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與新港以前合稱為笨港,兩地以北港溪為界。北港朝天宮創建於康熙33年(1694),北港鎮人口約4萬餘人,但每年來自海內外香客擁進朝天宮參拜逾610萬人次。嘉義縣新港鄉板頭厝交趾剪粘藝術村原為糖場經營嘉北線五分車的鐵路車站,嘉北線停駛後板頭厝車站曾被拆除,後來依原貌重建並加入傳統廟宇交趾剪粘藝術,成為有趣的觀光景點。
紅色橋拱的北港觀光大橋為跨越北港溪,連接雲林、嘉義兩縣的橋樑,造價高達1億5千萬元,於民國92年11月竣工,全長232公尺,串連北港朝天宮和新港水仙宮,在北港端橋頭邊,有兩尊超大型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花燈,係朝天宮為迎接龍年燈會,特別斥資600萬元所打造高達22.7公尺的花燈,壯觀的造型猶如天神下凡一般。紅色皮膚的千里眼右手持叉,左手高舉額前望遠,據傳能視千里之物,藍色皮膚的順風耳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附耳聽音,據傳能聽千里之聲,兩神為媽祖的護法。
千里眼及順風耳的來歷正史並無記載,不過孟子倒曾提及過2個古人,具有類似的特異功能,離婁篇:「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黃帝時代有個叫離婁的人,字離朱,他的特異功能在於百步之外可以看到秋天鳥獸身上剛長出的細毛,也能在幽暗的房間中分辨出5種顏色,而師曠是春秋時代晉平公的樂師,字子野,一出生就失明看不見,不過對於音樂倒是相當專精,聽到聲音就能判別吉凶。師曠能聞聲就知道戰事的勝敗,國家的吉凶,相當聰明,但千里眼與順風耳是否即由此二人演繹而來,不得而知。
另外在封神演義中,紂王屬下有一對法術高強的兄弟,兄高明能眼觀千里,弟高覺能耳聽八方,兩兄弟助紂為虐,戰爭時能在遠距離外洞悉敵情,周武王不敵大敗,姜子牙知道後心生一計,他以旗幟來遮蔽高明視線,擂戰鼓來混淆高覺聽力,並灑狗血驅邪氣破解法術,在耳不聰目不明的情況下,兩人最後戰死,魂魄飄到桃花山,擾亂百姓,當地民眾苦不堪言,後來媽祖經過此山,被高氏兄弟逼婚,媽祖為救民於倒懸便與其相約鬥法,勝者收兩人為僕,敗者從其要求,鬥法結果兩兄弟輸了,從此成為媽祖的護法。
北港舊稱為笨港,17世紀荷蘭人所繪地圖中稱為Ponkan,當時附近有Voborlangh等社原住民出沒,閩粵移民到此地後,依原住民語音譯為笨港。天啟元年(1621)顏思齊聚集3千餘漳州、泉州貧苦人民渡台,登陸笨港設立十寨,開啟漢人大規模移墾台灣。天啟4年(1624)鄭芝龍前往依附,隔年顏思齊病逝後,鄭接收其部眾。鄭芝龍在崇禎元年(1628)接受明朝招安,後來福建發生大旱,他便建議將災民以每人白銀3兩,每3人給牛1頭,渡海來台拓墾,區域大約在今台南縣鹽水港以北,至雲林縣北港、虎尾一帶,以笨港為門戶。
笨港大略位置在今的新港水月庵到北港碧水寺之間,康熙時期笨港街已發展成為重要巿鎮,乾隆年間稱為小台灣。乾隆15年(1750)笨港溪(北港溪)洪患將田園和笨港街一分為二,成為笨港南街(笨南港)與笨港北街(笨北港),為爭奪氾濫後的新地盤,乾隆47年(1782)爆發漳泉械鬥,造成後來泉州人守笨港北街,漳州人走笨港南街,笨港北街即後來的北港。
朝天宮附近有許多的榨油工廠,走進宮前的街道,遠遠即傳來陣陣的麻油和花生油的香氣,此地從清初迄今,均為當地農牧產品的集散中心,油品純正香醇,為拜完媽祖後的最佳伴手禮,此外還有麻粩、糕餅和傳統在地小吃等,都值得駐足品嚐。
朝天宮主祀天上聖母即媽祖,緣起於康熙33年(1694)佛教臨濟宗第34代禪師僧樹璧和尚自湄洲奉請媽祖赴臺傳香,在諸羅海口笨港登陸,起初在民宅內供奉,康熙39年(1700)由陳立勳在今廟前左側捐地建「天妃廟」。雍正4年(1726)雍正帝御書「神昭海表」匾額分送湄洲、廈門、台灣三地懸掛,以謝神恩,原匾置於官建媽祖廟台南大天后宮,此處匾額係摩得非原匾。
雍正8年(1730)廟宇重建,因康熙23年(1684)敕封媽祖為天后,故廟名改為天后宮。乾隆16年(1751)整修,乾隆39年(1774)擴建,正殿奉祀媽祖,後殿奉祀觀音佛祖、十八羅漢,時任笨港縣丞薛肇熿並撰文立「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碑。嘉慶17年(1812) 為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住持僧浣衷將宮名改為「朝天宮」。
明治38年(1905)年4月北港朝天宮因為大地震震毀(朝天宮官網記載為光緒31年(1905)4月,但應該是1906年3月17日發生芮氏規模7.1的梅山地震),後由地方人士和北港支廳長安武昌夫捐款重建。大正4年(1915)發生西來庵抗日事件後,總督府為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開始整飭台灣民間信仰的問題,因此朝天宮在大正10年(1921)成立管理委員會,由北港區長蔡然標任管理者。
日治時期曾有兩位台灣總督至朝天宮參拜,大正2年(1913)第5任總督陸軍大將佐久間左馬太特獻「享于克誠」匾額以及100日的元香油錢,創下總督贈匾給台灣廟宇先例,其典故出於尚書太甲:「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指鬼神不保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原匾懸於聖父母殿,不過民國84年燬於大火,此為複刻版。
昭和4年(1930)第13任總督石塚英藏亦獻匾「神恩浩蕩」,他也是第一個登頂玉山的總督,該年10月27日亦發生著名的霧社事件,總督府殘忍血腥鎮壓原住民,歷經50餘天,此匾究係鎮壓前或鎮壓後所獻不得而知,他在隔年因此事而被解職。之後日本實行皇民化運動,各地廟宇均受摧殘,唯朝天宮受保全,大概也是因為有這2位總督背書的匾而受庇佑,目前所懸石塚英藏之匾,應該也是復刻版。
朝天宮前殿為歇山重簷式建築,中央是三川門,兩邊各為龍、虎門,第二進正殿為三重硬山式建築,供祀天上聖母、鎮殿媽祖、湄洲媽祖等30尊媽祖神像,正殿兩邊有註生娘娘殿與福德正神殿,以及鐘樓與鼓樓。第三殿為觀音佛祖殿,左右為三官殿及文昌殿,第四進中室為聖父母殿,主祀媽祖的父母及兄姐之神主牌,左室開山廳供奉歷代住持神主,右室為神房存放儀杖。
朝天宮為內政部核定二級古蹟,3百年來屢經擴建,內部一磚一瓦一木,無一不是建築藝術,廟內的樑架結構及木雕皆出自於名匠之手,金壁輝煌華麗美觀,琳瑯滿目,皆為藝術文化精品,各式石雕姿態各異,表情生動,值得細細品味。每年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和3月23日媽祖誕辰,廟方舉辦祭典,各方信徒和分靈廟宇均陸續回北港進香,大甲鎮瀾宮以往遶境進香,也都以朝天宮為終點,但在民國77年後則改至新港奉天宮迄今。
一走進板頭厝交趾剪粘藝術村,立即被鐵軌沿線繽紛多彩的雕塑所吸引,馬賽克拼貼的休閒椅、水牛和壁畫,卡通造型的交趾陶圍牆,描繪著兒時的歡樂時光,原本淳樸的農村,在交趾剪黏藝術的妝點下,增添許多活潑可愛的歡樂氣氛。這是一個由社區居民、地方文史團體與藝文人士,結合廟宇工藝師傅,將傳統工藝轉換為社區景觀藝術,並保留舊時糖場鐵路,所規劃打造出的藝術之村,除彰顯地方歷史發展特色,也替傳統工藝注入新元素而得到傳承。
交趾陶常見於裝飾一般傳統廟宇、宗祠的低溫多彩釉陶作品,係清治時期由福建、廣東民窯體系所引進,日治時期將嘉義燒製的廟尫仔通稱為交趾燒,是一種結合捏塑、繪畫和燒陶等三種工藝於一體的藝術,但由於交趾陶昂貴又不耐用,因此匠師發明將剪裁過的陶磁片粘在模型上,做成嵌鑲式的浮雕,用以替代交趾陶,故稱為交趾剪粘。
板頭厝位於嘉義縣新港鄉,與北港鎮僅一溪之隔,屬於笨南港的範圍。前面提及笨北港的歷史,接下來看看笨南港的發展,乾隆51年(1786)發生林爽文抗清事件,笨南港板頭厝附近7庄居民起而響應,由於漳泉爭奪地盤的心結,笨港北街結壘自固,隔年林爽文軍縱兵劫掠未歸附的笨港北街。之後清軍援兵到來,攻破笨港林爽文的大本營,板頭厝、南港街等7庄園遭燒殺擄掠,村庄成為焦土。事後北街建義民廟,南街建南壇(後改為水月庵),以紀念傷亡的鄉勇。
田邊的一間小廟,上頭八蠻軍的文字吸引了我的目光,經查八蠻軍為傳統村落四方的守護神,屬於五營神將之一,五營分為東營九夷軍、南營八蠻軍、西營六戎軍、北營五狄軍、中壇三秦軍,各營由各自的元帥統領,又稱為五營元帥或五營將軍。元帥的姓氏有多種說法如「龍朱白武李」、「溫康趙馬李」等,一般多採用「張蕭劉連李」,只有中央主帥的中壇元帥較無為異議,均為李哪吒。
設置方式通常在聚落中央或廟宇設置中壇元帥,村落四方重要出入口則設置四營兵馬,東營為九夷軍,統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馬(青龍);南營為八蠻軍,統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兵馬(朱雀);西營為六戎軍,統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兵馬(白虎);北營為五狄軍,統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兵馬(玄武);中營為三秦軍,統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兵馬。奉祀方式則有旗子、神位、符咒、令牌、小神像、木偶頭等不一而足,祭祀也有一些特殊的儀式。五營將軍的信仰,猜測可能與早期的戰亂,村莊為求自保有關。
嘉慶2年(1797)威力強大的颱風來襲,山洪暴發,造成笨港溪泛濫,河流改道南移數十公尺,南街災情慘重被河道切割為前後街,後街漸漸併入北街,南街由於屋毀甚多,居民外移,因此後來形成北街繁榮,南街衰退的現象。由於天災人禍頻仍,使得居住在笨南港的漳籍先民因街肆遭沖毀無法安居,被迫陸續遷徒至東方的麻園寮,於嘉慶9年(1804)新建街肆,稱為新南港,而原南港街則稱為舊南港,而奉天宮也在嘉慶23年(1818)新建完成。
道光以後笨港溪仍不斷侵蝕南岸,舊南港因為河道淤積,喪失港口機能而漸漸沒落,由新南港取代舊南港的地位,清末時由於新南港地名太長,故改稱為新港,大正9年(1920)實施地制改正,由於很多地方都有新港這個地名,加上該地已遠離河港,故更名為新巷,直到戰後才又改回新港。
剪粘雕塑中有很多關於牛的作品,牛隻是早期農村相當重要的勞力來源,用以協助農民耕作,北港溪河床緩斜坡地曾是北港牛墟巿集,早期的大型牛墟交易量一日可達千頭以上,每旬的三、六、九日為市集,現代化農村多以機械取代畜力,役牛的需求大幅降低,肉牛需求提高,但都不在牛墟交易,因此巿集也跟著沒落。前面提及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以朝天宮為終點,大甲媽祖在清治時期約12年辦一次回湄洲進香,日治時期因禁止兩岸往來而停頓,後來藉著往返於大甲與北港牛墟的牛販,買賣牛隻的經濟活動,為祈神還願而形成組團至北港朝天宮進香的宗教活動。
板頭厝屬於笨港最東邊的聚落,曾經是笨港的行政中心,雍正12年(1734)縣丞設於此地,古地名有數種稱謂:一說笨頭厝或阪頭厝,意指在笨港東邊的頭厝之意;另一說半頭厝指嘉慶19年(1814)烏水泛濫,造成板頭厝一半居民往生,故名半頭厝。
板頭厝車站為昔日台糖五分仔車北港線(嘉義-北港)的候車站,起點站嘉義,沿途車站依序為竹圍、北社尾、牛斗山、菜公厝、新巷、板頭厝,終點站北港,全長18.8公里,該鐵路係由北港製糖株式會社搭建,該會社成立於明治43年(1910),由小松楠彌等人以資金300萬圓所創設,並申請1千9百多公頃的預約開墾地,以大規模的自營農場為基礎,在北港街設立新式的北港製糖所。
為載運附近農地種植的甘蔗原料,以北港為中心,鋪設數條五分車鐵道,其中嘉義-北港線於明治44年(1911)8月30日開業,起初以貨運為主,蒜頭至新港南崙的崙仔線架設完成後,為甘蔗的原料線,在板頭厝交會,大正6年(1917)嘉北線加入客運營運,並設立板頭厝車站,提供附近村莊居民對外交通,並調度火車往蒜頭糖場。
民國71年8月17日下午5點5分自嘉義開出最後一班紀念列車後,台灣五分車的客運業務從此走入歷史,貨運也於民國87年停辦,民國90年4月拆除木造車站,7月時嘉義縣政府將嘉北線鐵路橋移至新港鐵路公園,並登錄為歷史建築。
在板陶窯創辦人陳忠正的努力下,結合板頭鄉親與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志工合作,建立板頭厝車站公園,參照原貌重建板頭厝車站,並配合交趾剪粘藝術,不但保留了傳統文物,也讓此地變成特殊的觀光景點。
板頭厝月台附近有許多文藝工作者販售一些傳統藝品或拌手禮,最旁邊則是板頭阿兄賣燒呷涼的店面,傳統甜點和冰品應有盡有,真材實料錯過可惜。板頭厝號稱笨港原鄉開台第一庄,曾經繁華後來沒落,如今藉著文創產業,讓這個村莊又充滿豐沛的活力,期待社區的願景「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能早日實現。
肉圓是彰化特產之一,到彰化沒吃肉圓,就跟到嘉義沒吃雞肉飯一樣,一般肉圓的做法,外皮通常用蕃薯粉加太白粉用一定比例充份攪拌調成像醬糊一樣濃稠,先塗抹一層在磁製或鐵製的小碟子上,再添入絞肉和筍乾或筍塊的內餡,然後再抹上皮漿,之後將已初具外型的肉圓放到蒸籠內蒸熟,冷卻後收齊,待需要食用時,再放入油鍋內加溫,取出後再上特調甜與鹹的兩種醬汁,即是好吃的肉圓。
阿璋肉圓和北門口肉圓是這一次要PK的對象,阿璋肉圓遠近馳名,又有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加持,生意興隆,店面很大,而北門口肉圓店面則沒那麼華麗,桌椅擺在騎樓下,兩家同樣都有排隊的人潮,我們先嚐過阿璋肉圓後,再續點北門口肉圓,阿璋肉圓是泡油加溫外皮較軟嫰,北門口肉圓則是油炸調理外皮較酥滑,各有擅場,最後我們一行6人採無計名方式投票,結果是1:5壓倒性的比數,但究竟那家1票,那家5票,得您自己親自嚐過後說了算。
六天五夜的旅行,在享用美味的彰化肉圓後畫下句點,盤點繞行半個台灣的所見所聞,雖然只是走馬看花吃吃喝喝,卻也成果豐碩,對所居住的這塊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同行的小姨子發出疑問,文章的內容讀起來好像我們是去到不一樣地方,大概是我都心不在焉吧!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20201雲林-北港朝天宮、嘉義-新港板頭厝車站、彰化-彰化肉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