔,依山勢按一定高度而修築,無太大的高低起伏路段,短短的兩公里路卻有5座橋,除第一座橋橫跨野溪外,其餘4座係為通過峭壁或崩塌地帶而建造,可見地形險惡,經常受到颱風豪雨威脅。
寄件者 卡拉莫基步道-橋1
寄件者 卡拉莫基步道-橋2
寄件者 卡拉莫基步道-橋3
寄件者 卡拉莫基步道-橋4
寄件者 卡拉莫基步道-橋5
從卡拉莫基步道旁的作物內容,可以略窺一下原住民的經濟情況,受到地形限制,僅有局部平原或緩坡才能種植一些農作物,現林業已沒落,此地又位處深山,受到山地管制區影響,也很難發展觀光,居民多前往烏來地區謀生,人口外流情形嚴重,以平地人的眼光,是為這塊土地留下一片淨土,但對當地原住民而言,卻是天天都得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大事情。
寄件者 竹林
寄件者 拓墾地
寄件者 檳榔樹
卡拉莫基步道與哈盆古道相連接的地方在靠近卡拉莫基步道的終點附近,產道旁終點也是哈盆古道里程計算的起始,所以如果只是要前往哈盆自然保留區,可以開車到卡拉莫基步道的終點,由此進可以少走2.4公里近1個小時的路程。
寄件者 卡拉莫基步道與哈盆古道叉路
早期林業發達,在卡拉莫基步道還可以發現一些當初為運輸木材而興建之台車線枕木,如今原始林木砍伐殆盡,伐木時期的輕便運材軌道拆掉後,現改為以水源涵養、國土保安及生態保育之用,讓土地得以休養生息,再恢復生機。進到哈盆古道之後,路徑同樣寬大平整,由福山至哈盆長度約10公里。
寄件者 杉木林
寄件者 山蘇
回溯烏來台車的歷史,日據時期,日本人為掠奪烏來地區林業資源,於1909年由「三井合名會社」接手土倉龍次郎的土地後,開始興築新店到龜山、廣興一帶的台車線。民國10年三井合名會社強徵土地,也造成了福山原住民部落遷移,異動後社址僅有李茂岸、卡拉莫基、塔拉南三處。
寄件者 崩塌路段
寄件者 越溪
三井合名會社於1928年時開始興築龜山到信賢段,但主要為烏來到信賢之間的台車線,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軍備需要,更加速殖民地之資源掠奪,日人更將林木事業延伸至福山地區,在1943年三井合名會社開始興築信賢到福山(李茂岸)地區的台車線。
寄件者 登梯
寄件者 木橋
哈盆古道前半段大致沿著波露山(1418公尺)的山腳下開闢,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利木材運輸,始終與南勢溪谷維持一定的距離,因此沿途豐沛溪水聲不絕,這種路段走來一點都不累,如果輕裝的話跑步都不成問題,約5公里的路程後抵達波露溪與南勢溪交會處,需先跨越波露溪才能接上後續山徑,波露溪旁的山壁上方有一大片崩塌的土石斜坡,土石掩蓋了部分河道,此時流速及水深尚可,無需脫雨鞋亦可蜻蜓點水過溪。
晨曦灑落溪谷,水流碰撞溪石激起水花,像是晶瑩透亮的寶石閃耀著,在此休息至9點30分後才又繼續啟程。
寄件者 波露溪前崩塌斜坡
寄件者 波露溪1
寄件者 波露溪2
哈盆古道更早在台車道興建之前,為泰雅族人因狩獵、遷居需要而逐步踏出來的山徑,此路段在清光緒年間曾被整建過,當時由宜蘭縣叭哩沙(浮州堡)開工,途經大粗坑、雙連埤越阿玉山(文山堡)走出,而抵達台北。
正當學習像獵人一樣仔細搜尋著野生動物活動的蹤跡,循著古徑緬懷泰雅族人狩獵的光景,突然不遠處傳出一聲鞭炮響聲,深山林裡不會有人沒事露營時帶鞭炮來放吧!應該是槍聲,果然隔沒多久又再傳出另一聲槍響,這次聲音距離更近,差點沒立刻臥倒,心裡頭開始緊張,想起了24孝裡頭郯子披鹿皮取鹿乳的故事,初次感到生命有受到威脅,那句歌謠是這麼唱的:「我是人呀不是鹿!」
寄件者 小瀑布
寄件者 小水溝
再往前走不久,遇到兩個泰雅族獵人,其中一人拿著原住民獵槍,槍管超過一公尺,整個槍身和一個成年人一樣高,槍身白鐵閃閃發亮,另一個則拿著類似陷井的東西,兩個人都很年輕應該只有二十出頭,他們是來查看陷井是否有抓到山豬,兩人兩手空空應該是沒有,槍聲只是他們拿來測試用的,原住民因打獵需要,依規定可以使用簡易的土制獵槍,目前每位原住民可以合法持有2支,這是第二次看到獵槍,上次看到也同樣是在烏來山區,從紅河谷溯溪時也遇到一個原住民來打飛鼠的。
寄件者 崩塌地
寄件者 碧綠溪水
遇到獵人大約在露門溪與南勢溪匯流處之前,在7.5K的位置需跨越露門溪,露門溪發源於高度1461公尺的露門山,獵寮的位置在露門溪的更上游一點,猜想陷井應該也設在附近,不過沒有再進一步往上游去探查。下游處河道狹窄溪水湍急,水深過膝,這裡有一條繩索,但其下方水極深,往上游一點較寬闊,但從這個方向看似乎就算走過去,似乎也無法回到主要山徑。
寄件者 露門溪1
寄件者 露門溪-2
考量安全性,在回家或繼續前進之間著磨了許久,決定脫鞋捲褲管,為避免相機再次發生掉落,全部家當都放到背包裡,撐著竹竿摸石頭走過去,不過已經捲到膝蓋以上的褲管下緣還是免不了沾水,過溪後才發現原來上游是可以通過的,溪床較寬,溪水比較沒那麼深,被那條繩索給騙了,走最深的地方過溪,原本對岸上留有吊橋的鐵索,過溪後在此岸也發現了吊橋橋塔的遺跡,幾乎已全被植物所包覆。
寄件者 露門溪繩索
寄件者 吊橋遺跡
過露門溪後又再接回到南勢溪畔的路徑,此時已接近哈盆,山徑不時有不明顯的小路可下切至溪邊,較寬的河床上有3-4人在露營,也遇到一隊剛從哈盆露營完要回去的隊伍。9K處為往哈盆營地與福山植物園叉路所在,這裡的指示牌上頭所標示的距離時間不是很正確,比如說回程應是9公里而不是8公里,到志良久山花的時間也不止26分鐘,僅供參考就好,到此地時才10點40分,估計可以先前往哈盆營地,回程再順登志良久山,福山植物園此處寫尚有5476公尺,考量回程時間,應該是走不到,決定前往尚有1公里路程的哈盆營地。
寄件者 哈盆營地與福山植物園叉路
寄件者 叉路指示牌
山路與南勢溪愈來愈靠近,河床也漸漸開闊起來,很難想像跋涉了這麼久,深山裡居然會出現這麼一大片河階谷地,可以想見當初桃園縣境高義欄社(Kaglian)11戶52人在民國20年左右,遷至李茂岸社東方山區,族人會稱此地區為「哈文」(Hapen哈盆)的原因,哈盆泰雅語音譯為兩條河的匯流處,也有「好山好水」或是「最好的獵場」的意思。
寄件者 哈盆古道旁南勢溪
寄件者 哈盆溪與南勢溪交會
不久之後又有塔卡散社(Takasan)部分族人遷往哈盆居住,但在5年後卻又全部遷至今宜蘭縣大同鄉的崙卑、東壘等社。遷居東壘社之塔卡散社有20戶90人於光復後又再次移往哈盆社。現今哈盆營地的正後方,在日據時期設有蕃童教育所、駐在所,再往上為中部落,越過了南勢溪,直到對面的山,整個都是大部落,想要完整觀察得要在此露宿,才能慢慢尋幽訪勝。
寄件者 哈盆營地
寄件者 哈盆溪
哈盆部落是因為自然因素而搬遷出來的,民國51年8月5日強烈颱風歐伯(OPEL)對宜蘭地區造成重大的災害,也使得福山與哈盆間的往來便道遭受嚴重破壞,當時的政府為了安全起見,於是指示將哈盆部落遷居他地,在民國53年時哈盆部落全村便遷至現屯鹿下盆處,自日人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後,哈盆當地原住民不受重視,導致教育與物質各方面資源日益減少,但當時泰雅族已經接受文明的洗禮,傳統與世無爭的生活已不可得,最後也只能集體遷居下山,分別往烏來福山下盆及宜蘭崙埤兩方向移動。
寄件者 南勢溪上游往宜蘭方向
林務局後來以土地交換的方式,與哈盆部落的原住民辦理山地保留地交換,林務局到了民國71年更進一步將交換得來之哈盆(烏來事業區72林班)交予林業試驗所。根據調查此地計有脊椎動物127種,植物481種,所以有台灣的亞馬遜之稱,因此省農委會在75年公告設置哈盆自然保留區,之後成立了目前的福山植物園,而原有的舊哈盆部落已湮沒於荒草中。
寄件者 哈盆露營區
寄件者 清澈碧綠深潭
寄件者 篦麻田
在此也要讉責一下先前遇到那幾位來露營的人,此處是珍貴的水源保護區,也是野生動物活動的區域,居然留了包垃圾,而且營火也沒完全澆息尚有些煙,自然資源珍貴無價,破壞就不能再重來。
休息半個小時後大約11時30分,才又循原路返回至叉路口,往福山植物園方向登志良久山,這一段大概是全程中最辛苦的部分,全是上坡的路段,過志良久山與福山植物園的叉路口後,往右上切更全是陡坡,志良久山高度雖僅756公尺,但這一段急陡的路走下來還是讓人氣喘噓噓,山頂有一顆編號4172號的3等三角點。
寄件者 志良久山
離開志良久山已是下午1點,雖然還有餘力可以拚一下福山植物園,但考慮到不想再讓桶后摸黑下山事件重演,因此循原路下山,回程經過露門溪,在上游處找到另外較淺的溪床可以渡溪,順便在此休息浸泡冰涼的溪水,享受山林美景鳥語蟲鳴。
寄件者 露門溪渡溪處
寄件者 露門溪下游
寄件者 台灣油點草
沒上福山植物園所以時間還算充裕,順便就下切到十餘公尺深的溪谷,觀察南勢溪與露門溪匯流的景緻,欣賞山水和森林完美組合的大塊文章。福山村所屬之山在泰雅族語稱為「馬岸」,字義是揹,因為南勢溪源頭各支流集水區盛產野獸和魚類,族人來此漁獵經常成果豐碩,滿載而歸必須辛苦背負下山。
寄件者 南勢溪與露門溪匯流處
寄件者 匯流後的南勢溪
寄件者 翠綠深潭
寄件者 高處遠眺南勢溪
接近出口處時,遠處傳來了救護車的警笛聲,聲音在山谷裡迴盪更覺得不尋常,下山後到產道的盡頭已經停了3部消防隊的救難車,問了準備出發前往救援的消防隊員,才知道有3人登波露山,最後僅2人下山,1人在山裡迷路,這座山多年前也來過一次,約需3-4小時才能登頂,因為他們不是走哈盆路線,所以也幫不上忙,之後又陸續開來了2部救護車和1輛救難車,登山迷路所耗費的社會資源真是大呀。
寄件者 前往救援之警車
這條通往波露山登山口之產業道路,沿途種植許多的山櫻花,雖然烏來溫泉櫻花季於2月6日才正式展開,但此地的山櫻花早已盛開,滿山的櫻花綻放,美不勝收。
寄件者 櫻花盛開1
寄件者 櫻花盛開2
寄件者 櫻花盛開3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990131卡拉莫基步道、哈盆越嶺古道

2 則留言:

  1. 請問現在的天氣,若這星期六就要去哈盆古道露營,是否溪水湍急或太冷!謝謝您!!

    回覆刪除
  2. 根據氣象局的天氣預報,周六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及華南雲雨區東移影響,北部地區有短暫雨,山區下雨機率更大,溫度偏低約13至18度,可能不太適合露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