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1001029基隆-仙洞巖、佛手洞、白米甕砲台

仙洞巖、佛手洞及白米甕砲台皆位於基隆巿中山區基隆港西側,其中仙洞巖與佛手洞為天然的海蝕洞穴,「仙洞聽濤」曾是基隆八景之一。白米甕砲台又稱光華古砲台,可能早在17世紀西班牙及荷蘭佔據時期即曾置砲台,現有砲台建築為日治時期所建,被列為三級古蹟。

仙洞巖、佛手洞及白米甕砲台為基隆地區早期著名的名勝古蹟,交通方面可搭乘基隆市公車301路,至仙洞巖站下車,自行開車則行駛北二高,接港西聯外快速道路直達基隆港,下交流道後往右可抵仙洞巖及佛手洞,往左則通往白米甕砲台。
仙洞巖三川門
仙洞巖廟宇的正門,為中央大門與兩旁偏門所組成的牌樓,形狀如同「川」字,故稱為「三川門」,門額題字為「清境法界」,旁邊模糊的字體寫著佛曆二千五百一年(1957)。拾階而上,右上方是一尊金色的釋迦摩尼大佛像,表情莊嚴肅穆,居高俯視諸信眾。
仙洞巖入口
仙洞巖門口左側有兩座佛像基座,為昭和四年(1930)五月吉日所立,原先擺置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九番興福寺-三目八臂觀世音及第十番三室戶寺-二臂千手觀世音等兩尊日式佛像,由仙洞巖當地御水歌組的成員一同出資雕造的,計有香川縣等多位信眾一同供養。
佛像的基座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是指日本西國近畿地方三十三所巡禮觀音的道場,約於平安朝時代中後期發展開來。當時在京都、大阪共有三十三個觀音寺,後來幾乎演變成一個佛教宗派。隨著日人治台,也將這樣的宗教習俗帶來,日本佛教界於大正15年(1926)由各地佛寺捐募33尊石雕觀世音菩薩,然後來台在五股觀音山建置「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仙洞巖
而仙洞巖前的石佛也是來自日本奈良興福寺南円堂的不空羂索觀世音,以及京都三室戶寺的千手觀世音,兩尊都是祕佛,尤其後者每33年才開放瞻禮一次,但後來擔心佛像遭盜,現佛像已移入洞內供奉,基座仍位在岩壁下。
仙洞巖內部供桌
仙洞巖內全為天然的岩洞,最外緣入口供奉彌勒佛,後方則供奉觀世音菩薩,洞內空間在擺放供桌後,右側留下的走道變得狹小,或許是早上參觀的遊客較少,並不覺得擁擠,左邊的岩壁上,有許多文人雅士,騷人墨客留下為數可觀的碑文,不過由於字體難辨,僅能就幾個大碑文,走馬看花瀏覽。
別有天地
「別有天地」係由洪以南所題,洪以南名文成,字逸雅,號墨樵,別署無量癡者。同治10年(1871)4月生於艋舺,後移居至淡水。其曾祖在道光中期才由泉州至台北發展,其祖父洪騰雲,靠著經營米棧致富。洪以南自幼聰穎,祖父延請泉州名孝廉龔顯鶴教授諸經子史詩賦。乙未(1895)日人治台,內渡晉江,得遊泮水。歷經1年後返台,之後曾擔任台北縣辦務署參事、艋舺保甲局副局長,台北廳檢驗疫員、台北協會台北支部評議員、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囑託、台灣廳參事、淡水區長、街長等職。他詩文書畫俱佳,且家境富有,喜好蒐集各地散佚圖籍、碑帖、文物等,並建達觀樓來收藏。明治39年(1909)年與謝汝銓等共創瀛社,被推為第一任社長,著有「妙香閣集」,其子洪長庚,為台灣第一位眼科醫學博士。
海外洞天
「海外洞天」係由夏獻綸於同治甲戌季夏吉旦(1874)所提,夏獻綸字芝岑,號筱濤,江西新建人,監生,咸豐5年(1855)舉人。受知於左宗棠,曾擔任福建布政使、船政大臣。同治12年(1873)2月以福建船政提調調署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隔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日本發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夏居中協調,貢獻頗多,沈葆楨至臺,奏請開山撫番,命夏赴中路主辦開山事宜。淡水廳有吳阿來及其弟富,平常聚集匪徒荼毒鄉民,夏飭令地方官勦辦,尚未辦理即於光緒2年(1876)發生吳阿富率匪徒擄掠鄉民,遭鄉勇槍斃,吳阿來趁機作亂,歷經一個月平定,將吳阿來斬首。他也整飭吏治,曾經查辦安平海口三鯤身修築炮臺弊案,知府凌定國擔任督辦侵吞工料銀至巨萬,稟請福建巡撫丁日昌將凌革職。夏每年南北巡視,了解各地民情,命縣丞余寵周歷各屬,繪錄包括後山各縣境內番社,山川形勢,撫番道路,招墾局官署及田園等十餘幅,稱為「臺灣輿圖」,成為後代重要地理資料。光緒5年(1879)6月卒於任內。
仙洞
「仙洞」係由署名三水梁純夫於光緒12年(1887)9月所書,梁純夫於光緒10年(1884)擔任基隆通判,與仙洞有地緣關係,就任時正值清法戰爭期間,法國軍隊攻打基隆,梁當時團練鄉兵以守衛石碇堡,隔年戰爭平息,先安頓流亡鄉民,等民氣稍微復甦後,即籌魚糧款項,增加書院的教育費用。他也丈量海濱隙地,自球山至大勝灣水口一帶海灘詳細測量立案,以避免奸民強佔及盜賣,最後操勞過度而往生。
左洞狹窄的通道
除了入口寬敞的主洞外,再深入還有左右兩個小洞,右洞較寬大,左洞則較為深邃,進入左洞有人數的限制,一次最多10人,入口處尚可容一名大人行走,但路徑愈走愈窄,非側身不能通過,而且中央洞穴高度也降得很低,得採蹲跪姿才能勉強擠進去,昔日稱為「一線天」。
最狹的部分寬度高度僅容小朋友通過
拿小羊瘦小的身形來對比,剛好可以鑽得過去,如果是身材略為發福的大人,進去就有點困難,單人行走已相當不易,更別提要錯身而過。走這條通道時,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漫畫-哆啦A夢,它的口袋中有一種縮小隧道的道具,入口大出口小,走過這種道具人就會變小,走在這個洞穴通道中,也似乎有這種時空變幻的錯覺。
石床
通道的盡頭是一間石室,兩側有天然的石床,中央有石桌,內部的溼氣很重,此處便是傳聞中仙人修行的地點,修行得道後昇天而去,所以才被稱為仙洞,另外也有傳說,在戰爭烽火漫天的時期,曾有白玉觀音在空中顯靈,護持著仙洞,讓它躲過戰火,因此才於仙洞內供奉觀音。仙洞巖的「巖」字通「岩」,「增韻」解釋石窟曰巖,深通曰洞,大部分人將在山中或岩崖上建的寺廟稱「巖」,但也有些平地建的寺廟也稱巖,則多是由其祖廟的名稱傳承而來。
弁財天財神及石桌
此洞正中央供奉著日本七福神之一的「弁財天」,七福神為惠比須、大黑天、毘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弁才天、布袋等7位神明,類似中國的八仙,除惠比須為日本固有神明外,其餘皆為外來,其中弁財天是印度教女神辯才天女(Sarasvati),Sarasvati意為持水之物,她的名字是印度的河流,象徵音樂、智慧和財富,經典中多稱「弁才天」,而「才」通「財」,被視為財神。
右線主洞
仙洞內建廟始於清同治13年(1874),最初洞內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稱為代明宮,明治33年(1900)日人將代明宮到洞外,改供奉弁財天財神,成為日本臨濟宗之基隆布教所,並將寺名改為最勝寺,又稱為弁天宮,「最勝」可能是源於「金光明最勝王經」而來,民國34年國民政府來台後,仙洞內重新供奉釋迦牟尼佛,寺名稱為仙洞巖最勝寺迄今。
石雕佛像
右洞為主洞的延伸,通道先窄後寬,左邊岩壁上, 刻有四大菩薩,包括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神明與其座騎,再往內還有觀音菩薩與千手觀音的岩雕,這些作品是民國65年,由當時年僅18歲之石雕家李榮坤及吳武雄,所精心雕刻之佛像造型,雕刻技法精湛,法相莊嚴。
千手觀音
最內部的大雄寶殿供奉著三寶佛,為民國35年2月增建,90年整修。三寶佛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左邊是藥師佛,代表東方琉璃世界,手中托塔,右邊是阿彌陀佛,代表西方極樂世界,手持蓮花。據說大雄寶殿後方還有通道,但後來因故封住,無緣探訪。
三寶佛
出仙洞巖後,在川門前等候近十分鐘,卻不見小羊出來,再回到洞內尋找,才發現她正燒著香,聽從廟祝的指引,依序朝著各神明及香爐前一一祭拜,拜拜的手勢還有模有樣,廟祝還誇她很有慧根,實在是過獎,她應該只是覺得有趣好玩罷了。
佛手洞入口
仙洞巖的右側,還有另一處海蝕洞,內部有一片岩壁的外觀酷似手掌的形狀,故稱為佛手洞,距離仙洞巖僅約50公尺左右。佛手洞的規模比起仙洞巖似乎大的多,洞口導覽牌上所繪製的路線地圖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實際上的通道有點像英文字E。
寬敞的洞穴
向左走向右走
仙洞巖與佛手洞皆位於基隆港西北側的山崖下,其成因為靠海的岩壁,由於兩種軟硬岩石相間質地不同,經過海水波浪長年拍打,硬的岩層不易受侵蝕,所以保留較多的原貌,而軟的岩層則因為質地比較脆弱,而漸漸被挖蝕退縮形成凹壁。
人工開鑿的石室
侵蝕作用持續,使得凹壁愈加深入,而形成數十公尺深的海蝕洞,後來隨著地殼逐漸抬升,便得海蝕洞的位置漸高於海平面,便不再繼續發育,據說早年置身在仙洞或佛手洞內,尚可聽聞濤聲的回音,因此「仙洞聽濤」自清代以來便為基隆的勝景,但如今港口興建後,已聽不見潮聲。
鬼斧神工
佛手洞內部的洞穴較仙洞寬敞,以前曾被當成防空洞使用,內部已安裝照明設備,主洞通往數個渾然天成的石室,其中有條通道兩旁被開鑿出數個方形的石室,裡頭卻無任何擺飾,不知作用為何。佛手洞的位置在最內側,路徑也最遠,內部設有指示標誌,循著標識即可找到「佛手」所在的洞穴。
佛手印
佛手為海蝕洞穴上方岩壁天然形成的景緻,石壁上的紋路類似手掌的圖形,此處特別由下往上打燈,樣子看起來微妙微肖,有點像是西遊記中,如來佛收服齊天大聖的情景,孫悟空跟如來佛打賭可以跳出其掌心,他駕筋斗雲一蹤一萬八千里,以為來到路的盡頭,便在五根紅柱上寫下「齊天大聖到此一遊」,豈知這竟是如來佛的手指,依然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孫悟空此一行為也對後世造成深遠的影響,許多風景名勝總會留下許多人到此一遊的塗鴨。
金花玉樹
港口附近的山區岩壁,除天然的海蝕洞外,亦有許多人工開鑿的防空洞,多為日治時期所開挖,在太平洋戰爭時,基隆軍港為日軍的重要基地,所以也成為重點轟炸區域,這些防空洞除作為避難之用外,亦可以當成臨時指揮所。
防空洞
據說這樣的坑道在基隆就多達3百多個,為全台灣之最,也有小吃業者,將廢棄的防空洞變成營業場所,省去租借店面的費用。有些坑道的長度相當深,可容納數百人,這些坑道也算是基隆的寶,應該可以好好規劃,開放觀光。
防空洞內部
仙洞巖為臨海的小山丘,除山底下有海蝕洞外,山頂上亦另闢建一座小型的仙洞公園,設有觀景亭一座,由於地點相當靠近碼頭,可居高臨下俯瞰基隆港的貨櫃碼頭的作業情形,裝卸程序全部機械化,由工人在貨櫃吊機上操作,輕鬆將貨櫃輪上數噸重的貨櫃吊起,再下載至碼頭或貨櫃車上,遠望過去,感覺有點像是模型玩具。
仙洞公園
港口
在往仙洞公園的階梯步道中途也有個小型的防空洞,門口未上鎖,便又帶著小羊鑽了進去,裡頭覻黑一片,手電筒再次派上用場,防空洞內中央有堵小牆,僅留個小洞可進入,原本應該是個門,右邊的通道盡頭有小縫隙,可以窺探外界的狀況,不過這個防空洞較為迷你,大概僅能容納十人左右。
防空洞
防空洞內部
仙洞公園的另一側為聖安宮,供奉由大甲鎮瀾宮第一尊分靈媽祖,創宮緣由起自霜宗先生在戰後招募大甲鄉親到基隆碼頭工作,聚居於仙洞一帶。民國47年為祈求碼頭工作者平安,霜宗與幾名長輩回大甲進香祈求大甲媽保佑。
聖安宮
同年5月中旬再前往大甲鎮瀾宮,恭迎聖母聖駕蒞臨仙洞遶境,並供奉在仙洞巖3天,供信眾參拜。自聖母駕臨後,碼頭工人工作順利,仙洞地區百姓亦安和樂利,於是信眾日益增加。經地方人士再三商洽,同年10月16日霜宗先生等耆老第3次組團前往大甲。
聖安宮內殿
耆老們徵得大甲鎮瀾宮管理委員會之同意,將開基六媽分靈至基隆,供奉在十八號碼頭一間租賃木屋,命名為「聖安宮」,並約定於每年農曆3月20日均組團返回大甲鎮瀾宮謁祖進香,迄今從未間斷。
新建聖安宮
民國56年時任基隆碼頭首任工會理事長的簡有勇先生得六媽托夢,要求建屋供奉,便著手在仙洞巖山上整地建廟,成為今日之聖安宮,舊廟殿建築為木造,朝向內港,由於香火鼎盛使得屋頂上方木材結構薰黑,似百年古廟,民國97年重新修築廟體與大殿,面向航道,廟前的廣場寬廣,可欣賞貨櫃船進出港口的場景。
基隆港貨櫃碼頭
碼頭附近還有座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位於面港的山坡上,先登上參道階梯,通過紀念廣場,即可見到紀念碑體。基隆港有今日之規模,多在日治時期完成,明治29年(1896)即成立基隆築港調查委員會進行規劃,築港工程分為5個階段。
基隆築港殉職紀念碑參道
第1階段:明治32年(1899)至明治39年(1906)竣挖內港,沿岸填埋工程,增加巿街用地,興建築港相關機構設施及建築。
第2階段:明治39年(1906)至大正元年(1912)繼續浚渫工程,鱟公島鱟母島岩礁鑿除工程,新設深水碼頭,海岸砌石牆,仙洞鼻防波堤填埋新生地。
第3階段:大正元年(1912)至昭和3年(1928)繼續浚渫工程,延伸仙洞鼻防波堤,內港停泊條件提昇。
第4階段:昭和4年(1929)至昭和10年(1935)築港範圍由內港往外港延伸,浚挖外港增加碇泊船數,基隆成為全台最佳貨物吞吐港及百貨集散中心。
第5階段:昭和11年(1936)至昭和19年(1944)興築東西兩座防波堤,設繫船浮標,增加外港停泊船數,新築防波堤以進行填埋工程。
蝴蝶
築港工程艱辛,造成許多工人殉職,於是建立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於昭和5年(1930)4月7日落成,碑體由混凝土鑄造,基座原為中空可存骨灰,日人戰敗返國後,已將骨灰帶走,並將開口封實。碑文係由台灣總督石塚英藏揮毫,不過現已佚失,碑身後方隱約有民國六十一年清明節重修之字樣。日本終其治台期間,不間斷持續建設基隆港,奠定日後基隆港的發展基礎,在民國73年時更成為世界第7大貨櫃港,但後來則每況愈下,失去了競爭力。
基隆築港殉職紀念碑
沿著港口邊的道路西行,續前往白米甕砲台,往山上的道路狹小,僅有單線雙向通行,會車不易,車子可行駛至砲台後方的停車場。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口西岸高地,與東岸的和平島砲台互為犄角,共同捍衛基隆港的出入口的安全,早年軍事位置相當重要,又被稱光華古砲台,現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白米甕砲台旁遊樂場
白米甕地名的由來有數種說法,其一傳說古代荷蘭人攻佔基隆地區,當時人們為了避難,於是紛紛到海邊的山洞內躲藏,但時日一久,所帶來的食物已用盡,此時有人發覺一顆石頭形似米甕,裡頭不斷湧出白米,但奇怪的是每日湧出的數量,正好足夠所有人一日溫飽,但當中有些貪心的人,想要獨佔多取些米,於是將米甕口挖大,但自此後卻再也無法湧出任何米。
小羊與砲台
而中山區志的說法則是甲午戰敗後,太白里一帶僅有漁民十幾戶,日軍初到台灣曾遭漁民抵抗,以致日軍登陸基隆時濫殺無辜,造成白米甕漁民傷亡慘重,白米甕洞內住有5,6名和尚,洞內每天會流出白米,數量剛好足夠洞外居民食用,後因饑荒,外來民眾也前往取米,由於貪婪者欲求更多的食米,將洞挖大後,石洞流米的奇蹟便不復存在。
砲側庫
雖然有關白米甕的傳說有數則,但始終圍繞在會湧出白米的米甕岩石,一開始數量足用,但遇到貪心的人挖大米孔,最後無法流出米,類此故事多在勸戒人們要知足,勿起貪念。白米甕砲台的歷史,可追溯自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從雞籠社寮島登陸,佔領台灣北部長達16年。
斜坡通道
除蓋教堂,進行撫番、傳教的工作外,另在雞籠興建四座堡壘,其中一座極能可能是位於白米甕的「Milaen」圓塔,後來因為水土不服,而陸續撤出雞籠。西元1642年荷蘭人趁西班牙人撤軍,自南部派艦北上攻佔雞籠,結束西班人16年的統治。
砲台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對雞籠青睞有佳,或許是因為此處有水、煤和天然港灣,適合遠道而來的船隻停船運補,也可當作向外擴張的基地。荷蘭人接收西班牙人留下的「Milaen」圓塔,並加以建設,故後來被稱為「荷蘭城砲台」。
貯彈孔
西元1661年明朝遺臣鄭成功進攻台灣,很快就拿下南部的普羅民遮城,並包圍熱蘭遮城,荷蘭人勢力退出台灣南部,西元1664年荷蘭人再次出兵佔領雞籠,鄭成功亦隨即北上淡水,與荷蘭人對峙並包圍,荷蘭人在無法出城收稅的情況下,於西元1668年撤離台灣。
砲盤區
道光20年(1840)清英鴉片戰爭及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均曾波及雞籠,其中法軍還登陸雞籠,佔領長達8個月,嗣後劉銘傳主政時期,積極強化雞籠防務,興築沿岸砲台,光緒11年(1885)在台北北門外創辦火器製造廠,由丁達意主持。
指揮所及碉堡位置
隔年劉銘傳上奏朝廷獲准,由英商怡和洋行(1888)引進在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阿姆斯特朗新式後膛鋼砲相繼運抵台灣。該砲研發者為英國律師威廉.阿姆斯特朗爵士(William Armstrong),在克里米亞戰爭後轉業為工程師,西元1854年研發出新型閉鎖裝置完善的後膛砲。
白米甕砲台全景(指揮所角度)
明治28年(1895)日人治台後,整建白米甕砲台,作為基隆港要塞的防衛砲台之一,砲台約於明治35年(1902)建成,即現今所見的大致樣貌,其特色為4個砲座呈長方形一字展開,日人將其中4門阿姆斯特朗後膛鋼砲移到此處安置,光復後曾兩度進三軍大學當成國軍幹部訓練用教材,目前尚有一門阿姆斯特朗後膛鋼砲保存在基隆役政公園內。
役政公園內的阿姆斯特朗後膛鋼砲
指揮所
指揮所位於主砲座西邊小山坡上,由後方的階梯登至圓形的指揮所,內部擺放圓形英式測距儀的3根方形水泥柱,右側還有後來國軍興建的水泥碉堡,內部可擺放3挺面海的機槍。
砲盤間土牆
主砲座的東邊有座小山丘,頂端設有觀測臺,其後方為避彈壕,可供觀測兵受到攻擊時躲避用。此處為整個砲台的最高點,視野更廣,易於觀測砲彈彈著點,以及海面上敵艦位置,與西邊指揮所可以採旗語方式聯絡。
觀測所
砲盤區的砲座直徑約15公尺,以堅實的鐵水泥築成,砲軌可180度轉動,前方子牆裡設有多個凹入牆體的拱形儲彈孔,砲座側牆以玄武岩石條砌成,砲盤間以土堆作為區隔,可以保護人員及砲座。
白米甕砲台全景(觀測所角度)
砲盤後方有斜坡道通,可以通往下方的彈藥庫,以鐵水泥配合安山岩石塊採丁字形砌法築成,彈藥庫的入口均設置橫向檔牆,可以避免流彈與火星的波及。砲盤區的後方現被闢為籃球場及一些兒童遊樂設施,其左後方還有獨立的蓄水井與濾水池,以及市政府在93年闢建停車場時發現的監守衛舍遺跡及彈藥房。
蓄水井
監守衛舍附近土地在94年由國防部委託國有財產局標售,得標的買主在94年11月6日趁周日公務員放假時,雇工拆除營舍,古蹟因此遭到嚴重的破壞,此事見報及地方人士奔走後,經過搶救才保留住一些殘存的營舍,現已用鐵絲網圈住,但似乎也未見修復。
白米甕砲台營舍庫房
鋼構屋頂
臨海砲台在海權發達的時代,對於重要據點的防衛起相當大的作用,但隨科技的進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自空中的威脅,使這些固定式的砲台,再也無法產生制敵機先的功能,太平洋戰爭時這些明砲台位置明顯,更成為被轟炸的首要目標,因此後來已少有新砲台的建置,多數舊砲台也跟著閒置成為古蹟。
砲彈庫房
位於白米甕砲台西側還有3根十分顯目直聳的大煙囪,為台灣電力公司協和火力發電廠,成了基隆的地標之一,民國61年規劃,65年1月3日創立,4部重油為燃料機組於民國74年全部完工,總裝置容量共200萬千瓦,為台灣北部地區最大之發電廠。
協和火力發電廠
發電廠排水口
省道台5線為連接台北市與基隆市的省道公路,起自行政院前路口,終點在基隆火車站,公告里程為29.949公里,小羊生日里程牌,正好位在仁五路與愛三路的交叉路口,靠近基隆廟口,也趁著到基隆的機會,留下這難得的畫面。
生日路標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1029基隆-仙洞巖、佛手洞、白米甕砲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