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1001119大溪-石門水庫

石門水庫位於桃園縣大溪鎮、龍潭鄉、復興鄉與新竹縣關西鎮的交界處,攔截貯存大漢溪的水源,主要作為北台灣農業灌溉、民生及工業用水,近年來受到泥沙淤積的影響,蓄水量減少,以及氣候異常,水位經常屢創新低或源水太過污濁,而導致限水。

前往石門水庫可以從國道3號龍潭下交流道後,行駛113縣道,跟隨著沿途的指標,過溪洲大橋後右轉,即可抵達石門水庫坪林收費站。石門水庫自行車道以坪林收費站為起點,環繞後池一周,這條路線似乎不太熱門,在收費站前僅有一家自行車出租店。
石門水庫坪林收費站
大部分來到石門水庫的人,多喜歡開車直上壩頂,後池部分反而遊客較少,來騎自行車的人更少,大多徒步繞後池觀景而已。後池堰主要功能在於水庫洩洪時,抵消下衝能量,設計規模可攔蓄發電尾水220萬立方公尺,用以調節供應桃園及下游灌溉與公共給水及工業用水。
坪林公園
石門地名主要由其附近地形而來,西側為座落關西鎮及龍潭鄉的石門山,東側為大溪鎮內的溪洲山,兩山標高均5百多公尺,大漢溪從中穿越形成峽谷,兩山隔溪對立,山崖巨石質地堅硬高聳,遠望似門,故稱為石門。
石門-右石門山,左溪洲山
大漢溪昔稱為大嵙崁溪,發源於新竹縣尖石鄉雪山山脈品田山北側的泰崗溪,標高3529公尺,流域面積達2725.82平方公里,至桃園縣復興鄉下巴陵與另一大支流三光溪匯流後稱為大漢溪,其主流於板橋江子翠附近匯入新店溪,之後便稱為淡水河。
溪洲大橋
大漢溪最早稱為大姑陷溪,源於平埔族霄裏社人稱其為「Takoham」之音譯,淡水廳志記載為大姑嵌,同治4年(1865)為慶賀月眉李騰芳中舉人,再改名為大科崁,劉銘傳興建鐵路時,又改名為大嵙崁,大正9年(1920)10月1日才將附近街庄更名為大溪街,翌年5月27日將大嵙崁溪更名為淡水河,使上下游名稱一致,但民間仍沿用舊稱,民國55年12月7日才又取大嵙崁溪之諧音,將其更名為大漢溪。
後池大橋
大漢溪由原本的東向西流,至石門附近作90度的大轉彎,轉為南向北流,溪水奔流至此形成洄漩,蔚為奇觀,流域此時也由山區,進到廣闊的平原地區。以往大漢溪水量豐沛,在還未建水庫前,大溪地區曾是淡水河航運的終點,但現在溪底幾乎經常維持乾涸的狀態,只能跑旱船了。
後池大橋馳騁
桃園台地清初即有漢人入墾,由於大漢溪截奪南崁溪中上游,使得桃園地區多數河流成為斷頭河,無穩定之灌溉水源,易造成農業歉收,為便利土地的開墾,先民便興建許多人工開鑿的埤圳等水利設施,其中最重要的便屬桃園大圳之興建。
桃園大圳進水口
桃園大圳興建計畫始於大正5年(1916),由總督府技師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等設計,其建設早於嘉南大圳,由官設埤圳與地方水利組合合組埤圳組合聯合主持,於大正13年(1924)竣工,完成隧道、明渠、幹線、支線及蓄水池進水路等部分,隔年5月22日舉行通水式,但至昭和3年(1928)各蓄水池與給水幹線的工程才正式完工,共耗時13年。
福德祠
桃園大圳引大漢溪水灌溉,原本的取水口位於石門水庫依山閣一帶,水庫興建後,才將取水口遷移至石門水庫後池堰西北側。其灌溉區域涵蓋桃園縣大溪、八德、桃園、中壢、楊梅、新屋、蘆竹、觀音及大園等鄉鎮。
石門水庫洩洪道
雖然桃園大圳的水利設施已解決灌溉取水問題,但大漢溪每年11月至隔年3、4月及7、8月間為枯水期,還是容易發生缺水,因此八田與一提出在石門附近興建水泥堰壩,以蓄儲大漢溪水的「昭和水利計畫」,但並未付諸建設,直到戰後人口激增,糧食需求增加,加上民國40年代亢旱的刺激,才正式展開石門水庫的興建計畫。
排洪隧道
民國43年由經濟部、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電力公司及農復會等組成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開始從事地質、水文、農業經濟之調查,並估計工程經費,隔年提出工程計畫,7月成立石門水庫建設籌備委員會,由陳辭修先生以副總統兼主任委員,並洽請美援,以為興建工程經費。
石門水庫發電廠
民國45年7月展開石門水庫興建工作,並於53年6月完工,歷時8載,參加員工7千餘人,建設經費約新台幣32億元,主要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及後池堰、石門大圳及桃園大圳進水口等,水庫總長度為16.5公里,滿水位面積8平方公里,有效蓄水量約2億4千萬立方公尺。
槭林公園
繞行大半個後池堰,原本打算由槭林公園上方的岔路攻上壩頂,不過道路由於落石而封閉,只能繼續繞行後池,經過洩洪道的下方,仰望斜坡及上方的6道閘門,對比後方的水泥建築,人待在底下顯得十分渺小。洩洪道只在豪雨過後,水庫滿水位,才能有機會見到白色霧氣騰空,有如萬馬奔騰的洩洪奇景。
石門水庫洩洪道下方
石門水庫興建目的除發電、給水、防洪等功能外,石門峽谷本身林木蓊鬱,擁有層巒幽谷和碧綠溪流的風景名勝,因此發展觀光也成為其主要目標之一,早年建於後池畔的亞洲樂園,曾豐富了許多人共同的回憶。
南苑(亞洲樂園舊址)
由菲律賓華僑鄭周敏所創辦的亞洲世界集團,於民國61年7月在台投資成立亞洲信託,時值台灣退出聯合國,國內投資信心崩潰,鄭周敏於此時以低價大量購入土地,成立環亞集團,其事業版圖除金融業(亞洲信託)外,另跨足百貨業(環亞、大亞百貨)與飯店業(華南、交通飯店),還將觸角伸向娛樂業,在石門水庫旁打造曾號稱亞洲第一座大型機械式遊樂園的亞洲樂園。
後池
亞洲樂園結合水庫景緻,在南苑開發10公頃土地,並設置摩天輪、雲霄飛車、纜車、水上腳踏車與小木屋等遊樂設施,以及長約6百公尺連接樂園與壩頂商店街的纜車設備,在民國70-80年代曾風光一時。還記得筆者國小時,學校舉辦的遠足活動,北部行程石門水庫和亞洲樂園幾乎是必到的景點。
石門大橋
但好景不長,民國78年後面臨其他中南部遊樂園興起的挑戰,設施未能創新及經營不善,而於民國87年歇業封園,但園區內的雲霄飛車、鬼屋等遊樂設施卻直到北水局官司勝訴後,才於94年才拆除。其母公司環亞集團在台一開始投資重心在房地產,遇到民國70-80年代房地產巿場狂飆,也曾一夕爆富。
漢江亭
但在民國89年網路公司泡沫化,世界經濟不景氣,環亞集團周轉不靈,經營發生困境虧損連連,旗下事業體陸續出售,民國97年最後的事業體亞洲信託也由於淨值轉負,財務狀況顯著惡化,無力增資,最後被金管會接管,也宣告紅極一時的環亞集團瓦解。
庫潭
言歸正傳,石門水庫興建之首要目標在儲水灌溉,因農業用水可容忍之濁度較高,所以取水口設計較低,可確保取得較充裕水量及排沙,延長水庫使用壽命。但後來工商業及民生用水增加,以及上游集水區濫墾,導致大規模土石坍塌,一遇大雨即夾帶大量土石進入水庫,造成原水濁度增高,超出桃園各地淨水廠處理能力,反而造成下大雨卻限水的奇特現象。
石門水庫洩洪道
尤其民國93年8月24日艾利颱風來襲,石門水庫集水區累計降下973毫米之平均雨量,豪雨帶來大量淤沙沖入石門水庫,泥沙保守合計有2千萬噸,當於石門水庫40年淤積量,幾乎是石門水庫容量的十分之一,讓桃園地區5座淨水場停擺,造成桃園地區面臨長達21天缺水的問題。
嵩台
當時在強大民怨壓力下,為了儘速恢復供水,石門水庫停止洩洪,經濟部長何美玥捨專業建議即關掉所有排砂口,全面進行水庫較上層表面取水的臨時工程,此舉引來相當大的批評聲浪,認為不排砂將嚴重影響到水庫的壽命及蓄水量,嗣後每年只要少下個幾天雨,缺水恐將成為桃園人揮之不去的夢靨。
壩頂
解決民生問題,治標還是得先擺在第一優先,石門水庫耗費3年的時間,興建40公尺深豎井,抽取原水供淨水場使用的分層取水工程,於98年12月26日舉行完工通水儀式,解決豪雨過後原水濁度飆高的問題,但上游濫墾濫伐的現象一日不處理,興建再多攔砂壩和清淤都於事無補,每逢豪大雨,還是會有更大的土石流,沖走更多官員的烏紗帽。
石門勝景
前些年到水庫上游阿姆坪附近,水量幾乎都是快見底的狀態,難得今日水庫接近滿水位,大概到明年春耕前,即便不下雨,也不愁有限水之虞,但這樣的光景並非年年有,與其看老天爺的臉色過日子,還不如訂出長遠規劃,努力做好保育工作,才能確保年年有好水。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1119大溪-石門水庫

2 則留言:

  1. 我老家就住在溪洲(原本沒有路名,後來門牌整編為福山一路)。
    老媽以前有一二次打零工,跟一群人去水庫下面的小池子挖東西(泥沙吧我猜)
    我高職的時候(87年)還利用假日去亞洲樂園打工一年多,後來要準備聯考就辭掉。
    大大您的網站怎麼有這麼多我家的回憶啊。

    回覆刪除
  2. 水庫功能不僅蓄水,也積載許多人共同的回憶,經歷這麼多年,水庫依舊在,但兒時那座充滿歡樂的亞洲樂園已消逝,只能在舊照片中追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