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1060429三峽-陽德煤礦

陽德煤礦位於新北巿三峽區竹崙路熊空山北方,民國48年11月28日蔡水泉設立礦權,民國67-70年陽德煤礦的負責人為邱碧義,民國84年9月1日礦權消滅,礦址現還殘存3座位於峭壁上的水平坑。



陽德煤礦可由省道台3線土城往三峽方向,於橫溪地區左轉北110縣道三峽往新店方向,大約指標33.4公里處右轉,過橋後再左轉接北109縣道往竹崙,大約竹崙路7公里處右轉往產業道路三峽熊空櫻花林方向,直行即可抵達礦場。
陽德煤礦附近道路
產業道路兩側目前已無任何礦場殘跡,因此前往道路盡頭的一戶民宅詢問,一位在地青年人指出,曾聽老一輩提及以前溪邊有礦場,幾年前他在附近種植櫻花時,曾經沿峭壁攀爬,發現半山腰附近有一坑口,寬度可容小車進入,內有蝙蝠棲息。
陽德煤礦峭壁上方水平坑
他所指的地點,外觀因樹林遮蔽無法辨識,也沒有明顯的路跡可資利用,因此先找一處缺口,鑽進樹林內,不過要繼續爬上陡坡時猶豫一下子,後來發現一條鐵製水管才確認應該是往坑口,然而坡度極陡,最後借助水管才終於爬上坑口旁一小塊立足之地。
抽水機
坑口略朝東北,南方的岩壁突出,故站高處從南往北望剛好被擋住,立於坑口下方的馬路往上望時,則被樹林遮蔽,坑口高度估計距離馬路超過20公尺。鐵製水管延伸至坑口,坑內為水平坑,坑外及坑內都還有殘存的鐵軌,至於固定用的枕木則已完全腐朽。
坑內
坑道的側邊掛著一條長長藍白相間的尼龍布,中間是空的,它的作用為通風,因為此處未另外開鑿平行的風坑,為提供坑內採煤面工作的礦工新鮮的空氣,所以在坑外設置簡易型的壓風機,將空氣經由尼龍布輸送至坑內。除了一些小落石外,坑道保存相當完整,步行數十公尺後折返,因為發現有大量的蝙蝠吊掛在坑道上方。
移動式壓風機
離開左岸的水平坑後,回至馬路轉彎處,預備下到溪邊,涉溪至右岸尋找其他礦場遺跡,從一塊大石跨到另一塊表面光滑有青苔大石時,未留神沒踏在石塊頂端尖銳處,而是踩空導致左臉頰直接撞上石頭,一時之間滿天全金條,欲抓無半條。
陽德煤礦主坑口
在溪邊陰涼處休息一陣子過後,雖然頭還有點暈,擔心是否有腦振盪,評估神智還算清楚,並無大礙後,仍繼續探勘活動,只不過接下來的一整個星期,嘴巴咬合關節會痛,張口困難,無法咀嚼硬物,疼痛不堪。
峭壁上方鐵軌
兩溪匯流處腹地較窄,但有條不明顯的小徑通往溪流的上游,溪畔略寬敞的河階地,擺置許多可能是用來種植牛樟芝的腐爛木頭。小徑的盡頭是大塊鵝卵石與混凝土砌成的駁坎,雖然已經塌陷,但看起來像個通道,上方還有粗鋼樑支撐,旁邊還有壓風機和許多的機械設備,以及散置的礦場建築輕鋼架,推測此處應該是陽德煤礦的主坑口。
第三層的水平坑
原本找到這裡就應該結束,後來想起既然溪流對面另一側的坑口在峭壁上,是否這邊也會有相對高度的坑口呢,故在樹林內搜尋一遍,又發現相同的線索,有根鐵製的水管,往樹林內的岩壁方向延伸,但有許多的崩塌的土石形成小土堆,另一側岩壁光滑陡峭,寸步難行。
坑內
因此試著往左側移動一小段,突然發現上方約3公尺處竟有鐵軌,但其路基已滅失,無法平行移動,只好繼續往上爬,在更高的地方又找到更多的鐵軌,其鋪設似乎呈現一種之字型的架構,如果主坑口是第一層的話,那這裡應該是第三層,軌道路基沿著岩壁開鑿,約僅1.5公尺寬。
煤層
此軌道路基肝腸寸斷,一不小心便可能跌落數十公尺深的溪谷,相當的危險。第三層的中間處有座水平坑,係沿著煤層開鑿,煤層厚約1尺。沿著軌道路基續行,盡頭處有較平緩安全的斜坡可以接到第二層,第二層的路基還可找到礦車的殘骸,這裡也有一處水平坑,同樣是沿著煤層開鑿而成。
礦車殘骸
陽德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1972號,範圍臺北縣三峽鎮竹崙、有木、崙尾,民國48年11月28日設立礦權,沿革如次:
年度執照面積礦名礦業人
民國48年臺濟採字第1854號151.4538公頃蔡水泉
民國49年臺濟採字第1854號151.4538公頃蔡水泉
民國50年臺濟採字第1854號151.4538公頃蔡水泉
民國51年臺濟採字第1854號151.4538公頃蔡水泉
民國52年臺濟採字第1854號151.4538公頃蔡水泉
民國55年臺濟採字第1854號151.4538公頃陽德煤礦蔡水泉
第三層中層水平坑
陽德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核准設立日期為民國65年4月30日,資本額4,317,120元,公司登記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生街170號,所營事業1﹒煤礦開採及煤炭之銷售出口業務、2﹒國內外有關廠商產品之報價投標及經銷、3﹒前二項附帶業務之經營及投資、4﹒煤礦同業間之互相保證業務,公司登記民國81年8月25日撤銷。
坑內
根據民國67年臺灣省礦務局編印的礦業統計資料指出,陽德煤礦產量民國65年3,342公噸,民國66年2,507公噸,民國64年以前無產量資料。另臺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誌地層下的光一書指出,民國67-70年陽德煤礦的負責人為邱碧義,其礦權於民國84年9月1日消滅。
峭壁旁山洞
原本擔心尋完第二、三層的水平坑後,需要再沿著原路回去,不過後來發現第二層的高度再往上游移動一小段路後,只比溪床高約1公尺,可以下至溪床越溪,再爬上另一側的產業道路下山,是比較安全的走法,回望對面的山勢,方才走過的坑口和峭壁小徑,全都隱藏在茂盛的樹林之內。

2 則留言:

  1. 狼大有考慮帶安全帽去探勘嗎,比較安全

    回覆刪除
  2. 便利與安全往往難以兼顧,經過此一摔傷事件後,對於危險的路徑,會更加注意,謝謝您的關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