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990926平溪-臺和煤礦、重光煤礦

臺和煤礦與重光煤礦皆位在平溪鄉,屬於基隆河南岸,石底向斜南翼之煤田,早年所開採之煤礦,皆依賴平溪線鐵路向外運輸,其中臺和煤礦運往嶺腳車站集貨,重光煤礦則輸向十分車站再往外運。

平溪鄉為一個山多平原少的小鄉鎮,竟有十多個礦場,除了幾個較知名的礦場,如菁桐的石底大斜坑及新寮村的新平溪煤礦,經過整理開放觀光外,其餘的礦區幾乎無人聞問,很多的舊礦坑,隨著歲月的流逝,已消失在荒煙蔓草之中,覺得相當的可惜,加上一些老礦工逐漸凋零,未來這些地點,恐怕就更無人知曉,所以接連幾周的時間,一到假日便往平溪跑,基隆河北岸的礦坑都巡過一遍,南岸還剩下幾個未找過,有些點去了幾趟,加上問了當地人,才找到確切位置,期望每個礦區至少還能找到幾個舊礦坑,替這些礦區留些紀錄。
臺和煤礦位在嶺腳車站的南方,自北106縣道經平溪至嶺腳,往望古車站的途中,經過一處白鶯石,此地正好位在望古、嶺腳、石底及東勢等4村之交會處,白鶯石以形狀似白鶯著稱,和鶯歌地區的鶯歌石一樣,有段和鄭成功相關之傳說,不再贅述。
白鶯石
竿蓁林溪
橋頭前岔路右轉往東勢格方向,沿竿蓁林溪畔道路上行,前幾天經過此處,剛好遇到落石無法通行,此道路亦是當年臺和煤礦之運煤路線,經過一處轉彎後,臺和煤礦的舊礦場建築物,便出現在竿蓁林溪的對岸。
臺和煤礦廠區
公路旁的卸煤櫃
通往對岸的礦場,原本有座吊橋,但早已毁壞,僅餘對岸孤立的橋橔,在溪底河床上,還可以見到吊橋的樑柱殘骸,吊橋跨越竿蓁林溪,竿蓁林溪由竿蓁坑溪、東勢格溪及火燒寮溪匯流而成,其上游的火燒寮為台灣地區的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竿蓁林溪也曾是平溪地區水田最多的區域,但多已休耕。
吊橋塔柱
芊蓁林溪下游
原以為無路可到對岸,必須涉水,又擔心水量太大過不去,結果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道路的下方居然有座小橋,橋的寬度大約1公尺餘,僅供行人通行,可以從道路旁循階梯到橋邊,溪邊興築看台式階梯狀的平台,原本應該是規劃做親水公園,下方的溪水乾淨清徹,很想下去泡水。走到水泥橋邊,已拉上黃色塑膠條,可能是橋樑的結構不安全,不希望人家進入,小心翼翼的觀察一下橋的結構,似無安全之虞,才放膽走過去。
通往台和煤礦水泥橋
臺和煤礦事務所
到對岸後又是一連串的階梯步道,步道上雜草不多,右側即是臺和煤礦所在,斑駁的吊橋塔柱,彷彿在訴說著,這裡曾有過的繁華,走到事務所的位置,需要穿越比人高的芒草叢,兩層樓的建築物,由一隻大蜘蛛駐守大門,更顯露出人去樓空的落寞。木製的窗台,玻璃仍完好如初,一樓內部僅餘一些空鐵櫃,從現場的一些跡像看來,二樓的房間內有床、電視和桌椅,似乎還有人居住,這裡的空間和舊照片上一致,舊照片上台和員工教育訓練的地點,便是在二樓中間的客廳舉辦,兩旁則是一些小房間。
一樓空間
二樓空間
面對事務所的右側,有間磚造的廁所,而事務所的正後方,則還有舊建築的殘牆,裡頭還有灶及廁所等設施,應該是早期舊事務所的位置,根據資料指出在事務所旁邊原本有一處坑口,因坑內淹水並淹死工人,所以後來封坑,這處舊址是否也因此才廢棄,另外再重蓋新的事務所,便不得而知。這裡既陰暗又潮溼,草木佔據整棟建築,移動找路有些困難,所以也沒發現封閉的舊礦坑。
廁所
舊事務所建築
雖然舊坑沒找到,但其本礦的入口倒是保存的相當完整,位置就在階梯步道的下方附近,宛若古代城門式的坑口,相當的氣派大方,陰刻上金漆的「臺和本礦」招牌高掛,地面姑婆芋的葉子底下,還有鏽蝕嚴重的台車鐵軌及鋼索。
臺和煤礦坑口
台車軌道及鋼索
坑口堆放許多廢棄之礦場機具,靠近中央部分有座小土堆,有四個坑道在此交會,往外的坑道出口有兩個,右側的出口有些塌陷之土石,還可見到些許的日光,方才進到礦區時,忘了帶手電筒,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坑內,只能藉著相機微弱的燈光,小心翼翼的前進。
坑口廢機具
另一處坑口
在坑道內肉眼是什麼都看不見的,但從拍出的相片來看,坑壁瑰麗的色澤,倒是讓人為之驚豔,主坑道用鐵欄杆隔離不讓人進入,再更內部一點,另外有一堵牆圍住,僅餘上方一小縫,距離太遠,看不到什麼東西,坑道很大,應該可以容納小型卡車駛入,根據資料顯示坑口平路約100公尺,再斜坑約200公尺。
臺和煤礦主坑外鐵欄杆
臺和煤礦主坑內部
十字路口附近還有一座副坑道,坑口小很多,同樣圍起來無法進入,不知其作用為何。臺和煤礦開坑於昭和13年(1938),由高金井租包台陽之礦區,民國34年價購台陽公司之設備後加外為共同礦業人,民國40年經過租包調解,從台陽公司分割礦區,獲得採礦執照,民國74年6月1日高明貴轉讓給簡廷元先生經營,由於礦區寬廣,可開坑地點較多,因此一直經營到民國80年代,統計民國35年至81年間,計生產609,613噸煤。
副坑道
副坑道內部
從坑道爬出後,回到步道上,很好奇步道通往何處,從地圖上比對,有可能是灰窯山,距離不遠,但愈走方向開始偏北,途中經過一處水泥橋,從構造看不像是隨便蓋的,步行約十多分鐘後便到步道盡頭,僅有一座無人居住的鐵皮屋,這就讓人有些困惑,僅一戶人家何必花大成本開闢這條步道,似乎不太合理,中途也沒有其他的岔路,有可能是當初礦場所建,此時心中升起一股隱憂,事務所和這座鐵皮屋荒廢已久,還滿適合跑路的人使用,幸好沿路上都沒遇到什麼人,感謝土地公保祐。
往山上的小橋
階梯盡頭鐵皮屋
離天黑前還有段時間,前往十分再右轉至平雙公路,前次和小女來時,僅找到重光煤礦的礦區,未發現礦坑位置,因此這次先採地毯式的搜索策略,首先在平雙公路旁找到一座土地公廟-安德宮,此廟建於辛丑年12月,推算應是民國50年,石砌之廟門旁有「安居千古在 德配萬家興」的對聯,這座廟便是線索之一。
安德宮
舊橋
每次進出礦坑前後,如有遇到土地公廟,一定會停留參拜,雖然多只是在坑口附近停留,並未深入,坑內還是可能會有落石,或是些陰氣,總是拜過之後才會心安。土地公廟附近定有礦坑,廟的後方有棟荒廢的建築物,周邊的芒草也很密,走沒兩步便被割到受不了,決定還是改採詢問法,先到重光煤礦旁的住家問看看。
平雙隧道前礦工工寮
木造工寮
果然這個方法才是正確的,遇到一位住在重光煤礦對面的大哥,他的母親曾在礦場工作,在她的指引下,大致知道坑口的位置,可能是聽的不是很清楚,雖然有找到坑口,但名稱和地圖標示有些對不上。首先在他家對面的山上就有礦坑,不過已看不到坑口,倒是溪邊還有一處排口孔,是用來排放礦坑之積水,排出之水略呈紅色。
重光煤礦一坑排水口
已拆除之重光煤礦機具設備
越過溪流來到對岸,從礦場旁的階梯下來,左手邊有一處菜園,這是先前那位大哥的母親所種,橫越過菜園到盡頭,右手邊的溪底有礦場遺留下的樑柱,這是上次來便發現到的,左手邊的馬路上有棟透天厝,在其正下方的山壁上有許多的雜草覆蓋。
重光煤礦坑口前菜園
跨溪之礦場建築
撥開雜草後,一處已用磚頭封實的礦坑便出現在眼前,坑道是明顯的斜坑,坑頂採用鋼架支撐的構造,雖然坑口被封死,但坑內仍有水源源不絕流出,水色呈現白色。這種地方還真的是很難找,蚊子也不是普通的多,沒兩分鐘就被叮出4-5個紅腫。
雜草覆蓋之重光煤礦一坑口
重光煤礦一坑口?
天色已漸暗下來,從先前那個大哥得到的線索,立即趨車往十分方向開,在平湖四、五號橋中間的缺口往右,直到柏油路盡頭,這裡方才也曾由土地公廟那邊走過來,只是看到前面的草很長,所以沒有繼續往前走,旁邊還有一些礦場遺留的建築物。
平湖五號橋旁岔路
產道盡頭
平雙公路旁的小路,為以前重光煤礦運煤到十分的輕便鐵道,從柏油路盡頭再往前約百餘公尺的距離,右側有一處大坑口,分不清楚究竟二斜坑還是南斜坑,坑口已塌陷,只留下一灘大水窪,一不小心整隻腳便踩入爛泥中,連雨鞋都灌飽了水,真是運氣不好。
重光煤礦最早稱為益隆煤礦,號稱十分寮第一坑,於大正11年(1922)由顏家「雲泉商會」的成員顏赤九、顏窗吟兩兄弟投資開坑,民國51年(1962)7月改組為「三功煤礦」,民國72年(1973)再改組為「重光煤礦」,持續開採至民國87年(1998),才因興建基福公路通過大部分礦區而收坑。自民國35年至86年間,共計生產1,431,192噸煤。
重光煤礦二斜坑或南斜坑坑口外觀
重光煤礦二斜坑或南斜坑坑口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990926平溪-臺和煤礦、重光煤礦

16 則留言:

  1. 我也是今天自木柵昇高坑路探進去 從石碇國小附近出來 看到國小後方還有殘存鐵軌 由於蜘蛛網密部不敢再前進。原以為自貓空往清隆宮那條可以看到遺跡卻只發現指南客運遺跡;後由木柵新光路進昇高坑路,路途遙遠毫無斬獲,之後由十八重溪沿岸尋找,再中民橋頭看到疑似工寮遺跡,過橋後左邊有個洞,據當地耆老解釋為對面文山煤礦索道運至洗煤場的通道,這就是今天的收穫了,而中央坑道路也無斬獲僅探至佛山寺的岔路後爾以。小時候也是著迷於礦場氣氛,這幾年有名的礦場相繼走味,或是消失實在相見恨晚

    回覆刪除
  2. 可以到礦物局的國土礦業資料倉儲網站,查詢煤礦舊坑道的位置,不過大部分坑道附近的地形地貌變化太大,要找到舊坑道能問到在地人最好,不然就得碰運氣了,提供參考.

    回覆刪除
  3. 您好:
    我是台師大的學生,目前正在做平溪煤礦相關的調查研究,看了您的網誌後,發現您對平溪的煤礦有相當多的認識。想請問這些相關資料是在哪裡取得的呢?像是各個礦坑的資料等等。目前還蠻需要這些相關的文獻。
    我的mail是kobehong8@hotmail.com,若方便的話,希望可以再跟您多請教。
    謝謝

    回覆刪除
  4. 平溪背景文獻主要參考平溪鄉志、平溪煤礦史、瑞芳鎮志、基隆煤礦史、台灣煤礦史等,至於舊坑道的位置則先從礦物局舊坑道系統查得大致位置後,再到現場觀察地形地貌或詢問當地耆老而得。以上經驗提供參考。

    回覆刪除
  5. 非常謝謝您提供的資訊,謝謝

    回覆刪除
  6. 偶然經過你的部落格,發現這個臺和煤礦剛好是我岳父工作的地方(東勢格),下次回平溪給他看看,他老人家一定很有感覺.

    回覆刪除
  7. 歡迎您也能分享有關臺和煤礦的小故事。

    回覆刪除
  8. 拜讀您的部落格,滿是感動。從小我在台和煤礦長大,這裡有我滿滿的童年回憶,前些時候回去,看到道路下方的小橋依然存在,那是從前運溪底坑的煤所建的。小時候常在坑口等爸爸出坑,但總是認不出那個是爸爸,因為出來的每個人都全身黑,只露出白色的眼球與牙齒,當下見到此景,總覺得十分有趣,現在回憶起來真是心酸。礦工真是個既辛苦又危險的工作啊!
    當時的事務所一樓是辦公室,小時候領俸日還常去幫爸爸領薪水呢!二樓是長官的宿舍,在當時那是極盡豪華的喔!在我們每個人的家都還是泥地時,它已是磨石子地板了,真是令人稱羨。
    還有,當時台和煤礦周遭可熱鬧的呢!有診所.理髮廳.冰果室.小吃店......等,我們都稱它為店仔,小時候最愛去店仔了。
    非常感謝您給了我抒發思鄉情緒的平台 。也真佩服您把所有的資料整理得如此完整,真不容易。

    PS.順便一提,木山煤礦已經找不到了 喔!還有樓上的岳父我應該認識,在那人情味濃厚的地方,幾乎人人都認識的。

    回覆刪除
  9. 感謝您分享的故事,從您的形容依稀可想像台和當年的盛況,希望政府能夠重視將台和煤礦稍微整理存保下來,不要讓它跟著歲月一併流逝。

    回覆刪除
  10. 您好,感謝您分享的故事,我有一些關於臺和煤礦場的事情想要請教您,事情有點緊急,請問方便您能與我聯繫嗎?謝謝您,我的聯繫方式0912344232王小姐,謝謝您!

    回覆刪除
  11. 王小姐已傳簡訊給您,如有需要可先mail給我,儘量提供協助。

    回覆刪除
  12. 臺和煤礦2019年,礦廠建築好像都被拆掉了。

    回覆刪除
  13. 如果真的被拆除,那真是地方一大損失,可能要找個時間去看看。

    回覆刪除
  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UNf9t0His&list=PLDNBjJxP3wBUaVmQBS5Wjq21faDhjR2d_&index=6
    有找到重光煤礦尚在運作的影片,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回覆刪除
  15. 帶我爸爸去臺和煤礦探勘 追尋以前的回憶
    爸爸民國55年在臺和煤礦工作

    好像很多建築都已經倒塌

    另外提到最上面的鐵皮屋 爸爸說是以前的工寮
    不知道是否回憶太久遠 有記錯

    https://fb.watch/eziim9_v7D/

    回覆刪除
  16. 您好~
    我是2018有聯繫您的王小姐
    謝謝您的協助
    讓我們能順利解決棘手的事情
    高金井先生是我曾曾祖父

    上週我與先生和孩子又回到了當地走走
    雖然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經歷參與採礦
    但常常聽長輩們說起
    看到許多礦場的建築以及您的照片分享
    又彷彿帶我們走進當時的年代

    採礦帶給了許多人財富也因為事故帶走了很多寶貴的性命
    我們要永遠心存感恩先人們的辛苦

    希望台灣的礦坑礦場 雖然已不再運營
    但能保留著這些開拓歷史的痕跡

    謝謝您!
    讓我重新更了解了家族長輩們的故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