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隆位於雙溪的入海口,設有海水浴場,嶐嶺古道起自福隆的內隆林越嶺草嶺,至宜蘭的石城,為清代入蘭的交通孔道中,漢人最早開發的一段,嶐嶺夕煙昔日曾為蘭陽八景一,宜蘭線鐵路興建於日據時期,從嶐嶺古道的下方開鑿草嶺隧道,大大縮短往來宜蘭的交通時間。
前往福隆可以搭乘火車,或自行開車,不過路途遙遠,太晚出門容易塞車,還是以搭火車為宜。原本此行規劃除走古道外,另打算去看附近其他的點,所以還是開車前往,此時正值2011福隆沙雕藝術季期間(5/1~6/30),還不到9點,福隆海水浴場的停車場幾乎快客滿。(8:45)
在售票窗口買了兩張學生票準備進場,小羊發揮她莫名的正義感跟售票小姐告狀,她說這個老頭是大人,根本不是學生應該要買全票,當場臉上三條線,後面排隊的人全看過來,趕快把小羊的嘴巴摀起來,免得她又繼續嚷嚷,幸好有帶證件,一學期繳好幾萬的學費,才獲得區區20元的優惠,還得遭受異樣的眼光,真是冏。
福隆古稱挖子澳,挖子為台語發音轉折彎曲的意思,從鹽寮至福隆有綿延3公里長的黃金沙灘,在福隆這個區域形成灣澳,清代時已有福隆之名,後來日人亦沿用此名,以福隆庄與福連庄名並見明治30年代。
福隆海水浴場位在雙溪河口,雙溪河發源於草山,古稱山朝溪或三貂溪,主支流牡丹溪與平林溪匯流後合稱為雙溪,福隆沙灘即受雙溪沖積而成,出海口附近有彩虹橋連通河道兩岸,在大正15年(1926)年7月時即設澳底海水浴場,光復後名稱改回福隆,約在60年代,海水浴場才又重新開放。
不過近年由於核四興建重件碼頭後,導致福隆沙灘退縮流失,嚴重時彩虹橋成為斷頭橋,直通海面,自92年起即有民眾向行政院陳情,經台電委託專家調查後,96年5月陳報「鹽寮福隆沙灘變遷因應措施」總結報告,認為核四防波堤對沙灘之影響輕微,海岸變化主要受雙溪河流量、排沙量及颱風巨浪之影響,這份由肇事者所委託的報告,似有避重就輕,替台電脫罪之嫌。
福隆每年舉辦音樂祭及沙雕藝術季,面對沙灘流失的窘境,只能每年在活動季開始前,自鹽寮等地刮沙回填。沙雕藝術季從2008年開始,由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今年已是第四屆,由國際知名藝術家在沙灘上創作出數十件的沙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
小羊對欣賞沙雕沒什麼興趣,拿著水槍在地上到處寫字,鞋子也裝滿細細的砂粒,人潮如海水,一波波的湧向沙灘,太陽也漸漸變的熾烈,回到停車場,還不到十點,已經客滿,連外邊的馬路也都停滿車輛,幸好早上先去參觀,否則下午進場,可能會寸步難行。(9:35)
沿著福隆火車站鐵道旁的道路,直行來到舊草嶺隧道口前的小公園停車,向店家詢問登山口的方向,以及腳踏車的租用情形,原先打的如意算盤,先走嶐嶺古道出石城後,再租腳踏車騎隧道回來停車處,不過店家回答沒有甲地借乙地還的服務,更慘的是,隧道內只在平常日開放步行,假日僅限單車通行,所以只有從石城坐火車回福隆這個選項。(10:00)
隧道口的小公園,有已退役的火車,鐵軌和鐵路號誌等設施,大多數人都是受到舊草嶺隧道的媚力感召,騎自行車逛隧道,僅我們父女倆是走隧道上頭的古道,小羊還一直留連在隧道口的火車不肯離去,只好用冰淇淋來騙她上路。古道路線循產業道路直上,經過一處岔路口右轉,順著內林溪右側產業道路續行。(10:30)
嶐嶺古道,也叫嶐嶐嶺古道,也有被寫成隆嶺古道或隆林古道,嶐嶐為古地名,一作壠壠,源出於當地凱達格蘭族原住民的巴賽語,嶐嶐地區在嘉慶中期,由長泰人楊記興、楊侯觀等人所開闢,小地號又分為外林與內藍今稱內林二部分,當地門牌則書為內隆林。
中途路旁有一巨石,上刻有「內有七星墩地硐 林森參天勝山峯 石堆促成分佈廣 塔似仙境成寶藏」的詩句,為2006年6月由貢寮鄉民代表會代表呂春生所題,最後一句的文字有磨掉重刻的痕跡,但讀起來還是怪怪的,似乎是韻腳用的不太對。(10:43)
七星堆係由七堆大小不等巨石堆疊而成,遠觀七堆巨石層壘如金字塔,點點如星佈,故稱七星堆,位置在內林溪所形成的山谷右側,石堆的形狀被大樹遮擋,外觀上看不出什麼端睨,但近看這些巨石似有些規律的排列著,於是卸下背包,讓小羊在路邊等候,先輕裝進入探查。
先攀上最靠近路邊的這一堆,也是最高的地方,最上層有兩塊巨石平行豎立著,站在上方從樹葉縫隙中,隱約可以瞭望四周,據說七星堆為凱達格蘭族祭祀的儀場,功用和台北七星山上祭天壇一樣,都是由人工堆砌而成,呈金字塔狀,只要在內部即可感受到能量。
有關貢寮凱達格蘭族的記載,最早為三貂社的原住民,依荷蘭據台時的紀錄稱為巴賽人(Basayers),學者研究從其有自給式的經濟與文化程度來推論,認為有可能是來自於印尼文化圈的民族,再從信仰推測其漂海抵台時間,約在西元5世紀以前。
下方的石塊有很大的裂隙,看起來似乎有個地洞,翻過石堆後,從枯樹枼覆蓋的石塊地面上,有條明顯的小徑,以及排列整齊的階梯,通往巨石堆的內部,而巨石的表面,被植物的根莖縱橫交錯的包覆著,洞內似乎非常堅固,於是回到路邊,找來小羊一同進入探險。
第一堆的通道內部略呈L型,寬度適合一個人活動,另一端的出口為4-5公尺高的小崖壁,對面還有好幾處的石堆,先退回到入口處,繼續前往下方探查,陸續發現其他小石堆,不過裡頭的地洞很淺,有些已被土石給掩埋。
雖然石堆間長滿姑婆芋等植物,不過仔細撥開這些植物後,可以發現底下有相當明顯的路徑和石塊鋪設的階梯,下方的這個石堆,範圍比較大,像個小山丘,不過內部並未發現比較大的洞穴,不過繞到山丘的後側,右手邊則發現另一個比較深的石洞,內部伸手不見五指。
這個山洞的盡頭是一個向下的通道,由於忘了帶手電筒,只好利用相機的閃光燈及紅外線餘光,稍微測量一下高度,往下不成問題,下方有些微亮,另一端有出口,不過十分狹窄,勉強可以擠的過去,這才放心的把小羊抱下來。
這個山洞的出口,有一道看似圓型的溝渠,但撥開枯葉後,中間竟為長條型的石桌,而周邊則是圍成圓型的石椅,實在是相當有趣的設計,周邊繞了一會兒,又發現另外2副石桌椅,而在這些桌椅的旁邊,都或多或少有些石洞,只不過大多都被掩埋,無法進入,未再細數是否真有七堆,但光看這些石洞便值回票價。
距離七星堆不遠處,產業道路右側有一向上的岔路,通往內隆林土地公廟,廟身為鋼筋水泥的建築,內部奉祀木雕的土地公一尊,此廟原本有2座,分別為水頭土地祠與水尾土地祠,後來因為廢耕的因素,所以於民國88年將兩廟合建於此。(11:35)
貢寮鄉志記載水頭土地公廟原為石砌,曾在明治41年(1908)重修,石材已經滅失,不過後來走到越嶺處,發現嶺上大榕樹旁亦有一間水頭土地公廟,曾見過已散落的廟體石塊照片,不過現已由原本石塊重組而成。至於水尾土地祠亦為石砌,尚保存於新的土地公廟右側,建於道光19年(1839)。
舊廟另有兩片石碑,質地為砂岩,其中小片的碑文已無法識別,另大片上頭的字跡亦已模糊不清,惟稍可辨識為明治40年(1907)立,上鑴捐銀者楊福壽等20人名字與金額。
水泥產業道一直鋪設到心齋橋前,左轉過橋後約50公尺處,右側有水泥小階梯,由此開始進入嶐嶺古道的精華路段,如果未過橋,沿產業道路直行,最後也會與古道銜接,因為兩條路線皆緊鄰著內林溪,順溪而上。(11:39)
嶐嶺古道曾是淡蘭古道中最早的越嶺路線,乾隆中末葉時,吳沙從唐山過台灣,到貢寮擔任番割,出入宜蘭與原住民進行以物易物的貿易,即經由此道,到嘉慶中期,宜蘭將納入到大清版圖,並設置噶瑪蘭廳時,楊廷理亦是藉此山徑進到宜蘭。
吳沙被譽為開蘭第一人,在吳沙之前也有一些漢人試圖到宜蘭拓墾,但均遭遇原住民抵抗而失敗,一直到吳沙後才有較大的進展。吳沙為福建省漳州漳浦縣人,雍正9年(1731)8月14日生於漳浦縣西門外小山城元房大圍頭,祖父及父執輩均精通岐黃藥理之術,懸壺濟世,吳沙亦克紹箕裘。
有一回他受邀去替一位大官的父親治病,診療完後病人卻往生,這位大官震怒,吳沙害怕因此被治罪,所以於清乾隆38年(1773)渡海來台避禍,一開始先在淡水當雜役,覺得不能適應,於是輾轉來到三貂社,三貂指今東北角的大部分區域。
從水泥階梯接到古道後,在第二個彎附近有一岔路,左上通往農戶竹林的山徑比較清晰,而往右銜接古道的路線則不明顯,登山的路條可能被當地農戶除去,大概走了一兩百公尺的上坡路後,發現有遠離溪畔的情形,且沿途均為竹林,才又退回來重新找到岔路,右側小徑先穿過一小片竹林後,接著便是一般的山徑,路線較為平坦,沒什麼坡度起伏。
三貂社為漢人與後山蛤仔難(宜蘭)交界之地,為進入噶瑪蘭的第一站,當時能成功進到宜蘭平原的漢人非常少,由於吳沙個性講義氣且樂於助人,又精通醫術,所以跟著一、二個漢人,先投身番割,番割是指能通番語,與番人相熟,於生番界與生番交換物品的人。
他出入後山與蛤仔難人進行貿易,把草藥、布匹、鹽、糖、刀等貨物賣給番社,又從番社換回山貨如鳥獸、木材之類的東西賣給漢人,不久就賺了一大筆錢。由於他經商有信用,取得番人信任,並且娶了原住民妻子,且獲得番目之地位。
他進到蛤仔難看到大片未開發的平原土地,而當地原住民卻不諳耕作,對於土地荒廢不利用亦不覺得可惜,於是便開始籌劃進到蛤仔難拓墾,但乾隆33年(1768)已有漳人林漢生率眾前往拓墾,為原住民所殺害的失敗殷鑑,因此乾隆52年(1787)他先自組拓墾墾號在貢寮一帶試行開墾,就地興建房宅,然後開始集結人力。
歷經九年時間的整備,他幫助漳、泉、粵等三籍窮困潦倒來到三貂的移民,給予每人一斗米,一柄斧頭,幫助他們入山伐木抽藤,開山修路,種地瓜維生,投靠者日漸增多,達一千多人,其中漳州人佔十分之九。
在此其間,乾隆51年(1786)林爽文發動天地會在中部起兵反清,失敗後餘黨走入山者甚多,為避免餘黨逃竄至蛤仔難,當時清廷派來平亂的陝甘總督大學士福康安與台灣知府楊廷理商議後,才知道台灣有蛤仔難及三貂這些地方,並且探得吳沙熟悉和原住民打交道的方式。
於是指示淡水同知徐夢麟,諭令吳沙秘密招募原住民,以引導官兵入山搜補,吳沙認為可以趁此機會,向朝廷效忠,取得朝廷之信任,允許他進入蘭陽地區拓墾,於是鼎力相助。福康安在乾隆53年(1788)亂事平定後,奏報三貂陞科之事,只是後來被楊廷理與徐夢麟提出修正意見,讓吳沙的如意算盤暫時擱置。到了乾隆55年9月,三貂免報陞之議,重新報上朝廷,並且獲准,才又重現一道曙光。
古道沿途林木遮蔭,無日曬之苦,植物茂密,蜘蛛網遍佈,可見得已少有人利用行走,不過路徑鮮明,溪水豐沛,大概是前幾天梅雨所挹注之雨量所致,兩度越過所匯入之支流,亦可見潺潺流水。第三次渡溪則是穿越內林溪的主流,溪水冰涼清澈,時值中午時分,便在溪邊休息用餐兼戲水。(12:27)
嘉慶元年(1796)吳沙認為時機成熟,但開蘭初期需要龐大資金,以確保墾民衣食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無虞,以及農具、種子、運輸等生產工具適當配置,吳沙憑平日建立的良好信譽,得到淡水富豪柯有成、何繢、趙隆盛等鼎力襄助資金。
加上先前協助官府平亂擒賊,深獲淡水同知徐夢麟的信任,開蘭行動得到官府的默許。他打算採取武裝拓墾,特別委托許天送、朱合、洪掌等熟悉原住民情勢,從事番割的友人,輔助說明籌劃開墾事宜,並率鄉勇2百餘人當前導,保護墾民避免受原住民殺害,並安排23名懂原住民語言的人隨行。
吳沙率領漳、泉、粵等三籍遊民及流氓等千餘人組成的拓墾隊伍,在9月16日進到烏石港南邊,築起土圍,佔地開墾。蛤仔難人發現不對勁,土地受到外人入侵十分驚恐,於是傾全族之力進行反抗。有關宜蘭平埔族Kavalan之譯名,早期譯為蛤仔難,嘉慶年間才被台灣知府楊廷理命為噶瑪蘭,後來皆沿用此名,到光緒元年(1875)改制設縣後,才改稱宜蘭。
墾民遭到原住民襲擊,死傷慘重,就連吳沙的弟弟吳立,亦在雙方鏖戰過程中死亡。武力拓墾的策略失敗,吳沙最後聽朋友許天送的話,率眾退回到三貂地區,再等待適當時機。終於機會在隔年降臨,嘉慶2年(1797)蛤仔難的原住民流行天花,造成許多人病死。
吳沙因為懂得醫術,主動醫治原住民,並親自熬煎湯藥,救活許多人,終於再次取得原住民信任,並用土地酬謝他,同年春天,海寇蔡牽攏靠蘇澳,掠打馬煙社番,吳沙亦依蛤仔難人的習俗,埋石立誓,願意當蛤仔難人的外援,雙方永不侵擾,於是衝突減少,從此漢人的拓墾活動才得以順利開展。
雖然吳沙採用一些懷柔的方法,減少原住民之反抗,但仍然以武力作為後盾,根據宜蘭縣志記載:「惟當時吳使用火器甚猛,平埔族終於不敵潰走,撤至西勢之哆囉美遠、珍仔滿力、辛仔罕三社為後圖,吳乘勢侵入,沿途無敵,遂入頭圍。」
另外拓墾漢人也利用許多手法,惡意侵佔蛤仔難人的土地。例如利用蛤仔難人習俗弱點,故意將死貓、死狗丟入蛤仔難人的田地,使蛤仔難人因覺得不吉利而放棄田地。或是暗夜偷偷推移田埂,讓蛤仔難人的田地縮減。漢人種種欺壓行為,終於迫使蛤仔難人往花東遷移。
過午登山的確是件苦差事,加上越溪後,接上產業道路,又不小心選錯走到左側的岔路,多走許多冤枉路,小羊邊走邊抱怨,甚至打算罷工不走,只好對於她開出的條件照單全收,經過安撫後才又繼續上路,最後總算抵達此行的最高點,越嶺後便進到宜蘭境內,嶺上有座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用來庇佑往來古道之行旅,目前僅餘廟身。(13:30)
土地公廟旁有棵老榕樹,枝繁葉茂足以蔽日,其中一根比較粗的枝幹向外延伸,其氣根鑽入土中,歷經數十寒暑,現已十分粗壯,形成ㄇ字型的木門,古道則由下方穿過,非常奇妙。
嶐嶐嶺從石城的方向望過來,山勢高聳入天,經常雲煙繚繞,尤其夕陽映照時,特別引人入勝,故成為清代蘭陽八景之一,在吳沙拓墾後,近嶐嶺處設置嶐嶐鋪,官方派千總輪防,嶺腳則有汛防,用來防止原住民侵擾,並保護往來行旅,不過歲月日久,已找不到任何遺跡,只剩下土地公廟還堅守崗位。
吳沙再入烏石港,設隘寮,防止私墾,將墾民組織以十數人為一結,數十結為一圍等形式,形成嚴密而有系統的開墾群體,終於建立頭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墾地幾十里,接連開發了二圍、三圍等地區,而這些墾民團體的名稱,後來也傳下來成為宜蘭的地名。
由於入墾之初,未獲官府核准,吳沙擔心會因私墾獲罪,因此赴淡防廳向同知何如蓮呈請給札招墾,淡水同知同意授與「吳春郁」首戳,但墾單上卻無四至地名。之後吳沙出單招佃,來拓墾的人變多,吳沙亦善於管理,讓三籍移民和睦相處,因此開拓地界漸廣。
嶺上通往石城的古道十分陡峭,雨後土石容易滑動,又沒有明顯的階梯,行走相當不便,亦少有平緩的地界,可資開墾立足,只有在快接近石城端的古道入口端,才見到一座水泥磚造的水槽,而其下不遠亦有座石砌的石城土地公廟,至於民宅或古墓的遺跡,除一堆不知為何物的石堆外,也都沒有任何發現。(14:09)
吳沙在成功入墾宜蘭後的隔年,即嘉慶3年(1798),因病於12月9日卒於頭城,得年68歲,後人依其遺言,將其靈柩運回三貂安葬,即今貢寮鄉仁里村石碇溪畔。為表彰吳沙開蘭之功績,宜蘭頭城鎮開成寺奉有吳沙牌位,礁溪鄉吳沙故居命名為吳沙村,村內設有開蘭路及吳沙國中。
石城的海岸線上,有一大片廣闊的海蝕平台景觀,加上碧海藍天,波光瀲灩,古道位在制高處,為一覽全貌的最佳地點。嶐嶺古道石城出口接到2省道,路口幾無任何標示,比較明顯的識別方法,越過省道後左側岔路往下,便是舊草嶺隧道南口,過馬路時,往來的砂石車來回穿梭,車速很快非常危險,需特別小心。(14:28)
嶐嶺古道的沒落,並非因為宜蘭線鐵路的開通,而是越過嶐嶺後,往宜蘭之下坡路段山徑崎嶇陡峭,不利牛車及腳力之挑運,而且離蘭陽平原尚有段距離,因此才漸漸被南端的草嶺古道取代而荒廢。
舊草嶺隧道南口距離嶐嶺古道不遠,它是宜蘭線鐵路最重要的工程,宜蘭線鐵路從大正8年(1919)7月24日開始動工,全線工程最艱困危險的部分,便是貫通舊草嶺隧道,因此在大正13年(1924)10月1日隧道完工後,11月30日即全線通車,隧道全長2,167公尺,為全台最長的鐵路隧道。舊草嶺隧道南口以紅磚砌成圓拱狀,洞口高5公尺,可容單線通車,上方立有「白雲飛處」門額,由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所題。
賀來為日本大分縣人,畢業於東京帝大英法科,明治37年(1904)進入臺灣總督府,受民政長官內田嘉吉之賞識,出任專賣局長,之後又受田健治郎總督提拔,出任總務長官,共在職3年2個月,直到大正13年(1924)9月1日伊澤多喜男繼任總督,屬憲政會系,與賀來分屬不同黨派,他自知留任無望,便辭職返回日本,其辭呈則在離台18日後才被批准。擔任總務長官期間,曾以「預約開墾」之名目,將台灣島國有地以低價賤賣給三井財閥關係之公司,辭職後竟出任該公司之社長,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吃相之難看,為當時人們所不齒。
石城為進入宜蘭的門戶,地名由來係漢人拓墾時,為防止原住民侵擾,故砌石為城,另有一說為此城為西班牙人所建,後為荷蘭人攻滅。在舊草嶺隧道口休息吃冰喝涼飲過後,由於無法找到腳踏車可以石城借福隆還的店家(有,但需加一百元),又要滿足已經答應小羊騎腳踏車的要求,所以只好步行到石城車站,先搭火車到福隆車站再說。(15:18)
石城車站是台灣最東端的火車站,民國42年5月1日才設站,不過站體幾年前已經拆除,並築起一道圍牆,只剩下天橋可以通往月台,從外觀根本無法判斷,如果不是石城車站的招牌還掛著,根本不知道此處還有一座車站。
運氣不錯,剛進車站,火車也正好進站,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便抵達嶄新的福隆車站,拜觀光發達及核電之賜,由觀光局及台電贊助,新站體於94年7月25日改建完工。福隆車站在大正13年(1924)宜蘭線鐵路通車後即設站,興建時原訂車站名為控子,但實為挖子之筆誤,通車後稱為「澳底驛」,民國41年12月1日才改成福隆。(15:29)
福隆車站前人山人海,觀光客眾多,福隆最有名的特產是福隆便當,主菜為滷肉,魯蛋、香腸及豆干各一份,加上酸菜、筍乾、高麗菜及白飯,站前有好多家,不太清楚那家比較好吃。車站前也有許多腳踏車租借處,論次計費,一輛一百,從車站到草嶺隧道有將近2公里的距離,幫小羊租了一部。
接下來的畫面,便是小羊在前面騎,我在後方拔腿狂奔,為什麼不借兩部呢?擔心回程要開車,還得將腳踏車送回車站,車後座載不下兩部腳踏車,剛開始小羊還會等我,最後愈騎愈遠,連頭也不回,看她騎的很順,路上也沒什麼車,我也跟著放慢腳步慢慢走。
時間接近傍晚,陽光也不再如此毒辣,微風迎面拂來,還帶有些許鹹味,這個時段騎自行車,再適合也不過。中途經過一間福德廟,由鋼筋水泥所建,周邊並未見到舊廟或其石材,廟前拜亭對聯為:神靈哉不威自畏,公老矣有德斯尊。(15:55)
經過長途跋涉,從火車陸橋下來後,終於又回到舊草嶺隧道口前的小公園,左側的涼亭前方,有片「故吉次茂七郎君之碑」紀念碑,係為悼念當年舊草嶺隧道的總監造吉次茂七郎,以表彰他對隧道工程的貢獻,不過碑文曾遭受水泥塗抹,復舊後仍有些污損。(16:01)
紀念碑的背面為碑文,詳載吉次茂七郎之事蹟,解說牌中譯之內容如下:
吉次君係福岡縣人,就讀於名古屋高等工業學校,畢業後任職於鐵道部,旋即志願從軍一年。
獻身軍旅,官拜陸軍砲兵少尉,退役之後立即復職,時值宜蘭鐵道工程動工之際,被遴選為工程現場總監,日以繼夜辛勤工作。三貂嶺及草嶺二隧道之能完成,端賴君之努力所賜至鉅。然在工程中竟罹患黑水熱,病發僅四日,藥石岡效,於大正12年1月27日溘然於此逝世,得年三十有四,嗚呼哀哉!工程同仁商議特立此紀念碑,以資永懷,並告慰君在天之靈也。
大正十三年十月九日草嶺隧道完成之日
舊草嶺隧道北口的造型與南口相仿,上方牌匾文字為「制天險」,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長新元鹿之助所題,新元鹿之助係日本鹿兒島人,東京帝大工科畢業。明治30年(1897)自遞信省鐵道局轉任臺灣總督府土木局技師。其後歷任總督府鐵道部工務部長、監督課長、花蓮港出張所長、移民事務委員,以及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技師等職。
舊草嶺隧道因單線通車不敷使用,於民國75年另建新草嶺隧道,舊隧道遂封閉閒置近20年,在97年才又重新規劃整修,開放成為鐵馬隧道,一到假日,隧道兩端擠滿了自行車,非常熱鬧。小羊自己騎到隧道內將近十分鐘,才又騎出來,從她臉上興奮的表情看來,一點都不累。
還車後,原本打算再繞去看一下吳沙墓,不過看到綿延一兩公里長的車陣後,便打了退堂鼓,也不想行駛濱海公路跟著塞車,最後還是跟早上一樣,經由雙溪往平溪回到台北。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0521貢寮-福隆沙雕、舊草嶺隧道、七星堆、嶐嶺古道、石城車站
嶐嶺古道之難走,是板橋林家管家每年到宜蘭收租時的抱怨,因此板橋林家巨資修建草嶺古道,由埡口至客棧遺址間的石階即為當時所建,也就因此嶐嶺古道就少人走了,據悉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正在整修嶐嶺古道。以上取材自大里遊客中心展示內容及宜蘭縣小學文化教材。
回覆刪除R1
板橋林家在草嶺古道遠望坑德心宮附近有間閩南三合院式的林本源公館,收租來的稻穀便暫置於此等待船運,經過的話可以去看一看。
回覆刪除早一輩的人用漢語發音,用閩南語唸就有押韻喔!請看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閩南語發音:內有七星墩地硐(tōng) 林森參天勝山峯(hong) 石堆促成分佈廣(kóng) 塔似仙境成寶藏(tsōng)。
回覆刪除謝謝分享,受益良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