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1051120關西-隆盛煤礦

隆盛煤礦位於新竹縣關西鎮金山里牛鬥口地方,昭和13年4月7日由汐止人陳金、李德隆設立礦權,稱為湳湖炭礦,先後由渡邊繁人、羅吉隆包採,戰後羅吉隆承受礦權,停工後移轉戴強經營,再由吳山堯以隆盛煤礦名義開採。該礦後期可能併入興隆煤礦,現址尚存一平水坑道。

隆盛煤礦礦址由關西鎮循竹118縣道,里程標誌30至31公里間,經過一處S型彎道,新竹客運5637路關西往六曲窩在喜美橋旁設站牌,站名為其舊稱三十八份橋,礦場在道路與溪床之間的斜坡,坑口大約在30.9公里處一處懸空的垂直峭壁上,透過台車橋樑來與外界連通。
坑口位於潭上方約10公尺高的峭壁上
金山、錦山一帶早年為泰雅族馬武督社的社地,族人相傳來自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泰雅族馬里霸系統,北上先到尖石鄉馬里洸定居,後來有一位稱為瓦旦馬賴的頭目來到六曲窩附近打獵,發現許多的漂流木被溪水沖到涵谷關附近堆積,因此駐紮在此地,並以泰雅族語稱其為「武督」,意指漂流木堆積處。
>牛鬥口
馬武督地區為客家人與原住民雜居,日治時期客家人在回答官方詢問地名時,因緊張加上口音結巴,回答馬武督部落領袖名字-巴度,故日人命名為馬武督,戰後政府將地名改為錦山里。隆盛煤礦日治時期稱為湳湖炭礦,礦場位於湳湖庄的東緣,「湳」通常指地勢低窪泥濘不堪之意,湳湖地處馬武督溪出牛鬥口後的沖積扇平原,清末由衛阿貴的後嗣衛壽宗所闢。
傾倒的運煤橋橔
隆盛煤礦日治時期礦區號碼原礦字第2943號,昭和13年4月7日由汐止人陳金、李德隆設立礦權,範圍新竹州新竹郡關西庄石門、新城,沿革如次:
年度面積產量礦山名礦業人
昭和13年177,199坪湳湖炭礦陳金、李德隆代理人渡邊繁人
昭和14年177,199坪關西炭礦陳金、李德隆代理人渡邊繁人
昭和15年177,199坪湳湖炭礦陳金、李德隆代理人渡邊繁人
昭和16年177,199坪湳湖炭礦陳金、李德隆代理人羅吉隆
昭和17年177,199坪湳湖炭礦陳金、武村竹良代理人羅吉隆
儲煤櫃
戰後礦區號碼為礦業字第31號,範圍關西鎮檔耙山,其沿革如次:
年度執照面積礦山名礦業人
民國47年臺濟採字第1307號58.4820公頃隆盛煤礦吳山堯
民國48年臺濟採字第1307號58.4820公頃隆盛煤礦吳山堯
民國49年臺濟採字第1307號58.4820公頃隆盛煤礦吳山堯
民國50年臺濟採字第1307號58.4820公頃隆盛煤礦吳山堯
民國51年臺濟採字第1307號58.4820公頃隆盛煤礦吳山堯
民國52年臺濟採字第2597號58.4820公頃隆盛煤礦宋陽秀玉
民國55年臺濟採字第2597號58.4820公頃台峰煤礦楊峯源、廖金興、林福來
捲揚機房
昭和14年(1939)開始以平坑沿層掘進,採掘石門背斜東南翼南莊含煤層(馬福煤帶)之第三層煤,初由渡邊繁人包採,昭和16年起由羅吉隆包採,民國40年陳金、李德隆將礦權移轉予羅吉隆,稱為三榮煤礦,但因煤業市場供過於求及煤價下跌影響,二度停工,最後因坑內自然發火,而告放棄。
隆盛煤礦坑口
民國45年又由隆盛煤礦繼續經營,恢復舊坑道,民國46年秋季起,改讓戴強繼續經營,沿舊坑修復,民國47年高雄人吳山堯取得礦權。該礦煤層厚度自30公分至120公分不等,惟一般均在60公分左右,尚屬順調,上磐為砂岩,下磐為頁岩,磐質較差,走向為北45度東,向南傾斜約60度。
坑口前橋橔
該礦屬馬福煤帶,為石門背斜東南翼南莊層中之煤層,北起十寮南至白石湖間,長約11.5公里,地層走向北40~60度東,傾斜向東南,傾角55~75度。內含關西煤田中延續最長的煤層,以及產量最大的煤礦。可採煤層計有上煤層、本煤層及下煤層共3層。上煤層在本煤帶內並非主要開採對象,因其延續及平均厚度不如其他兩煤層。
坑口
本煤帶內以馬武督溪左岸檔耙山下露出較佳,厚度15~60公分,有隆盛煤礦在此開採。煤層上磐為白砂岩,下磐為暗灰色頁岩。本煤層與上煤層間距,在馬武督溪兩岸最大,約100公尺。向西南延展,距離漸減,至馬福附近,相距50公尺。
坑內
本煤層之延續情形最佳,為關西煤田中儲量及產量最大之煤層。其厚度自20公分至1.5公尺不等,平均為50公分。煤層之上磐為灰白色或黃色砂岩,或為條帶狀砂岩及頁岩;下磐為條帶狀砂岩及頁岩,或為暗灰色粉紗岩。本煤層開採之地段,為馬武督溪右岸及馬福獅頭山下。馬武督溪右岸曾有德光煤礦開採,以水平坑沿煤層開進300公尺,坑內敷有台車軌道。
坑底
根據民國46年所繪製的新竹關西煤田地質圖在牛鬥口附近僅有隆盛煤礦,因此一開始尋找的標的為隆盛煤礦,但最先找到的卻是興隆煤礦的斜坑,著實混淆了一段時間,無法找到兩礦之間的連結,直到後來再次探訪,循著馬武督溪畔旁的台車道走一小段路後,才總算找到隆盛煤礦所在位置的平水坑口,且兩礦的儲煤櫃與捲揚機房雖集中在一起,但還是可以分得出來是各自使用。
坑口
隆盛煤礦後來在其他的經建版地圖上消失,僅剩下興隆煤礦,關於隆盛的記載,在之後的文獻亦付之闕如,可能是被興隆煤礦合併。坑口的下方為馬武督溪牛鬥口的深潭,幽靜深隧,水波無紋,潭面如鏡,美的像幅畫,幸得此地廢棄已久,無路可通,方能留此秘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