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1000618汐止-金龍湖、北港二坑、翠湖、內溝山

金龍湖與翠湖均位於汐止,同屬北峰溪流域,且均非天然形成之湖泊,金龍湖係為農田灌溉而建,翠湖則是由於北港二坑之礦坑廢土,棄置於山谷中淤塞河道而形成。內溝山又名大尖坪山,位於翠湖旁,為內湖與汐止之界山。

汐止地區以北港為名的礦場共有三處,分別為成興煤礦又稱北港一坑,新益興煤礦又稱北港二坑,以及北港三坑煤礦。前幾周分別造訪過北港一坑及三坑,留下的遺跡不多,北港二坑為這三坑中規模較大的,位置在金龍湖與翠湖間,較靠近翠湖。
金龍湖
從金龍湖畔啟程,沿途青山綠水,波光瀲灩,湖畔建有觀景步道,偶有白鷺鷥從湖心飛越,美不勝收,金龍湖的面積廣達13.4公頃,它是台北盆地都會區中最大的湖泊,其次為內湖的大湖與碧湖,整個湖的形狀從高空鳥瞰猶如巨龍伸出四爪,不過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是湖邊蓋太多高樓,讓湖光失色不少。
金龍湖
金龍湖的湖水來自於北峰溪,由於佔地廣大,因此鄉親們傳說此湖早年曾有鱸鰻在此躲藏,其身形比人還大,經常在大雷雨天出沒,其腹部為金黃色,故以金龍名之。然該湖並非天然湖泊,原名匠頭埤,係先民興建作為農田水利灌溉之用,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在湖畔立「匠頭埤記事」,說明湖之來歷,摘錄如次。
金龍湖畔步道
匠頭埤記事
農業是台灣最重要的傳統產業,農田水利灌溉為水田稻作之基礎,引河川溪水、雨水、地下水築池塘儲水是為「埤」,導水灌溉之渠道稱為「圳」,埤圳乃台灣農田水利之主要設施。七星水利會源創自一七三一年(清雍正九年)的雙溪圳為始,繼而隨水源區與灌溉區而擴大至涵蓋今北投、士林、內湖、南港、汐止等地區。
「匠頭埤」位汐止鎮社後(北山、北峰里)。一七五0年代艋舺人黃神智,黃溫仲父子來此拓墾並興築匠頭埤,灌溉近二百甲之田地。一九0一年被指定為公共埤圳,一九二三年設立「匠頭水利組合」,一九四0年併入大台北北區的「七星水利組合」水利系統。一九六0年代匠頭埤圳系統的圳路有參仟壹佰壹拾伍公尺,可灌溉壹佰陸拾甲的田地,是七星水利會灌溉地區的重要農田水利設施。
「匠頭埤」名稱源自早年砍伐樟樹的工匠在此伐樟取材,樟樹灣之地名即與此有關。木匠群體的頭人有「匠首」或「匠頭」之稱,故遂以「匠頭埤」來命儲水埤塘的名稱。
匠頭埤現在俗稱「金龍湖」,加以四周住宅、大樓林立,人們似已忘記其原有風貌與歷史源由,本會將立紀事碑略述其源起發展,裨使住民、遊客能追本溯源,緬懷先人業績,並珍惜山林水土資源,維繫生態平衡與永續發展,是為之紀。
財團法人台北市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
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 同仝
公元二000年十二月
金龍湖福德宮
湖邊有座福德宮,香火鼎盛,廟旁的老樹,枝幹粗壯,樹齡超過百年以上,被圍上紅布,亦當成樹公來祭祀。廟旁的鐵皮屋簷下方也非常的熱鬧,好幾對愛好土風舞的舞者,在有限的舞台上,跟著音樂翩翩起舞。
金龍湖福德宮旁樹公
由金龍湖前往北坑二坑這段鋪柏油的產業道路,多數的民眾輕裝簡從,僅帶一瓶水採步行方式前往,沿途為山間田野風光,道路不甚寬,有些狹窄路段會車不易,產業道路的前身,原由益興炭礦株式會社架設輕便軌道,作為煤礦運輸之用,通行北港二坑至川口間,約3公里長,後來配合蒸氣機關車運搬改為無極鋼索運搬。
往翠湖產業道路
產業道路較少大樹遮蔭,路程也頗長,尤其近日動輒35度以上的高溫,在大太陽底下踢馬路,十分的辛苦,迂迴的道路轉進到山谷間,接上石階步道,這時開始進到樹林之中,才稍微感受到些許涼意,山徑利用的人多,路況也維持得比較清爽,在抵達翠湖前,會先經過北港二坑的遺址。
內溝山登山步道
北港一、二、三坑均屬於中部系,開採石底層煤礦,其坑口位置從地圖上看,幾乎位在同一水平線上,舊稱為北港口炭礦,始於明治42年(1909)由村山嘉郎之村山炭礦所開,明治44年 (1911)後宮信太郎及柵瀨軍之佐加入股東經營,大正4年(1915)村山及柵瀨退股,成立後宮炭礦株式會社,大正13年(1924)再併到後宮合名會社,除原有的北港口炭坑(一坑)外,另開叭嗹港坑(二坑)。
路旁小洞
後來汐止人周錦樹、高進水、顏進發、嚴丙丁等人共同出資成立益興炭礦株式會社,先收購由顏雲年與三井物產合資成立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已廢坑的烘內炭礦、鹿寮炭礦,以及後宮信太郎之後宮合名株式會社所屬財政較差的北港口炭礦,除北港一坑繼續開採外,也自行開鑿鹿寮新一坑、北港二坑,以及部分礦區土地借給嚴丙丁開鑿北港三坑。
鑿山闢路
小羊體力充沛,一下子要進路邊的小洞,一會兒又玩起路上黑色的毛毛蟲,我在後方只好疲於奔命的跟著,沿著林蔭小徑續行,從一片已被鑿開的岩石中間穿過,後方出現一座土地公廟,小小的一間福德宮,裡頭共有五尊土地公神像,小廟用鐵皮加蓋拜亭,廟前鋪上水泥,應該常有信徒到此打掃,地上保持非常乾淨。
北港二坑前的福德宮
益興炭礦株式會社社長周錦樹光緒9年(1883)出生於汐止,為汐止礦業聞人周再思的大弟,小時候修習漢學,通曉經史,長大後跟隨大哥的腳步投身礦業界,為人富有幹才與交際手腕,加上工作勤奮努力,靠著益興炭礦株式會社,及與弟弟周錦和創辦德興炭礦株式會社,並組織金厚利公司包採九份金礦,終於成為礦業巨富。由於他在民間及官方享有很高的信望,並聞名於全島礦業界,所以也曾擔任汐止街協議會員、汐止信用組合理事等公職,對汐止的煤礦業開發有很大的貢獻。
北港二坑殘牆
益興炭礦株式會社發展的速度很快,昭和8年(1933)時職員才5人,礦工及工友等其他從業者共百餘人,隔年(1934)迅速擴展到職員10人,礦工千餘人。昭和13年(1938)台灣總督府為因應日益緊張的戰爭需求,開始實施一連串的自己自足生產力擴充計畫,包括增加能源生產的「石炭四年增產計畫」。
殘屋
益興炭礦株式會社經此擴充後,昭和16年(1941)年產量達14萬4,000噸,職員約70人,礦工仍有千餘人,其礦產為石炭,礦區分布在基隆七堵友蚋、瑪陵坑,和汐止北港、叭嗹港、鄉長厝一帶,總面積達300餘萬坪,一度號稱為台灣第三大礦(前5名依序為基隆炭礦、台陽礦業、益興礦業、中台礦業與張聰明)。
樹根包覆圍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局吃緊,益興炭礦因全為汐止台灣人資本,不符皇民化政策,台灣總督府壓迫益興將一半股份吐出來給日本人共同經營,益興認為戰局不明,於是在昭和17年(1942)將全部股份,以3百萬元轉賣給日人中京資本系社長山內卓郎所擁有的南海興業株式會社,並改為益興礦業所。
北港二坑礦場建築
南海興業接手後,為專心經營生產下部系的原料煤,將生產中部系燃料煤之北港一坑交給蘇成水包採,北港二坑給周厚,北港三坑仍由嚴丙丁包採。周厚為周錦樹之長子,曾任益興炭礦株式會社監查役(監事)、德興炭礦株式會社監查役。
北港二坑礦場遺柱
戰後民國35年,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煤礦分公司接收南海興業株式會社名下之汐止煉焦廠及益興礦業所的礦場,其中北港二坑後來出售給周厚開採,他承繼了益興的商號,命名為新益興煤礦,公司登記核准設立日期為52年12月29日,月產2200噸,此外周厚亦另經營大東煤礦。
木棧道
北港二坑廢棄的時間,不得而知,但依公司撤銷登記日期為62年12月3日,目前礦場周邊仍遺留許多的建築設施,如缺少屋頂的殘牆、殘柱,廚房的水槽、鍋灶依稀可以見其模樣,排列齊整的石砌圍牆,以及一大片可能是堆放煤炭的廣場等,原本還打算尋一下坑口的位置,但是小羊已經跑遠,只得先作罷。
北港二坑廣場
通過北港二坑,續往山谷深處,有片綺麗的小湖泊,被稱為翠湖,四周群山環抱,林木茂密,湖光山色倒映其中,幽靜恬適,看似渾然天成的美景,其成因卻是個美麗的錯誤。
翠湖
翠湖原本只是北峰溪上的一處小深潭,然而因為益興炭礦北港二坑的開採,經年累月將廢土傾倒在山谷之中,久而久之將原有的水道堵塞,才形成小湖泊。礦場停業後,湖泊旁現長滿野薑花和燈心草等各種水生植物,亦有許多魚類悠游湖中。
往內溝山步道
翠湖的左側設有步道,可通往內溝山,山勢不高,但十分陡峭,所以路徑採之字型開闢,盛夏期間來登此山,才上午9點半,山谷雖美,亦有樹木遮蔭,但卻一滴風都沒有,感覺相當的悶熱,小羊走沒兩步,便要停下來休息。
休息
野牡丹
上坡路雖然難行,但幸好路程不長,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便來到距離山頂約百公尺的一處休憩區,不過父女兩人經這麼一番折騰,早已汗流浹背,臉上大小汗珠不停的冒出來,汗量幾乎可以用來洗臉了。
後方為內溝山
樹根階梯
通往山頂最後這一小段斜坡,是由糾結的樹根所組成的階梯,小羊三步併作兩步,一下便衝到內溝山頂,此山又名大尖坪山,海拔僅137公尺,頂上有一顆斑駁的圖根點和三張椅子,此時陽光非常的刺眼,小羊寧可坐在大太陽底下曬,也不肯找個有蔭的地方休息。
內溝山頂
內溝山頂童山濯濯,因此視野遼闊,山谷下方土黃色的翠湖,俯瞰變成只有姆指大小的水窪,內溝山的稜線,亦是重要的巿界,以西為台北巿的內湖區,以東則是新北巿的汐止區,而內溝的地名則是位在內湖,有內溝溪流經境內,也因此取溪流是從台語讀音的「內面」流出,故名「內溝」。
翠湖
正當享受居高臨下,俯瞰周邊美景時,突然傳來低頻的嗡嗡聲,原以為是附近有電塔,但再仔細一聽,卻是由腳邊傳來,定睛一看,原來有蜜蜂在石下築巢,許多蜜蜂正忙碌的進出蜂巢,前往盛開紫色花朵的野牡丹採蜜。
石蜂巢
蜘蛛或蛾下蛋?
回程仍循原路下山,再次經過北港二坑旁的礦場,仔細推敲礦車可能行走的路線,以及沿路所見岩層的走向,從濃密的植物叢中,終於探到坑口的位置,距離地面約十公尺高,周邊則是峭壁,稍微往前踏一步都有滑落的危險。
俯瞰北港二坑口
礦車道
從坑口往後延伸的路線,鑽入茂密的樹林中,果然發現到一些碎磚頭,還不時可見黑色的煤炭塊,鑲嵌於岩壁上,再往下行,斜坡愈來愈陡,盡頭處出現北港二坑的坑口,斜坑的坑內全是積水,已滿到坑口。
煤炭層
對比坑口的舊照片,原先的坑道口僅比地面低一些,推估可能是後來坑口上方的土石崩落,才會造成現今坑口距地面約十公尺高的現況。腳步在距離坑口約7-8公尺處便止住,呈凹字型的坑前岩壁,不僅光滑潮溼,坡度估計約30度,稍一不小心,便會滾到坑內洗澡,非常的危險,基於安全考量,不方便太清楚描述坑口的位置。
北港二坑口
北港二坑與北港一坑及三坑相同,皆位於汐止煤田汐止煤帶,其含煤地層由石底層所組成,這是台灣中新世最重要的含煤地層,分布最廣,煤產量亦最豐,經濟價值高。北港二坑廢棄多年,依現況看來,也許再下幾場大雨,周邊土石崩落下來,便可能永遠塵封在地底,不見天日。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0618汐止-金龍湖、北港二坑、翠湖、內溝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