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蚋生態園區位於基隆市七堵區,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峰仔峙族群的生活據點,曾蘊藏豐富之煤礦,早年吸引不少礦工到此討生活,而形成繁榮的礦業聚落,為了載貨運煤,礦場興築運煤軌道通往五堵車站,而這些軌道也提供載人服務,稱為輕便車仔,隨著煤礦逐漸枯竭,人口外流,礦場也跟著走入歷史。
前往友蚋生態園區,可於七堵車站前搭乘基隆客運702路班車前往友蚋,自行開車則由中山高下汐止交流道往五堵方向行駛,經過五堵車站,橫越長安橋後右轉,穿越高速公路下方涵洞,再左轉麗景天下循華新一路直行,經過北二高橋下的停車場,即抵達友蚋生態園區的入口。
今年5月底才剛到過友蚋地區,便被汐止及七堵的煤礦風情給深深吸引,結果在之後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一到假日都往這個區域跑,尋找失落的礦坑遺跡,上回友蚋只走到一半,此行是為了要完成後半段的行程,所以起點設定從友新橋開始,沿著輕便軌道的路基,探索至石公潭及雙孔橋止。
通過北二高橋下後,一開始大致上均沿著友蚋溪的左側往北行,在興化橋附近有隧道、壺穴等景觀,往外十四坑道路則可找到新一坑的遺跡,但過了友新橋後,精華的路段卻是在溪的右側,這裡不適合開車瞎闖,而是需要慢慢步行去體會。友新橋頭邊有座涼亭,此段友蚋河道較為平坦,因此鋪設了親水步道,可以下到溪畔。
馬路左側和溪畔間的狹窄土地上,種植許多竹林,有些剛被農民採收下來的鮮綠竹筍即堆置於路旁,而馬路右側則是茂密的樹林斜坡,和一座兩層樓高灰黑色的石砌橋橔,從橋橔往友蚋溪的方向望過去,河床上另矗立著4座高大的A字型水泥橋橔,不過橋面和軌道早已消失,軌道建的如此之高,主要是為了軌道平坦,減少運輸過程的高低起伏。
這些是鹿寮煤礦本斜坑運煤車道橋橔,通往礦坑的道路位於橋橔旁,不過鐵門深鎖,我從門邊斜坡爬上橋橔,試圖循著軌道的方向,找尋礦坑的位置,不過裡頭荒廢的情形太嚴重,軌道路基已毀壞消失,下方的道路已成密林,寸步難行,花十多分鐘,才前進十多公尺,其實旁邊另外有條馬路,與內部道路平行,但兩者中間有堵一層樓高的水泥牆阻隔,既出不去也進不來。
鹿寮地區有許多的礦場,日人治台後,大正元年(1912)公佈台灣私設軌道規程,開放由各株式會社或個人敷設經營,所以各礦坑幾乎都鋪設輕便軌道,以方便運煤,其中多條路線在友蚋鹿寮間交會,這些軌道除運煤外,也提供載人服務,稱為輕便車仔,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輕便車提供了走路以外的其他省時省力的選項。
輕便車是一種木製平台的軌道車,車下裝設四個鐵輪,行駛於運煤軌道上,由人在後方負責推動後,再跟著跳上車,快停下來時又下來繼續推,如此周而復始前進,也有的用竹竿像划船一樣用撐的,輕便車中間通常有個木箱或板凳,可供乘坐,車子的角落有4根木頭支柱,前兩根給乘客用,後兩根給車伕用,坐這種車需要買票才能搭乘。
為了解鹿寮輕便軌道的舖設的倩形,先要知道鹿寮地區的煤礦歷史,此地區自明治時期即開始開採,共分成3個礦區,分別為由古賀彥次郎(礦第940號)、德木(礦第947號)、伊勢田兵次郎(礦第939號)等人在鹿寮試行採掘。
城崎彥五郎於大正元年(1912)買收伊勢田礦區,成立鹿寮城崎炭礦繼續試掘,大正6年(1917)再買收德木礦區。古賀彥次郎試掘後成立,大正7年(1918)讓渡給矢野豬之八經營,大正10年(1921)矢野豬之八所經營的十四坑炭礦,也被鹿寮城崎炭礦收購,大正13年(1924)轉給陳萬全包採,但陳萬全後來遇到礦坑內爆炸,不幸亡故。鹿寮城崎炭礦主要開採水平坑,下部系,月產約2千噸。
鹿寮原為梅花鹿的棲地,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蜂仔峙族群的活動範圍,原住民在此養鹿、獵鹿,盛產鹿皮,故稱為鹿寮。過鹿寮車站不遠後,來到鹿寮橋,過橋後右側為輕便車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道,入口處左側有棟紅磚厝,大門為木製的拉門,裡頭已無人居住,房屋基礎高於車道約1公尺餘。車道沿途有綠樹遮蔭,還有許多結實纍纍的蓮霧樹,令人垂涎三尺,不過滿地的落果,加上炎熱高溫,已散發出酸酸的氣味。
除了鹿寮城崎炭礦外,另有日人秋山義一成立鹿寮炭礦,在明治年間取得許可,開設斜坑,大正2年(1913)裝置蒸汽機械用來開採下部系煤,每月產量約650噸,但在大正5年(1916)時,轉讓給顏雲年經營,大正7年(1918)併入基隆炭礦株式會社。
之後三井財閥介入荒井泰治與顏雲年的四腳亭炭坑礦區糾紛,使得三井會社有機會進入台灣煤礦業界,三井會社出版的台灣炭礦誌中記載,大正7年3月歸屬於三井系統的有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及鹿寮炭礦等,大正8年(1919)8月另加入城崎,同樣在大正13年(1924)廢坑。
此外汐止人蘇爾民亦在大正元年(1912)於鹿寮開坑。蘇生於同治6年(1867),名宗德,號爾民,乃從事茶葉出口貿易富商蘇樹森之三男,故鄉人稱為蘇少爺。蘇爾民自幼好學,曾於光緒19年(1893)歲初赴考,登第優等選中,補為監生(秀才)。日人治台後,蘇爾民嚴緝人心,維持地方,故在明治29年(1896)被拔擢為石碇堡副主理,明治30年(1897)登庸辦務署參事,同年12月授佩紳章。他除了繼承家業經營茶行外,還運用資金開採鹿寮、烘內、茄苳腳等礦坑,獲利豐厚,成為汐止地區的富商。
車道蜿蜒傍著鹿寮溪,頗有曲徑通幽之感覺,尤其是靠近溪谷的路段,溪流在堅硬的河床上,刻劃出許多鬼斧神工的特殊造形,巨石峋嶙,增添不少看頭,其中諸繕橋的六角型橋橔,便立於一塊巨岩之上,使得橋從遠處看來顯得嬌小,橋頭上寫著建於民國15年,字體明顯是被塗改過的,應為大正15年,亦即昭和元年。
過諸繕橋後,出現岔路,往右會再經過一座小橋,最後回到鹿寮橋,這一段的溪床十分堅硬,溪底幾乎是平的,剛好現在水量又少,整個溪床的形狀便裸露出來。往左則續沿著車道前往新興橋,這一段自行車道只修築到新興橋頭為止,靠溪邊這一側裝設木造欄杆,可能是久未維護,有些地方已經搖搖晃晃,或斷裂損壞,不見修復。
為利鹿寮礦坑運輸,蘇爾民於大正1、2年間,開鑿全長1.9公里,鹿寮至十四坑的輕便鐵路,大正14年(1925)由蘇爾民與蘇先致共同擁有。大正5年(1917)秋山義一設五堵至鹿寮複線。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也在大正14年(1925)時,在五堵站至十四坑間,舖設6公里長的複線。
由於經營礦業的成本高,為分散風險並與日本大財閥會社相抗衡,所以由汐止人周錦樹、高水、廖進發、嚴丙丁等人共同集資,在昭和年間成立益興炭礦株式會社,先收購由顏雲年與三井物產合資成立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已廢坑的烘內炭礦、鹿寮炭礦,也自行開鑿鹿寮新一坑。
昭和13年(1938)益興炭礦株式會社在五堵至鹿寮間,架設三噸蒸氣機關車鐵路,俗稱三分仔車,長約9公里長,昭和16年(1941)峻工,同年另開鹿寮新二坑,後來因土砂流入坑內而廢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局吃緊,益興炭礦因皇民化政策,被迫於昭和17年(1942)將全部股份,以3百萬元轉賣給日人中京資本系社長山內卓郎所擁有的南海興業株式會社,並改為益興礦業所。
戰後民國35年,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煤礦分公司接收南海興業株式會社名下之汐止煉焦廠及益興礦業所之烘內坑、鹿寮新一坑,改稱為七星煤礦,民國53年基隆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烘內坑與鹿寮坑,民國68年轉移由王白石接辦,其中鹿寮坑改為山裕煤礦,民國75年廢礦。
新興橋往北已無自行車道,而是柏油路面,仍是沿鹿寮溪旁的山壁開闢,此地稱為內十四坑,名稱乃是相對於鹿寮溪中游的外十四坑而來。此處道路狹窄,靠山壁這一側禁止停車,大概是擔心會有落石。抵達石公潭,右側有座可供遊客休憩的木造棧台,不過損壞情形嚴重。棧台旁邊有一處礦坑,地面上還保留著一小段的鐵軌,坑口不甚大,僅能通行台車的高度,這個坑很遺憾無法在舊煤礦坑道系統中查詢到名稱,不清楚是早期所開挖,還是建檔時遺漏了,附近也找不到在地人可問。
舊礦坑的對面為石公潭,鐵皮棚架下有一塊基隆巿石公潭晨泳會的大招牌,一早馬路旁便已停放許多車輛,全都是到此晨泳戲水的。石公潭是鹿寮溪上游的一處天然碧綠水潭,溪水乾淨清涼,魚兒悠遊其中,加上周邊有峭壁遮日及綠樹濃蔭,因此成為夏季避暑盛地,由於溪流枯水期水位較低,為了維持水量,也築起攔水壩,使得可游泳水道拉長不少。
石公潭在日治時代潭水更深,常發生溺水意外,故又被稱為死人潭,儘管如此,夏日戲水人潮依舊不減。沿溪畔的馬路續往北行,右側矗立著雄偉的巨岩峭壁,令人讚嘆。經過橫越鹿寮溪的小橋時,在上游約十多公尺處亦有一座橋,由石塊堆砌而成,下方僅一座橋墩立於溪中,兩旁則構築成半圓形的橋拱,所以被稱為「雙孔橋」。
雙孔橋是昔日運煤台車通行的橋樑,橋面寬度兩人可勉強錯身而行,橋身無欄杆且已長滿雜草,橋頭一側堆置棄土,另一邊也路徑不明,雖然橋樑早已失去交通的功能,但就此棄置相當可惜。行程至此便折返,雖然這整個區域被規劃為友蚋生態園區,不過我卻集中在找尋礦場遺跡,似乎是模糊了生態的焦點。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0731七堵-友蚋生態園區、石公潭、鹿寮坑
版主真的是煤礦界的天王~
回覆刪除希望你再接再勵啊~
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是我持續下去的動力。
回覆刪除石公潭對面礦坑之前路過時由礦坑外使用強力手電筒觀察,發現內部約二十公尺後有右轉灣,但彎道前保存非常良好,不過因當天是騎鐵馬上去毫無準備,因此沒有入內察看,敢問大大是否有進入石公潭對面礦坑內過?
回覆刪除礦坑內多有蝙蝠和蛇之類的小動物棲息,地面也很潮溼泥濘積水,而且年久失修土石易崩塌,沒有做好防護措施,還是少進去以策安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