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1030913七堵-友蚋泰山巖、億達煤礦(修記煤礦)

友蚋泰山巖供奉顯應祖師,始建於昭和10年(1935),由汐止顯應祖師會移香而來。億達煤礦位於基隆市七堵區五堵友蚋地方,日治時期為修記炭礦礦區的一部分,大正元年(1912)9月由黃進德設立礦權,昭和元年移轉為芳隆炭礦,昭和14年始稱為修記炭礦。億達煤礦民國54年8月5日設立礦權,民國74年收坑,民國75年3月22日礦權消滅。

前往億達煤礦自行開車由國道一號五堵交流道下,右轉實踐路253巷,遇友諒產業道路右轉,直行至友諒橋,或可搭乘基隆市公車702路七堵往友蚋,於友諒橋下車,往友蚋泰山巖方向的小徑直行便可抵達礦場。

友蚋泰山巖

友蚋泰山巖鄰近億達煤礦,內部主祀顯應祖師,泰山巌於昭和10年(1935)間由民宅捐獻為廟,從汐止橫科的顯應祖師會(今汐止福山岩)移香而來,初在友蚋溪上遊的鹿寮,後移至友蚋。早年偶有貧困鄉民因病無力就醫,前來求助顯應祖師開示藥方,相當靈驗,信徒爭相走告神跡,因而香火鼎盛,後來募建原毀損之三合院,興建成今之泰山巌。

顯應祖師

顯應祖師為北宋河南僧人,俗姓黃,名惠勝,從小便不吃葷,且能預知禍福,北宋末年至南方弘法,雲游到福建永春縣城東南郊附近的泰山,在岩壁間找到一處石洞靜修。某年大旱,惠勝祖師告訴人家說他能夠祈雨,祝禱經文念畢,突然說大家可以趕快回家,還沒走到半路便下起大雨,因此後來百姓稱他為「黃水車」。惠勝祖師之後離開永春先前往安溪縣小尖山峰頂築庵修行,再移往大尖山修道,南宋紹興4年(1134)在安溪大尖山圓寂。

黃蝦花

坐化後鄉民由陳娥等人籌資,在安溪大尖山伐木架屋建寺,供奉惠勝祖師,並取名為「泰山巖」。永春鄉人也前往瞻仰,並集資在永春泰山建廟,塑佛像金身供奉,稱為黃公祖師。高宗皇帝敕封為「顯應普濟大師」,又稱「泰山顯應天師」,民間俗稱其「顯應祖師」,安溪俗稱「老祖」。

億達煤礦坑口在右側樹欉內

顯應祖師信仰隨著安溪籍移民帶到台灣,乾隆19年(1754)由李序彥、李序原等當地鄉紳在現今新北市泰山區捐建福山巖,供奉顯應祖師,後毀於咸豐3年(1853)的漳泉械鬥,當地士紳李符記(李序原之孫)邀集7股人捐資改建,並改稱為泰山巖。

棄置的煤塊

因香火鼎盛,之後再分為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兩寺,當地原稱為山腳庄,光復後新設鄉鎮便取泰山作為地名。汐止福山岩為咸豐8年(1858),當地13位先人自頂泰山巖割香分靈而來,初成立顯應祖師會,友蚋泰山巖便是由顯應祖師會移香而來。

疑似通往捨石山的鐵軌

億達煤礦幾年前便來探勘過,當時僅發現一處幾乎遭到填平的坑口,友諒橋旁雜貨店的老太太稱其為修記煤礦。舊地重遊,景緻變化不大,但周遭的雜草似乎變得更長,歷經這些年搜尋礦場的磨練,還算小有心得,發掘到以前未曾注意到一些小細節。

廢棄的礦場建築

礦場位於綠意盎然的山谷之中,一條友蚋溪支流的小野溪流經其間,還未抵達坑口前,左側的溪溝內發現一小段鐵軌,沿溪溝上溯後,陸續發現一些磚頭和零星的鐵軌,溪溝並非通往大馬路,而是朝向深山,研判可能是礦場傾倒廢礦渣的路線,上行約十分鐘後未再發現任何建築或軌道,只好折返。

鐵軌

坑口在一片長滿姑婆芋及雜木林的後方,順著坑口的方向往前延伸,對面橫跨溪溝上方有一堵平緩的小斜坡,雖然已經雜草叢生,但依稀仍可分辨出一條礦車行走的軌跡,斜坡的盡頭為一塊小面積的平坦台地,地上散落著由廢棄鐵軌為骨架所搭建簡易工寮的殘骸,人字型屋頂的工寮已全數塌陷。

坑口前已成原始森林

靠山壁的地方還殘存一堵磚造建築的牆,牆面構造設計有數道直條型的通風口,右邊則是較短直條型的通風口,有點像是廚房和廁所,回到軌道盡頭處,並未發現捲揚機基座,推測可能是遭山上滑落的土石所掩埋。

殘存建物磚牆

億達煤礦東邊與三合煤礦為鄰,西南方為友蚋煤礦之礦區,億達煤礦於民國54年8月5日設權,民國74年收坑,民國75年3月22日礦權消滅,公司登記地址基隆市七堵區華新一路106號,所營事業項目為煤礦之開採及其產品之買賣、煤礦及其有關事業之經營及投資、煤礦同業間之對外保證業務,公司登記於民國79年3月14日第079105289號撤銷。

億達煤礦坑口

經查億達煤礦的礦區開採甚早,日治時期礦區號碼為1135號,大正元年9月由黃進德設立礦權,面積169,246坪,大正2年縮減為90,056坪,昭和7年擴增為155,149坪,礦業人於昭和元年由黃進德變更為芳隆炭礦合資會社,昭和3年礦山名稱為芳隆二坑,昭和9年起併1351號礦區合併施業,昭和13年礦業人變更為近江產業合資會社,代理人蘇清淇,礦山名稱也變更為修記炭礦。

坑內已塌陷

億達煤礦在日治時期的沿革整理如下表,礦區為友蚋庄港口、五堵庄下陂:
年度面積產量鑛山名礦業人
大正元年169,246坪黃進德
大正2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3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4年90,056坪47,260斤黃進德
大正5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6年90,056坪下6,000斤黃進德
大正7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8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9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10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11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12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13年90,056坪黃進德
大正14年90,056坪黃進德
昭和元年90,056坪芳隆炭礦合資會社
昭和2年90,056坪芳隆炭礦合資會社
昭和3年90,056坪芳隆二坑芳隆炭礦合資會社
昭和4年90,056坪14,316,270斤芳隆二坑芳隆炭礦合資會社
昭和5年90,056坪51,176,769斤芳隆二坑芳隆炭礦合資會社
昭和6年90,056坪18,088,369斤芳隆二坑芳隆炭礦合資會社
昭和7年155,149坪芳隆炭礦第二坑芳隆炭礦合資會社
昭和8年155,149坪芳隆炭礦第二坑芳隆炭礦合資會社代理人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9年155,149坪併1351號合併施業芳隆炭礦合資會社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10年155,149坪芳隆炭礦合資會社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11年155,149坪併1351號合併施業芳隆炭礦合資會社代理人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12年155,149坪併1351號合併施業芳隆炭礦合資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3年155,149坪併1351號合併施業修記炭礦近江產業合資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4年155,149坪修記炭礦近江產業合資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5年155,149坪修記炭礦近江產業合資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6年155,149坪修記炭礦近江產業合資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7年155,149坪修記炭礦近江產業合資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蝙蝠

日治時期1351號礦區為大正4年10月由柵瀨軍之助、赤司初太郎、毛利千代次、柵瀨和太理等人設立礦權,面積367,587坪,昭和元年擴增為383,567坪,大正5年礦權人變更為柵瀨軍之助、柵瀨和太理,大正7年赤司鑛業株式會社,昭和15年變更為臺灣パルプ工業株式會社。

崩塌區

1351號礦區即後來在鄉長厝開採的友蚋煤礦,其日治時期的沿革整理如下表:
年度面積產量鑛山名礦業人
大正4年367,587坪柵瀨軍之助、赤司初太郎、毛利千代次、柵瀨和太理
大正5年367,587坪柵瀨軍之助、柵瀨和太理
大正6年367,587坪下4,295,820斤柵瀨軍之佐、柵瀨和太理
大正7年367,587坪12,669,760斤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大正8年367,587坪7,123,907斤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大正9年367,587坪19,040,113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大正10年367,587坪5,451,735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大正11年367,587坪2,395,900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大正12年367,587坪3,656,690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大正13年367,587坪4,340,800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大正14年367,587坪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元年383,567坪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2年383,567坪817,000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3年383,567坪13,497,804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4年383,567坪39,011,693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代理人林金虎
昭和5年383,567坪26,189,803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6年383,567坪25,075,259斤友蚋炭坑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7年383,567坪11,844瓲共和炭礦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8年383,567坪21,689瓲仁成炭礦赤司鑛業株式會社代理人杜天貞
昭和9年383,567坪修記炭礦赤司鑛業株式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0年383,567坪28,964瓲修記炭礦赤司鑛業株式會社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1年383,567坪32,976瓲修記炭礦赤司初太郎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2年383,567坪修記炭礦赤司初太郎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3年383,567坪修記炭礦赤司初太郎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4年383,567坪修記炭礦赤司初太郎代理人蘇清淇
昭和15年383,567坪修記炭礦臺灣パルプ工業株式會社
昭和16年383,567坪修記炭礦臺灣パルプ工業株式會社
昭和17年383,567坪修記炭礦臺灣パルプ工業株式會社

僅餘一小縫

根據臺灣鑛業會志所載,赤司初太郎,日本高知縣人,生於明治7年(1874)1月7日,祖上為土佐藩鄉士,以醫傳家,父親死於西南之役,很小的時候便承繼家業,及長在明道館就學,明治22年受雇於攝津米穀商社,習得經營之學,明治25年到北海道視察漁場,後來離職創立石狩國,經營木材業,清日乙未戰爭時被召為野戰醫院御用達,明治28年(1895)隨著鐵道隊附有馬組來臺。

碎石堆

明治29年以臺灣出征軍御用達起家,明治31年(1898)在雲林斗六經營雜貨店與旅館,明治33年組雲林合資會社經營木材及樟腦業,明治41年改組為雲林拓殖合名會社,明治43年組織台灣產業會社,從事墾務與敷設輕鐵,事業版圖陸續擴及糖業、酒業、紡織業到新聞業。

坑木

赤司初太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正7年(1918)創立赤司鑛業株式會社並擔任社長,耗資百萬元投入友蚋炭鑛的開採,歷經數年,未有所成。大正12年另外經營士林炭鑛株式會社,開雙溪炭鑛及承繼赤司友蚋炭鑛,所生產的準一級炭出售給台灣鐵道部,每年約一萬7~8千噸。

坑底積水

日本皇太子裕仁於大正12年訪台時,赤司與小松仁三郎,近江時五郎,波多野吉次郎,林熊徵列會台功勞者接受表揚,大正14年後宮信太郎承受金瓜石礦山,赤司為其支柱,擔任常務取締役。赤司初太郎曾擔任過東邦炭礦、滿洲製糖、臺灣パルプ、臺灣合同鳳梨、東邦金屬精鍊、臺灣薴麻、臺灣鐵道、內外ビルデイソグ、大正製酒等17家會社的社長,另外還曾擔任過日華紡織會社等13家公司的取締役。赤司初太郎於昭和19年(1944)2月12日往生,其墓所在日本東京都府中市的多摩靈園裡。

坑口

億達煤礦坑口已塌陷,僅殘存十多公尺的斜坑道,坑底積水,相關礦場建築僅餘一堵牆還屹立著,可能再過沒幾年,便會跟著坑口一起消逝,湮沒在草欉間。

2 則留言:

小張 提到...

很久沒看到你的礦坑遊記了,時間又拉回七八十年前,謝謝

Shepherd's Wolf 提到...

偶而也要換一下口味,看些異國不一樣的風光,感謝您長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