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990725平溪-十分車站、重光煤礦、眼鏡洞瀑布、光孝祠

十分車站位在台鐵平溪支線上,早年因煤礦運輸而設,計有新平溪煤礦、石灼煤礦、重光煤礦、十平煤礦等到此站交煤,十分亦是每年元宵節舉辦之平溪天燈節的地點之一,週邊另有著名的十分瀑布及眼鏡洞瀑布。

經過這幾週的探訪,很怕平溪人不諒解,平溪的瀑布如此漂亮,卻偏挑枯水季節來拜訪,醜化了平溪之美,不過個人倒是覺得平溪有三寶,礦坑、火車以及瀑布風光無限好,除瀑布之外,還是有很多可觀之處。瀑布之旅來到十分寮這一站,十分寮擁有平溪鄉內最廣闊的河階台地,早在清乾隆年間,即有泉州人胡姓等10人到此地拓墾,以煮樟腦及種植大青為業,因為10人為10股,故名十分寮,另一說為與煮樟腦之灶有關,按每10灶為一份,有灶十份,故名十份。十分車站是台鐵平溪支線上的最大站,平溪線鐵路在大正10年(1921)7月全線完工,由台陽礦業株式會社出資興建的運煤專用鐵路,全長12.9公里,昭和4年(1929)10月1日設十分寮站,民國51年改名為十分車站,由於從菁桐到三貂嶺之間皆為單線通車,遇尖峰時段上行與下行的列車才在此站會車。
十分車站
十分車站側拍
十分車站早年因煤礦運輸而興起,有來自於北邊的礦場如新平溪煤礦石灼煤礦等,和南方之礦場如十平煤礦、定福煤礦、重光煤礦等,均在此站交煤,其中來自西南方的礦場需跨越基隆河,因此建有運煤吊橋,十分車站附近保留最完整之運煤吊橋,為建於民國36年(1947)11月的「靜安吊橋」,全長約128公尺,寬3公尺,原名靜定橋,由定福煤礦所興建(工礦公司所屬的十平礦場),吊橋連結十分村與南山村,故又稱為「南山吊橋」。吊橋在分別在民國51、82、87及98年進行過整修,但在98年6月11日清晨4點多發生斷橋事件,幸好當時為清晨且採封橋方式施工,未造成人員傷亡,不過也讓人對施工品質留下陰影。
靜安吊橋
南山村(106縣道)
另一處「平和吊橋」距離靜安吊橋最短處不到百公尺,係由益隆煤礦(重光)所興建,於昭和11年(1936)完工落成,同樣因礦場位在南方,煤炭輸送至十分車站需橫跨基隆河而建,長度比靜安吊橋更長,礦場採礦活動結束的時間最晚,反而未能留存下來,後來因毀損而拆除,目前僅餘基隆河兩岸之橋墩。
平和吊橋
平和吊橋另一側
益隆煤礦號稱十分寮第一坑,在平和吊橋旁當時亦建築一棟兩層樓高的辦公室,由於日據時期房屋普遍為單層樓的黑瓦矮舍,這棟建築物高度及造型與眾不同,故被稱為「樓仔厝」,一樓當初作為員工福利社,提供礦工們日常生活消費,二樓為礦場老闆的居所,礦場關門後,被現在的經營者買下,樓下改開設餐飲,樓上則提供民宿等服務。
樓仔厝
樓仔厝石柱
益隆煤礦於大正11年(1922)由顏家「雲泉商會」的成員顏赤九、顏窓吟兩兄弟投資開坑,民國51年(1962)7月改組為「三功煤礦」,民國72年(1973)再改組為「重光煤礦」,持續開採至民國87年(1998),才因興建基福公路通過大部分礦區而收坑。儲煤場就設在樓仔厝前面,現作為停車場使用的空地,停車場位置與鐵軌間有圍牆阻隔,進到十分車站,會經過名為「番仔坑」的小門,番仔坑指的是礦場所在位置的地名。
番仔坑的小門
樓仔厝旁的台車
雲泉商會係由顏雲年與蘇源泉兩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於明治36年(1903)共組公司,主要承辦藤田組的必需品、勞務、礦山器材買賣,事業遍及三金山,蘇源泉於明治42年(1909)往生,得年36歲,顏雲年遂於大正9年(1920)合併雲泉商會與數人共組「台陽礦業株式會社」,台陽公司產業遍及北台灣各大礦場,光復後台灣工業發展年代,台陽公司煤礦產量除供與內銷,並出口至國外,成為全台煤業之首。
重光煤礦翻車台
重光煤礦棄置之器材
重光煤礦位置靠近平雙隧道前的番子坑溪畔,從十分到平雙隧道間的這段台2丙線公路路基,即是以重光煤礦早年之運煤台車線為基礎所建。重光煤礦共有兩個主要礦坑-南斜坑與三斜坑,各深入地底250公尺及450公尺,由於礦區內特殊的地質構造,使得煤帶重疊出露,有較多煤層可選擇優良的部分挖掘,雖無大礦之規模,卻可以細水長流的持續開採76個年頭。位在番仔坑溪旁的礦場,目前已用圍籬圈住,無法進入,不過從外面觀望,礦場的生財器具還整齊的排列在礦場內,本想深入附近草堆中,去探尋礦坑的位置,但受到小女的抗議,只好作罷。
重光煤礦之場址
番子坑溪上的礦場建築
十分老街的建築緊鄰鐵道兩側,大門皆面向鐵道興建,為當地的特色之一,很多電影及廣告都喜歡到此取景拍攝,十分寮當年因為礦業興盛及鐵路交通便利,吸引附近採礦的礦工與生意人到此聚居,當地至今還保留著濃厚淳樸的建築與人情味,和小女出遊時都會帶著無線電對講機,萬一兩人距離太遠隨時可以呼叫,當走到鐵路旁的街道時,一時失察,小女竟故意走到鐵軌中央,由於有欄杆阻隔無法拉她上來,一旁的阿婆看到之後,便開始跟鄰居數落起家長的不是,「那有這款老杯,家治走亭仔腳,放囝仔治鐵支路中央趴趴走!」,當場覺得很丟臉,恨不得挖個洞鑽下去,小女實在太頑皮,後來便把她的對講機沒收,拉在身邊不讓她亂跑。
從十分車站順著老街往東行,到達十分村的最高學府-十分國小,十分國小前身為暖暖公學校十分寮分校,成立於大正5年(1916)4月1日,為平溪鄉最早設立的一間公學校,建校之初借用胡萬合先生捐地興建之成安宮上課,學生人數在民國59年時,編制最多曾達25班。
十分街道
十分國小
成安宮位在十分國小後方,建廟起源於清朝乾隆60年(1795)胡典熾等4兄弟來台經商,由於進出大陸中途須經黑水溝(台灣海峽)的強風巨浪,所以胡姓人士於嘉慶3年(1798)從家鄉恭迎媽祖,請求航海平安,早期搭建草寮安奉,後來從大陸運來石材在現址蓋小廟,嘉慶5年(1800)3月23日入廟膜拜,之後歷經道光8年(1828)、光緒8年(1882)、大正5年(1916)、大正11年(1919)、民國57年(1968)等多次翻修重建,現貌為民國89年(2000)建造拜亭後完工,內部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廟內除供奉天上聖母媽祖外,尚有三代祖師、保儀大夫等主神,並配祀觀世音菩薩文昌帝君、關聖帝君、福德正神等眾神菩薩,為傳統釋道教融合之廟宇,至今已有210年之歷史,年初時並有舉辦一連串慶祝建廟周年的活動。
成安宮右側有座成安宮碑記,為大正11年所立,由繕修發起人潘炳燭、胡萬合及李建興三人共同勒石,上頭字跡已模糊難辨。其中潘炳燭先生曾當過平溪庄第一代庄長,日本領台期間,他發現平溪煤礦露頭,為後來促成平溪煤業發展之關鍵人物,胡萬合先生捐地興學,在十分國小內設有紀念銅像與石碑,李建興先生靠煤礦致富,對地方公益事業捐輸不落人後。
成安宮碑記
成安宮
從十分國小往東行,過鐵路平交道及大橋後,即抵達十分風景特定區遊客中心。台北縣政府為發展平溪觀光,先後制定平溪都巿計畫及十分風景特定區計畫,分別於民國63年及民國72年起公告實施,其中十分風景特定區計畫以發展觀光遊憩及保護自然景觀資源為主,台北縣風景特定區管理所在基隆河四廣潭畔成立「十分旅遊服務中心」,並興建了觀景步道及2座吊橋,從服務中心連接到眼鏡洞瀑布及十分瀑布,服務中心設備新穎,又提供詳細導覽解說資料,停車便利,因此遊客絡繹不絕。
十分風景特定區遊客中心
四廣潭
服務中心的後方為基隆河,河床平坦水流緩慢,當水量較少時,上下游的岩石河床較高裸露出來,中央部分河床較低,形成方正的深潭,故名四廣潭,舊名四角潭均屬同義,河床之上有許多基隆河上游的特產-壺穴景觀,經由四廣潭吊橋可通往基隆河彼岸步道,沿河畔的高灘地修築之景觀步道,營造親水的感覺,轉過彎後,平溪線高聳之鐵橋與緊鄰的觀瀑吊橋即呈現眼前,走在群山環抱的河谷之中,兩邊盡是奇岩巨石與懸崖峭壁,景緻秀麗,鐵橋下步道盡頭便是眼鏡洞瀑布。
四廣潭吊橋
平溪鐵道與觀瀑吊橋
眼鏡洞瀑布位於月桃寮溪與基隆河的交會處,高6公尺、寬6公尺,瀑布下方岩壁因月桃寮溪水的沖蝕而向內凹,形成兩個大岩洞,外型有如一副巨大的太陽眼鏡,故被稱為眼鏡洞,基隆河河道在此轉了近90度的大彎,流速變慢,形成一處深潭。
眼鏡洞瀑布
眼鏡洞瀑布上方小橋流水造景
步上階梯至鐵橋上方,跨過觀瀑吊橋,十分瀑布位置即在下游不遠處,以前未興建觀瀑吊橋前,到十分瀑布都是走鐵道非常危險,不過觀瀑吊橋遊客人多時,也是搖晃的很厲害。十分風景區最讓人詬病的一點,便是沿途的秀麗風景皆免費,但到了最精采的瀑布處居然要收費,而且門票高達180元,所以在民國97年10月間因竊佔國土遭台北縣政府勒令停業,業者在今(99)年農曆年前縮小規模,重新對外開放,將門票從以前的全票180元降至80元,價格雖然較以前合理,但總覺得風景無價,應屬全民共有,所以還是未購票進入參觀。
觀瀑吊橋
十分山水遊樂園
「十分大瀑布育樂股份有限公司」在83年以新台幣6億元,購得都市計畫遊樂區土地,向交通部觀光局申設觀光遊樂園區,園區內除私有土地外,另有部分的公有土地,由於業者收費不合理,經人檢舉後在97年4月申請許可遭撤銷,並被縣府勒令停業,後來還遭基隆地檢署以竊占國土罪嫌偵辦,不過因「逾追訴期」最後獲得不起訴,先前之所以點出十分都巿計畫實施年份,即在突顯這些年來的荒謬性,竟無人處理,雖然後來移請監察院追究公務員行政怠惰,認定觀光局、國有財產局、鐵路局和台北縣政府都有疏失,但責任一經分攤後,機關互踢皮球結果,應該都不會有人因此而受到處分。北縣原本要推動都計變更案,打算徵收土地闢瀑布公園,但監察院報告要求縣府在變更案通過前,先輔導業者合法經營,前提是「收費必須合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妥協方案,不過還是期望縣府能夠硬起來,早日完成徵收,打造優質的旅遊環境。
十分山水遊樂園內部
十分往大華隧道口
沒看到十分大瀑布,只好到野人谷碰碰運氣,野人谷為已歇業之遊樂園,上回經過時有人看守,不便進入,不死心又再繞過來看看,這次換成2隻惡犬看門,一靠近便狂吠,原以為此地公車已停駛,忽見到一班公車經過,車上還有乘客,野人谷的牌子放在擋風玻璃前,可能已經復駛,只是不知其班次時刻為何。四週搜尋小徑過程中,從桃花園渡假村牌樓的左側,發現一處往下的階梯,盡頭處有座福德宮。
野人谷
福德宮
福德宮的下方即新寮溪,對面有一座小型瀑布,為新寮瀑布,水量不大,河道上也有大片的壺穴地形,瀑布下方亦有巨大的石洞,不知是否為先民所利用過的石洞住居,這也算是繼發現萬寶洞附近的石洞之後,另一次重要的發現,這些石洞除早期曾住人外,部分也當成放置皇金甕之用,很想順著溪流攀爬過去察看一番,但帶著小孩不太方便,不過至少知道位置,以後要探索就方便多了。
新寮瀑布
石洞
回程行駛瑞平公路往瑞芳的方向返家,途中經過「光孝祠」,為李建興先生之祖厝,「山麓門」前方有座小型停車場,此處亦是五分山的登山口之一,從「山麓門」的後方拾級而上至「琦園」,沿途種植許多的山櫻花,春天來時落櫻繽紛相當漂亮,李建興先生的銅像即樹立於「琦園」內,銅像建於民國64年(1975),由前考試院院長,孔子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先生題字,銅像背後刻有李建興成長經歷的碑文,銅像面對著南方平溪群山和基隆河,視野遼闊,風光明湄。李建興先生為瑞三鑛業公司的創辦人,從事礦業長達70年,平素事母至孝、熱心公益、頗重詩文,銅像完工前一年(1974)他參加完國際桂冠詩人聚宴後中風,此後老病纏身,民國70年(1981)往生,享年91歲。(有關李建興先生事蹟詳見拙著990608瑞芳-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三貂嶺瀑布群(合谷瀑布、摩天瀑布、枇杷洞瀑布)、大華車站介紹)
山麓門
李建興銅像
由琦園循階往上至光孝祠,步道花木扶疏幽静雅致,李家祖厝背倚五分山,坐北朝南,是一棟三合院式的建築,金黃色的屋瓦,搭配上石頭造型的外牆,看來穩固莊重,低調而不奢華,可見李家雖富有但仍保持儉約樸實之風格。主體建築看似石屋,但其實內部為鋼筋水泥的建材,原本只是一座草屋,交通不便,附近亦無住家,如無公路之開通,恐怕就湮沒在荒山之中。李建興兄弟從事礦業致富後,其弟李建和民國39年踏入政界,當選省議會議員,之後又連任好幾屆,他對地方建設都以3對等的出資方式,完成包括基隆經八堵到瑞芳的102線、瑞芳往平溪鄉的瑞平公路106線、瑞芳火車站的人行地下道等工程,所謂3對等的出資方式,乃李家負擔1/3的工程費,餘者由省、縣政府各分擔1/3經費,其中通往老家的瑞平公路,即在此模式下於民國55年興建完成,大大改善祖厝對外交通,後來其孫輩提議改建祖厝,於民國60年中秋完工,即目前之樣貌,現內部仍有李家後人居住,周遭空氣清新,景緻優美而寧靜,李家仗義疏財,令人感佩,對比現在部分企業經營者,有些壓搾勞工,部分以鄰為壑,蓋工廠賺錢,卻將污染留給地方,亦不思回饋,並想盡辦法逃漏稅,實在令人感嘆。
平溪群山
光孝祠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990725平溪-十分車站、重光煤礦、眼鏡洞瀑布、光孝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