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1000305陽明山-淡基橫斷古道(中)國立公園山之家、蜜蜂巢、竹子湖、小油坑、冷水坑、擎天崗

1000226三芝-淡基橫斷古道(上)車埕、百六碶、十八彎仔、大屯自然公園
承繼上週未完成的淡基橫斷古道行程,此行由二子坪停車場啟程,經國立公園山之家、蜜蜂巢古道、竹子湖、小油坑、中湖戰備道、冷水坑,最後抵達擎天崗。

清晨氣溫微涼,天色雲霧未開,但氣象已預報會是個好天氣,所以六點多便前往劍潭,搭乘紅5前往陽明山公車總站,當車經過文化大學時,開始有些猶豫,山上又溼又冷,到達總站剛好108路遊園公車也正要發車,立即轉乘一路被載至二子坪停車場。下車後寒風刺骨,霧氣重且地面溼滑,很想乾脆搭下班車回家,但都已經花那麼多時間上來,天空僅一些毛毛雨,於是硬著頭皮上路,如果雨勢轉大,還是可以隨時在路邊搭車回去。(7:32)
二子坪
停車場旁有座101甲公路(巴拉卡公路)的修路紀念碑,係當年駐大屯山之工兵部隊,奉蔣中正總統之令,耗時半年開闢從北新庄經大屯自然公園到竹子湖之公路,全長12公里,三芝境內約9公里,於民國41年竣工,這條道路通過大部分淡基橫斷古道的路線,也使得後來還原古道風貌變得困難。
北新莊至竹子湖道路竣工碑
鞍部停車場(國立公園山之家山徑入口)
循著人車分道的路線,來到鞍部停車場,看到芒草下方那個洞口,眉頭皺了一下,身上穿來禦寒的白色外套肯定會又溼又髒,鑽進去後踩在溼潤的泥土上又滑一跤,連褲子也毁了,反而更沒什麼顧忌。原本還不是很確定入口是否正確,但過芒草叢後,路徑變的清晰,約5分鐘後便見到國立公園山之家的煙囟。(7:51)
往國立公園山の家山徑
國立公園山の家煙囪
國立公園山の家建於昭和13年(1938),其設立背景為日本受美國於1872年設立國家公園的影響,於是在殖民地試驗推動,昭和6年(1931)制定國立公園法,昭和9年(1934)大屯山國立公園協會成立,並開始相關登山設施之建設,但後來因為二次大戰爆發,台灣總督府的大屯國立公園的計畫因此中輟。
國立公園山之家壁爐
國立公園山之家殘牆
山の家即在此時空背景下興建,提供登山露營者使用的高級小屋,木造小屋內部約18坪,內設食堂、浴廁及商店,由於山上冬天較寒冷,所以還建有約4公尺高的石造壁爐,成為現今遺留下來最醒目的殘跡,屋前的升旗台亦只剩地基遺址,周圍附近原有草坪可供野炊露營。從地圖上觀察,由此前往大屯自然公園,直線距離似乎比公路短,但路跡不明。
國立公園山之家殘牆
鞍部氣象站
原路退回到鞍部停車場,前往蜜蜂巢古道,不過得進入氣象站內部,有人是從往大屯主峰的步道起點附近,鑽竹林進氣象站,雖然直線距離不到百公尺,林子不密但路跡不明得硬切,加上潮溼下雨衣服立刻溼透,稍微鑽一下便打退堂鼓,還是到氣象站前賞櫻,道路兩旁櫻花開近五成,霧氣的朧罩下,充滿煙雨朦朧的美。(8:11)
氣象站內櫻花盛開
往蜜蜂巢古道岔路口(竹林小徑)
野狗很不識相的跑出來狂吠,打壞霧裡看花的好心情,取道人車分道的路線打算前往竹子湖,在轉彎處見到竹林中似有小徑可通,林內路跡分明,果然是接到蜜蜂巢古道,右側也見到從氣象站下來的路徑,出竹林後路徑變的寬敞,忽見一個直徑7-8公尺的大坑洞,約一層樓高,剛好擋住去路,小心由旁邊通過。(8:30)
大坑洞
儲水槽
蜜蜂巢位在大屯山鞍部的南方,可通往竹子湖,大屯山冬季時北面受東北季風吹拂非常寒冷,南面受大屯山屏障相對較溫暖,於是野生蜜峰冬日便到此地,群聚於石縫中築巢度過寒冬,故稱為蜜蜂巢,不過現今已很難找到蜜峰巢的蹤跡。
蜜蜂巢古道
七葉一枝花
大屯山為眾多溪流的源頭,山徑越過許多小溪,由於坡度陡峭,小溪向下侵蝕力道強勁,刻劃出許多數公尺深的溪谷,竹子湖的農家也在上游裝設水管,引溪水至下游使用,愈往山下走,水管的數量漸多起來。一開始還跟著古道的路線走,不過後來似乎被水管給誤導,慢慢偏離古道路徑,順著水管一路下到竹子湖。
大板根
杉木林
經過一片杉木林後,林中出現許多大洋傘的餐桌,還有一片菜園,心想大概是走到竹子湖往中正山那條路上的餐廳內部,再往下便看到有人在洗菜,廚房已開爐升火,準備迎接到山上的用餐的遊客,最後是從山園出來,老闆說我走錯路,這是私人土地,以後爬山不要再由此經過。(9:03)
餐廳
山園
這條由竹子湖往中正山的登山路,也是一條著名的賞櫻步道,尤其在靠近中正山登山口附近,兩邊整排的山櫻花,花季時宛若走在花海。櫻花在冬季時樹葉盡落,次年春季看似乾枯的樹枝紛紛綻放花朵,花瓣最盛開時即片片飄落,它的精神被日人視為國花,在台灣殖民時期,也將櫻花帶到氣候適合生長的陽明山地區種植,大正4年(1915)舊竹子湖派出所附近曾栽種緋寒櫻及吉野櫻,可能就是台灣最早栽植櫻花之處,不過早期栽種的櫻花早已不復見,現今之櫻花多為後來才栽植的。
吉野櫻
山櫻花
竹子湖係由大屯山及七星山火山爆發後之熔岩流將谷地堰塞,積水成湖構成東西兩個盆地,湖水後來侵蝕衝破火山堰塞湖,湖水流乾露出湖底平原。起初這一片土地上頭竹林茂密,充斥著包籜矢竹,起風時大片竹林隨風波動,如同海面波浪,故稱為竹子湖。
竹子湖
由於此處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十分適合作物生長,因此清乾隆年間,泉洲地區高姓、曹姓先民渡海來台,高姓家族最早向原住民買地開墾,接下來則是曹姓,後來還有林姓及其他家族先後也都到此來開墾。
海芋步道入口
竹子湖有「海芋之家」的美稱,海芋季約在每年的3月至4月間舉行,花季期間狹窄的道路常塞的動彈不得,雖然到處都有海芋田,但如果只想單純的賞花,可前往頂湖地區的海芋步道,沿途小橋流水相伴,悠閒的欣賞白色海芋及田野風光。(9:27)
頂湖海芋田
竹子湖並非一開始就種植海芋,日治時期,日本人剛到台灣時,吃不慣口感較硬的台灣米,於是引進日本米到台灣種植,剛引進時無法適應台灣炎熱氣候,每隔3年植株會產生變異,使得品質與產量下降,於是大正12年(1923)日本人找到溫度與環境相近的竹子湖地區,做為蓬萊米的種源,由此生產後再配發到各地種植,所以當時竹子湖的稻田被稱為「原種田」,昭和元年(1926)5月正式將這個品種命名為「蓬萊米」,為與台灣米做區別,台灣原生種稱為「在來米」。
海芋步道
日人除種植蓬萊米外,也在竹子湖試種高冷蔬菜,並派高銘杰先生於竹子湖設立高冷地蔬菜試驗所,從日本進口高麗菜種籽,試種成果每顆都長的很大,所以陸續很多農民也加入栽種,每年分兩期栽種,除供應本地外,也曾醃製後再包裝外銷到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
海芋
光復後由於政府經費短缺,廢除農業試驗場,蓬萊米失去支持,約5-6年後即消失不再種植,但高麗菜卻仍持續耕作,產量在民國70年達到高峰,行銷全台,之後因梨山地區交通改善,也栽種高麗菜行銷全台,無論品質及產量均優於竹子湖,使得此地高麗菜產業也逐漸衰退。
海芋田
花卉的栽培是竹子湖繼高麗菜後的重要經濟作物,海芋在民國58年引進,生長環境適合,產量在民國82年時達到高峰,一天最多達4-5萬枝,竹子湖也曾栽種許多的溫帶花卉,如唐菖蒲、劍蘭、繡球花、愛麗絲、天鵝絨、百合、鬱金香、西洋水仙等,早期很多外來的觀賞花卉,都是先在此地栽種,再推廣到台灣其他地方,不過這些名氣都沒海芋來的大,數大就是美,大規模的種植海芋,除花卉產銷收益外,後來也創造了龐大的觀光商機。
海芋步道出口
產業道路直通往陽投公路,走到這邊天空也漸漸放晴,路邊有座紅磚造的土地公廟,參拜感謝神明賜好天氣,李瑞宗教授研究報告裡有提到七星山格土地公,原位於七星山與小觀音山之間的鞍部,淡基橫斷古道從旁而過,公路開闢後被移至頂湖,不知是否即供奉在此。(9:37)
土地公廟
小油坑橋
靠近陽投公路再轉進至人車分道,不久嶄新的小油坑橋便出現在眼前,它完工於民國97年10月。舊橋的位置較新橋更靠近小油坑的坡面,由於小油坑脆弱的火山碎屑岩壁,橋下箱涵極易受到豪雨沖刷而阻塞,使得溪水溢流,影響通行安全,故改建新橋。舊橋名為大屯橋,因距離大屯山尚遠,故改建後更名小油坑橋,避免混淆。小油坑海拔805公尺,硫黃噴氣活動頻繁,昔日為硫磺礦區,硫磺煉製時,磺油流動如油,故名油坑,由於擎天崗北面的硫磺礦區的地形規模與產量較大,稱為大油坑,此地相對規模較小故稱為小油坑。(9:49)
小油坑
小油坑下方溪流
古道位置似是從舊橋的左側,穿越小油坑,山壁上猶可見小徑樣貌,不過全是芒草,攀到山壁上的小徑有些難度,所以只能繞路,循陽金公路越過鞍部,經過軍營和小油坑的入口,來到路旁一處涼亭休憩。涼亭後方有座冒煙的瀑布,係發源於七星山北麓的七星池,中間有金山斷層貫穿。(10:29)
瀑布
打石窟古道入口
涼亭對面彎道指示牌後方的草叢即為打石窟古道的入口,從這個地方開始為陡下坡,山谷下方為濁水溪仔,因為溪水流經硫磺礦源,帶硫質而呈紅褐色,故名。一望無際的竹林幾乎延伸到溪底,看不到明顯的路跡,可能要從七股另一頭上來才比較清晰,竹林裡游泳的苦頭吃過太多次,短短一百公尺的竹林,至少要花十幾分鐘才能通過,而且每次走完都傷痕纍纍,看網友紀錄這一小段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走了2個多小時,足見困難重重,這種天氣及溫度均不適合,雖然它還保留了完整的古道石階,還是得忍痛放棄,掉頭改走公路。
濁水溪仔
陽金公路與中湖戰備道路口
走公路真的蠻危險的,路邊閃躲的空間不大,來往的車子又多,最好還是取涼亭後方的人車分道比較安全,打石窟古道最後也是接到中湖戰備道路,再前往冷水坑。來到中湖戰備道路接近最高點附近,左側七股山與七星山間之谷地冒出大量的白色煙霧,底下便是馬槽溫泉的源頭。此地為熱液換質帶受侵蝕作用崩塌後而形成凹谷,看似馬喝水用的石槽,故名馬槽。(10:57)
七股溫泉與馬槽橋
溫泉溪
溫泉和噴氣孔多分佈在靠近七星山側的河床旁,岩石受熱液換質作用,呈現白色的矽化和黏土化,馬槽地區居民多以水管接引此處溫泉經營下游湯屋生意,早期尚有打通七股山以陶管引溫泉的遺跡。中湖戰備道是觀賞七股山的最佳地點,七股山海拔899公尺,遠望像是一片綠地毯,山形平緩看似非常柔軟,實則山頂芒草叢生,展望不佳,適合遠觀的一座山。越過高點後,另一側冷水坑的天氣比較晴朗,下坡無車的中湖戰備道路,看起來格外清爽。
七股山
中湖戰備道路
從鞍部的高處望冷水坑,周邊環繞著七星山、七股山及竹篙山所形成的窪地地形,七星山和七股山的熔岩流曾阻塞,因而積水形成堰塞湖,後來湖水滿溢往南方較低處侵蝕破壞形成河谷,外流的河稱為冷水坑溪,係內雙溪的源頭所在,湖水流光露出乾涸的湖底,變成今日之樣貌。(11:10)
冷水坑
冷水坑擁有七星山系最完整碗口狀的火山爆裂口,就位在菁山吊橋前的牛奶池,沼澤池底會噴出硫磺氣,游離的硫磺微粒氣泡混雜,變成白色混濁水塘,下方有磺土沈澱,早期曾開採提煉硫磺,廢棄採硫工寮後來被天寶聖道宮給佔用。
牛奶池(後方建物為天寶聖道宮)
碗口狀火山口
火山口已經沈寂不再活動,噴氣現象也勢微,但迄今仍湧出約40度左右的溫泉,和其他地區近沸騰的高溫溫泉相比像是冷水,故稱為冷水坑。中湖戰備道路的岔路口附近有座公共浴池,引七星山東麓的岩石裂隙中自然汨出的溫泉,提供免費的男、女湯各一座,外頭也有一座泡腳池可以體驗。
冷水坑公共浴池
菁山吊橋
菁山吊橋建於民國81年,紅色的橋橔架上鋼纜,跨越冷水坑溪,過橋後即轉入樹林中,曲徑通幽,經過一處小沼澤,上坡來到雞心崙旁的觀景台,旁邊還有座碉堡,距離觀景台不遠處有座河南營的遺址,曾經是清兵行軍的中繼站,當時在附近搜尋一無所獲,後來倒是在衛星地圖上發現蹤跡,下次有機會再來找找看。(11:41)
小橋流水
雞心崙旁的觀景台
步道右側沿途拉上鐵絲圍籬,避免擎天崗上的水牛離開山上範圍,跑到別的地方撒野,擎天崗草原放牧的歷史很早就開始,日人在大正12年成立大嶺牧場,光復後更名為陽明山牧場,牧場廣大,牛舍散佈在嶺上草原區的各個角落,步道途中見到兩面殘牆,屬於當年退輔會的赤牛舍,牛舍看起很像是公車的候車亭,由兩面前高後低的側牆,加上後方坡坎圍起來開放空間,面對步道這邊的出口用木柱當門來關牛隻,現今屋頂和木柱均已毁壞消失不復見。(11:49)
鐵絲圍籬
退輔會赤牛舍
陽明山牧場分屬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公所、北投鎮公所、陽明山農會、士林農會及北投農會等6個單位共同經營,山上的這些牛舍也各有所主,經過往涓絲瀑布岔路後,又見到另一處石角寮牛舍,不過周邊被圍籬隔離無法進入,牛舍僅餘牆基,已看不到任何建物,牛舍多設在有水源,以及可以抵擋冬季寒冷北風的地點,此處亦不例外,西側有水源,北側亦有小山丘屏障。(11:59)
石角寮牛舍
擎天崗大草原
擎天崗舊稱大嶺、大嶺峙、嶺頭喦或牛埔等,從舊名稱便可得知此處的地形,或是上頭的主要經濟活動,擎天卻是比喻強壯高大而有力,出自唐朝詩人孟郊作懷南岳隱士詩二首之一:「見說祝融峰,擎天勢似騰。」水滸傳第十七回:「梁山泊中,聚一夥擎天好漢。」現在名稱來自光復後國軍曾在此駐守,民國61年蔣經國先生將此地改名為「擎天崗」,這個名稱卻無法和這一片優美的景緻聯想在一起,還是舊名比較傳神。上個月到擎天崗只見牛隻不見牛舍,這次卻只見牛舍不見牛隻,昔日草原上全是牛,現在草原上全是人,順著草原上的步道,走到遊客中心搭小15下山回到士林,這趟旅程衣服由乾到溼,最後由溼又變乾,時空在腦海中的變幻和天氣一樣快速。(12:18)
竹篙山
嶺頭喦土地公廟
1000313萬里-淡基橫斷古道(下)河南營、聖公媽崙頭、風鼓手仔彎、石(石庶)瀑布、鹿堀坪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0305陽明山-淡基橫斷古道(中)國立公園山之家、蜜蜂巢、竹子湖、小油坑、冷水坑、擎天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