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雙溪煤礦第二礦場礦址在九分坑內,雙溪火車站出站後,朝陽街左轉中華路,往南左轉接新基北街,直行接近九分坑溪時,右側田中有儲煤櫃,左側竹林內為煉焦窯,過九分坑溪後左轉至南天宮,右轉直行至新基村坑頭福隆宮,其下方道路兩側即為礦場與捲揚機房,主斜坑已滅失,溪底另有一處水平坑口,捲揚機房上方的變電所尚存。
南天宮
三貂南天宮位於九份坑口新基村北街64號,坐北面南,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開漳聖王、天上聖母、福德正神。建廟緣於民國55年底,由村民藍茂樹等與村眾於九份坑口閒談中提起,後向村長謝來發提議,發起人12人,計畫建廟事宜,並獲在座民眾20餘人互相認捐,得12萬餘圓,之後再獲地主連同興祭祀公業派下員同意,捐出承祖遺山坡地,面積1甲5分,於56年動工。
南天宮
雙溪鄉志記載廟宇結構採鋼筋水泥,閩南式五開間,其兩翼再增建廂房各一間,屋上葺黃色琉璃瓦,頂上翹脊,飾以龍鳳、太陽悅藻,殿內外鐫楹聯16對,前庭部分,左右涼亭各一座,神宇左側翼,並修建功德堂一座,稱「同興祠堂」,祀連元橋、連元櫛昆仲並其所傳成、陣、福、清等6人神主。本宮主神關聖帝君,由北港朝天宮分香,配祀開漳聖王,出漳籍人鄉土神由信徒當天呼請,天上聖母分香自關渡天后宮。
儲煤櫃
上午來到雙溪的新基北街時,正在思考該從何找起,碰巧遇到雙溪人林曾文彥先生,他是一位相當關心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的志工,聊起雙溪的好山好水可能因為水庫的興建而遭受破壞,便感到憂心仲仲,提及來訪目的係為尋找煤礦時,他雖然不清楚我所要尋找的礦場位置,但卻很熱心的帶著我尋訪當地居民。
煉焦窯體
我們先在九分溪旁的田中央找到一處廢棄的儲煤櫃,進而向附近人家請教,得知礦場在溪流上游處,一棵蓮霧樹旁,不過坑口已經滅失,另外也問到該礦場的煉焦窯場址,即新基北街與九分坑溪交岔處的竹林內,經實地勘察結果,窯場尚存兩排窯體,窯口對望,十多座半圓型的煉焦窯除窯口略為受損外,窯體並未塌陷,相當難得。
煉焦窯內部
運煤台車道係沿著九分坑溪的左岸闢建,直達礦場,舊路基現已改鋪成柏油道路,部分路段狹窄並未拓寬,仍維持當初台車道的寬度,僅容一部車通行,來到蓮霧樹下,旁邊還種植芭蕉樹,樹後方有明顯石砌建築構造,不過坑口已被土石所填平,從坑口往前延伸,跨越馬路及溪流後,在馬路另一側的下方還可以找到當時的捲揚機房。
運煤台車道
新基村坑頭福隆宮距頂雙溪煤礦第二礦場坑口約百公尺的上方,地處九分坑谷地勢高點坑頭處,座西朝東,九分坑溪由南方環繞而過,新廟係民國89年孟冬重建完工,鋼筋水泥加強磚造結構,重建會主任委員連松輝,門口對聯:「福運能行惟立德 正心克守乃通神」,內部對聯:「福田勤種滋家祚 隆道同修利梓鄉」。
新基村坑頭福隆宮
福隆宮舊宮以廟中廟方式完整保存在新廟內,原廟為石雕廟宇,光緒庚辰年(光緒6年,1880)建,雙溪鄉志記載堂寬90公分,祠高54公分,殿深97.6公分。門額「福隆宮」,門楣題「福星拱照」,門聯:「福感貂山天下德 正惟南海地中神」。
新基村坑頭福隆宮
宮內奉祀二尊石雕的財神土地公、土地婆神像,其後方為福德正神牌位,土地公右手持元寶,土地婆右手持扶杖。本宮有土地公會一組,其成員俱往日耕於此農戶後裔,例祭如隔潭,並吃福。
頂雙溪煤礦第二礦場斜坑口
雙溪鄉志記載九份坑自漢人移墾以來,稱為九份坑,或九份洋,大字雙溪,發源自番仔尖山的九份坑溪貫穿坑谷,為連同興家族始墾之地,自三叉港築五分圳導流至此。在鐵路未開通前,水田自坑內直抵今中華路,瀕三貂溪,坑內有連、涂、王、吳、廖、蔡、黃、林、謝諸姓聚落。
從捲揚機房側邊拍攝汽車旁即為已滅失的坑口
大正12年(1923)宜蘭線鐵路開通至雙溪,該年10月11日設頂雙溪驛(今雙溪車站),煤礦部分來自鐵路以東,並在車站旁闢煤炭裝卸場轉運外地,舊聚落分布甚密,鐵路以西,大約從民國50年代才開始轉為繁榮,樓房陸續興建,後改稱新基村。
捲揚機房
礦場捲揚機房已改建為民宅,係由一位韓國人所買下,屋主來台經商數十年,退休後愛上雙溪的好山好水,買下此區土地在此享受田園之樂,為人非常好客,在他的引導下,從溪岸步行至溪床,穿過橋下來到溪床邊一處的隱秘水平坑,坑口砌石堆高,積聚來自坑內的地下水供附近民居使用,坑口雖未崩塌,但無法進入。
變電所
頂雙溪煤礦第二礦場礦區號碼礦業字第2135號,範圍臺北縣雙溪鄉雙溪、九分坑、粗坑子,沿革如次:
年度 | 執照 | 面積 | 礦名 | 礦業人 |
民國49年 | 臺濟採字第2089號 | 113.6076公頃 | 吉成礦場 | 金溪煤礦公司 |
民國50年 | 臺濟採字第2089號 | 113.6076公頃 | 吉成礦場 | 金溪煤礦公司 |
民國51年 | 臺濟採字第2089號 | 113.6076公頃 | 吉成礦場 | 金溪煤礦公司 |
民國52年 | 臺濟採字第2089號 | 113.6076公頃 | 吉成礦場 | 金溪煤礦公司 |
民國55年 | 臺濟採字第2685號 | 113.6076公頃 | 頂雙溪煤礦第二礦場 | 頂雙溪煤礦公司 |
民國36年林義德向工礦公司包採,民國39年林義德承受礦權經營,民國49年2月林義德價讓礦權及設備與金溪煤礦公司林添富經營,民國53年8月原礦業權者金溪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呈請移轉由頂雙溪煤礦股份有限公司鄭塘坡承受,該公司最後併入同為鄭塘坡經營的雙溪鑛業股份有限公司,開採至民國68年收坑。
溪床
頂雙溪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民國51年12月26日核准設立,資本額500萬元,公司所在地新北市雙溪區中華路88號,所營事業項目煤礦及副產物之採取製造加工買賣及代銷業務、有關前項業務之投資及附帶業務之經營、為同業間向政府機關借款之相互保證業務。公司董事長鄭塘坡,常務董事夏永波、連莊耀,董事鄭榕懋、陳回春,常務監察人曾陳好,監察人連文欽、林生。
溪旁礦場建築磚牆
雙溪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49年3月5日核准設立,資本額500萬元,公司所在地新北市雙溪區新基里中華路84號,董事長鄭塘坡,所營事業項目煤礦及副產物之採取製煉加工及買賣、有關前項業務之投資及經營、為同業間向政府機關借款之相互保證業務。鄭塘坡在全盛時期幾乎掌握雙溪地區大多數煤礦業的經營命脈,公司登記民國80年10月1日建三字第285291號撤銷。
雙溪煤礦水平坑口
頂雙溪煤礦第二礦場煤層下部系統,頗有變化,開採本層,厚度0.5公尺。煤種強粘結原料煤,有主斜坑一坑,降煤自礦場至頂雙溪車站1.6公里,使用卡車。統計民國51年開採,民國68年收坑,中休10年(57-61、63-67),開採8年期間,總產量104,503公噸,年平均13,063公噸。
水平坑內部
此行感謝林曾文彥先生與當地熱情的鄉親們的協助,才能將此礦場殘存的建築遺跡調查清楚,幸運的是這些開採遺跡雖未受到太多人為的破壞,但仍不敵歲月風雨的摧殘,已漸漸凋零,希望政府能多重視這些礦場遺址,多撥些經費來好好維護保存,替後代多留些實體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