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990711平溪-嶺腳瀑布、嶺腳車站、嶺腳寮山

嶺腳瀑布位於基隆河上游,為平溪鄉內規模僅次於十分寮瀑布的第2大垂幕式瀑布,座落於台北縣平溪鄉嶺腳村,搭乘台鐵平溪線至嶺腳車站,其位置在平溪站與望古站之間,或自行開車走北106縣道過平溪後亦可到達。

今年7月入夏後,溫度頻創新高,因此爬山的行程略為修正,改找有瀑布的地方清涼一夏,平溪素有瀑布之鄉,便成為首選。開車過平溪後轉往嶺腳社區,經跨越基隆河之平陽橋後,便可見到嶺腳車站,橋畔為一棟2層樓高的觀景台,最上層與地面一樣高,上方有座4角型的木造涼亭。
涼亭
台車
下層的觀景台連接一座古樸的石橋,據說為日據時期所建,橋身欄杆己多處損壞斷裂,並長滿青苔,橋上大概僅容2人錯身通行,觀景台上放了幾台採礦的台車,容易讓人誤以為係專供台車走的橋樑,不過其高度與嶺腳車站有段落差,加上台車走的路不會有欄杆,所以應是供人通行的保甲路。石橋的後方為拱形的平陽橋,建於民國67年8月,用以取代舊石橋,後來經過整修,在橋頭加上天燈的造型。
舊石橋
平陽橋與舊石橋
觀景台可循階梯下至基隆河谷,此地為「尪仔上天溪」與「基隆河」的交匯處,由於多日未降雨,基隆河流速慢,河水變的深綠,尪仔上天溪匯入的水量稀少到差點以為是條小水溝,溪的上方為台鐵平溪線的鐵橋,在最上層的涼亭旁可以就近觀賞火車緩緩駛過的景像。尪仔上天溪發源於姜子寮山東南方約1公里處,由於平溪附近山勢崢嶸,山頭形狀像是戲偶掛在天上一般,故名尪仔上天。
基隆河
橫跨尪仔上天溪的平溪線火車
經由嶺腳社區活動中心旁的小路,循鐵路往望古車站方向,步行約百公尺左右,可以看到一座牌樓,上有「嶺腳石窟大瀑布」的字樣,這裡曾為收費之風景區,現已廢棄關門,入口以鐵圍籬封住,中間卻割出一道小門供遊客進出,階梯下方還可見到當年遊樂區售票口的鐵欄杆。
嶺腳石窟大瀑布
嶺腳瀑布售票口
過售票口後,向右通往嶺腳瀑布上方,基隆河流經此處大幅度的轉彎,河道略呈「之」字型,河床為堅硬且平整之岩層,河水流速緩慢,近似滯留,形成一處淺潭,暫稱為上潭,瀑布下方為碧綠的深潭,暫稱中潭,看似平靜無波,但因瀑布水勢大,再加上長期沖刷結果,常有暗流或漩渦,不適合戲水游泳,因此早年傳說中潭內有一隻百年鰻魚,身形巨大,偶而會上岸偷吃家畜,村民有一次設法抓住牠,但只割了牠一隻耳朵,據說此耳重達3斤12兩,推算總重至少幾百斤,因此傳流成鰻耳3斤12兩,這個傳說或許是當地大人擔心小孩到潭中戲水,不識水性受暗流牽引發生意外,故意編織出的善意謊言吧!
嶺腳瀑布上緣
瀑布上游平靜的河水(上潭)
循原路回售票口,往左側的階梯拾級而下,瀑布的岩層延伸至此略微內凹,石壁下方有桌椅,並沿著石壁搭樑架柱,早年先民來此開墾時,常會利用附近天然的石洞居住,不知道是不是和此地的景觀類似,階梯旁有座鐵皮搭建的山水宮,裡頭有數尊神像,從宮內髒亂的程度來看,已經很久沒有信徒來參拜。
往嶺腳瀑布階梯
階梯旁內凹的石壁
嶺腳瀑布河谷呈90度陷落高11公尺,瀑布相當寬闊達40公尺,為平溪鄉內規模僅次於十分寮瀑布的第2大垂幕式瀑布,但這個季節水量不大,大部分都朝中間較低的缺口處傾瀉而下,整體氣勢略嫌單薄,可能只有等颱風或豪雨過後,才會出現溪水漫過整片岩層,呈現垂簾型瀑布的全貌。坐在瀑布旁的石窟之上,欣賞瀑布下方水潭的波光瀲灩,微風拂過潭面,些許水氣還能帶來一點清涼快意的感受,但和心目中想像水量豐沛,聲勢如同千軍萬馬,即便站再遠,也能噴到滿臉瀑布水花的暢快感受有些落差,更別提那號稱平溪鄉第2大瀑布的美名,只能說來的不是時候。
嶺腳瀑布
嶺腳瀑布(豐水期,攝於990925)
平溪鄉的移民多來自閩南泉州府的安溪、惠安,來自漳洲的移民僅少數,移民之間因風俗民情及耕地糾紛,經常發生械鬥,據說在咸豐3年(1853)時,泉州人與漳州人在三疊潭斷崖要地(即嶺腳瀑布附近)發生械鬥,雙方激烈打鬥,結果共有13名漳洲人被斬落至潭中,造成血染溪流景像,連夜間都能隱約見到青火燃燒,歷經3天3夜才消失,因此一直到日據時期,這一帶夜間少有人敢走動,所以不要輕易下去戲水也是對的,萬一有抓交替的,想起來就頭皮發麻,不知道遊樂區是不是也因此才關門的。
石窟與嶺腳瀑布
嶺腳瀑布水潭(中潭)
瀑布的正對面,為此地著名的石窟,剛好就位在瀑布下方的水潭旁,這些石窟形成的原因,推測最初可能是由於基隆河的河水,在河床上刻劃出為數眾多的壺穴,溪水向下侵蝕後,讓這些壺穴浮出來,經過一部分人為的鑿刻,而形成今日的模樣,這也是遊樂園入口處所稱的嶺腳石窟大瀑布的由來。
石窟全貌
石窟內階梯
石窟的大小不一,有些小洞剛好是人上半身的形狀,因此可以坐到石窟內部,有些較大的石窟裡頭刻有階梯,內部另有其他的小洞,洞洞相連,這些石窟究為當初遊樂園業者所建,還是早年先人的住居,或是有人到此修道,已不可考。
石窟洞口
洞洞相連
不過有個奇特的現象倒是值得一提,其中一處較大的石窟內壁上有張類似磁磚的圖畫,原以為是神像,近看才發現竟是裸女圖,圖畫雖有些模糊,但還是可以看出搔手弄姿的姣好身材,令人莞爾,這些石窟之上還有些造景,如班馬、石桌、石菇等造形,而這些堅硬的石頭之上竟長出好幾棵樹,也是讓人覺得神奇。
石窟美女圖
石上樹
從瀑布再往下游方向探尋,還有一處壺穴瀑布,河道上溪水集中從這兩層凹陷的壺穴中傾洩流出,瀑布的下方為另一處深潭,暫稱為下潭,有人將嶺腳瀑布附近這上、中、下潭合稱「三潭」或「三疊潭」。下潭的南邊有條竿蓁林溪在此匯入基隆河,竿蓁林溪發源於東勢坑,全長約1.6公里,由東勢格溪、竿蓁坑溪及火燒寮溪匯流而成,竿蓁林溪流域曾經是平溪鄉最多水田的區域,但多已休耕或改種別種作物,其上游火燒寮為台灣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壺穴瀑布
基隆河與竿蓁林溪匯流處(下潭)
從瀑布階梯上來後,往與售票口相反方向的上行階梯,又能接回至平溪線的鐵道,這裡距離「嶺腳石窟大瀑布」的入口約十餘公尺,可能是當初遊樂園關門後,另外興築供遊客出入的入口,不過大部分人都直接從封閉的鐵門入口進入,不會走到這麼遠,往望古車站的方向前進,想探尋下一個望古瀑布,鐵道兩旁還有一些住家,本想尋路再下去基隆河道看看,卻來到鐵道左側的一處菜園,用枕木搭的棚,鄰接菜園有條不明顯的山徑,山徑旁有條溝,再往內翻過一處小土坡,竟出現了礦坑口。
鐵路旁通往不知名礦坑
不知名礦坑口
坑道高約2公尺,寬約4-5公尺左右,上方有許多的蝙蝠正在休息,一見到有人闖入,有一兩隻被驚醒在上方盤旋,下方坑道積水頗深,如果有橡皮艇的話,應該可以來個坑內行舟,坐在坑道口由於熱對流關係十分涼爽,身上的熱氣全冒出來,白霧環繞有如神仙下凡,坑內還有小魚,水上漂浮著一個保麗龍箱子,剛好可以當作標尺判斷距離,坑道往嶺腳寮山的方向挖掘,這個坑道並無可資辨識名稱的線索,從經濟部礦物局煤礦舊坑道系統查詢,這個區域的南方為台和煤礦、順隆媒礦,北方有英隆媒礦,東邊則是重光煤礦,並未顯示此地有任何礦坑存在,研判可能是礦場試掘或私人自行挖掘,出煤量不理想而廢棄,所以才未留下任何紀錄。
不知名礦坑內部
鐵道旁的菜園
時間接近正午,返回至嶺腳車站,車站為無人看管開放式的岸式月台,平溪線於大正10年(1921)完工,嶺腳在昭和4年(1929)10月1日因煤礦運輸需要而設站,一開始稱為嶺腳寮,以當地嶺腳寮庄為站名,民國51年(1962)12月15日改名嶺腳,民國80年(1991)後礦業沒落,搭車人數少變更為招呼站停止售票,即便是假日,遊客人數也是稀稀落落。嶺腳寮的拓墾約始於清乾隆年間,由興化人林國華所闢,地處姜子寮山之南南東方的山腳下,故稱為嶺腳。
嶺腳車站
嶺腳社區
嶺腳車站在煤礦業興盛時期,曾有英隆(永昌)、鴻福(大東)、順隆等煤礦至此交煤,其中鴻福(大東)及順隆煤礦皆位於嶺腳車站南方,在嶺腳社區活動中心旁空地即面對車站的方向,有座廢棄運煤橋的遺蹟,橋墩烏黑發亮呈H形,下方已被民宅包圍,應為此2家煤礦的運煤路線。
嶺腳社區活動中心旁吊橋遺址
車站旁為一座卸煤場,下方還放了幾部煤礦台車當裝飾,依高度看應該是從卸煤孔直接倒入運煤火車就載走了,不會再裝入台車內,卸煤場外牆上還有一些精神標語,卸煤場上方似還有一些設施,但繞了半天都不得其門而入。
卸煤孔
卸煤場全貌
英隆煤礦位在嶺腳車站的北方,從連接的位置看來,卸煤場似為英隆煤礦的產業,後方四周已加上圍牆和鐵絲網,禁止遊客進入,台車線從卸煤場往礦場的方向延伸,距離約2公里,圍牆內礦場建築物上方仍留有台車的軌道,圍牆外也有高架的台車軌道樑柱遺蹟。
屋頂上的台車道
台車線的高架樑柱
卸煤場圍牆後方已闢建為社區的公園及籃球場,有座涼亭可以納涼避暑,2公里長的台車軌道被全數拆除,改鋪成紅磚道,涼亭旁有座石砌的小土地公廟「福安宮」,廟身之上另加蓋水泥遮雨棚,裡頭無土地公神像,而是石製長方型的牌位,土地公大概是昔日採礦工人所立,為採礦工的心靈寄託中心。
福安宮
紅磚台車道
英隆煤礦原名永昌煤礦,於昭和元年(1926)時開坑,開採石底層的煤礦,屬台陽礦業公司之礦區,由蔡全所包採,他在昭和14年(1939年)於嶺腳寮永昌礦區的台車線旁,蓋了棟2層的紅磚洋樓,當成永昌煤礦的辦公事務所,大門前有向外推的圓形拱廊,上方為2樓的露台,整體建築沒有太多的刻花雕塑,但外觀古樸氣派,電影公司及電視台都曾到此出過外景。
蔡家紅磚洋樓正面
紅磚洋樓側面
永昌煤礦於光復後仍持續開採,民國37年(1948)才開鑿坑內斜坑,於民國48年(1959)礦產移轉給李萬國,之後再移轉給王火木等開採,名稱亦改為英隆煤礦,但紅磚洋樓並未易主,仍為蔡家所有,蔡全因採礦致富,其子蔡石勇曾當過第一屆資深國大代表,現今房子交由其孫子負責管理及維護,紅磚洋樓的木門、木窗都維持良好,但門窗深鎖並未開放入內參觀。
紅磚洋樓側面
沿著台車道右側搜尋許久,想從一些小徑中找到其他廢棄的礦坑,但常不小心就走到人家的院子裡,再往前就通往靈巖寺滴水觀音,為英隆煤礦的礦區所在,幾年前曾經由此登中窯尖、姜子寮山,然後從平溪回來,這麼熱的天氣不適合再前進,因此決定折返,回到嶺腳寮72號,兩民宅中間有石階,此處為嶺腳寮山的登山口。
嶺腳寮山登山口
嶺腳寮山山徑
登嶺腳寮山只有幾分鐘的路程,從民宅屋後的石階往上,穿越過一大片竹林,坡度不陡,距離也不長,耗時約十多分鐘,步道雖有樹蔭,但無風感覺相當悶熱,一下子便大汗淋漓,至稜頂岔路口稍事休息,直行可下至水埤通往望古車站,取右往嶺腳寮山約5分鐘,山頂海拔高度310公尺(標示牌寫291公尺),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一顆,受樹木阻擋並無展望,頂上另有山徑通往望古站,但天氣實在太熱,有種快下午後雷陣雨的預感。
嶺腳寮山稜線岔路
嶺腳寮山
本想再去探訪下一個望古瀑布也因熱取消,回家途中下起午後陣雨,雨勢頗大,不禁要佩服起自己的第六感,和預測2010年世足賽冠軍的德國章魚哥保羅一樣神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990711平溪-嶺腳瀑布、嶺腳車站、嶺腳寮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