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深澳支線現存路基起自瑞芳車站,終至深澳車站,沿途經過八斗子官礦清國井、調和煤礦、榮隆煤礦、建基煤礦等已收坑之舊礦場,全長6公里,中間共有3座隧道,該路線自民國96年結束貨運業務後已停駛,後為配合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開館,規劃讓深澳支線復駛,並增設海科館站,但該路線營運成本太高,通車似乎遙遙無期。
深澳線復駛的消息已經傳聞許久,每隔一陣子便有相關消息見報,為配合海科館開館後重新啟用之觀光鐵路,因海科館興建一再延宕,而使得通車時間一延再延,海科館已於今年開館,主題館預計在年底開始營運,最近的一次通車消息是預計6月,因此趕在通車前,來一趟深澳支線巡禮。
原本和幾位同事相約,一起由瑞芳車站開始,沿深澳支線步行至終點深澳站,然而因辦公室突發的停電事件,一些同事週六上午必需回到辦公室開機,而無法參加這次的行程,還好清宏兄很捧場,帶著他們一家四口,跟我們父女倆一起探索深澳線之美。事前曾在網誌上留言公告此次行程,還以為會有網友報名,是我多慮了。
當日氣象預報為短暫陣雨,下午後會有明顯雨勢,早上9點抵達瑞芳車站時,天氣還不錯,偶而還出太陽,不過後來有間歇性的降雨,走得有些狼狽,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不過還好在預計停留的地點,剛好遇到雨停,不致影響遊興。
深澳支線靠瑞芳後站,由於宜蘭線尚在運作中,擔心列車行駛時高壓電危險,因此一開始先沿鐵路旁的瑞芳路步行,至盡頭後右轉小巷弄,上階梯接逢甲路,馬路對面為福德宮。該廟供奉福德正神,民國79年6月建立,每年的農曆2月初2、8月15日舉辦祭典。
福德宮旁為萬善堂,係供奉無人收埋之骸骨,內部僅有牌位而無神像,兩廟外觀皆為琉璃屋瓦,但造型還是略有不同,土地公具神格,福德宮的屋簷微彎,上有福祿壽三仙的神像,而萬善堂奉祀孤魂野鬼,其屋簷則是平的。
逢甲路彎道附近,左側路旁有條小徑,可通往下方的鐵路,正好就是宜蘭線與深澳線分歧點,此處已經遠離運作中的宜蘭線,深澳線主要行駛柴油列車,由此開始走鐵軌比較安全一些,由瑞芳往深澳為下坡路段,除路程長一點外,走來輕鬆愉快。
深澳線鐵路興建,最早可追溯至光緒2年(1876)八斗子官礦清國井開採時期,當年7月20日(陽曆9月7日)為運送開礦機器,而興建輕便鐵路,同年10月20日(陽曆12月5日)竣工,光緒3年(1877)八斗子官礦出煤後,轉為運送煤礦之鐵路,路線自深澳坑地區八斗子官煤場至八斗子海岸。
煤炭出坑後先運送至八斗子海岸堆放,然後再駁船運往基隆港運銷,相當沒有效率,容易受到天候影響,常因停運而屯積,讓官礦產銷不順暢。八斗子官礦在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時期,法國命孤拔(Courbet)派軍攻擊佔領基隆,6月15日(陽曆8月5日)為避免官礦遭法軍佔領利用,劉銘傳下令炸燬八斗子官礦。戰後官礦復原,為改善官煤運輸效率,擬興建由八斗子至基隆碼頭的鐵路支線,但後因經費不足而腰斬,這條路線後來在日治時期煤礦商黃東茂手上完成,詳後述。
深澳線共有兩座鐵路平交道,皆位在逢甲路往深澳坑路的途中,經過第2座平交道後,鐵道路線大致與調和街平行,調和街後來配合海科館的興建而進行拓寬,連帶著調和煤礦一些遺跡也一併被處理掉了。行至半途開始下起雨來,通過瑞澳隧道後,雨勢暫歇。
昭和8年(1933)日本礦業株式會社買下金瓜石礦區,斥資興建由基隆的八尺門通往瑞芳的水南洞的鐵路,於昭和11年(1936)完工,稱為水八線或金瓜石線,戰後金瓜石礦區由台灣金銅礦物局(民國44年改組為台灣金屬鑛業公司)接收,鐵路的客貨運輸業務也由該公司接手經營。
清國井主井恰好位於深澳線的鐵路旁,約在瑞澳隧道前方不遠處,八斗子官礦降煤輕鐵路線即今日部分深澳線鐵路的路基,約2.145公里(2,346碼),由主井至八斗子海岸。主井口已被水泥所填平,外觀完全看不出來,請隨行的每個人猜主井的位置,竟無一人答對,腳下這一片圓型的水泥地,便是有百餘年的歷史古蹟,清代在台所開的唯一官方煤廠。
清國井係為解決福州船政局造船廠用煤,由沈葆楨巡台時奏請開辦,聘請英籍礦師翟薩(David Tyzack)抵台勘察,擇定在八斗子地方設廠,採用西式的採礦技術和機械設備,光緒3年(1877)開始生產,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時被劉銘傳下令炸毀,戰後修復,最後於光緒18年(1892)停產。
此處的鐵道路基與調和街路面已有段落差,為探查清國井的通風井和四方井,我們先暫時由小徑離開鐵路,此時雨勢不小,先在民宅旁的棚架下躲雨,陣雨一下子便停止,因此可以很從容的到調和街236號民宅後方觀看通風井,通風井旁設有解說石碑,井口雖然以水泥覆蓋,但底下並未被填實,從井上的縫隙,可略窺井內由石瑰砌圈的精緻工程(上一篇另有詳細之介紹及圖片)。
另一口完全沒覆蓋的四方井,同樣吸引大家驚奇的目光,頂層砌磚,下層為開鑿平整的岩石井壁,回想當年官礦的榮景,有英籍礦師與本地礦工在井口內外工作,以及在地底坑道穿梭採礦的情景,附近應是人聲鼎沸,而不是像現今落莫的躺在山區的角落,與菜園為伍。
調和煤礦位於草山福德宮後方的回收廠附近,鄰近清國井,昭和9年(1934)6月開坑,10月著煤開始產煤,戰後繼續開採並開鑿斜坑開採疏水準下煤層,民國47年開本層斜坑,民國51年5月開下層及最下層水平坑,同年12月著煤,雖然探採成功,卻為本下層間之地下水層所困擾,民國59年便收坑,調和煤礦曾在坑內發現一輛清國井官礦的礦車,其型式與當時常用的礦車不同。
瑞芳至八斗子的這段路線為台鐵所建,係路線標準較佳的深澳線,至八斗國小附近轉個大彎接上水八線,於民國50年4月8日通車,初期辦理整車貨運業務,而水八舊路線因設備老舊,台金公司財務不佳,無法維護更新鐵路設備,為顧及旅客安全,因此在民國51年8月26日起停止客運業務。民國56年8月25日台鐵接手的深澳線延長至水南站,同年10月31日深澳線峻工通車,辦理客貨業務。
海科館站係台鐵為配合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開館,而規劃讓深澳支線復駛並增設的車站,海科館座落地點在北部火力發電廠舊址(簡稱北火電廠或八斗子電廠),該廠於昭和12年(1937)興建,昭和14年完工,電廠為填海造陸而構築(本島與八斗子島間之水道),民國70年除役,民國86年撥交教育部供興建海科館之用,海科館主題館預計於今年年底啟用,但海科館站周邊似乎沒有興建的樣貌,鐵軌也都生鏽,草長過膝,台鐵在去年曾以小火車試車行駛瑞芳到海科館站,狀況良好,預計今年配合開通,但觀看現場荒廢的情況,恐怕要跳票了。
海科館站到深澳站之間共有2座隧道,依序編為一號及二號隧道,由瑞芳站到一號隧道之間經過的路段為兩山之間的坑谷,屬於景色秀麗的山線,過一號隧道後則貼著深澳山的山腳行駛,左側是一望無垠的海岸,一號隧道前後竟藏著山海景物的巨大變幻,個人認為是深澳線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深澳線起站瑞芳,沿途設有八斗子、深澳、瑞濱、海濱、濂洞(水南洞)等站,八斗子站位於一號隧道附近,初設於日治時期,台鐵時代設為八斗子號誌站,民國56年8月25日改稱為八斗站,10月31日改為號誌站兼作招呼站,民國60年10月16日此站遭到廢止,但隔年1月1日應地方要求再設為招呼站。
民國66年12月1日起為配合濱海公路施工,海濱、濂洞二站停止營業,隔年1月11日海濱站恢復,隨著公路交通的興起,鐵路運輸終究不敵,加上建基煤礦於民國76年收坑後,礦工轉業移出,客運量減少僅餘貨運業務,民國78年8月21日起裁撤深澳支線各站,但瑞芳深澳間貨運列車改依特定單一路牌折返運用方式行駛。
八斗子車站到二號隧道間,鐵道旁開設許多家咖啡館,背山面海,景緻悠美,附近曾有一家榮隆煤礦,紅磚砌的坑口即位於榮隆教會旁。此地的煤層出露於海邊斷崖上,清初即有人採煤,咸豐4年(1854)美國遠征日本艦隊準備回航香港,海軍提督貝理(Commondore Mathew C. Perry)特派砲艦馬其頓號(The Macedonian)及運輸補給艦供應號(The Supply)前往雞籠港,執行勘察民窰煤礦開採情形,並購煤備用。勘察人員曾進到民窰內調查,報告指出在港東三哩半的一個地點,淺水海灣中的斷崖上,露出煤層,只要鋪設2百呎的鐵軌,就可以卸煤到岸邊的駁船。所描述的情景,即為當初煤礦的開採情形。
光緒18年(1892)邵友濂奏准停辦經營不善的八斗子官礦,光緒20年(1894)官府貸款本銀五千兩予五煤行,獎勵增產煤炭時,林榮欽即在此間舊斜坑之風坑附近開一80尺深直井,以小型鍋爐排水。林榮欽約生於咸豐年間,福德街人,性情溫良,寬洪大度,開設林振盛行,經營煤礦,屢躓屢起,晚年在八堵發現鉅量煤藏,明治28年(1895)總督府頒台灣礦業規則,林榮欽、賴火輪領得最早礦區。林榮欽因煤而致富,不過他富而不驕,樂善好施,善待礦工,曾有人來竊煤,事發後,他得知此人家境貧困,相當憐惜並溫和勸導,人們感念其長者風範,尊稱林老而不直呼其名,大正初年往生,年紀超過70歲。
林榮欽礦場後因與黃東茂借貸關係而移轉,黃東茂接手後增資購置100匹馬力新型鍋爐,捲揚機,水泵並在林商之斜坑傍新開斜坑作為主斜坑外,並在礦場與八尺門間敷設輕便鐵路以降炭,即八斗子官井所設計拓運煤炭鐵路之預定路線。大正7年(1918)2月被基隆炭礦株式會社所併稱六坑分坑,昭和13年(1938)設定礦權,採下層斜坑,簡仗梨先生向基隆炭礦租包開平水坑進入西部開採,下層斜坑至民國49年停採,民國42年採中層斜坑至民國48年底停採,民國49年由中層斜坑開採本層斜坑,民國53年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沿革先榮隆(54年10月13日第054054477號解散)再改組為榮興(53年11月28日撤銷),榮興煤礦董事長吳螽斯、簡蕉湖,顧問簡仗梨,經理呂芳來。民國64年因經營困難而撤收。
榮隆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290、972號,台濟採字第2562、2563號,礦場面積141公頃34公畝14公厘。榮隆煤礦開採煤層為石底層,由深澳坑延伸經深澳山腳而至番子澳東方海底,間有若干南北向斷層,煤層延續尚好,在坑內曾發現清朝時官礦未採炭柱並撿拾到舊炭車,並曾到直井底利用井壁鐵條爬上直井口返回礦場。
煤質普通燃料煤,煤層中部系統,稍有變化,有本、中、下、最下等四層煤可採,其厚度各為0.9、0.3、0.3、0.3公尺,煤層走向北85~65度東,傾斜為16~13度傾南。可採煤量本層煤5萬噸、中層10萬噸、下層20萬噸、最下層30萬噸,合計65萬噸,開採情形有主斜坑2坑,又斜坑1坑,採煤依長壁式或昇樓式,都用人工採掘,掘進用人工掘進裝碴,排水用電氣水泵排水,通風採用對偶式並以扇風機排風,搬運在煤面用拖籠人工拖運,平巷煤車推運,斜坑以捲揚機運搬。
機械設備捲揚機50HP*1、20HP*2,計90HP;扇風機20HP*1、15HP*1、2.5HP*5,計47.5HP;水泵20HP*21本坑中層再斜坑計420HP,合計557.5HP。員工數坑內工159人,坑外工81人,合計240人。產量民國51年30,134公噸、民國52年25,124公噸、民國53年8,457公噸,統計自民國35年開採至民國67年收坑,33年期間總產量363,083公噸,年平均11,002公噸。降煤自礦場12公里至基隆煤場,至電力公司北火發電所2公里。
榮隆煤礦的礦主為基隆教會長老簡杖梨,生於明治28年(1895),係基隆教會簡阿川執事之子,年輕時繼承父業經營米店,昭和13年(1938)簡仗梨先生轉換事業跑道,向基隆炭礦租包開採煤礦,先後開榮隆、吉慶、隆興、慶隆等煤礦,勤儉致富,稟持仁厚天性,篤信耶穌基督。為方便員工及附近居民能夠敬拜上帝,前九份教會長老連天碌與連莊幼(後任榮隆教會長老)夫婦,建議簡杖梨長老在當地設立佈道所,民國44年9月26日佈道所成立,對外進行主日教學,並請正濱教會蔡聰榮兄弟的母親賴治長老來傳福音。
後來經基隆教會鄭君芳牧師熱心帶領青年長執一起來為主做工,又有深澳發電廠的主內兄姊同工,使得聚會人數漸多,因此簡杖犁長老奉獻土地並建造禮拜堂,並於民國51年4月23日成立為榮隆教會。簡杖犁長老育有2男5女,家人皆熱心教會事務,簡長老在東吳大學設立「簡杖梨先生優秀清寒獎學金」,鼓勵設籍基隆清寒上進子弟,給予優厚獎勵,將其美德遺愛人間。榮隆教會興盛時期聚會人數曾達60人以上,礦場和發電廠陸續歇業後,信徒遷徒至外縣巿工作,教會沒落為支會,民國95年8月升格為堂會,民國96年8月陳治國牧師受派至此傳道。
我們抵達教會時,正好碰到陳治國牧師,閒聊一些礦場和教會的過往歷史,並參觀教會的禮拜堂,原本想問問教會是否保留一些礦場舊照片,可惜只有教會外觀的舊照,牧師提供基隆教會簡長老後人的聯絡方式,可能還有保留相關照片,等有機會再專程去拜訪。
在教會參觀時,外頭又再度下起大雨,只好在教會內等待雨變小再繼續走,二號隧道距教會不遠,出隧道後即是建基煤礦與深澳站。二號隧道較一號隧道及瑞澳隧道長,鐵路在隧道內轉彎,兩端無法直接通視,出隧道後發現因火車停駛太久,此處的雜草植物生長茂盛,密集到無法穿越,只好折回改行公路至深澳。
公路旁有兩間相連廟宇,規模不大,一間是忠孝宮,內奉祀關聖帝君,主神旁還有十多尊不同的神像,供奉在狹小的神桌上,有些可能是流浪的神明,被集中安置在此奉祀,該廟初建於民國40年6月7日,民國80年1月重建,農曆6月24日祭典。
忠孝宮旁邊是開山洞龜山大神的廟宇,內部供奉突出於山壁的一塊巨石,應該就是龜公大神,但外觀似乎沒有一點龜形,如硬要比擬,或許是比較像是烏龜的頭吧!巨石下方的供桌上供奉3尊神像,造型相當特殊,仔細看神像底座,竟標示皆是「龜公」神。
二號隧道口左側為建基煤礦的礦場,現成為營造廠的水泥預拌場,礦場的辦公室現成為營造廠的辦公室,礦埕也用來堆置砂石,建基本鑛的坑口在馬路的正下方,前方停放一台大型的鏟土機,像是要把坑口推平,很擔心這個坑口恐怕即將不保。建基煤礦礦區字號礦業字第1722號,礦區面積765公頃89公畝39公厘,它與榮隆煤礦同屬石底層煤田,為田寮港系之最東端深入海底煤田之部分,此區域的煤礦開發很早,因煤層條件極佳,西側從清朝起即有民間私採與八斗子官礦直井的開採,後繼成為華南、調和、榮隆等礦場的開採區域。
建基附近煤層延伸深入海底,開採不易,因此才得以保存至戰後才開採。海底煤田的開採為確保安全,事前必須進行詳細的探勘,尤其是海底地質構造,海底沈積物等調查,之後再開坑進入開採,開採後仍需定期取樣化驗滲入坑內之湧水,以了解海水滲入之程度。此處礦權原屬台灣工礦公司,民國44年2月向經濟部煤礦探勘處承包開鑿建山坑工程,民國45年6月著本層煤,民國46年7月向該公司價購成立建基煤礦,民國55年2月開鑿海底坑(後改通風用),民國55年8月與海底大斜坑貫通完成深部煤田開採計畫。
深澳站位於建基煤礦與深澳電廠交界處鐵路平交道旁的停車場,建基煤礦內的鐵軌路基已成為荒煙漫草,無法由深澳電廠穿越進到二號隧道口。深澳站為民國51年12月1日初設簡易站,民國56年10月31日改為號誌站,民國74年7月1日改為三等站。深澳線在靠近深澳站前另分歧設建基煤礦線,民國59年4月1日啟用,線長200公尺,火車可以直接開到電廠裡,終點靠山壁附近聽說還有機關車庫,不過也已經拆除。
深澳火力發電廠於民國49年1月13日啟用第一部機組併聯發電,主要以燃煤方式來發電,就近取用建基煤礦所產之煤炭,民國76年建基收坑後,瑞芳至深澳電廠的運煤列車仍持續行駛,由外地運煤至電廠內發電,該電廠曾是東南亞最大火力發電廠,陪伴台灣走過經濟起飛的年代。
運轉47年的電廠後因機組老舊,排放黑煙污染不符合環保法規,因此在民國96年9月30日關廠走入歷史,而深澳線也因無煤可運,在同年9月6日停駛。前幾年來時還看到正在拆除的電廠的高爐,如今電廠內已成空無一物,和一位在電廠服務的退休員工聊起,山上宿舍還有一些電廠當年員工,目前皆轉往核四任職,乘坐交通車至貢寮通勤。
建基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4千萬元,民國69年10月10日核准設立,現登記之代表人為李四川,登記之營業項目為煤礦開採及販賣業、其他礦業之經營、前項附帶業務之經營及投資、為同業間向政府或金融機構承擔保證。建基煤礦為瑞芳李建興家族的產業,其經營管理階層為董事長李建和,常務董事李建成、李建川,董事李儒聰、李儒侯、李儒林、李儒臣,常務監察人李儒龍,監察人李儒卿、李儒芳、李儒謙、歐陽瑞典、黃清霖、葉連發,總經理李儒侯,礦務經理李儒東,業務經理李儒臣,建基礦業所所長李甘同,副所長李儒雲,建基礦坑坑長廖金來,大斜坑坑長曾阿從,建基煤場主任羅銘煌。
此區域地質上位於基隆斷層與深澳坑斷層之間,煤層走向東北,向東北延展成海底煤帶,煤層走向北45度東傾角17度向下變小至8度,進入海底煤層走向漸轉為北65度東傾向東南15度,海底部分多斷層。開採本層煤厚0.5~1.2公尺,平均0.8公尺,本層之上為中層煤,厚0.25公尺,質劣不堪開採,24公尺上為上層,厚0.3公尺,可採煤量本層煤2,727,066公噸。
煤質為水洗屑煤,本層煤厚雖未達1公尺,但仍可實施機械化採煤,採煤用長壁法與人工採煤,曾試用截煤機,掘進用風鑽與裝碴機併用人工裝碴,支撐用坑木、鋼樑鋼拱,在煤面用坑木或摩擦鐵柱,以節省煤面坑木之消耗並提高採掘跡頂磐之控制。
排水因海底湧水大為1.5m/m用水泵排出,鐵管水泵消耗大,通風對偶式中央式並用,總排風量1890立方公尺每分。坑口標高20公尺,第三斜坑已深入海底遠處距約2000公尺,其深度亦達-500公尺,到此後底磐湧出溫度達攝氏約50度之熱水,一時使坑內工作大受影響,於是臨時設置熱水專用的排水管,但坑內溫熱條件尚需改善,所以設置冷凍機製造冰水送進坑內,用冷風機將工作面之溫度33度左右,降至30度左右,得以提高工作效率20%。
機械設備捲揚機共28台計1590HP,水泵共32台計1555HP,扇風機共39台計564HP,壓風機共10台計820HP,合計109台,計4,529HP,月用電量9,271,692KWH/M。坑內員工976人,坑外202人,計1178人,生產費用386元,管理費用98元,推銷18元,成本合計502元。生產量自民國45開採至民國76年收坑,開採33年期間,計生產3,537,236噸,年平均為110,538公噸。
建基煤礦的礦渣皆堆放在蕃子澳西側的岸邊,經年累月堆積出一小塊台地,這些貧瘠的礦渣地被樸實的阿美族婦女闢建成菜園,她們都住在建基煤礦山上的工寮,大概是建基煤礦由花東招攬來開礦的阿美族礦工的眷屬。礦渣地皆岩石碎屑,土壤並不肥沃,收成也不甚理想,不過原住民婦女們還是樂天知命面對艱困的環境。
此處也有一處排水箱涵,內部已被土石給填塞,它應該是連接到海底大斜坑旁的事務所。從礦渣地岸邊望向大海,微風徐徐吹來,令人心曠神怡,岩岸生長許多的海帶,婦女辛勤的在岩縫間採收海帶,陡峭的岩壁上,沒什麼土壤,又受到強裂海風的吹拂,竟也能開出一朵朵白色的百合花,就好像阿美族人們強韌的生命力一般。
深澳係因附近海岸線曲折,海水深入成灣且深,故稱為深澳,該地另有蕃子澳的別名,其來源相傳以前原為平埔族活動居住的區域,另一說則是在蕃子澳半島的最高處有類似土著或印地安酋長側面人頭造型的岩石,因此稱為番子澳。
以前來番子澳,雖然附近有好幾家海鮮餐廳,但因為人少所以通常僅到阿華鯊魚羹用餐,經過榮隆教會時聽陳治國牧師說,友信海鮮餐廳是教友所經營,因此特別進來光顧,這一餐是清宏兄作東,點了許多的海鮮料理,食材相當新鮮,墨魚香腸是餐廳的招牌菜之一,黑色的香腸內包墨魚肉,風味絕佳,跟老闆娘提起我們是由陳牧師介紹來的,她還特別贈送一盤小卷,真是忍不住要給它按個讚。
深澳漁港是個幽靜的小漁港,以前到這裡時它還默默無名,除了釣客外,幾乎少有遊客造訪,近年來漸漸打開知名度,不久前農委會漁業署舉辦的「全國十大經典魅力漁港」票選,竟獲選為十大經典魅力漁港第一名,因此新北巿政府也趁勢斥資打造觀景平台,推展漁港的觀光。
深澳漁港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漁港後方的象鼻洞,高約十層樓,被碧藍的海洋所包圍,在崖壁上僅能看到象鼻,最佳的觀賞角度是由外海望過來,整個象的身體微妙微肖,週邊有海蝕崖和蕈狀岩等景觀,故又有小野柳之稱,以前曾是軍事管制區,解禁後才讓民眾有機會親近此一天然美景,不過因為周邊懸崖深浚,且無任何防護措施,需特別注意安全。
深澳線由往深澳站往濂洞站的鐵軌路基早已拆除,部分併入濱海公路,已無法再回復,僅餘瑞芳站至海科館站尚可運作。台鐵估計深澳支線未來如復駛,車輛維修及人員成本,燃料費用等等,一年約需虧損兩千萬左右,海科館即將於年底開館,但深澳線能否復駛,依現狀看仍有相當大的變數,個人倒是覺得平溪線與深澳線均經過瑞芳站,平溪線目前已是台鐵的金雞母,或許可以將兩線串連對開,並將路線延伸至深澳,一方面可以減少額外支出的固定成本,路線延長將山海礦業美景一網打盡,又可增加相關的觀光效益,應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20420瑞芳-深澳線、清國井、榮隆煤礦、建基煤礦、象鼻洞
17 則留言:
一直關注您網站許久,沒注意道有這活動可參與,此次相對於其他探坑行程加上您先探路已算是輕鬆路線,沒跟到真是錯失良機;希望還有類似活動!
謝謝您的支持,因為天氣因素未能確定,所以無法及早公告,未來如有相關活動,會早點宣布,也歡迎您屆時蒞臨指導。
站長您好,
「深澳站位於建基煤礦內,現址已成為荒煙漫草,無法由深澳電廠穿越進到二號隧道口,該站為民國51年12月1日初設簡易站,民國56年10月31日改為號誌站,民國74年7月1日改為三等站。深澳線在靠近深澳站前另分歧設建基煤礦線,民國59年4月1日啟用,線長200公尺,火車可以直接開到電廠裡,終點靠山壁附近聽說還有機關車庫,不過也已經拆除。」
您這段話所稱的深澳站,
實際上有點不太符合我所認識的深澳站呢,
深澳站的站房位置,
大概就是在沙魚煙大王正對面的地點,
往昔的深澳線在到達深澳電廠前的平交道,
也就是建基落煤廠的那個平交道,
(前周小弟正好去拍照,兩側標牌還在,軌道遺跡也還有一小段)
一條會直接通往深澳火力電廠內,
另一條就是通往深澳站,
是的也就是現在兩旁都是停車格的那一條路基,
站房遺跡還在,
但似乎也已經變成ㄧ部民房或無人使用....
當時沒注意到,的確是停車場那裡比較像深澳站,下次經過時再特別去看一下,謝謝您的詳細說明,如果其他內容有錯誤,亦請不吝指正。
請您別客氣,
小弟也是站長的忠實觀眾喔~
只是小弟比較偏向鐵路方面。
所以無法跟站長討論太多主題,
甚為可惜~
最近幾週小弟也常跑八斗子、深澳電廠ㄧ帶,
有件事想請教站長,
進入到建基落煤場的那條隧道,
(印象中應是自瑞芳站出發後經過的第3個隧道)
因為我沒親自走進去過,
它的高低差(從隧道兩側的出入口來看),
依據小弟大約的目測,
是否有答到3~4層樓那樣高度呢?
隧道兩側並無高低差,你大概被建基路的上坡給騙了,隧道是彎曲的,走到中間可以通視兩端的出口,不用帶手電筒也可以進入。謝謝您的支持,有空再多交流。
佩服你們這冒險家還有原住民祕密基地最好不要曝光不然以後與小三約會就沒有地方下面海灘經常改變山坡地被流失嚴重耽心海嘯一來番子澳一定完蛋那象鼻愈看愈恐怖上上假日一群海巡再那一定有狀況還有大幅煤礦車站還在月台改成公圜一部份
深澳至水南洞這一段的鐵路大多已成為公路,可能等秋冬天氣涼一點後再安排探訪。文章主要在呈現區域的人文歷史背景,未來針對有危險或隱私疑慮的部分儘量模糊化處理,謝謝您的建議。
小羊還是最上鏡頭風情萬種獨領風騷給線上帶來放鬆與快樂謝謝小羊
您過譽了,小羊最近要脅開部落格,打算將放羊的狼改成放狼的羊,專拍我的醜態,就知道有多皮。
小羊開部落格贊成還有這條路線其實很美觀光價值很大到簾洞站復甦是可行以現在技術何況很多月台還在這是我们住民都清楚只是官方看不到吧
深澳支線是我很喜歡的一條路線,為台灣煤礦業發展的嚆矢,也影響台灣的歷史命運,希望有關單位能好好重視,保存這些遺跡。
正確我們也有同感
拜讀您的文章,蒐集老礦業的資料真多,謝謝!
喜歡東北角的前基隆住民
謝謝您的鼓勵,也請您繼續支持。
Hi Shepherd,
我們最近修復榮隆礦業機房並邀請台灣資深攝影影家張仧唐老師展出 1977-1984 礦工作品,誠摯邀請您來看展;關於煤礦導覽走讀,有我們能協助的地方請不吝提出,謝謝您的部落格豐富圖文,真的很棒。
抱歉,更正錯字是「張照堂」老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