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鋉煤礦位在萬里市區的外圍,可經由基隆客運789路國家新城往崁腳或790路基隆往金山的公車,於萬里海水浴場站下車到達,瑪鋉煤礦位於瑪鋉路靠山區這一側的菜園內,自行開車可由北二高基隆端起點下流道,再左轉沿基金公路直行,過萬里市區後即可見礦場。
萬里海邊
瑪鋉煤礦背倚丁火朽山,面朝廣闊的太平洋,萬里海岸線全長11公里,最精華的區域就屬瑪鋉漁港以北至龜吼漁港這一段,擁有得天獨厚的美麗沙灘,不過這些區域均已委外經營,北邊為福華飯店的翡翠灣,南邊萬里海水浴場由白宮行館營運,親近海岸戲水還得付費。
鄰近萬里市區的瑪鋉煤礦
瑪鋉路旁的礦場已歇業數十年,地上物相關建築遭夷平,現址闢建為菜園,它曾經是台灣煤礦界從事海底開採的濫觴,但如今一切歸於平淡,絲毫嗅不出任何曾有煤礦開採的味道,即便是附近的居民,如非已逾不惑之年的長者,還真問不出任何資訊。
福德宮
從礦場對面瓦斯行的老闆,輾轉問到經營小雜貨店的長者,得知礦場的確切位置,以及相關設施大致的配置,然而坑口已填平,礦場僅殘存福德宮附近一棟磚造變電所的建築,在瑪鋉煤礦東側較高的地區,同樣也僅餘一棟磚造變電所的建築可資憑吊。
廢棄的礦場建築
瑪鋉煤礦背後的小山,大部分由煤礦坑內挖出的廢棄土石所堆積而成,土壤不甚肥沃,樹木稀少,多數區域僅生長芒草這類植物。原本靠馬路較平坦的礦場作業區域,地上物多遭拆毀並闢建為菜園,想要尋找一些蛛絲馬跡相當困難,僅能在地面上的沙土發現偶而夾雜一些的黑色煤塊。
瑪鋉煤礦礦場前作業區
瑪鋉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413號,執照台濟採字第2417號,礦區面積187公頃3公畝15公厘,日治時期的礦區號碼為2300號,最初於大正11年(1922)2月由臺灣炭礦株式會社設權開採,面積1,586,423坪,隔年面積減為847,796坪,大正15年減為238,000坪,昭和5年礦業人異動為基隆炭礦株式會社,昭和6年面積再減為164,782坪。
瑪鋉煤礦坑口區
昭和7年(1932)7月萬里人陳明取得2763礦區設權開採,面積32,000坪,礦山以該地地名命名為瑪鋉炭礦,昭和9年合併2300礦區開採,昭和11年2300礦區增為220,942坪,昭和17年時登記礦業人為大川明,即陳明之日本名,係因臺灣總督府配合日本皇民化政策在昭和15年(1940)公佈更改姓名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多數經商的臺灣人在那之後改為日本姓名。
礦場建築
瑪鋉炭礦日治時期礦權設定情形,整理如下表:
礦區 | 2300礦區大正11年2月設權 | 2763礦區昭和7年7月設權 | ||||
年度 | 面積 | 礦山名 | 礦業人 | 面積 | 礦山名 | 礦業人 |
大正11年 | 1,586,423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 | ||||
大正12年 | 847,796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 | ||||
大正13年 | 847,796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 | ||||
大正14年 | 847,796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 | ||||
昭和元年 | 238,000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 | ||||
昭和2年 | 238,000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 | ||||
昭和3年 | 238,000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 | ||||
昭和4年 | 238,000坪 | 臺灣炭礦株式會社代理人河野俊雄 | ||||
昭和5年 | 238,000坪 |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代理人河野俊雄 | ||||
昭和6年 | 164,782坪 |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代理人河野俊雄 | ||||
昭和7年 | 164,782坪 |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代理人河野俊雄 | 32,000坪 | 陳明 | ||
昭和8年 | 164,782坪 |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代理人河野俊雄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
昭和9年 | 164,78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0年 | 164,78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1年 | 220,94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2年 | 220,94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3年 | 220,94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4年 | 220,94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5年 | 220,94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6年 | 220,942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昭和17年 | 220,942坪 | 瑪鋉炭礦 | 大川明 | 32,000坪 | 瑪鋉炭礦 | 陳明 |
廚房
陳明為台北州基隆郡萬里庄人,明治36年(1903)1月19日生,自幼習讀漢學,大正8年(1919)金包里公學校畢業。因生長在海邊,身材魁梧,聲音宏亮,個性剛烈。娶妻桃子,兩人育有4子4女,長男陳憲修,長女陳招子。大正8年擔任所就讀的金包里公學校訓導,該年冬11月,承租基隆炭礦瑪鋉坑,開始從事礦業。
瑪鋉煤礦變電所
大正13年嶄露事業上的天賦,兼萬里信用組合監事,該年2月以產業功勞者受皇民奉公會總裁表彰。昭和3年被推為庄同風會副會長,擔任庄協議員,昭和5年晉升為信用組合長,昭和7年轉自營瑪鋉炭礦後致富,在陳明的領導下,該礦進入海底採煤,成為台灣煤礦界海底開採之第一人,成就裴然。昭和11年出任萬里庄長,曾有日警部作威作福,魚肉百姓,民眾向陳明投訴,他乘著酒醉後,找上該警部,將他踢到溝渠中,藉之教訓,警部敬畏,之後行為便稍微收斂。
變電所另一側
陳明亦擔任過台北州所得稅調查委員、萬里庄協議會員、台北州農會、畜產會、水產會各議會公職、萬里庄漁業協同組合長、皇奉台北州支部奉公委員。陳明後來經營豐田煤礦公司,擔任董事長,也兼任煤礦公會常務理事,民國62年1月14日往生,得年72歲,平生喜歡杯中物,在彌留之際,還跟家人交待需以酩酒陪葬。
變電所內部
瑪鋉煤礦戰後曾停採2年,民國35年始行復業,民國37年10月由謝天鴻與李龍卿合夥租包開採,民國40年取得礦業權,民國46年8月改組易名為瑪鋉合記煤礦並開採中層煤,民國51年3月再改組為瑪鋉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人邱施傳,他是基隆市大竿林仙公廟創辦人呂瑞乾的女婿,曾經營其岳父留下販售建材及煤炭的協發商店,曾取得萬里鄉八斗子礦業字第1619號,執照臺濟採字第1210號,面積97公頃87公畝48公厘的礦區。
疑似已掩埋的坑口位置
瑪鋉煤礦煤層中部系統石底層,屬於崁腳煤系,煤層走向為北33度東,傾斜12度傾南,本煤系發達於瑪鋉溪北邊,含煤6層,煤層發育良好均伸延至海底,大部屬於海底煤田,礦區北因丁火朽山所侵蝕,南則因崁腳斷層所限,本礦原開採陸地部分煤層,因南北距離短故向海底煤層發展。可採煤層本層及中層,煤厚本層0.9公尺,中層0.4公尺,厚度平均達0.70公尺,向東南20度傾斜,走向北東36度,有瑪鋉溪大斷層跨煤床海底部中心,其落差約80至90呎,該礦煤質屬煙煤,發熱量高,為上等工業燃料煤。
山上殘存廢棄建築的磚牆
該礦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2坑,主要坑道為本卸,截面高6呎、寬7呎,傾斜16度,延長286公尺,在本卸右方之煤床,均經採盡,由本卸向左開水平聯絡坑,高7呎寬8呎,進展達250公尺處,再下拓又卸,截面與本卸同,傾斜18度,延長385公尺,分開片道,兼採海底煤床。此外,管卸一口延長200餘公尺,與本卸並行伸展,為主要排氣坑,又卸內採煤片道,已開拓至第6片,第1、2片採煤已盡,採煤均集中在第3、4、5等片道,各片道皆在西片延展,東片因舊採煤跡關係,不列入採煤計劃範圍。各片道最長者達900公尺,第6片開採僅100餘公尺。
舊工寮改建之建築
本礦開坑於日治時期,初始開採陸地部分並採用長壁法採煤法成功地將有限礦區內煤藏採盡,於是向海底礦區發展,海底煤礦因此而實現,自此陳明先生在業界聲名遠播。他的長壁式採煤亦稱為地壓採炭法,成為大家仿效的範例。他的長壁法採煤,必須嚴格執行打柱、疊土架及柴架外,並視需要撤除柴架或立柱,以控制採掘跡磐壓之作用,促使煤面煤層鬆軟好掘。採煤本層用長壁式採煤,中層則依昇樓法,均用人工採煤,掘進採用人工掘進,人工裝碴,排水利用電氣水泵,通風則用中央式並以扇風機排風。運搬在煤面用拖籠,平巷用礦車人工推運,斜坑則以捲揚機運搬。
變電所1
井下採煤效率為4.4工/噸,井上井上採煤總效率為5.1工/噸;木材消耗,每噸煤約需28才;機器設備有50及20馬力捲揚機各1部,分裝在本卸及去卸口,司絞煤及下料之用;排水有75及50馬力排水機各一台,裝置於本卸,30、20及15馬力者各1台,設於又卸內,每日排水24小時,每月排水量達4,320,000立方呎;通風有5馬力扇風機3台,井下工作地點溫度約為攝氏27度,動力全賴台電供應電力,自置有變壓設備,容量為140KVA,每月耗電量約6萬餘度;員工坑內392人,坑外57人,合計449人。
變電所2
地面運輸礦場至公路部分,利用手推台車輕軌運搬,自公路至基隆儲煤場8公里路程改用卡車,產量民國51年23,685公噸、民國52年22,941公噸、民國53年20,024公噸,統計自40年開採至民國58年收坑,19年期間,總產量360,515公噸,年平均18,974公噸。
變電所後方
面對瑪鋉煤礦左後方的山上,現尚存一棟變電所建築,位在一排由舊工寮改建的建築物旁,裡頭現成為雞舍。工寮改建後的居民結構,雖然還是有些許老礦工,但以外來人口居多,一位移居此地數十年的老太太,還記得一些當年的礦場建築配置,但多數均已掩埋或滅失。
山上鶴浦鄭氏祖塋旁的涼亭
依照老太太的所指稱的位置,前往後山搜索當初山上設置捲揚機房的位置,變電所旁有條通往山上的水泥小徑,已經廢棄多時,遭濃密的樹林所吞噬,某些路段變得寸步難行,其終點為鶴浦鄭氏祖塋,白色的外觀像是小型的中正紀念堂。捲揚機房舊址應位於小徑中段的一處平台附近,但也同樣成為一抔黄土。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30719萬里-瑪鋉煤礦、瑞興煤礦
2 則留言:
在 變電所2 的旁邊似乎有個坑口
草太長,找時間再去看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