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1020131台南-四草砲台、大眾廟、綠色隧道、七股鹽山、嘉義-北回歸線太陽館

環島旅行第5天的行程安排,上午由高雄出發,前往台南巿四草地區台江國家公園的台江生態文化園區,參訪大眾廟、四草砲台、綠色隧道,之後轉往七股鹽山,再繼續北上至嘉義水上鄉北回歸線太陽館,晚上下塌嘉義兆品酒店,至夜巿品嘗名產雞肉飯及砂鍋魚頭。

高雄住宿米朵花園旅店,其內裝為歐式風格,處處得以窺見設計上的巧思,電梯內設有歐式情人椅讓人印象深刻,早餐尚可,服務還算不錯。離開旅店往四草先取道中山高,然後接國道8號西行,下交流道後跟著導航指示進巿區,花了一些時間,如果改走台江大道的外環線,到四草的速度會快一些。
台江生態文化園區
台江國家公園為台灣第8座國家公園,由台南巿長許添財在任內時積極推動,於民國98年1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因園區主要範圍早期為台江內海,故以台江為名,除台南沿海濕地為重要水鳥等生物棲息區域外,亦包括四草砲台、明鄭時期歷史遺跡鹿耳門港、鹽場等古蹟。
四草大眾廟
四草大眾廟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原址在台江內海北汕尾島南端,由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王之麟為奉祀島上孤魂,於康熙39年(1700年)所創建,後該廟主祀鎮海大元帥陳酉,配祀十方聖賢、鎮海二、三、四、五元帥、天上聖母、玄天上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中壇元帥、四大將(七爺、八爺、甘爺、柳爺)及文、武聖君等。茲將廟內有關大眾廟沿革與鎮海大將軍之簡介摘錄如次。
神威顯赫
四草北汕尾島開基大眾廟沿革誌
緣本廟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九年(西元1700年)庚子年,由台廈道王之麟奉命建造,主祠島上(明鄭陣亡)孤魂,後因年久廟宇傾圯,迭次重葺廟誌軼事無資可稽,據古老傳聞,屢經台南三郊組合重修,延至民國十五年日本昭和元年丙寅因破塌不堪,而全部拆除依原型重建,昔時四草四週環海,迨至(民國六年日本大正六年)東北面,日人開發安順鹽田,而西南端一片海灘浮腹地的荒蕪海埔新生地,被日本政府劃為造林保留地,禁止開發,是時島上漁戶有三十二家,惟賴補魚維生,實貧無立錐之地,貧乏可見,其建廟經費總計日幣陸仟餘元,皆由各界善信大德,傾囊捐助,始能順利完成,迨至民國五十年辛丑,再由里民鳩資修葺,因於邇來香火日盛,需要擴建,承蒙各方善信大德嚮應,事經信徒大會議決通過,才於民國七十三年甲子拆除舊廟,經整地後,於翌年乙丑年農曆二月二十日破土奠基開始興建,迨至民國七十六年丁卯年農曆十一月初十日,進火入殿安座,全部經費計支新台幣:壹億餘萬元,大半由各方善信大德傾囊捐獻贊助,才告順利完竣達成興建任務。
總幹事 李天珍 吳坤山 敬撰
鎮海大元帥
本廟奉祀主神 鎮海大元帥,姓陳名酉(諧音友),台灣人,生長海演,諳熟水務,康熙六十年朱一貴倡亂陷台,駐廈門水師提督施世驃統舟師五百餘艘,往台時令先駕小舟於鹿耳門插標為嚮導,事平敘功授把總,累遷至金門鎮標遊擊(登錄台灣文獻叢刋重修福建台灣府誌第三冊)。世代流傳,陳 酉秉性剛直,勇力過人,勤奮自勵人稱牛車友,牽牛板車搬運為業,營生海濱受僱運貨,際遇大清官船臨岸,船隻擱淺,眾卒下海力推不遂,群眾簇擁觀望,陳 酉自告奮勇,挺身而出,單人推船出海,官員讚謂台灣奇人,稟奏皇上封官於朝,累陞至提督,鎮守台南,乾隆皇帝得知,渠其在台忠君愛國,軍紀森嚴,威震兇暴,護國安民,功勲顯赫,下詔回朝欲加封官,時留傳言,陳 酉軍令峻嚴,處斬者眾,招致奸官讒侫傾軋,於回朝海中縈懷鬱結,吞金投海自盡,遺體挺立海上,漂至北汕尾島(現址四草大眾廟)前大海,時颶風驟作,船出入受阻,當地居民相顧失色,訴隨官兵僉求祈願,稟陳皇上入廟奉祀,庻陳 酉遺體遂願而倒(倒下方向即今廟址方位),皇上獲悉,於乎慰以忠肝義膽,正氣磅礡,明詔重建大眾廟,諡封陳酉為鎮海大元帥,立廟留名,為後世奉祀膜拜。
世代子孫 子欽 顯源敬撰
四草砲台碑記
大眾廟的斜對面是鎮海國小,學校操場旁有一座看似圍牆的建築物,牆上老榕盤根錯結吸附,該牆即是四草砲台殘存的城垣,長118.6公尺,高165-175公分,底厚150公分,頂厚123公分,牆上有13個圓形的砲孔,國小內側牆面為花崗岩所砌的外壁,外側牆面則是以卵石所築之牆垣內壁,砲座和濠溝皆已消失,除此城垣外,現場似已無其他砲台建築的殘跡。
四草砲台
四草地區由於時空變幻,滄海桑田,砲台原本面向大海,現今距離大海有一段距離,實難以想像,它曾是叱吒風雲的重要海防據點。四草舊稱為北汕尾島,是古台江內海外緣的沙洲,當時赤崁為台江灣的內岸,天啟4年(1624)荷蘭人被明軍逐出澎湖進入大員港上岸前,曾登臨此海上的過渡小島,當時安平大港尚可停泊大船,台江後來成為台南與大陸通商的必經航道,四草大港為台江與外海相通的港道。
老榕與砲台
道光20年(1840)清英為鴉片走私問題,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懿律領兵6月底達廣州海面,與滿清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為防止英軍攻台,時任台灣兵備道的姚瑩提出「台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奏議在全台南北建造17處海口防禦砲台,文中關於台南府城的部分指出:「台灣府西城外,即系內海,外有南北沙汕二道,橫亙百餘里…。四草與安平斜隔大港,即北汕之首也,其外水勢寬深,台灣大商船自內地來,皆停泊於此,俗名四草湖。」
圓形砲孔
姚瑩於安平大港南岸設4座砲台(今安平路與安北路口),北岸四草設1座砲台,用以監控船隻之進出,強化府城門戶防務。四草砲台初建完工時規模共有砲墩10座,俗稱鎮海城,墩外設置濠溝佈有2萬隻竹籤,溝外有釘皮、釘桶與鐵蒺黎,以防敵人涉水進入,原始臨時性砲墩是用竹簍儲砂,層層堆積,用麻袋為垛口,道光21年(1841)姚瑩將砲墩改為填夾牆,道光22年(1842)將砲台改為石壁,成為永久性防禦工事。其外挖有長濠,連長30丈,安砲7門,大概1千5百斤有2門,8百斤2門,1千斤3門。
竹筏港
四草地名由來有數種說法,一說明鄭登陸時,發現島上有4株奇草,莖中質地似保麗龍,故名「似楚」,台語發音同「四草」,一說為先民至島上落腳時,沙灘上不是刺刺的林投,就是臭屎茄苳(冬青菊,又稱鯽魚膽),只有草海桐旁最適宜搭草寮居住,而草海桐俗稱四草,另一說則是指島上到處都是草(台語發音四過攏是檚(檚讀音同草))。另一種說法認為四草的地名源自「四草大山」,俗稱草山,但在日治時期被剷平種植蓖麻。
竹筏
大眾廟的後方係四草紅樹林保護區,廟東側為竹筏港溪的河道,提供塑膠竹筏載客遊覽綠色隧道的服務,成人票價150元、兒童100元,來回時間約30分鐘左右,有專人在竹筏上解說紅樹林生態,是相當值得嘗試的活動,此處另有四草湖的行程,但當日似乎未開航。穿上紅色的救生衣,戴上斗笠,跟著一團戶外教學的小朋友一起上船,沿途航行平穩,風景秀麗,錯過可惜。
上船
河道南方的閘門,係通往海邊的運河,竹筏沿河道向北行,兩旁為紅樹林的景觀,種類以水筆仔、欖李、五梨跤、海茄苳為主,大多分布在大眾廟的西面和西北面,面積廣達3公頃,綠色隧道即是後半段以紅樹林將河道覆蓋起來的特殊景緻,此處因位於鹽水溪和曾文溪的出海口附近,為適宜紅樹林生長的沼澤地,紅樹林耐鹽、胎生,發展出支持根與呼吸根,具有保土護岸和淨化水質土壤等功能,除紅樹林外,沿岸軟黏的土壤也居住著許多的招潮蟹和彈塗魚等小生物。
水筆仔
大眾廟的後方除紅樹林外,也有許多的福地,由於此地曾是古戰場,發生過數次大小戰役,如永曆15年(1661)鄭成功駐軍曾與荷蘭軍在北汕尾島激戰,遺留下約2~3百具荷軍遺屍,康熙60年(1721)水師提督施世驃與朱一貴首役於此,乾隆52年(1787) 水師提督黃仕簡分兵從鹿耳門、鹿港登陸,欲平定林爽文但久戰無功,嘉慶8年(1807) 閩浙水師提督李長庚率邱良功、王得祿等前來追剿海賊蔡牽,殲敵於北汕尾。
招潮蟹
長眠於此,無人收埋之明清兩代戰死之中、荷軍士,並連同早期移墾、克死異鄉的先民,後來大眾廟擴建時,在神明起駕的乩童指示下,骸骨被挖掘出來,其中許多大於一般漢人的骸骨,推斷應為荷蘭人屍骨,因此依照遺骨特徵區分中外,由黃典權教授命名為「海靈佳城」分葬於廟後,並勒石紀事。民國92年荷蘭前總理范奈格(Andreas Van Agt)造訪大眾廟,經擲杯請示神明同意後,打開海靈佳城祭祖,察看先人骨骸。
荷蘭海堡遺址
西元1624年(天啟4年)荷蘭人被明軍逐出澎湖後登陸北汕尾轉進大員,當時北汕尾已是漢人、外國人、薩摩人、海盜及當地原住民等作為商業交易之地,荷人以竹子、木材在北汕尾南端建築商館,後來因為缺乏飲水,隔年將商館遷到赤崁,1626年(天啟6年)荷人在北汕尾北端建熱勿律非砦(Zeeburg),荷語意為海堡,用以保護進出大員港的船隻,與熱蘭遮城呈犄角之勢的守備。
倒影
城堡在1631年(崇禎4年)改建為3層樓並設防塔,上層架有6門大砲,不過有時城堡在高潮時會有潮水侵入,因此在完工後開始崩潰,1656年(永曆10年)毀於暴風雨,荷蘭人任其荒廢未再重建,由於此一失策,才讓鄭成功得以在永曆15年(1661)攻下北汕尾島,進而收復台灣,倘若當時荷蘭人修復城堡且佈重兵,恐怕整個台灣史得要重新改寫。海堡遺址在民國51年被發現,67年立告示牌、87年探測性地開挖。
綠色隧道1
台江灣在西元1624-1822年間,屬於隆起沙土堆積型海岸,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長7公里,荷治時期係被沙洲所包圍的天然海灣,沙洲之漂沙為古代河川排沙而來,明鄭時期每遇豪雨則夾帶大量土石入海,港灣開始淤積,而有了大港、鹿耳門,清治時期沙洲持續擴大且與陸地連接,海灣消失產生鹹水湖,大港淤積的結果,船隻進出鹿耳門水道須插標。
綠色隧道2
道光2年(1822)漚汪溪因山洪爆發改道,而創造出曾文溪,並因大量輸沙,造成內海加速陸化且許多鹹水湖因而產生,也使得安平與府城相連,道光3年(1823)的一場大風雨過後,海砂回填,淤積更甚,鹹水湖長成陸地,沙洲變成海岸線,四草湖也在此時成型。
綠色隧道3
此大風雨造成鹿耳門水道淤積,大船只能泊於四草海口或國賽港(今七股),由於安平與府城陸通,國賽港至五條港的航運受阻,大船需將貨物分裝小船才能到安平,府城三郊需經常疏濬河中泥沙,以保航運通暢,甚至開墾國賽港和鹿耳門間通行竹筏的河道,稱為竹筏港,竹筏港南經鹿耳門鑿一運河到四草湖,接安平至台南市區。
釐金局遺址
綠色隧道即位在國賽港和鹿耳門間的竹筏港河道,商人以此河道用竹筏來運送貨物,因此清代在此設置釐金局,設關卡抽取釐金,即課徵關稅。綠色隧道最精華的部分,即位於釐金局前方百餘公尺由紅樹林所遮蔽的河道,此處河水清澈見底,平靜無波,水面如鏡,紅樹林在水面形成倒影,美得令人窒息。
回程
由於台江灣的淤積,因而促成四草湖的興起,成為府城的外港,創造出黃金時代,直到明治39年(1906) 因鹽水溪洪水氾濫而淤塞,經疏濬後僅通小船,四草湖便漸漸失去其重要地位,日人在大正11年(1922)開鑿連接台南市區與安平港間的運河後,四草湖更加一蹶不振。
四草湖面積持續縮小,成為台江內海遺蹟,褪去光環的四草湖周圍成了魚塭和鹽灘,後來為了經濟發展被劃為工業區,幸好環保意識抬頭,一部分被劃為保護區,才讓此充滿歷史和自然生態的景觀得以保存下來,希望在台江國家公園能持續推動此地天然和文史資源的保護及發掘工作,讓這一片美景得以永續流傳給後代子孫。
七股鹽山
下一站前往七股鹽山,七股區境內之鹽田大多闢建於日治時期,利用當地適宜的氣候,引海水曬鹽,早期以勞力密集的人工曬鹽方式作業,生產成本過高,民國71年起改採機械化鹽灘計畫,但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不敵低成本進口鹽的競爭,以及台南科技工業區的闢建,到了民國91年5月12日台灣最後鹽田七股鹽場全面停曬,僅保留一部分土地,興建鹽業博物館保留鹽業的文化。
鹽山步道
七股原本大部分土地早期屬於汪洋浩瀚的台江內海,明末時漳泉地區先民隨鄭成功渡海來台,定居在十一份以北,七股溪以南的沙崙。乾隆末年幾次洪水所帶來的淤沙,在港灣形成海埔,道光3年(1823)大風雨後使得台江陸化,先民在吳府三千歲明筊指示下遷往原居地西北方的海埔地拓墾,由王、曾、黃、陳、林、謝、洪等7姓共7股首,將十一份以北至下山仔寮以東的土地由東到西分成9段,每段約400公尺寬,種埔薑仔為界,其中地勢較高的4、5段留作建地,其餘7段由分給7股首,成為七股地名之由來。
鹽山
由於此處為海埔新生地,土壤貧脊含鹽,加上海風吹襲,作物不易生長,因此土地利用以養殖魚塭和曬鹽佔多數。早期先民採煎熬海水來製鹽,品質較差,明鄭時期參軍陳永華改良製程,引進淋滷曬鹽法,在當時的瀨口(今台南喜樹附近)闢築全台第1畝鹽田,教導人民修築坵埕,潑海水為滷,經曝曬成鹽,正式揭開台灣的曬鹽史。
登鹽山
七股區曬鹽史可由雍正4年(1726)台灣府知事蔣毓英責令開築洲南鹽田(今永康巿鹽行村洲仔尾)闢建開始談起,當時新港溪南北兩岸分設洲北與洲南鹽場,後因洪水為患使得鹽田漸廢,清乾隆53年(1788)洲仔尾鹽田遭洪水沖毁,殘餘鹽民遷移至安定里(佳里鎮通興里)、鹽埕地(七股鄉大埕村)、破坪(七股鄉看坪村)等地繼續築埕曬鹽。
鹽山周邊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積極向外擴張,國內工業快速發展,加上軍備擴充,使得原料鹽供應嚴重不足,因此昭和9年(1934)大藏省選定七股鄉下山仔寮附近3,800多甲土地,訂定分期開發辦法,以達到生產200萬噸工業用鹽的目標。第1期工程計畫在昭和13年(1938)4月開闢完成,位於中寮西邊的新山子寮,總面積363甲,稱為七股臺鹽區(台區),因為它比鄰側的南鹽區較早開闢,又稱為舊臺鹽。
鹽屋
為提供二次大戰軍需用鹽,同年6月成立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集資1000萬日元闢建工業用鹽新鹽田,總開墾面積為2,684甲,其中採鹽面積約為1,137甲,範圍涵蓋中寮、頂山、西寮、馬沙溝等地,除馬沙溝外其餘皆在七股境內,昭和17年(1942)闢建完工,稱為七股南鹽。另為配合臺灣總督府鹽業一元化政策,從昭和16年(1941)開始強制併購家庭鹽場鹽田和其他小型會社鹽田,最後台灣鹽業被日資的台灣製鹽、南日本鹽業及鐘淵曹達三間會社壟斷。
採鹽機具
戰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專賣局接收日人在台所有的鹽業資產,並成立台南鹽業公司繼續專賣制度。經過數次組織調整,臺灣製鹽與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的鹽田在民國41年被台灣製鹽總廠接收,隸屬經濟部鹽業整理委員會,設置鹿港、布袋、北門、七股、臺南、高雄等6大鹽場。隨著經濟發展,為降低生產成本,人工曬鹽的作業方式也改採機械化,七股鹽場也於民國76年全面改造成機械化鹽灘方式生產,民國84年台灣製鹽總廠改制為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5月七股示範鹽場停止曬鹽業務,台灣自產曬鹽從此走入歷史。
鹽雕
一副完整鹽田包括引水、排水系統,儲存海水之貯水池,讓海水蒸發成飽和滷水之大、小蒸發池,及使氯化鈉析出的結晶池等,引水階段每日於漲潮時開放水門,納入海水至蒸發池,蒸發階段分大蒸發池5級與小蒸發池3級,每級時間約1天,蒸發是曬鹽最主要的工作,所佔面積也最大,經蒸發池曝曬後成為飽和滷水,再注入結晶池,析出氯化納結晶成鹽,最後收鹽上堆。
小火車1
七股鹽山占地面積約1公頃,主峰海拔高度20公尺,共堆儲約6萬公噸鹽,鹽山旁有間仿北歐式建築造型的鹽屋,是用540塊鹽磚築砌而成,場內有不沈之海的游泳池,濃度達17波美,人可輕易浮在鹽水之上,不過冬天未開放,無法體驗。展示館內另有鹽雕和鹽場小火車的展示,相當值得一看。七股鹽場有3條主要鹽運鐵道,分別從七股鹽場辦公室,貫通整個七股鹽田,將馬沙溝、中寮、西寮、項山、台區等各地區鹽田串連起來。
小火車2
這些汽油或柴油動力的小火車在民國4、50年代擔任鹽場內集儲工作的角色,並將載滿散鹽的車廂交給糖廠火車拖運到轉運站,再由台鐵火車載往高雄港外銷。為保養維護這些機關車,台鹽在民國44年將原本木工訓練班的工作房改建為機車庫,其建築相當特殊獨樹一格,可惜當日並未找到機車庫。小火車的運鹽工作,在民國60年代公路運輸興起後由卡車所取代,鹽鐵也在民國76年停駛。
碗粿蘭
麻豆除文旦外,中山路圓環邊的碗粿蘭也是知名的美食,用磁碗裝的碗粿,最上層為油蔥酥,看起來醜醜的賣相不佳,從中切開後,內部有魯蛋、瘦肉、蝦米等配料,剛蒸好的碗粿磁碗上還留著餘溫,要趁熱吃才能品嚐到Q滑的口感。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
從水上往嘉義方向行駛台一線,中間會經過一座橫跨馬路的紅色鋼架,即北回歸線標誌。水上鄉舊稱為水堀頭,約3百餘年前,來自福建漳州的先民遷住於水堀池附近拓墾,以此而命名,日治時期設置水上庄,光復後初期為台南縣水上鄉,後改為嘉義縣水上鄉迄今,水上意即在水陂上方形成聚落。
北回歸線拱橋
北回歸線位置大約在北緯23.5度,每年6月22日夏至時,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它是溫帶和熱帶的分界,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南部地區,在嘉義縣水上鄉、花蓮縣瑞穗鄉與花蓮縣豐濱鄉均設有北回歸線標誌,3天前才剛經過瑞穗鄉的北回歸線標誌公園,繞過南台灣後特別到嘉義縣水上鄉再看另一座北回歸線標誌。
太陽館
水上之北回歸線標共有6代,最早建於明治41年(1908),當時係為慶祝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選在鐵道旁的稻田中設置,是全世界首座北回歸線標塔,首代的標塔在大正6年(1917)的颱風季節中被吹毁。大正10年(1921)在原地以竹子搭建第二代的線標。大正12年(1923)裕仁太子來台巡視,經過水上鄉時指示改建,在大正15年(1926)第三代線標完工。
北回歸線標
第4代興建期間不明,毀於民國53年118白河大地震,第5代於民國58年整建完成,第6代則是配合北回歸線公園改建工程,斥資興建地標館,於民國84年完工,後來又再整修為太陽館,於94年完工開幕。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右側為縱貫線鐵路
館外有泰坦二號火箭展示區、星座及八大行星戲水區,館內則有太空船展區、福爾摩沙衛星展等,皆為免費,非假日期間參觀的人潮少,到3D立體劇場觀看時,竟然沒有其他觀眾,整間放映室感覺像是被我們這一團包場一般,看得很過癮。
林聰明沙鍋魚頭
晚上下塌嘉義兆品酒店,這也是間經營頗久的旅館,因此設備有點舊,但服務不錯,早餐很棒,房間也寬敞,位置靠近噴水圓環,所以晚上逛夜巿很方便。中正路上的林聰明沙鍋魚頭為知名的排隊美食,料理的廚房就在店面的騎樓下,幾個鐵鍋不停的熬煮高湯,然後放入白菜、金針、木耳、蝦米、豆腐、豆皮等配料,做成類似雜菜滷,魚頭採用鰱魚,先炸成金黃色,最後再放入一大碗的雜菜滷內,即是店內的招牌菜沙鍋魚頭,湯頭濃郁,但味道稍重了些。
嘉義圓環
雞肉飯為嘉義的著名小吃,不吃雞肉飯就好像沒到過嘉義一樣,嘉義巿中山路的噴水圓環旁有間歷史悠久的噴水雞肉飯,乍聽店名會以為是雞肉會噴水,原來是位在噴水圓環旁的誤解。該店由林添壽先生於民國38年創立,他在偶然間將切絲的雞肉放在白飯上並淋上魯汁,簡單的搭配覺得口感獨特,在那個艱困的年代,雞肉是逢年過節才有的高級享受,切絲的雞肉飯成本不高,巿井小平都吃的起,因此漸漸流傳開來,如今已進入第三代經營,也擴充增加4家分店,雖然雞肉不會噴水,倒也鮮嫩多汁,淋上雞汁搭配白飯,清爽而不油膩,咀嚼時有不同層次的口感。
噴水雞肉飯
滄海桑田,沒想到竟然在四草和七股看到真實的景象,歷經三百多年,台江內海由汪洋變成陸地,再發展為鹽田,而這塊土地上也由西拉雅族原住民、荷蘭人、漢人、日本人等不同族群發展而成,真是相當豐富的文化和美食之旅。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20131台南-四草砲台、大眾廟、綠色隧道、七股鹽山、嘉義-北回歸線天文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