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1031005-3新店-大坪林圳、大坪林圳隧道、引水石腔、龜背石、第二制水門

大坪林圳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清乾隆5年(1740)起由郭錫瑠破土鑿陂圳,欲引新店溪青潭附近之水源灌溉,但受原住民侵擾,圳道並未成功開通,乾隆18年蕭妙興及大坪林五庄的業主們與郭錫瑠商量,以交換水權方式,郭錫瑠改由獅山邊大潭即今之碧潭引水,蕭妙興等人則承繼青潭引水圳道工程鑿岩挖腔,乾隆30年(1765)自青潭引新店溪水之大坪林圳終於全部完工,灌溉465甲水田。

上午原本在石碇山區探勘鹿窟煤礦,沿著永定溪支流溯源而上,突然僅有微弱信號的手機鈴聲響起,吳小虹大哥來電邀請一同探訪大坪林圳遺址,他調查此圳已有一段時間,想必有相當之成果,匆匆結束山區行程,赴新店吳大哥公司取繩索及捲尺後,前往新店渡船頭開啟大坪林圳飲水思源之旅。

大坪林圳取水處青潭堰

青潭攔河堰係由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於民國61年11月至民國64年9月間,於淡水河支流新店溪興建之水壩,與上游之直潭壩同為大台北地區公共用水之取水處,青潭堰原水送長興,公館淨水場處理後,再提供大台北地區家用及公共給水,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設有長興、公館、直潭、雙溪及陽明等5座淨水場,目前出水量約為每日250餘萬立方公尺。其中以新店溪為水源之長興、公館及直潭淨水場,出水量佔總出水量之97.5%。

第一制水門位置原本山頭已剷平

自青潭取水的概念起源可溯自乾隆初年漳州人郭錫瑠,欲引水灌溉錫口(松山)興雅庄一帶荒埔,然而工程受原住民侵擾,未成功開通圳道,後由蕭妙興及大坪林五庄的業主們共同完成,乾隆30年(1765)自青潭引新店溪水之大坪林圳終於全部完工,灌溉465甲水田。

第一制水門殘存水泥塊

大坪林圳自青潭施築竹製裝石塊之圓錐形石笱攔水壩取水後,從新店新烏路旁沿新店溪畔開鑿圳道,經過新烏路一段26巷往新店客運停車場前道路,原有一座小山頭橫陳,此處挖隧道穿山而過,隧道前設置第一制水門,旁邊另有一排水閘門,如遇圳頭來水過多或圳道維修時,便關閉制水門,將水經由排水渠道引入新店溪排放。

新店客運停車場旁巷道為大坪林圳

原第一制水門所在的小山崙已被剷平,故隧道現已不存在,新烏路一段26巷廣林寺對面即第一制水門約略位置,馬路路基係填平圳道而建,道路邊緣還殘存圳道的水泥護堤痕跡,水圳出隧道後沿著新店客運停車場圍牆外續築,目前圍牆旁轉彎處民宅高出路面的鵝卵石水泥駁坎,為殘留圳道較明顯之跡證。

第一制水門下游圳道鵝卵石水泥駁坎

圳道轉彎後不久便匯入青潭溪,為解決圳道越溪問題,此處同樣築起石笱攔水壩,提升水位高度形成一處小水潭,讓水源得以越溪而過,青潭溪經過2百餘年的下蝕浚深,當年形成的水潭邊緣目前已高於溪底2-3公尺,溪畔竹林內鬆軟的泥土,可能便是當年取水潭淹沒區域。目前青潭溪底據說還有開鑿另一條水道,係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的輸水管道,與大坪林圳無關。

圳道越溪

目前在青潭溪行水區的高灘地上有數戶低矮平房民宅,大坪林圳越溪後,由民宅邊緣沿青潭溪往下游開闢,第二制水門即設置在舊攔水壩旁邊民宅建築物的側邊,由於水圳已填平,制水門也成為水岸民宅通往北宜路的踏腳石,水泥築成之制水門上方刻有「第二制水門 昭和三年十二月峻功」等字,珍貴古蹟竟淪落成為居民每天必經之路基,真是不勝唏噓。

水泥地下方第二制水門

新店地區清初以前屬於平埔族秀朗社、雷朗社的活動區域,新店溪上游烏來地區則是泰雅族的社地,雍正年間清廷開放移民入臺,漢人由臺北盆地沿著溪流向外擴展,泉州安溪籍的漢人移民在乾隆初年已順著新店溪右岸溯溪南下開發古亭、公館、景美、木柵、新店。乾隆初年漳州人郭錫瑠定居中崙,開拓錫口興雅庄一帶荒埔,因水源不敷灌溉,於是計畫另闢水源。

第二制水門

乾隆5年(1740)郭錫瑠前往十幾公里外的新店溪青潭源頭破土鑿陂圳,但因當地為原住民的地界,開圳時屢遭原住民侵擾出草,適逢瘴癘惡疾與天災,使得工匠無法專注於艱鉅開圳工程,為求工程順利進行,因此於乾隆16年(1751)闢建「開天盤古帝王祠」,期藉由盤古開天闢地的神力加持,讓工程得以順利進行,但郭錫瑠的開圳工程拖延到乾隆17年(1752)再行開築,均未成功。

龜背石

由於原住民威脅甚大,清廷便在新店地區駐兵,將荒土曠埔收為官莊,招募佃人開墾。大坪林為平原地區,自設庄後漸成聚落,大量的水田墾成水源漸感不足,蕭妙興等人以金順興為墾號,合夥開墾大坪林五庄。蕭妙興與大坪林五庄業主也有灌溉之需求,見郭錫瑠所開之圳半途而廢,實在可惜。

石龜潭

因此他率業主與郭錫瑠商量,同意讓郭錫瑠在大坪林地界開鑿圳路,引水通流灌溉外庄,在獅山邊大潭即今之碧潭設立陂地,交給郭錫瑠施築堤壩引水工事,即後來之瑠公圳,而條件便是郭錫瑠需將在青潭所創未完成之陂圳地,交給蕭妙興等人承接。乾隆18年(1753)蕭妙興與大坪林五庄的業主們等人共8名合資,將金順興墾號改為金合興,向官府申請告示牌照,給定圳路,重新開築圳道工程。

引水石腔往青潭方向已塌

眾人進到開圳之山區觀察,環顧四週,潭深山高,圳路皆為岩石,工程實在相當困難,他們請來石匠開鑿,由於原住民經常神出鬼沒,埋伏截殺,於是設置壯丁擔任護衛,歷經多年的血戰,終於在乾隆25年(1760)圳路穿過石腔,石匠鐘阿傳等便在圳旁刻字仞石。

新店溪

引水石腔位於現今開天宮地基的下方,開天盤谷帝王祠於民國50年重建,現今主體建築為民國72年開始擴建,民國74年完工,並易名為開天宮,原本的石雕盤古大帝神像與石牌移往大殿供奉,原祠則改祀地藏王菩薩,每年正月13-15為盤古帝王祝壽法會。

引水石腔縱向裂紋

原本將近百公尺的引水石腔,民國90年納莉風災時,大雨引發邊坡滑落,泥土沖進石腔內,堵塞住往青潭方向的出口,此外引水石腔在上方開天宮大興土木擴建後,因不堪重力擠壓及長期岩石風化,石腔的正中央生成一道縱向裂縫,上方不時有大小不等岩塊掉落,所以後來封閉不再開放參觀。

引水石硿開天宮下方入口

開天宮主要的大殿位於最上層,中間樓層為廂房,大殿中間為盤古帝王殿,主祀開天闢地的盤古大帝,右側設恩主殿、仙公殿、太歲殿,配祀恩主公關聖帝君、仙公呂洞賓及太歲諸星君。左側則為媽祖殿、文昌殿、地藏殿,供奉天上聖母媽祖、文昌帝君、福德正神與地藏王菩薩,諸神像均以樟木雕刻。

水閘門

開天宮主體建築係嵌在引水石腔上方的岩壁,外觀看起來相當堅固,但看過引水石腔的現況後,便覺得似乎是岌岌可危,裂縫勢必會繼續往上延伸,一旦遇到大雨或地震,裂縫上方的岩石無法再支撐開天宮的重量時,屆時便會滑落新店溪而淪為波臣,我不是土木方面的專家,無法判定建築物安全與否,但隱約覺得應該撐不過15年,就待時間來印證吧!

大坪林隧道木製水閘門

當年石匠鐘阿傳在圳旁的刻石現已滅失,當日在現場訪談時,雕刻漂流木的大叔提及原本圳道口以前的確有塊名為「天河洞」的刻石,然而在開天宮興建時便被剷除,是否即為乾隆25年之刻石已無從稽考。乾隆30年(1765)自青潭引新店溪水之大坪林圳終於全部完工,灌溉大坪林地區465甲水田。

大坪林隧道內部

庄民將金合興墾號改為常設機構,並建立合興寮辦公,管理水圳維修及其他公共事務,同時規範水圳沿岸保護區,不可以在圳路兩岸各十丈土地內砍樹或挖土。明治34年(1901)大坪林圳被認定為公共埤圳,明治40年(1907)向當時所有者劉朝英購入,變成組合組織,歸深坑廳長管理,同時加以修改,明治42年11月隨著深坑廳的廢止,而與台北廳公共埤圳聯合會合併,大正12年(1923)3月31日自台北公共埤圳組合分離出來,稱為大坪林水利組合,昭和15年(1940)再改組為文山水利組合。

大坪林隧道由道路下方經過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民國35年改組為台灣省文山農田水利協會,民國37年實施水利委員會法更名為台灣省文山水利委員會,民國45年依台灣省各地農田水利會組織規程,與瑠公水利會合併稱為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會,配合台北市在民國56年升格為直轄市,隔年8月28日改名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迄今。

大坪林隧道

引水石硿出開天宮下方,經過抽水站,裡頭尚存一座木製的水閘門,被包圍在水泥建築物的夾縫中,原圳道變成水泥溝渠,中間有大水管經過,試著從窄小的隧道內往前探索十多公尺,但實在崎嶇難行,圳道從新店後街民宅的後方變成明渠,外觀看似排水溝,上頭還覆蓋著綠色紗網便是大坪林圳,圳道的出口處的上方,尚可看見刻著大坪林圳隧道字樣的水門。

大坪林圳

大坪林昔日良田千畝,滄海桑田如今已變成住宅區,大坪林圳失去原始的灌溉目的而變成排水溝,對比瑠公圳受到重視及保護的程度,這條有著250年歷史的古圳,竟變成如此這般模樣,實在是相當可惜。對於此圳有興趣的網友,可參閱夏聖禮編著之「新店之水天上來」一書,內有詳盡之介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