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1130101雙溪-龍光煤礦

龍光煤礦位於新北市雙溪區三貂里,開採無煙煤,日治時期最初由木村久太郎經營,之後陸續由田中鑛山株式會社、後宮合名會社及基隆炭礦株式會社開採,戰後由龍光煤礦經營。  

龍光煤礦礦址位於牡丹溪畔貂山古道與燦光寮古道岔路口附近,屬於牡丹坑煤田,煤層石底層,但主要開採卻是臺灣少見的無煙煤。現址主要坑口已滅失,殘存部分鋼筋混凝土的礦場建築遺構。
龍光煤礦
牡丹山與燦光寮山為基隆火山群之一,該礦位於兩火山周圍石英安山岩體的周圍,沈積岩層的含煤層石底層,受到火山熱力作用烘烤,煤質由原本煙煤轉變為無煙煤,成為台灣少數開採無煙煤的礦場之一。
基柱
該礦最初於明治42年木村久太郎設立石炭礦業權,礦區基隆廳三貂堡武丹坑庄土名武丹坑,面積30,000坪,形狀為東北-西南走向長方形,不過木村在此地係以武丹坑金礦為主業。木村經營的武丹坑金礦曾與藤田組的瑞芳鑛山,以及田中組的金瓜石鑛山,並稱為臺灣三大金鑛山。
礦場建築
只不過後來木村因為越界採金,侵入金瓜石鑛山之礦區範圍,與田中組發生糾紛,故木村將其所有牡丹地區之金礦及煤礦的鑛權,大正2年全數移轉予田中長兵衛,大正7年再移轉至田中礦山株式會社名下。
卸煤櫃
大正12年田中鑛山株式會社將礦號鑛第553、944、1289、1916號鑛權移轉予後宮合名會社,礦名武丹坑礦業。昭和8年12月後宮合名會社解散清算,昭和9年鑛第553、1916、1289、944、2218、2410、2682號鑛權移轉至後宮信太郎名下。昭和8年至昭和9年西川純包採。昭和11年礦號鑛第553、944、1289、1916、2218、2410、2682號鑛權移轉予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礦名武丹坑無煙坑。
龍光煤礦坑口
戰後龍光煤礦於民國59年4月開坑,並成立龍光煤礦股份有限公司開採,礦業權人李龍卿,礦號礦業字第3248號,面積173.8893公頃。僅開採本煤層一層,厚度50公分,其他煤層並無開採價值。其開採之煤運往牡丹車站的儲煤場後再用火車對外運輸。
日治時期礦區圖

1 則留言:

漫步回聲 提到...

感謝分享。看其他大德的網誌,似乎從龍光煤礦處再往上游水壩處走,另有一永順煤礦。來源如下:
從政光一號橋(到)水壩遺址,有牡丹煤礦三坑,牡丹煤礦下層坑新坑和永順煤礦...永順煤礦在最裡頭
https://lobo32xl.pixnet.net/blog/post/573907764
此外,在龍光煤礦稍東處(25.08146, 121.86038),另有gpx紀錄標誌為-瑞福煤礦坑口。來源如下: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185080
不知這兩者跟龍光煤礦是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