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1000606汐止-烘內坑煤礦

烘內坑煤礦位在汐止汐萬路三段與瑞松街口附近,靠近北港溪畔,前往烘內里,可以搭乘欣和客運,由汐止發車的1190或基隆發車的1192公車前往,在終點站下車,或自行開車經中山高汐止交流道下,接汐萬路往北行駛即可到達。

端午節連假兩天在台中度過,前一晚才回到台北,很幸運沒塞到車,由於還有一些功課未完成,所以只安排半天的時間到戶外走走。上週前往汐止的鄉長社區,意外探查到北港三坑煤礦,為了要找出礦場的名稱,後來也順便研究這附近區域的礦場位置,從地圖上發現舊礦場週邊都已經蓋了許多的大樓別墅,因此對於此次的探訪,一開始並未抱太大的期望。
北港國小烘內分班
汐萬公路穿越一高的涵洞,再經過二高的高架橋下,循著北港溪,蜿蜒在山谷間穿梭,抵達瑞松街口烘內的公車站。斜對面為北港國小烘內分班,成立於民國46年8月,迷你的校舍只有一排教室,自95學年度起停止設置分班,現在改為社區活動中心。
烘內里
烘內周邊為友蚋山、刣狗寮山及烘內山等山所包圍,而形成的山谷盆地地形,四周密不通風,冬天北風雖然冷冽,但受到北方友蚋山屏障,冷風吹不進來,和其他周邊地區比起來,這裡感覺暖烘烘,因此居民自稱住在烘內,此地包括柯子林等地區,相傳為清初泉州人徐公演所闢。
里長家的雜貨店
經一位正在等車的阿婆指點,來到丁字路口的雜貨店,這裡也是烘內里魏語徵里長的家,說明來意後,魏里長很熱心的指示礦場以及礦工浴室的位置,不過魏里長是從外地嫁過來的,所以她也沒有看過坑口,她的婆婆比較清楚,但當時不在店內,她的公公也曾是烘內坑煤礦的礦工,但已經不在了。
鐵皮工廠為炭埕
從里長家沿汐萬路往回走,路邊有間鐵皮搭建的工廠,以前為烘內坑煤礦的炭埕,坑內挖出的煤礦先在此堆放後,再利用通往汐止的輕便鐵道向外運輸,最早於大正3年(1914)由周再思所修築,北港口坑至烘內坑間約3.5公里長的輕便鐵道,後來的汐萬公路民國55年開始興建時,亦是利用輕便鐵道的路基。
福金宮
每座礦場都會有土地公廟,烘內坑煤礦亦不例外,福金宮位在汐萬路與礦場道路的夾角上,拜完要啟程時,里長的兒子陳小弟也騎著腳踏車過來,他對於這個行程很有興趣,他也沒見過礦坑的位置,所以跟過來看看,有了這位在地人的幫忙,真的省卻不少瞎闖的時間。
通往烘內坑道路(左側為幫忙甚多的陳小弟)
通往礦場方向的道路已經鋪上柏油,山壁的擋土牆上有基泰四季villa的廣告,建商打算在這邊的山坡上闢建豪宅,建案為2010年9月推出,也蓋了樣品屋,不過上建商網站並未看到這個建案的後續發展,也沒有要動工的跡象,現場似乎打算要廢棄的樣子,從陳小弟身後這麼高的擋土牆來看,如果來場豪雨,不知道豪宅蓋起來會有什麼結果。
烘內坑煤礦大門
基泰建設在通往建築基地的道路加上鐵皮圍籬,裡頭除柏油整地後的工地外,空無一物,續行接上泥土路面,兩旁有生鏽的鐵柵欄門,從這邊開始便進入烘內坑煤礦的範圍,礦場從77年11月11日廢棄迄今,已逾23年,礦區樹木及雜草叢生,十分茂盛,殘存的幾棟建築物,僅露出殘牆的最上端,幾乎快滅頂芒草堆中。
樹林內的礦場建築
路底轉彎處,有一棟紅磚造一層樓的建築,正面加蓋綠色鐵皮及鋼製大門,它原是烘內坑的天車間,安裝大馬力的捲揚機,用以牽引礦車進出礦坑之用,不過現內部已被電信業者改裝,當成基地台的機房,所以包覆的密密實實,屋頂突出的天線也纏上包覆物,使得從正面外觀上看不出基地台的樣子,後面看便比較明顯,粗電線從屋後方的通風孔穿出來,右側的天線更是亳不遮掩。
烘內坑煤礦的天車間,已變身成基地台的機房
烘內主要開採木山層的煤礦,大正元年(1912)有蘇爾民炭礦開礦,在烘內有5個水平坑,蘇先致炭礦分別在大正7、8年(1918、1919)分別開設烘內一坑、烘內二坑,另外顏雲年也於大正7年(1918)在烘內開礦,同年9月併入到基隆炭礦株式會社。
天車間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的烘內坑,後來轉給德興炭礦株式會社包採,這是由周錦樹與其弟周錦和於昭和2年(1927)共同以資本金10萬元所創設的,之後廢坑再價讓給益興炭礦株式會社繼續開採,後因日本皇民化政策關係,益興賣給南海興業株式會社。
水溝盡頭的廢棄礦場建築
天車間通常都設在地勢較高的位置,坑道應該在天車間望過去道路的左右兩側,以地勢較高靠山壁的這一側最有可能,不過芒草太密,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天車間旁邊有條乾水溝,直覺上應該是用來作為礦坑排水用,於是跳下查看,不過看似短短的數十公尺的溝渠,鑽起來卻是苦不堪言,渾身刮傷,還損失一條毛巾。
廢棄礦場建築內部
溝渠的盡頭有一灘積水,旁邊有一棟紅磚牆的建築物,猜測坑口應該就在附近,不過已無法再推進,只好先進到廢棄的建築內,從紅磚牆的大門可以看到前方的馬路,距離僅2-3公尺,不過被芒草掩飾的很好,外頭幾乎看不到這邊還有一間房。
已塌陷的坑口位在被綠草所掩蓋階梯下方
塌陷的坑口
順著礦區道路往門口方向再繼續搜尋,右手邊有一處斜坡,走到斜坡之上,才發現綠草地下竟是水泥階梯,在階梯的左手邊,有一大塊的凹陷地,底下便是已廢棄的坑道,因年久失修塌陷而形成一個大窟窿,有趣的是從坑道延伸的方向對過去,不就是基泰四季villa的工地嗎。
草叢中的水泥階梯
階梯進到樹林內後變的比較清晰,很好奇這階梯的用途為何,寬度超過5公尺以上,還有電燈的基座,階梯通往之字型礦區道路的另一頭,礦區道路的盡頭是間大門深鎖的民宅,從民宅旁的小徑續行,估計應該可以通往烘內山,不過天氣實在太熱,走沒幾步便打退堂鼓折返。
礦場道路盡頭的民宅
南海興業所屬的烘內坑,戰後被台灣工礦公司煤礦分公司接管,改為七星煤礦烘內礦場,民國49年林伯壽等人向台灣工礦公司承購七星坑、烘內坑,成立基隆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8年王白石承購基隆煤礦,隔年8月23日王白石分割烘內坑給潘金輝經營,最後於77年11月11日廢礦。
左側為礦場浴室
烘內坑煤礦歷經多次轉手經營,廢礦結束營業後,也曾產生勞資糾紛,有個案例內容是一名潘姓礦工在60年進到基隆煤礦公司工作,64年時曾短暫離開2個月的時間到別礦工作,在76年因傷且年滿60歲辦理退休,但勞資雙方對退休金的基數算法不同,資方主張轉職前的年資不計入,就連換老闆後,以前基隆煤礦的年資也不算,經最高法院判決確定資方敗訴,理由為根據勞動基準法第十條規定:勞工契約因故停止履行後,未滿三個月而訂定新約或繼續履行原約時,勞工前後工作年資應合併計算。
女浴室男人禁入
礦場道路到下方汐萬路的斜坡上還有座礦工浴室,建築亦保存的很完整,不過已經被當地居民圍起來,在裡頭放養一些鴨鵝類的家禽,男女浴室在同一棟建築但彼此隔開,女浴室較小間,門外有已褪色的紅色字體寫著「女浴室男人禁入」,男浴室則上鎖無法進入。
男浴室入口
回到雜貨店,遇到魏里長的婆婆,又詢問一些有關礦場的事,其間有幾位附近居民來買葱及日用品,也加入討論的行列,礦場對於她們來說是早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沒什麼好看或保存的,不足為奇,但對我這個外地人而言,在礦場封閉多年後,還能再多看到一些遺跡,都是彌足珍貴的。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0606汐止-烘內坑煤礦

5 則留言:

  1. 你好
    我是陳小弟你做的太好了我媽媽看了
    覺得你很厲害謝謝你下次多來烘內里
    走走

    回覆刪除
  2. 烘內里里長
    謝謝你
    下一次來我們會好好招待你們

    回覆刪除
  3. 感謝你們此行的幫忙,烘內是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有機會還要到烘內挖寶.

    回覆刪除
  4. 我喜歡烘內這個地方!!

    回覆刪除
  5. 有一陣子沒到烘內,很想再去柯子林峽谷戲水避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