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1050213石碇-再探平碇煤礦

平碇煤礦位於新北市石碇區,該址原屬石底煤礦五坑的範圍,日治時期即由台陽公司開採,後期台陽公司結束煤礦事業,民國67年礦權轉讓,因地平面下方礦產已挖掘怠盡,故改從地平面上依海拔高度另鑿3個水平坑開採,雖然公司在民國85年解散,但可能開採至民國89-90年間才停採,為台灣最後收坑的4個礦場之一。

此行設定兩個目標,一為安福煤礦,另一為平碇煤礦。安福坑礦場位於石碇,但實際的位置已不可考,因此從玉桂嶺峰頭的方向進來後,開始沿著馬路邊仔細尋找,應驗了那首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土地公是礦場附近最常供奉的神明,故先找到福德宮,請示土地公幫忙給些神諭指點迷津,之後再擴及周邊的住家尋問,找到礦場的機率會高一點。

豐田村南勢坑福德宮

豐田村南勢坑福德宮民國86年11月21日遷建至此,拜亭有兩根龍柱,廟身鋼筋混凝土建築,外貼棕色二丁掛磁磚,門口對聯「福德顯赫千里仰 正神威光萬民欽」,內部供奉三尊土地公神像,一尊黑色木刻坐鎮中央,漆白色鬍鬚,左側木刻上金漆,兩者皆持如意,石刻在右側,手持拐仗,未塗漆。

斜坡往上有東西

過南勢坑福德宮後僅剩幾間民宅且已達道路盡頭,但仍未見任何礦場遺跡,只得原路折返,途中發現右側駁坎另闢一條斜坡道,已經是樹木和雜草叢生,好奇的停下腳步,試探性往斜坡上走了一小段路,原始路基尚存,不過愈往上樹林愈是濃密,此時隱約可見上方似有一棟磚房。

疑似安福坑儲煤櫃1

磚房正面高約兩層樓,僅有正中央一個小門,無任何窗戶,內部也僅有一個房間,無任何隔間,而且空間狹小,雖然屋內雜草甚多,但仍可見較內部的地方似乎有個斜坡,其屋頂已塌,內部挑高未隔成兩層,有點怪異的房子,隔壁的房子亦是相同的隔局,共有3間保存的完整。

疑似安福坑儲煤櫃2

繞到側邊查看,發現還真的有一堵水泥斜坡,爬到斜坡道的上方,屋後大約二樓高的位置還有一條路徑,寬約1.5公尺,從上方往屋內瞧,感覺很像是儲煤櫃,順著小徑往另一側方向探索,期待能發現坑口來印證想法,但可惜的是路基已塌陷,後半段多是滑落的土石,即便有恐怕也被掩埋起來了。

福德宮

往九芎坑山的路上發現這一間小小的福德宮,原本的石砌廟身上方搭建可遮風蔽雨的鐵皮屋,原廟屋頂上方還有紅色的彩球,此廟已有一段時間未有人供奉,內部的神明也不知被請到何處供奉。

福德宮

西勢坑往南勢坑的路上還有一間福德宮,屋頂有雙龍搶珠的交趾剪黏的雕飾,廟宇正面除大門外,另開兩扇窗,完全敞開未設鐵窗柵欄,對聯「福地千秋長毓秀 德人百世永留春」。木刻土地公神像外塗金漆,手上分持如意及元寶,還披上繡著葫蘆和仙桃的披風。

平碇煤礦附近福德宮

結束安福坑的探訪後,轉往五坑的平碇煤礦查看,首先還是前往福德宮參拜,此處福德宮原名德興宮,廟內還存有原廟的牌匾及一塊難以辨識字跡的石碑,門口無對聯,內部供奉木刻土地公神像一尊,坐龍椅手持如意及元寶,神龕以不鏽鋼柵欄區隔,廟門正對著平碇煤礦的主坑口。

礦場機械

平碇煤礦已經來過很多趟,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平地的部分藉著地毯式的搜索,將零碎的遺跡慢慢拼湊出其當初運作的模樣。儘管如此,不過從其他地方輾轉得知的線索顯示,除了平地的坑口外,在福德宮後方的山上,還有兩個坑口存在,然因舊路已毀損,而無從得知其位置。

抽水機

向附近種菜的老太太求證過後,更加證實確有此事,只不過要從什麼地方出發,仍是個難題,經向土地公上香誠心祝禱後,決定從廟宇與平碇煤礦事務所中間的溪谷往上溯,因為此地遠望似乎有一條較平緩的路徑,原以為這是山上坑口往下運輸的滑坡道,但沿著溪谷上溯約數十公尺後,便證實是錯誤的。

礦車

近期天氣不理想,但還好雨量並不多,溪水量還不致影響溯溪的行動,不過溪床上的障礙物倒是頗多,倒木藤蔓基本菜色就不必提了,由於山區傾倒許多採礦後的礦渣,一遇下雨便是大面積的崩落,形成較大的落差,或是遇到大且深的水池,皆得繞路而行。

鍋爐

如果是有已知的目的地,那麼就比較沒什麼好擔心,最怕是這種不確定位置的搜尋,內心會有一絲的恐懼感,每往前一步,都會有該繼續向前,或是要後退的猶豫,隨著高度的上升,溪水量也愈來愈少,突然間在河床上發現一些小型的機械、馬達抽水機、礦車、鍋鑪等礦場用具,才證實這條路應該是正確的。

第二坑口已塌

這些留在河床的器械,是從側邊的平台小徑上掉下來的,因邊坡受侵蝕而滑落,因此循著陡峭充滿土石的坡壁緩緩爬上平台,一條非常明顯而平坦的小徑貼著山壁而闢建,小徑的盡頭是礦坑的入口,由於此處依照海拔高度共有3個坑口,此坑正好位在中央,故稱為第二坑口。坑口設置鐵柵欄,用以支撐的坑木皆腐朽,坑道內部亦已塌陷,無法再進入。

第三坑口

小徑的另一側連到稜線,有條明顯的斜坡道沿著稜線舖設,這裡可能是用滑道來運煤。再次回到溪谷,發現另一側也有平台,只不過沒什麼建築物,此一發現令人振奮,雖然天色有點轉暗,但還是決定要繼續溯乾溪上行,經過一小片較平坦的台地後,再往上一小段路,終於來到第三坑口所在的作業區域。

坑內

最初發現一條混凝土鋪設的水溝,深山裡頭出現這樣的人造建築物並不尋常,因此乾脆跳到水溝內,往上溯其源頭,經過數十公尺後,接上一條水平的小徑,小徑的盡頭則是第三坑口。坑道入口以兩片鐵皮圍籬阻隔,坑口處堆積不少的落石,僅餘一處可容伏姿鑽過的小洞。

吊牌

坑內飄散著一股爛泥的腐臭味,從味道大致可以分辨出內部應有蝙蝠棲息,當開啟手電筒探照時,果不其然傳來振翅拍動的聲響,接著有數隻蝙蝠陸續從坑內朝坑口方向飛出,在狹窄的坑道內錯身通過,雖然左躲右閃,但耳朵終究還是碰到蝙蝠的翅膀,感覺有點毛毛的。

推車

坑內遺留一台橘色的單輪手推車,躺在積水中,這些水受到坑口落石的影響,無法往外排出,不過坑內也沒有任何地下水滲出,故積水僅約十多公分深,底層也是硬的,不會有爛泥深不可測的情形,續往前推進數十公尺後,遇到大量的落石,爬上一探發現疊得密密實實,無任何大的縫隙可以讓人通行。

抽風機

此坑道為水平坑,內部還遺留著通風用的圓型塑膠帆布,靠近坑口的地方另外挖了一個洞,安置抽風機,裡頭的坑壁亦放置一片吊牌,上方文字為日期面積風速風量。返回坑口爬出去又是要小心翼翼,一不注意果然又撞到頭,幸好這次有特別準備一頂礦工帽,買了好幾個月,總算第一次派上用場。

垂直通風坑

第三坑口周邊也沒有任何發現,未留下任何的礦場用具,也未發現其他建築物的殘跡,不過附近倒是有另外一口通風用的直井,目視約有4層樓深,底下是否另有通道,亦或是塌陷不得而知,因為坑道太陡未帶繩索無法下探,由於就在路旁,並無任何特別的標識或阻隔,經過時如果未注意,很可能跌下去就爬不上來了。

卸煤板

第三坑口小徑的另一側也是接到相同的稜線,可見那邊應該是條運煤的路線,稜線往上通往石底觀音山,走一小段路研判可能沒有其他坑口,便打算折回下山,不循溪谷原路,而改採稜線路徑,果然比起溪谷要好走多了,而且沿途還發現傾倒煤礦用的塑膠板,推測第二及第三坑口應該都是採用此方法重力自落。

捲揚機座

在第二與第一坑口中間,發現一處捲揚機座,其下方為礦車台車道經過所挖出的溝渠,推測這些從第二三坑口落下的煤礦在此轉搭礦車再向外運輸。此條台車道的出口是在另一條溪的旁邊,與產業道路接壤的地方還有第一坑口,坑口築起磚牆,儲水供附近居民使用。

第一坑口

石底煤礦早年從文山煤礦到菁桐坑地平面下方的煤礦均已採透,此處係位在石底煤礦五坑的上方,推測應該是下方的煤已無從開發,故後期才改由地平面上開挖,共開闢了三個坑,此礦是在台陽公司將礦權轉讓後才開挖,故坑口沒有台陽公司的風格,後期因礦業沒落,沒有太多的資本,設施相對簡單許多。

3 則留言:

  1. http://citycat.theweb.tw/coal01.htm

    這裡有該礦的舊照片,順便請問一下文中所提到崩塌的坑口是五坑嗎?

    回覆刪除
  2. 本文即是根據citycat的線索,才上山尋找已廢棄的坑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