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1110529新店-磺窟炭坑

磺窟炭坑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小坑山,該礦於日治時期由周再思設權開採,曾有磺窟炭坑、平山炭礦、桃源炭礦、新陽炭礦等礦開採,戰後由呂良恭、連樹等人開採,礦名木原煤礦,後由宗興礦業公司承接,礦名新獅煤礦。 磺窟炭坑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新潭路二段小坑山北面山麓,通往礦場的道路已滅失,山區內曾有多處礦場開採,經過半年8次深入山區探尋結果,礦場遺構大多已滅失,最後一次是12月24日到訪。
廢棄產業道路入口
該礦係網友提議一同去探查,雖然很早以前即從日治時期的地圖得知礦場位置,亦有產量相關紀錄,戰後礦業調查時,也曾繪出該礦地點,但並無確切座標,只能大致框出粗略範圍,再進行地毯式搜尋。實際探尋前,曾詢問附近耆老,一位居住在新潭路二段老農指出,礦場地點在小坑山北面山腰處,因山勢坡度較陡,礦產採取流籠方式運往山下,再經由新潭路二段原為輕便鐵路向外運輸,原有礦工上山工作的小徑,因為廢棄數十年早已消失。
廢棄產業道路
另一位中年大叔透露,他早年在山上種植柑橘,後來改種檳榔,曾見過兩個廢棄的坑口,分別位在其果園的左右兩側,並明確指出所在地點,但他在山上的檳榔園已廢種數十年,早年的田園舊路已雜草叢生,建議勿上山。經過一番溝通後,大叔或許是被我的一番執著所感,開放越溪橋梁過河,並指點一條通往果園的山徑,這是條西側走陵線的山路,前百公尺路徑尚模糊可辨,之後便是濃密的雜草樹欉,需重新砍草開路,加上坡度崎嶇,推進困難,後遇到山區午後雷陣雨而折返。
檳榔園
第二次再探,決定改由南側小坑山往北攻,先登頂小坑山,再往北切,發現山勢急斜,峭壁甚多,無奈再次折返,仍由大叔所示的山徑闢路上山,抵達檳榔園附近,附近有石砌駁坎,以及一處平台,另一側則有運礦的流籠頭平台,遠處似乎可見到底下的礦埕。
崩塌地
大叔透露的礦坑位置,經過來回幾次搜尋,並無著落,推測可能遭到土石流所掩埋,該地區雨量豐沛,加上山勢陡峭,附近亦有大規模的走山,所以可能早已滅失。但從文獻的資料來看同時期至少有3處以上的礦場開採,從遺跡分布的範圍推測至少有三處的開採點。
小坑山鞍部古厝殘牆
一處在東側,可以由小坑山沿陵線向東,該地點有人工填平的工作平台,地勢也相對平坦,另一處在檳榔園附近,最後一處在西側,有廢棄的產業道路可達,山腰附近有明顯沿山壁鑿刻,或是石砌的臺車軌道路基。
小坑山
該礦區最初由高和尚、蘇金水、張清河、高沛裕於大正3年10月14日取得鑛第1291號礦區,範圍臺北廳文山堡直潭庄土名小坑、磺窟地內,面積74,365坪,另外王先月於大正3年10月14日取得鑛第1292號礦區,範圍臺北廳文山堡直潭庄土名小坑,面積39,699坪,兩礦先後於大正4年12月16日廢止鑛第1291號礦權、大正4年12月25日鑛第1292號廢止鑛權。
土地公廟
汐止人周再思在原鑛第1291及1292號的廢礦區,於大正6年9月28日取得鑛第1497號礦權,範圍臺北廳文山堡直潭庄土名小坑、磺窟、馬鞍格、大坪,面積394,257坪,礦區有油炭煤層,經過煤層調查,認為無開採必要之部分礦區,於大正7年9月27日減少面積,成為286,841坪。

台車軌道路基
周再思開採期間,曾鋪設輕便軌道,用來運送煤礦,自新店至磺窟,長12.73公里,輕便軌道為客貨兩用,除煤礦外也可以載人,載人的車輛稱為臺車,係因車上有4根木頭,像是翻倒的桌子的平台,所以稱為臺車。該礦自大正7年即有產量,年產量數百萬斤,大正9年礦名磺窟炭坑,昭和5年礦權移轉至株式會社泉源商行名下,昭和8年礦名平山炭礦,昭和14年另有桃源炭礦、新陽炭礦與平山炭礦同時開採。
山腰平台
戰後換照為礦業字第370號,範圍臺北縣新店鎮直潭字小坑、橫窟、馬鞍格、大坪,面積94.8235公頃,仍由泉源商行持續經營。民國49年移轉予呂良恭、連樹,執照臺濟採字第2152號,範圍臺北縣新店鎮直潭字磺窟,面積42.2836公頃。

流籠頭
民國51年礦名木原煤礦。民國52年6月17日宗興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核准設立,從事煤礦之採掘及運銷業務,資本額100萬元,公司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二段44號,取得礦權後礦名為新獅煤礦,執照臺濟採字第2784號,公司登記於民國81年8月3日撤銷。
已滅失坑口
此地屬三峽煤田的磺窟煤帶,介於屈尺斷層與新店斷層間,煤層厚20-80公分,綿延長1公里,呈北東40度走向,有上層及本層可採,層距50公尺,傾斜30-50度,煤厚20-80公分,水平坑開採,運輸設有輕便軌道,用人力推運,沿磺窟溪右岸的半山腰,到獅仔頭山腳的紅瓦厝。
運煤隧道
除前述的礦場外,另根據新店市所載,戰後新店、權原及中興等3家煤礦公司曾從事小規模開採,另1970年的地圖所載尚有新協豐煤礦及永嘉煤礦兩礦,其中永嘉煤礦開採期間為民國59年至60年,共2年,總產量11,687公噸,年平均5,843公噸。
觀音洞
觀音洞觀音佛祖廟位於猴湖旁,背倚小坑山,面朝新店溪,南側有一天然瀑布,北面為猴湖頌的壁刻,廟身位於石壁下方的天然洞內,延伸出來的拜亭則是鐵皮搭建,內部供奉主神為觀音菩薩,副祀東嶽大帝、玄天上帝、關聖帝君、福德正神、中壇元帥等神祇。
猴湖頌
洞內另有天然形成的岩石,形似蛇、龜,被以靈蛇、靈龜供奉。猴湖早年為泉州人蔡泰山所闢,以當地多山猴出沒而得名,據說王永慶的祖墳在猴湖附近,可見為風水寶地。
戰俘營記念碑
磺窟戰俘營係1945年初,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失利,原本在金瓜石開採銅鑛的盟軍戰俘,因銅鑛開採後無法送回日本製煉而關閉礦場,且擔心戰俘於盟軍登陸後可能會提供協助,於是將1百餘名戰俘送往白河,3百餘名送到磺窟。5月16日抵達,戰俘僅能自行開墾耕種維生,直到日本投降後,8月24日戰俘營才關閉。1999年3月曾囚禁在戰俘營的老兵重回遺址並立碑紀念,後因大台北華城施工興建,2004年將紀念碑移至現址並新建底座。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1110417新店-義興炭坑

義興炭坑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安坑地方,日治時期最初由林德鳳、胡佛成、林保、簡鳥洋等人設立礦權,再移轉黃火淋開採稱為義興炭坑,後由臺陽接手經營,直至民國51年礦權消滅。  

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1110227石碇-皇帝殿、永定煤礦

永定煤礦位於新北市石碇區大溪墘地方,為臺陽公司旗下礦場,民國51年開鑿平水坑,後併入文山煤礦管理。  

2022年1月16日 星期日

1110116雙溪-牡丹煤礦拾遺

牡丹煤礦位於新北市雙溪區三貂里定福路,日治時期最初由曹田設立礦權,木村久太郎開採,後因採礦糾紛讓渡予田中長兵衛,再由後宮合名會社收購,稱為武丹坑炭礦,最後納入基隆炭礦株式會社。戰後工礦公司接管,後移轉牡丹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最後經營者為定福煤礦。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1110101石碇-再訪新高煤礦

新高煤礦位於新北市石碇區員潭子,日治時期設權開採,曾有菊池炭礦、新興炭礦、東新炭礦、協志炭礦、新高炭礦等礦開採。戰後先後為新高煤礦石碇坑、永合煤礦、永鉦煤礦等,民國80年收坑。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1101121龜山-全德煤礦(嶺頂煤礦、瑞成煤礦、新成煤礦、逢記炭礦、進記炭礦、大山炭礦、木成組炭礦、龍壽煤礦、東益炭礦、東嵐炭礦)

嶺頂煤礦位於桃園市龜山區嶺頂里新朝嶺地方,全德煤礦公司經營,包含兩礦區,其一前身為瑞成煤礦、新成煤礦,日治時期為逢記炭礦、進記炭礦、大山炭礦、木成組炭礦,其二為龍壽煤礦、日治時期為東益炭礦、東嵐炭礦。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1100301鶯歌-中湖煤礦(三友炭礦、益田炭坑樟普坑、鶯歌炭礦、渡邊炭礦)

中湖煤礦位於新北市鶯歌區樟普坑,日治時期由大原忠太郎設立礦權,後移轉由益田萬太郎開採稱為益田炭坑,再交由渡邊音成包採稱為渡邊炭礦,礦權移轉予賴森林時為三友炭礦,末期為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戰後由陳章義所開採稱為中湖煤礦 。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1100221龜山-良村煤礦

良村煤礦位於桃園市龜山區塔寮坑地方,該礦自民國57年1月4日設立礦權,民國84年11月7日礦權消滅,礦權人周良富,該礦位於塔寮坑溪上游支流溪谷中,對外聯絡道路已滅失,礦場相關設施保存良好。

2020年3月8日 星期日

1090308龜山-臺煉煤礦(桃園坑煤礦)

臺煉煤礦位於桃園市龜山區嶺頂,日治時期由臺灣拓殖株式會社開採,戰後由游金來等人開採稱為桃園坑煤礦,民國49年9月由臺煉煤礦公司承受經營,民國55年收坑。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1081114沖繩-首里城、玉陵

首里城位於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為琉球王國時期興建,2000年時被納入世界遺產,2019年發生火災將首里城的正殿、北殿、南殿全部燒燬。玉陵為王室的墓園,由尚真王於1501年為埋葬其父尚圓王而興建。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1081028北海道釧路-本岐炭礦

本岐炭礦位於日本北海道白糠郡白糠町,大正13年(1924)由庶路本岐炭鑛株式會社開設,昭和16年(1941)被明治鑛業株式會社併購,稱為本岐炭礦,開採至昭和44年4月封坑。

1081028北海道釧路-雄別古潭歷史資料室、雄別炭礦

雄別炭礦位於日本北海道釧路市西北方,最初由北海炭礦道株式會社經營,大正12年雄別鐵道開通後才正式採礦,隔年被三菱財閥併購更名為雄別炭礦鐵道株式會社,戰後財閥解體脫離三菱鑛業獨立經營,昭和45年2月27日封坑停採。

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1081027北海道釧路-釧路市立博物館、春採湖

釧路市立博物館位於日本北海道釧路市春採湖畔,館內展出釧路的自然資源、歷史與產業、以及原住民阿伊努族的文物。春採湖為海平面下降時留下的湖泊,擁有豐富鳥類和植物生態。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1081026北海道釧路-釧路煤礦(太平洋炭礦)

釧路煤礦位於日本北海道釧路市,前身為太平洋炭礦,最初從明治38年(1905)的安田炭礦開採,後由木村組承繼,大正9年(1920)設立太平洋炭礦株式會社,2002年收坑後,釧路炭礦開採迄今。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1081025北海道釧路-鶴居村、雄別鐵道8722、釧路港

日本北海道釧路之行,係受到田川市石炭・歴史博物館的福本寬先生邀請,參加年度盛會「全國石炭產業關連博物館等研修交流會」,簡稱全炭博研。這是由日本全國各地方的煤礦業博物館、研究煤礦文史相關大學以及煤礦和鐵道迷所構成的組織,每年由會員博物館擇一地點舉辦,此次輪由釧路市立博物館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