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1020127花蓮-清水斷崖、太魯閣國家公園

小朋友放寒假期間與家人安排6天5夜的環島旅遊,27日上午由台北出發,搭乘台鐵自強號至花蓮車站,租8人座的廂型車,其間停留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台南、嘉義、雲林、彰化等地。第一天的行程安排為花蓮車站、公正街包子、炸蛋蔥油餅、清水斷崖、太魯閣。

原本打算由台北租車,經蘇花公路到花蓮,不過由於蘇花公路路況不佳,加上去年12月14日受到連續降雨,造成蘇澳到東澳路段邊坡路基掏空中斷,搶修至1月底才恢復雙向通車,所以略過蘇花,改搭火車到花蓮。本來預定租和運的wish,但因過年期間調度關係,不提供甲租乙還的服務,故改租格上的SERENA,8人座的車子只坐6個人寬敞舒適。
花蓮車站
扺達花蓮車站時,天氣微陰,車站後方的中央山脈飄著雲霧,但未降雨,是個適合出遊的好天氣。花蓮地區鐵路開通並設站始於明治43年(1910)12月16日,當時稱為花蓮港驛,民國68年2月7日和平車站至花蓮新站間北迴線部分通車,8日花蓮新站便正式開業啟用,民國71年7月1日舊站廢止,花蓮新站改稱為花蓮車站迄今。
公正包子店
此趟行程由小姨子一家人精心規劃,除了美景,更安排品嘗各地美食,由於抵達花蓮時間已過中午,第一站來到公正包子店,店內的座位不多,因此店外有一些排隊的人潮,蒸餃、小籠包和水餃是店家主打的商品,味道不差,只是水餃的品質形狀大小不一,是唯一的敗筆。
炸蛋蔥油餅
復興街上有兩間炸蛋蔥油餅店,分別在藍色及黃色發財車的後車斗上料理,蔥油餅皮都是先煎炸過,讓餅皮變得酥脆,然後再加雞蛋下去油炸,起鍋後對折裝入紙袋,因為蛋黃都是半生不熟,所以大口咬下後,溫熱濃稠的蛋黃在口裡炸開,爆漿的美妙滋味令人難以忘懷。
崇德隧道
崇德隧道為蘇花公路花蓮端北上的第一座隧道,長度325公尺。去年8月2日蘇拉颱風從花蓮縣秀林鄉登陸,風雨造成崇德村滿目瘡痍,路基嚴重流失,也使得崇德隧道北口遭到土石流淹沒,台鐵崇德車站遭水淹沒,全線停駛,經過約半年的復舊清理,沿途山壁仍可見大量崩落的土石,崇德隧道北口的牆壁也留下一道裂痕,讓人見識到大自然力量的可怕威力。
清水斷崖
蘇花公路興建起源於清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欽差大臣沈葆楨為鞏固邊防開山撫蕃,因此派台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耗時兩年開鑿北路(或稱為蘇花古道),後來荒廢,直到明治41年(1908)才由日本人因警備及交通需求,重新整修北路,初期為人行走道,昭和年間改為單向通車,民國79年才完成雙向通車。
清水斷崖合照
蘇花公路從和平至崇德間長約21公里的清水斷崖路段是斷層海岸,由大理石、片麻岩及綠色片岩所構成,由於岩質細緻,雖受到海浪侵蝕卻不易崩落,而形成陡峭的山勢斜插入海,綻藍的海水拍打著礫石的沙灘,遠處的太平洋海天一線,風光無限,故日治時期便被選為台灣十二勝之一,戰後也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
可能是台鐵的通風孔
清水斷崖休息區旁修建一條步道,可通往海灘,在中途發現一座類似煤礦的坑道,裡頭是鋼筋水泥所建的斜坑,印象中此處並無煤礦,而且大理石開採多以露天為之,轉念一想,台鐵隧道從清水斷崖下方經過,可能是台鐵的通風孔吧!
魯閣長春
位於立霧溪南岸緊鄰錦文橋的太魯閣牌樓,在民國91年7月下游的太魯閣大橋未啟用前,為中橫公路與蘇花公路的銜接處,宮殿式的太魯閣牌樓在民國49年5月9日中橫公路通車後,便成為當地的著名景點,常造成附近塞車。太魯閣一詞源自於太魯閣族,語意為「山腰的平台」、「可居住之地」、為防敵人偷襲「瞭望台之地」。
太魯閣牌樓
太魯閣族(Truku)在民國93年1月14日才正式被認定為台灣原住民第12族,秀林鄉民八成以上均為太魯閣族人。遠古時代的太魯閣族可能是由南洋渡海而來,後來陸續移至濁水溪上游、霧社以東的山澗溪谷定居,傳說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腰的一顆大石柱為發祥地,後來遷移至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族人稱此地為Truku Truwan,後來分為三個社群為Truku(太魯閣)、Toda(都達)、Tgdaya(德克塔雅)。
隔石打牛
後來族群繁衍,獵區及耕地不足,族人逐漸朝花蓮一帶移動,其中太魯閣群所遷移定居的地區分布於花蓮立霧溪、三棧溪下游河谷地,因此當地也跟著稱之為太魯閣。日治時期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鑑於前任總督討撫並用的山地政策失敗,為有效進入原住民地區行使統治權,因此改採先討後撫的五年計畫。
泥熊和屎伯遊中橫
太魯閣族人為悍衛家園,抵禦日本的軍事行動,在大正3年(1914)6月1日爆發太魯閣族抗日戰役,歷時74天至8月13日結束,日本動用軍警部隊共20,749人,而太魯閣族人的兵力僅約2500人,此戰日本警察傷亡合計19名,陸軍部隊傷亡合計186名,而太魯閣族人寡不敵眾,幾乎滅絕。
九曲洞
體驗太魯閣峽谷之美,最好透過步行的方式,慢慢領略珍貴的地質景觀,不過從燕子口的人車分道開始,便有成排的遊覽車陸續停靠,一撥接著一撥的陸客魚貫下車,戴上安全帽進入步道,遊覽車之後再開往前方九曲洞附近等候遊客上車,一般國民旅遊的小車想要找到空間停放,實在困難重重,更別提下車還得跟這麼多人摩肩擦踵,被推著一起走,實難以靜心領略峽谷美景。
慈母橋
自從民國97年政府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熱門景點陸客絡繹不絕,目前來台團客每日配額4千人,自由行每日1千人,預計今年5月將提高為團客5千人,自由行2千人。雖然已經是週日下午傍晚時段,但進入中橫的遊覽車有如過江之鯽,讓原本狹窄的路段,變得更加難行,一直到過慈母橋後,總算才脫離人潮。
青蛙石
紅色橋柱的慈母橋,為長136公尺的斜張鋼橋,兩頭各設有一對白色大石獅,它位於荖西溪注入立霧溪之匯流口,故地名稱為合流。老蔣總統為紀念其母王太夫人,故在橋頭東側建慈母亭,另一側橋頭的青蛙石頂端亦有一座蘭亭,為小蔣總統為紀念其母所建。慈母橋附近的立霧溪谷,亦全是由大理石為主要地質構造的峽谷,經過造山運動的擠壓,連堅硬的大理石都呈現出不規則的摺曲。
大理石的立霧溪谷
合歡越嶺古道舊時為立霧溪及各大支流部落間的聯繫要道,昔日共有97個部落約1600戶,錐麓斷崖古道是其中最驚險壯麗的一段,原徑寬1呎(30公分),僅容得下併合的雙腳,太魯閣戰役後,大正6年(1917)日人將其拓寬為1.5公尺,以利通行火砲。山徑幾乎全由堅硬及不含水的大理岩構成,開鑿於插天絕壁之中,連飛鳥都難駐足。
錐麓古道起點
日人在古道上曾設置3間警官駐在所,據傳有一位駐警回到日本內地娶妻,打算從錐麓古道返回駐在所時,新婚妻子被驚險的古道給嚇到,寧可離婚也不想回到這裡,所以又被稱為離緣坡。現今錐麓古道已成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惟一的史蹟保存區,目前開放全程共計10.3公里,有機會一定要來走一趟。
長春祠
長春祠距離太魯閣口約2.3公里,建於民國47年,係奉祀因闢建中橫公路而不幸殉職的212位榮民靈位。長春祠建於立霧溪轉彎的曲流攻支坡頂點上,從中橫舊道長春橋頭鑿出小徑來到曲流處,建築採唐代亭台樓閣風格,巧妙的嵌於山壁的湧泉瀑布之上,形成長春飛瀑的盛景,祠後方另沿垂直之山壁開鑿出天梯,通往觀音洞、太魯閣樓和鐘樓。
自強夜巿
晚上到南濱夜巿祭五臟廟,不過攤商和人潮不夠多,秉持著非排隊美食不吃,改轉向至自強路夜巿,先嗑碗當歸羊肉,再來份關東煮,也包了第一家烤肉串當宵夜,入住可眺望花蓮港的亞士都飯店,度過環島行的第一夜。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20127花蓮-清水斷崖、太魯閣國家公園

3 則留言:

Cathy Chen 提到...

哇..連陸客的配額都寫了..實在太厲害了~

Cathy Chen 提到...

你不是每天回飯店寫的吧..太認真了~

Shepherd's Wolf 提到...

陸客配額新聞有報導,隔山打牛那張拍得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