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煤礦位於新北巿三峽區金圳里,昭和6年(1931)3月設定礦業權,昭和13年(1938)6月開工,最初為鶯歌林長壽所開,後交由其兄林丕顯主持,再由其子林添富經營,共有主斜坑3坑,開採至民國73年收坑。
前往金敏煤礦,可搭乘台北客運由三峽開往熊空,於湊合橋站下車,沿大埔路往南直行,左轉金圳橋接金敏路,步行約1公里餘即可抵達礦場。自行開車則經由國道3號於三峽交流道下,往滿月圓方向行駛,在湊合橋附近沿大埔路,接金敏路直行即可到達金敏煤礦。
大豹溪流至湊合橋附近與五寮溪會合後,改稱為三峽河,而金敏即位於大豹溪與五寮溪會合處西南隅的山區,先由金圳橋越過五寮溪,便接上通往礦場的金敏路,道路相當狹窄,左側是溪谷,右側則是陡峭的山壁,稍遇大雨便容易山崩道路受阻。
插角國小金敏分校為金敏地區的最高學府,插角國小校史可追溯至大正11年(1922)的大有義塾,大正14年(1925)設立大埔公學校插角分教場,昭和16年(1941)4月獨立設校,並改稱為插角公學校,民國34年改稱為插角國民學校,民國50年9月設立金敏分班,民國58年9月升格為金敏分校,民國83年改為金敏分班,民國89年再升格為金敏分校。
金敏分校位於大豹溪與金敏子山所夾峭壁旁的一小塊台地上,隔著一堵圍牆即是大豹溪谷,校地十分狹小,僅有一棟2層樓的校舍,班級名稱都是孝班,從金敏分校的成立歷史,便可一窺金敏地區人口產業的發展情形,分班因煤礦帶來大量的就業人口而設立,之後升格為分校,礦場歇業後人口外移又再降為分班。
過金敏分校後來到第一個岔路口,道路右側有一根柱子,看起來很像是礦場入口的大門,因為之後內部的廣大山區,皆為礦場的範圍,岔路的左側小徑通往金敏煤礦事務所及礦工福利社,右側向上的道路則前往金敏煤礦的前坑及後坑。
轉進左側的小徑,經過一座水泥橋,來到一個小型的聚落,有許多一樓為石砌二樓為磚造的平房,多是以往礦工的工寮所改建,這裡的住家比較密集,裡頭有間金敏地區唯一的一間雜貨店,以前是金敏煤礦的礦工福利社。
雜貨店內的商品不多,都是些酒類和日常食品,老闆陳世富先生與林碧霞女士夫婦兩人非常好客,一聊起礦場的事便停不下來,先跟他們請教礦場附近的坑道位置,前坑及後坑在來雜貨店前便已找到,尚有一座事務所附近的坑道未能發現,希望能從此地取得有用的資訊。
老闆說金敏煤礦大致有3座坑道,依照開坑的先後次序命名,第一斜坑位在事務所附近的山區,第二斜坑即俗稱的前坑,在面山方向右邊溪流的上游,距離較近,第三斜坑又稱為後坑,在面山方向左側的山區,距離較遠。第一斜坑由於附近山崩的關係,原本可以從事務所前往的山路已中斷,但坑口可能尚在。
第一斜坑曾經嘗試從各個不同的地點切入,但皆功敗垂成,第一次由前坑往後坑的產業道路下切,遇到懸崖而折返,第二次由五坑附近的張老太太帶領,走一條廢棄的林間小徑,最後因天色已晚,在非常接近坑口前便折返,主因是坑口的GPS座標定位有誤,而錯失良機。
雖然小徑前的大嬸說那裡只是通往流籠頭,並沒有礦坑,但在雜貨店的陳老板說明下,才確認張老太太帶我走的那條路,應該是通往第一斜坑的路。綜合上述的說法後,在民國102年的第1天,天空正下著毛毛細雨,再次來到金敏地區,試圖找出第一斜坑所在。
小徑的高度約略在往後坑及往雜貨店的兩條道路中間,由於起點需穿越一戶民宅的庭院,若當初不是張老太太帶路,實在是無從找起,前半段的路徑較明顯,中途經過檳榔園,檳榔園的圍籬旁,有隱藏在雜草內階梯,可通往下方的雜貨店。
此路沿山壁等高開闢,無高低起伏,但後半段的道路雜草濃密,加上不時有輕微的落石山崩,顯得崎嶇難行,約莫十分鐘的時間,來到上回折返的溪流前,再更往前進一步細察,發現到溪流岸邊竟有駁坎,對面還有一小片的竹林台地,不過邊緣有大規模的崩塌,應該就是陳先生所說的地方。
第一斜坑的位置在溪流旁,坑口前還遺留著鐵軌和枕木,鐵軌還有分岐,有一段較長的軌道懸在河道上方,不過很可惜的是坑口遭到土石掩埋。此坑的煤礦據當地人的說法係以流籠的方式向下運送,附近還有疑似流籠的水泥基座,電力設備,以及紅磚砌的儲水槽兩座。
坑口附近種植一些芭蕉,但多數是竹林,土壤尚有剛翻過的樣貌,因此尋思除原本的小徑外,當地的農人應另有捷徑到此採收竹筍,於是向上撥草尋路,果真發現到一條農路,順著水泥農路上行,最後接到往後坑的馬路,距離上次下切的地點僅約百公尺。
尋礦坑如果沒有在地人相助,有時真像是鬼打牆一樣,坑口明明就在身邊不遠處,卻每次都會錯過,或在旁邊瞎繞。幸好第一次來金敏煤礦時便遇到貴人,有一位住在五坑附近的張老太太,已經80歲了,為人相當親切,身體也十分硬朗,在得知我的來意後,她不僅指出礦坑的方向,還親自帶我過去。
張老太太共育有5男3女,皆外出工作,僅餘她獨自住在老家,偶而其中的一個兒子會過來陪她。轉角經過一間平房,外觀不甚起眼,門口有突出的水泥遮雨棚的一層樓建築,張老太太說該屋為金敏煤礦的牌仔寮,是礦場辦事處記帳的地方。
繞過另一處轉角後,左邊有條向上的斜坡道通往一戶民宅,金敏煤礦第二斜坑坑口就位在斜坡道的旁邊,此坑又被稱為前坑,張老太太說是五坑,在坑口的旁間有一間礦工浴室,目前僅餘兩堵紅磚牆面,內部的浴池都依稀可辨。
坑口原本是直通馬路的,斜坡道是後來加蓋的,與坑口距離僅約2公尺,阻礙坑口的出入動線,加上坑口已佈滿雜草,形成天然的偽裝,一般從旁邊經過不容易發覺此處有坑道,若不是老太太指點迷津,恐怕繞半天也找不到。
坑口係以石頭砌成外方內圓拱的造形,坑口上方並無牌匾,石砌的構造向內延伸約30公尺,內部為平水坑,坑道底部積水無法進入,水質清澈見底,坑道深處無石拱支撐的部分已經塌陷。為讓坑口重見天日,努力耙去附著在坑口上的植物,花費許久的時間,張老太太都一直在旁邊等著,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
後來聽雜貨店老闆娘說她很喜歡人家帶她出去走走,但因為年紀大有些健忘,擔心會走失,所以儘量不讓她走太遠。因為一開始不了解這一段緣由,去完前坑原本還想請她帶我去尋找後坑,後來則由她的兒子鄭先生代勞,鄭先生年約50,身上帶點酒味,有點憤世嫉俗,但也是同樣熱心,介紹許多附近的礦場。
從後坑回來後又在附近繞了許久,由於始終找不到第一斜坑,因此又來找她問路,結果她竟帶我去走往第一斜坑的小徑,也讓我嚇了一跳,原以為路途很短,沒想到那段已廢棄的小徑長滿雜草,部分路基流失,後半段覺得實在不好走,才把她給帶回來,並載她到雜貨店買東西,順便打聽路況。
由於文章的編排方式並非依當時探勘的順序,而是依礦場開坑的先後來描述,所以讀起來會有點錯亂。由前坑至後坑路途相當長,山間小路開慢車也將近要十分鐘。金敏煤礦距鶯歌火車站約15公里,早期鋪設輕便鐵路來運輸礦產,其中5公里屬三峽輕便鐵路公司,8公里屬於台灣茶葉公司,另2公里係該礦自設,前坑至後坑的產業道路,也是輕便鐵路拆除後才鋪設的,此後便改以卡車來載煤。
金敏原名金敏子,為泰雅族原住民的社地,大豹社群在三峽的大豹溪沿岸建立金敏社、大豹社及有木社3大部落,日治早期此地尚屬於原住民的地界,大豹社事件過後,族人被迫離開家鄉,退到桃園縣復興鄉,而廣大的山區土地則成為「三角湧興殖合股公司」的墾殖地。之後才陸續進行造林、種茶、製腦及採礦等山區產業開發。
金敏於昭和7年(1922)2月1日併入三峽庄,民國35年1月24日劃設里行政區域,初劃圳頭里,民國41年由插角里分出金敏里,民國67年調整里鄰時,與圳頭里合併,取二里的首字合稱為金圳里。金敏煤礦開採時,里民多從事礦業,礦場收坑後,現則以農業經營為主。
金敏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232號、臺濟採字第2284號,礦區面積944公頃74公畝85公厘。臺灣鑛業史記載該礦自昭和6年(1931)3月設定礦業權,昭和13年(1938)6月開工,不過臺灣之煤礦一書所載則是昭和9年(1934)開拓,自昭和10年(1935)開始生產,均係採掘疏水準以上煤層。
最初金敏炭礦由鶯歌聞人林長壽所經營,他於明治29年(1896)12月12日在鶯歌頭溪墘厝出生,三峽公學校中學校畢業,大正12年(1923)3月山口高等商業學校畢業,最初任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雇員,大正13年(1924)3月任鐵道部書記。
大正15年(1926)3月林長壽辭去鐵道部職務,至金瓜石鑛山株式會社擔任工事請負業,開始接觸礦業。昭和9年(1934)2月經營金敏炭礦,昭和14年(1939)9月經營煉瓦工場金敏窯業,此外亦擔任鶯歌產業組合理事、街協議會員、中鶯部落會長、區總代等職務。
林長壽後來將金敏煤礦交由其兄長林丕顯主持,經理由林添富及林茂坤擔任,最後又再移轉給其子林添富來經營。林添富為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除經營金敏煤礦外,另擔任蘇澳石礦公司董事長、台灣區煤礦業同業公司理事、台灣省鑛業研究會理事、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監事,礦業以外也曾擔任鶯歌中學校長,也當選台北縣議會第1屆議員,選區範圍包括三峽鎮、鶯歌鎮、樹林鎮,任期自民國40年1月4日至民國42年1月5日止。
前坑往後坑的這條道路當初係用來運煤,因此大致沿等高線來開闢,無太多的高低起伏,後半段過福德祠之後,開始轉為上坡路,福德祠旁有間廢棄的連棟磚房,看起來像像礦工的工寮。上坡路的中途,右側有2座相連的大型水泥儲煤槽。
儲煤槽後方為當地居民栽種柑橘等作物的山坡地,順著儲煤槽後方的小徑往上,可發現到旁邊還有2根紅磚柱子,像是高空索道的轉運設施,爬到上方後發現還有另一座儲煤槽。由於後坑的坑口在比較高的地方,因此才會有這些轉運設施,只是要從儲煤槽走到後坑,路基已毁,雜草濃密,只好折返。
金敏煤礦民國53年改為公司組織,民國68年調查時,金敏煤礦代表人為林陳絃,礦場負責人林賀舜,礦長為邱獻皇。其經營權據雜貨店的老闆娘指出後來移轉給永欣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經查資本額為1千萬元,民國53年3月30日核准設立,登記之營業項目為煤礦之開採及買賣、前項有關事業及投資。經營階層董事長趙維偉,董事蘇敏惠、蘇正育,監察人蘇瓊鈺。該公司自民國101年7月17日起停業。
該礦屬中粘結原料煤,礦床屬中部系統頗有變化,含煤三層,為上層中層及下層,民國40年間開採石底層之下層及最下層兩煤層,煤厚各約40公分,走向45度西,傾西南18至28度。民國50年初開採上層厚度0.4公尺,本層厚度0.5公尺,走向北東45度,傾斜向南約18~28度,一般地質構造褶曲甚大,但並無大斷層隔斷煤層,煤質為烟煤,可供煉焦之用。
靈山紫雲堂的內部即為後坑的礦場,目前大門深鎖,寺廟也未開放,因此無法進入,鄭先生說就在最後方靠山壁即是坑口所在。寺院的後方是天聖金龍的浮雕,龍口會噴出水來,跟土城龍泉路善息寺所見到造型很類似。
龍口水源來自後方的水池,水池內的水則是由後坑的坑內所流出。金敏煤礦第三斜坑即所謂的後坑,坑口係從岩壁開挖,內部為水平坑,坑口無何支撐,但內部有鋼拱柱,大致保存良好,坑口上方無任何牌匾。坑口築牆攔水,內部的水質清徹見底。
金敏煤礦開採工作以煤層天然條件較優之中層煤為中心,採煤鑿石及搬運均用人力,坑內木柱消耗為每噸12才,坑內通風原為自然通風,因坑道已經深長,頗感困難,設有30馬力抽風機乙部,增強通風能力,排水利用坡度水溝,使礦水流洩坑外。
產量統計民國51年28,227公噸、民國52年37,859公噸、民國53年48,122公噸,累計自民國35年開採至民國73年收坑,開採39年期間的總產量1,058,955公噸,年平均27,152公噸。坑外運搬亦全賴人力,原由輕便鐵路外運,後改為卡車運至15公里外的鶯歌車站。
後坑坑口上方有間福德祠,但裡頭並無土地公神像,反而供奉一尊騎馬的樊梨花的雕像,出現荒郊野外有點奇怪。樊梨花常出現的傳統戲劇和文學作品,她與薛丁山的愛情故事曲折離奇,而使她成為一位家喻戶曉的角色,不過在正史中並無記載。
對樊梨花的印象多來自於小時候看楊麗花歌仔戲[薛丁山與樊梨花],她是唐代西涼國寒江關守將樊洪之女,師承驪山老母法力高強,卻愛上有婦之夫薛丁山甘心當小三,薛丁山不敵被她三擒三縱,唐軍履攻不下樊梨花把守的關口,只好讓薛丁山與樊梨花兩人成親歸順唐朝,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樊梨花為了追求愛情,不僅叛國還委曲求全,真是奇女子。
除了煤礦外,金敏的好山好水也不容錯過,這裡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小村莊,在尋找礦坑的過程中,獲得張老太太以及雜貨店老闆夫婦提供相當多的幫助,尤其在和張老太太的互動中,感觸特別深刻,有空應多陪陪老人家出去走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11222三峽-金敏煤礦
我爸如果還在的話82歲了,年輕時做了10年的礦工,隔20年之後塵肺病發作,之後拖磨了20年過世。
回覆刪除以前也愛講當礦工時的故事,不過我大多記不得了。只記得他待過大豹、金敏、馬武督、台煉等礦場。謝謝你帶我重臨老爸以前工作的地方!
您對社區事務投入相當多的心力令人感動,從您的文章也發現很多有趣的事物,有機會還要再去兔子坑尋寶。
回覆刪除雖然做了一些社區的事,但總覺得浮面而缺乏深度。之前也曾跟幾位老礦工到三德煤礦舊址去走走,但卻無法像你一樣,看得那樣深入。
回覆刪除社區就是需要您這樣熱心的服務,一點一滴去發掘社區的文化,長久累積下來會是相當可觀的能量,更加凝聚社區的向心力,您所獲得的一定會比付出的更多。馬武督和台煉我還沒去過,希望有機會也能和您一起去探索。
回覆刪除馬武督礦場還在嗎?
回覆刪除馬武督礦場尚在尋找中,無法確認現況。
回覆刪除您好~~我是張老太太孫女
回覆刪除想請問您採訪的照片還有留底嗎
我沒有拍攝張老太太的正面照,僅有一張背影,已寄給您。
回覆刪除搭車前往金敏其實有更好的方法:從三峽搭11:10的免費小巴F627五寮線到金敏橋下車(其實那是金圳橋,站名有誤)過橋,或搭807在金敏下車過金敏橋都可以(所以都不必在湊合下車)。後者走路距離比較短,而且可以看到一個很大的ㄇ字形吊橋門柱遺跡,前者則可以經過插角國小金敏分校。回程可以搭13:00從三峽出發的F627,大約13:40會從五寮回來經過湊合。不過13:00這班F627是週一~週六才有。此外F628湊合線也可以利用,所以去回都不必花錢,不過要注意F628不走台七乙,而是北111鄉道,沒有過湊合橋,站牌位置不同,都在大豹溪右岸。
回覆刪除感謝小地鼠提供詳細的金敏煤礦交通資訊。
回覆刪除我的爸爸是礦工,我從小在金敏長大,都住以前所稱的工寮裡,直到最近似乎有煤礦地主將土地買下要趕我們離開,正在為此事煩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