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慶煤礦靠近七堵與汐止交界處的山區,翻過山頭的稜線便到瑞士山莊,從五堵方向經麗景山莊,沿華新一路朝北行駛,往友蚋方向過北二高,在興化橋之前的的岔路口取左,直上山頭便可抵達。
福慶煤礦礦場舊址
福慶煤礦現址已闢建為民宅,至礦場的道路為水泥鋪設的斜坡道,坡度非常陡,雨天過後行駛更加溼滑,道路的另一側是溪谷,輪胎抓地力不是很好的車子,最好是停放在產業道路的岔路口,再步行約百餘公尺即到達。
礦場事務所變成菜園
屋主當時正在屋前挑選樹梅準備釀酒,樹梅約彈珠大小,每棵鮮紅欲滴,採收方式不是用摘的,而是在地上鋪層塑膠布,然後用力搖樹,成熟的果實便自然掉落,樹梅酸中帶甜,唯有釀酒才能將甜味給釋放出來。
捲揚機房拆除改建為民宅
福慶煤礦在面對屋子左後方的位置,現況幾乎看不出礦場原始的樣貌,屋主指出礦場事務所原本在他家後方,後來拆除闢建為菜園,捲揚機設置的地點在屋子的左側,在屋子改建時拆除。主坑道為斜坑,開採沒幾年便因此挖不到礦而收坑。
通往坑口殘存鐵軌
他說此地屬山坡地水土保持的監測區,不得恣意興建房屋或拓墾荒地,否則水保局經空照圖比對結果,如發現濫墾將以違反水保法開罰,由於當地原本就有礦場的舊屋,經過拍照申請,才准予舊屋修繕改建為現在的平房。
福慶煤礦斜坑口方向已長出小樹
坑口很早以前便崩塌掩埋,現址僅餘一根鏽蝕嚴重的鐵製水管露出,它是跟著主坑道鋪設,用以抽取排出坑內的地下水,從坑口向外延伸,地上還能找到當時殘存未拆除的鐵軌。屋主說礦主名叫福慶,所以此礦便稱為福慶煤礦,目前手邊找不到此礦的經營人資料,留待以後再來驗證。
福慶煤礦斜坑口已塌陷僅餘鐵製排水管露出
福慶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200萬元,民國58年2月8日核准設立,公司所在地基隆市仁愛區南新街31巷1-15號,營利項目為採掘煤炭及其精製與販賣、採掘瓷土及其產品買賣業務,最後核准變更日期為民國75年6月5日,公司登記民國100年11月2日經授中字第1003426170號廢止,監察人蔡麗香。福慶煤礦自民國67年開坑,民國75年收坑,開採9年期間,總產量89,061公噸,年平均9,895公噸。
內十四坑福德宮
順著環山產業道路下坑,來到702路公車的終點站內十四坑,其地名的由來與此地的礦場有關,容後再述。產業道路旁有間內十四坑福德宮,內部供奉福德正神及其牌位,廟宇興建捐款名冊日期為戊辰年九月初八,應是民國77年重建,此為距離礦場最近的福德宮,從礦場開採的時間來看,起始供奉的年月應該更久。
鹿寮上坑由此進
從福德宮往上至岔路口,取左側聖友谷土雞城的方向進入,屋後一位老先生正在處理餐廳的食材箭筍,老先生指出礦場就在石棉瓦屋後方的山裡面約半山腰處,礦場名稱為鹿寮上坑,後來另一位老太太也過來加入解說,往礦場的道路已經變成濃密的樹林,雖然礦坑口還在,但路已滅失,力勸儘量不要上山。
鋼纜
依著兩佬的指示,從水泥溝渠進入森林,裡頭不僅潮溼陰暗,樹林稠密且陡峭,也找不到任何道路的痕跡,可能是被土石流破壞淹沒,不論從溪溝的左側或右側上攻,均遭遇相當大的阻礙,幾乎寸步難行,只好再度出來向老先生求救,得到礦場前方有個平台,翻上陡坡就可以到達,坑口在溪溝旁,然而溪溝的情況也不好爬。
礦車的殘片
雖然兩點間最近的距離是直線,顯然這條路線已是行不通,只好迂迴從兩側轉進,繞過溪溝從左側的密林上攻,森林中無法停留,因為大隻蚊子很快便會叮上,沒多久身上已沾滿溼溼黏黏的枯葉或泥土。開拔一陣子發現一條山溝,頗為平順,接著在地面上找到鏽蝕嚴重的鋼纜,可能是當初山下與山上相連的礦車軌道。
殘留的器械
此發現讓精神為之一振,雖然這條軌道經過歲月的洗禮已變得不再清晰,但總比在樹林瞎闖好,上攻的距離比想像中來得短,不久即翻抵老先生所指稱的平台,森林中靜謐到只聽見自己呼吸喘氣的聲音,平台上陸續找到許多礦車的殘骸,木板的部分已腐朽,僅餘鐵製的部分四處散落。
卸煤架
礦場靠近產業道路的這一側,設有一座大型的卸煤架,由木頭和鐵架所構成,老先生指出礦坑內挖出的煤炭即從這個地方往山下倒,再向外運輸,至於主坑口則在另一側,溪溝的旁邊,其內部為水平坑,坑道內積水嚴重,加上坑壁土石鬆軟,隨時有崩塌的可能。
鹿寮上坑坑口外觀
鹿寮上坑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382號,日治時期的礦區號碼為940號,礦區範圍包括七堵區友蚋、鹿寮及汐止區的北港,最早於明治42年(1909)4月即由古賀彥次郎設立礦權,礦場面積61,200坪,大正元年增為94,543坪。大正7年(1918)移轉予矢野猪之八。
鹿寮上坑坑口
大正9年由城崎彥五郎接手,礦山名為十四坑炭坑,這也是當地後來稱為十四坑的由來。大正15年蘇先致取得礦權,昭和3年稱為致和行炭坑,昭和5年以後移轉至株式會社致和洋行的名下,礦場面積擴大為144,095坪,昭和11年改名為致合社鹿寮炭礦,昭和12年起礦業人變更為林開郡,蘇先致則是代理人。
鹿寮上坑坑內
鹿寮上坑日治時期的產量及沿革如下表:
年度 | 坪數 | 產量 | 礦山名 | 礦業人 |
明治42年 | 61,200坪 | 古賀彥次郎 | ||
大正1年 | 94,543坪 | 2,483,000斤 | 古賀彥次郎 | |
大正3年 | 94,543坪 | 15,344,800斤 | 古賀彥次郎 | |
大正4年 | 94,543坪 | 14,308,200斤 | 古賀彥次郎 | |
大正5年 | 94,543坪 | 14,525,000斤 | 古賀彥次郎 | |
大正6年 | 94,543坪 | 18,583,000斤 | 古賀彥次郎 | |
大正7年 | 94,543坪 | 18,794,440斤 | 併城崎彥五郎947號 | 矢野猪之八 |
大正8年 | 94,543坪 | 15,483,810斤 | 併城崎彥五郎947號 | 矢野猪之八 |
大正9年 | 94,543坪 | 16,134,210斤 | 十四坑炭坑 | 矢野猪之八(城崎彥五郎947) |
大正10年 | 94,543坪 | 18,343,500斤 | 十四坑炭坑 | 城崎彥五郎 |
大正11年 | 94,543坪 | 17,620,641斤 | 十四坑炭坑 | 城崎彥五郎 |
大正12年 | 94,543坪 | 14,284,847斤 | 十四坑炭坑 | 城崎彥五郎 |
大正13年 | 94,543坪 | 十四坑炭坑 | 城崎彥五郎 | |
大正14年 | ||||
大正15年 | 94,543坪 | 蘇先致外一名 | ||
昭和2年 | 94,543坪 | 29,254,500斤 | 蘇先致、蘇家騎 | |
昭和3年 | 94,543坪 | 5,329,950斤 | 致和行炭坑 | 蘇先致、蘇家騎 |
昭和4年 | 94,543坪 | 4,600,000斤 | 致和行炭坑 | 蘇先致外一名 |
昭和5年 | 144,095坪 | 1,505,000斤 | 致和行炭坑 | 株式會社致和洋行 |
昭和6年 | 144,095坪 | 致和行炭坑 | 株式會社致和洋行 | |
昭和7年 | 144,095坪 | 致和炭礦 | 株式會社致和洋行 | |
昭和8年 | 144,095坪 | 致和炭礦 | 株式會社致和洋行代理人李水生 | |
昭和9年 | 144,095坪 | 株式會社致和洋行 | ||
昭和10年 | 144,095坪 | 1,505瓲 | 株式會社致和洋行 | |
昭和11年 | 144,095坪 | 2,902瓲 | 致合社鹿寮炭礦 | 株式會社致和洋行代理人 周欉 |
昭和12年 | 144,095坪 | 鹿寮炭礦 | 林開郡代理人蘇先致 | |
昭和13年 | 144,095坪 | 鹿寮炭礦 | 林開郡代理人蘇先致 | |
昭和14年 | 144,095坪 | 與254號合併施業 | 林開郡代理人蘇先致 | |
昭和15年 | 144,095坪 | 與254號合併施業 | 林開郡代理人蘇先致 | |
昭和16年 | 144,095坪 | 與254號合併施業 | 林開郡代理人蘇先致 | |
昭和17年 | 144,095坪 | 與254號合併施業 | 林開郡代理人蘇先致 |
坑內望向坑外
鹿寮上坑煤礦礦區面積133公頃62公畝3公厘,二次大戰結束後,仍由蘇先致等人合夥經營,執照臺濟採字第1555號,民國46年元月改組為台灣致和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56年礦業人為蘇翠琴。該礦主要開採下部系煤礦,統計自民國35年開採至民國61年收坑,開採27年期間,總產量82,743公噸,年平均3,064公噸。
箭筍
回到鹿寮後,又繼續上山尋找另一處坑口,但一無所獲,只找到一些礦車剩下的輪軸,下山經過高老太太的家,她說山上並無礦坑,當時心想既無礦坑又何來礦車的輪軸,但已無體力再繼續上山驗證,留在心頭變成懸案。不過老太太倒是很熱心的將其剛採收,已處理好的箭筍,分一袋讓我帶回家品嚐,口感不僅鮮嫰脆,還帶著濃厚的人情味。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30510七堵-七星煤礦(鹿寮一坑)、鹿寮煤礦(鹿寮二坑)、福慶煤礦、鹿寮上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