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990420坪林-湖桶古道(胡桶古道)、東坑山、梳妝頂山、梳妝樓山、柑腳坑山、虎寮潭山

湖桶古道位於坪林,為淡蘭便道的中間一段,早年為往來台北宜蘭的交通要道,湖桶村亦因此路線開通有不少住家,但日據時間發生屠村事件後,變為一座鬼城無人居住,當地居民傳說有時在夜深人靜或雲霧隴罩時,會聽到由湖桶村方向傳出鑼鼓聲,令人頭皮發麻。

走北宜高下坪林交流道後左轉行駛坪雙路,至虎寮潭路右轉,途中經過虎寮潭橋,虎寮潭舊名「虎尾寮潭」,台灣民間對簡陋搭建之工寮稱「虎尾寮」,北勢溪流經此地曲流水深形成深潭,故稱為「虎尾寮潭」,亦有鄉民解釋為:「虎形盤據潭口的溪流形貌」據稱最早於清嘉慶中葉(1808年前後),即有泉人張豬、曾守前來開闢。虎寮潭吊橋橫跨北勢溪,早年鄉民出入來往東西兩岸需依靠小船擺渡,如遇颱風暴雨溪水上漲,常停渡數日之久,影響居民生計,故於民國49年興建吊橋,次年完工啟用,總長110公尺,寬約2.5公尺,以前茶葉,樟腦產業興盛時,虎尾寮潭為往來台北與宜蘭通道的重要中途站之一,旅館店舖甚多,明治29年(1895年)日人入台,因義軍據此,全為日人焚燬。(9:15)
虎寮潭吊橋
吊橋下方為著名的狗齒地形,成因為地層擠壓傾斜而翹起,岩層走向又洽與河川垂直,在北勢溪的常年累月沖刷下,脆弱的頁岩易受侵蝕崩解,淤泥岩較頁岩抗蝕力強,留下如同狗兒的牙齒般鋸齒狀的岩塊,在地人稱此地形為「狗齒」,在北勢溪及南勢溪都很常見,惟翡翠水庫興建後,北勢溪上游許多狗齒地形亦沒入水中。
狗齒地形
虎尾寮潭
過虎寮潭吊橋後右轉產業道路,約2公里後抵達虎寮潭16號民宅的登山口,此處腹地不大,可停的車輛有限,一般登湖桶古道為節省時間及體力,多經由乾元宮登山口,可少走這一段上坡路,由於這一段路也是算是淡蘭便道的一部分,所以寧可多走幾步體會先民篳路藍縷的艱辛。(9:30)
湖桶古道登山口
登山步道及登山口
坪林地區的主要河川北勢溪由東向西流,其支流大多數為南北向,主支流幾乎垂直相交,而往來的重要交通路線也多沿著南北向支流或支流附近的溪溝稜線開闢,坪林的特產以包種茶聞名,由於年雨量充足,土壤為透水性高並呈酸性,坡地排水性佳,平均高度400-500公尺左右,一直以來就是北台灣重要的產茶中心,以種植「文山包種茶」、「青心烏龍茶」兩種茶為主,山區處處可見錯落綿延起伏的茶園景致。
茶園
坪林種茶歷史可追溯至清嘉慶年間,福建人柯朝携武夷茶種試種,發育良好收獲甚豐,附近居民紛起而效尤開墾種植茶樹,道光初年,茶葉以大陸為主要市場,坪林、石碇的粗製茶需要用扁擔以徒步方式運到深坑,再越過六張犁至艋舺裝船,運到福州加工,路途遙遠十分不便,道光末年有陳光瑞募集福建泉州之安溪、晉安、溪安、南安、同安諸縣的移民,由石碇街進至坪林尾開墾,其所走的道路即是今106乙縣道的前身,當時坪林居民的民生必需品,也都是要到石碇去集中交易,翻山越嶺,來回步行需花一天的時間。
古道前半段經整建為水泥石子階梯,並加上護欄,因此路途雖陡,坡地潮溼,尚不致於溼滑難行,再往上一點就變為木頭隔板階梯,途經一處竹林,竹林旁有不明顯小徑,依照經驗判斷,通常山區的竹林附近都會有住家,進入一探發現一座廢棄的古厝。(10:10)
古厝前竹林
竹林內的古厝外觀
古厝頗具規模,最外頭有護院圍牆,尚存之主建物四壁尚稱完整,大門、側門及窗戶保存良好,坪林的民房建材,昔日多開採自北勢溪岸的大桶山砂岩,房子用石塊和土塊壘造而成,因此即使屋頂毁壞,主結構體尚能維持當初建置之樣子。
寄件者 古厝正門
灶台
古厝旁留有許多酒瓶和破碎的碗盤,屋內有灶台、石製水槽、石磨等工具,灶房旁的建物磚牆僅至腰部,前方有一開口,應似眷養家畜之處,在灶台附近發現一個大同的碗,可見得古厝廢棄年代不會太久。
石製水槽
石磨
灶房旁的建物
早年入宜蘭的主要通道,走三貂嶺經東北角到宜蘭頭圍,清咸豐年間,有艋舺安溪茶販,竟由大坪林內山一帶行走,直出頭圍(宜蘭),其徑甚捷,因此在清同治年間,便有官員研議要修築此條道路,當時雖未立即施行,但也留下了「淡蘭擬闢便道議」的資料,這條路一直要到清末劉銘傳於光緒11年(1885年)任台灣巡撫後,派劉朝祐在光緒11年(1885年)9月開工,利用舊有路徑修築直接從石碇、坪林山區穿越入蘭的便道,11月正式開通,為了生計,民間永遠是走在政府前面,今昔對比依然沒什麼改變。
離開古厝退回至山徑,古道自此開始多為平緩之山徑,上至稜線後,發現一支刻有清理地之水泥柱,右側標著「文四0二七三」,不清楚為何單位為何目的所設。(10:35)
翠綠古道山徑
清理地
湖桶或稱「大湖桶」,地名來源有種種說法,一為產業熬樟腦或作靛青,二為地形似湖狀盆地,三為芋桶的意思,由於經由湖桶古道可通頭城,明治29年(1896)文山堡的匪徒搜索,30年10月大討伐均行此道,日據時代的抗日事件,湖桶當時所謂的土匪即抗日志士,應在尖山湖,以鄭文流為首。古道旁發現一個小洞,外頭有雜草掩蓋不易發現,山洞為人工挖掘,無法站立需採跪姿爬入,洞深約10公尺左右,僅容一人出入無法錯身,推測應為當時這些抗日志士躲藏日軍的隱密地點,洞穴保存完整,進入時被一隻蝙蝠嚇了一跳,打擾到牠的睡眠。(11:00)
土匪洞外觀
土匪洞
蝙蝠
循稜線往上,山徑變的開闊,隨即抵達十字路口,往左下至湖桶村,向右通往乾元宮,直走向前則沿稜線小徑至東坑山,乾元宮半個月前來過一次,當時因為下雨,故未成行,乾元宮約民國48年左右創建,位在水德村東坑,主祀神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太清天尊(太上道祖),這三尊神明合稱三清道祖,以道教神明為主(11:15)。
開闊的山徑
往湖桶村及乾元宮東坑山虎寮潭岔路
乾元宮及鄭文流故居(990510攝)
地圖上看東坑山距離不遠,約10分鐘可達,東坑山海跋775公尺,上頭有一圖根點,因地處厚德岡坑之東,故名東坑,據稱在清道光初(初1821)年前後,有泉州(安溪)人鄭黃兩姓來此谷地墾闢,抗日志士鄭文流老家即位於水德村東坑附近,原本打算下山後再去探訪其故居雲山宮,只是下山天色已晚,需繞回坪林過北勢溪才能前往水德村,只好作罷。循線往左可通往建碑崙,往右下坡繞一圈可回到乾元宮通往湖桶遺址的主道上(11:40)。
東坑山
乾元宮湖桶遺址東坑山岔路
抗日志士鄭文流為文山堡厚德岡坑人(坪林一帶),其家有兄弟6人、家族30人,家族多務農,以生產青靛及製茶為業,資產有2~3萬,為地方豪坤,其人對家事及地方公共事業皆用心經營參與,故於1894年被推為該村村長,經常為人調停紛擾,由於處事公正,在地方具有聲望,其弟文標為清朝時的文童,在村內為次於其兄的第二號人物,追隨其兄投入反日志業擔任策士,其反日勢力範圍在今坪林一帶。
往湖桶遺址路上經過一處石頭公,設有香爐但無任何標示,再往前則會越過小溪流,溪旁有一顆大板根樹,此溪應為流經湖桶遺址旁小溪之上游,溪畔有黑色水管取水,引至湖桶遺址上方的鐵水塔內。(12:05)
石頭公
越溪
板根樹
通往湖桶遺址岔路口,有署名汐止東山老人小嬰兒所立胡桶義民碑記,由於非官方文書,加上所載內容或有謬誤,不全然為正確之史實,僅供參考,然因此事件正史未載,故有關湖桶事件眾說紛紜,有關屠村慘案發生後,當地鬼魅事件頻傳,在巷議街談之渲染下,變的有些誇大,其正確性有待查考,沿途部分地點有縣政府所立解說牌,惟獨此地並無設告示詳述史實或傳聞,失去發聲機會,甚為可惜。
往湖桶村岔路
寄件者 義民碑記
傳說大致內容為湖桶村為台北至宜蘭的交通要道必經之處,往來休息暫歇之落腳點,故漸有民宅及旅店出現,村民亦因此日漸富裕。日人據台之次年(明治29年,1896年),正逢湖桶庄內舉行建醮活動,村民敲鑼打鼓放鞭炮,引起日本警察觀注,誤以為山區土匪密謀造反,於是調派大批軍警進行鎮壓,將村民無論老幼一律格殺達3日夜,屠村悲劇發生後,湖桶遂成一座鬼城。
湖桶村遠望個畚箕,村兩側各有一條小溪流過,進到庄內發現這片腹地頗為寬廣,周邊遍植竹林,庄內有兩處較大的廣場,先抵達的第一處廣場餘有一些樑柱,有民眾在此設胡桶義民爺廟,企圖打造「胡桶古道英烈義民紀念公園」,並留下相同的黑色大理石碑於廟旁,以及當時活動之照片於柱子上,皆似署名汐止東山老人小嬰兒所為。
湖桶村遠眺
胡桶義民爺廟
湖桶古道英烈義民紀念公園
義民爺廟前廣場
大樹下旁有一土地公廟,裡頭土地公造型奇特,係由一整顆橢圓形石頭雕刻而成,神像浮刻在石頭內,順著土地公前的小徑往下,可通往第2處廣場,此即遭殺害之村民共埋處,稱十三溝,旁有胡桶英烈義民爺大公墓,廣場旁有一大片石砌駁坎,將坡地整為平地,約為10-15公尺見方,上頭應有建物,但現雜草木叢生,廣場左側有小溪流過,早先有住人時,應該沒這麼多樹,日照充足,但現今樹蔭遮日,即使是正中午,仍有幾許陰涼的氣氛,本想午餐的,在這種氛圍下,實難下嚥。自屠村事件發生後,坪林鄉民們有時在月黑風高或山雨欲來時,隱約聽到由該地區傳出鑼鼓鞭炮聲,讓人毛骨聳然。
石刻土地公
共埋處
湖桶英烈義民爺大公墓
從第2處廣場以下已無小徑,依這腹地觀察,住上個十戶人家應無問題,這些石砌古厝建築,靠近山坡邊的牆壁,都會與山壁維持約1公尺距離,應是避免土壤溼氣滲入,屋毀牆塌後留下一道平整的深溝。
有關湖桶事件,部分因誇大喧染失真,加上未留詳細史書文字記載,故有人推論並不存在屠村事實,近日重讀謝永河先生著「北部郊山踏查行」第1集「建碑崙的基點」的文章中,引述當地一位鄭女士對於「湖桶之難」的說法為:「相傳日軍從澳底登陸以後,一支兵隊侵入這個山區來,名義是殲匪,其實為搜查抗日義士。『湖桶』乃是碧湖人所稱的『梳粧樓』,因為山中有個地方形勢如湖狀盆地,而此地突起桶形的山峰,虎寮潭人叫做『湖桶山』。當時居住十多戶,人口幾十人,都是生意人及其家眷。日軍上陸因而人心恐惶,為地方平安,湖桶的頭兄(一說是米商老闆)發起打醮。當設祭壇法會正在進行中,聽見日軍來了,居民有的逃之夭夭,有的避之遠遠,只有主祭者及道士,既不逃也不走。日軍看見道士穿上道袍,連吹法角請神降臨,不懂演什麼把戲,誤認是將發動抗日活動的前兆,於是發出一道黑令之下,不分黑白,將這三位道士及兩位正副主祭者格殺,來不及逃避的村民也遇害(一說全村民被鏖殺),這場慘劇發生之地,如今遺下殘壁及房屋地基,一片荒蕪,而這些古墳已無人憑弔。」鄭女士曾到過湖桶看過五位壯士的墳墓橫排一列。此係目前看過最合理之故事情節,一併提供參考。
駁坎遺跡
殘牆
建物與山壁間之溝渠
1895年日人入主台灣,台灣官民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丘逢甲為義勇軍統領,但這個政權很快就不敵日人而劃下句點,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895年11月8日向日本東京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但是台灣北部舊義勇軍又開始自我組織,於12月底開始一連串的抗日起義,籌畫了1896年元旦事件,以宜蘭人徐祿及三貂堡遠望坑林李成為核心,聯合宜蘭的林大北、林維新,文山堡的陳秋菊、鄭文流,錫口的詹振及三峽蘇力等勢力,圍攻台北及宜蘭城。
離開湖桶村後已經下午1點,左轉後來到往湖桶鞍部及梳妝樓山之岔路,此處的路標指示牌標示正好相反,直走才是古道往湖桶鞍部,而往右上則是山徑往梳妝樓山及梳妝頂山間的鞍部,由此上需再爬昇百餘公尺,最初為山徑,後接到溪徑,經過兩溪匯流處,取左側順著谷地間小徑直達梳妝樓山鞍部。
往梳妝樓山鞍部山徑
雙溪匯流處
1896年元旦事件在日人派出大軍鎮壓後很快便平定,其中著名的有芝山巖6位日本教師喪生(請參閱拙著芝山岩),其他主要義軍領袖不是逃往廈門,就是退入山中躲藏,日人將這些義軍視為土匪,坪林鄉全境是土匪城,其中以湖桶周圍的虎寮潭、藤寮坑,以及尖山湖及刣牛寮等地,更是土匪窩。
上抵梳妝樓山鞍部時路徑又變的清晰(1:40),左往梳妝樓山右往梳妝頂山,體力至此已有些不支,休息午餐後至2點才又繼續上路,此處道路寬大,為北宜便道的一部分,往右不上梳妝頂山持續往東則沿著古道通往鷹嘴嶺山再到宜蘭,至梳妝頂山約10分鐘,上頭有一座廢棄水泥建物.外觀爬滿藤蔓,海跋931公尺,無基點,為這一梳妝系列山名中之最高峰。
梳妝樓山鞍部
梳妝頂山水泥建物
日明治30年(1897)5月8日,為台人決定國籍之日,人心浮動。陳秋菊率陳捷陞、徐祿、鄭文流,加上詹振、詹番等約1千多人共同起事,進攻大稻埕商家,劫富戶20餘家,並焚日人租稅檢查所,令日人大傷顏面。日人為整頓治安,於同年(1897年)10月7日至15日,由台北及宜蘭軍警共同發動坪林尾東部一帶大掃蕩,逮獲39名匪徒,其中30名因證據不足釋放,9名以抵抗罪斬殺,被誅殺者達11餘名。
從梳妝頂山原路退回鞍部,再循線前往梳妝樓山,以山形如梳妝樓故名,但實在是沒什麼慧根,不知是從何角度比較像,其海跋高度888公尺,有一顆編號998號的三等三角點。(2:38)
梳妝樓山遠眺
梳妝樓山
明治32年(1899年),日人經由歸順的土匪曹田通風報信得知,有匪魁林李成的活動蹤跡,於是前往大湖桶逮人,也同時搜索了藤寮坑鄭文流住居一帶,在湖桶廢墟一帶擊斃了林李成父子。
由梳妝樓山繼續前往湖桶鞍部途中,仍可發現竹林,並且在竹林附近亦有部分殘留駁坎遺跡,足見此路在舊時為重要來往通道,沿途有不少住家,接上湖桶古道處亦有一大片竹林,和長滿芒草的一小片平坦地,此處往右可接到柑腳6號的產業道路,往左至湖桶鞍部。湖桶鞍部是北宜古道一處重要休息站,相傳古人將貨擔置於此處,再進入湖桶村休憩歇腳,此處有一顆專賣局造林基石,另外在鞍部附近亦發現疑似石棚土地公的遺址。(3:03)
胡桶古道鞍部
專賣局造林基石
疑似石棚土地公
日人統治日久,形勢此消彼長,這些一方之霸的土匪在對抗無顯著進展,勢力漸無以為繼的情況下,最後在1898年陸續接受後藤新平的招降。由於日人治台初期,亟需興建道路等基礎建設,但缺乏經費需徵用民力投入建設,招降這些土匪除可投入修路,又可改善治安,一舉數得,因而日人策略由「剿匪」改為「勸降」,以重金利誘並安排就業使土匪歸順。
從湖桶鞍部右轉往柑腳坑山方向下山,柑腳坑又名柑仔坑,一般解釋為「該地坑谷種植橘子」;另有一說,係「崁腳」之轉音,山頂有一顆山字水泥柱,高度為750公尺,行至此地突然下起雨來,在急著趕路的情況下,又走錯了路,應該是要往虎寮潭山的方向,卻循稜走向柑腳坑方向,幸好走了十分鐘發現不對,循原路回到柑腳坑山頂,走左側路徑下山,下坡路段坡陡難行(3:35)。
柑腳坑山
日人心態轉變也不無原因,後藤新平認為「今之土匪與清時不同,有受鄉黨愛護,原為有資有產之輩」,由於不得已,原先或為日人所逼失業,或被奸人所害,於是想恢復舊制。他詢問紳商,紳商皆答以:「台北土匪多係帶有某種政治意義的不平分子,或是失業者,純粹之盜賊可能只屬一部分而已。政府若施仁政,宥恕其前惡而招撫彼等,彼等一定感泣而奉命」
途中又再遇到竹林,但在雨水催促下無心再檢視,經過一番奔波,終抵虎寮潭山岔路(4:20),此時雨也停了,終於可以喘口氣,先前往虎寮潭山探視,心中想著沿途林密潮溼蚊蚋眾多,應該會有蛇吧,沒想就立刻遇到一隻,不過一下子就躲進草叢內不見蹤影,不到10分鐘即抵虎寮潭山,高度566公尺,山頂也無任何展望,原有圖根點已滅失,再原路返回至岔路口。
虎寮潭山岔路
虎寮潭山
日人採既往不究,要求交出歸順名簿,以掌握投降者的實況,利於治安管理,並給予投降者授產金及保證生業等條件,如給予土地、樟腦的開墾權利,或命其參與開發道路及擔任郵政遞送業務,使得土匪紛紛出降。日明治31年(1898)鄭文流代表陳秋菊與景尾辦務署長谷信敬見面提出議和條件,8月10日上午陳秋菊等人在坪林水聳淒坑口正式受撫。日方由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磯部警部長、谷辦務署長、坪林尾守備分遣隊長吉澤大尉前往,陳秋菊率徐祿、鄭文流、李五等拜見知事,遞交志願書,日方發給授產金,至此,陳秋菊及其部下1千3百多人全部歸順。
由虎寮潭山下山陡峭,但視野遼闊,遠山和近處茶園皆一覽無遺,山徑接到芒草路進到茶園內,最後由虎寮潭12號農家離開。
下山路
農家烘茶灶
歸順之匪首先提出授業意願,而後官方貸給授產金或提供道路開修,深坑至坪林之道路由陳秋菊領部眾開闢,坪林尾、頭圍間約29.5公里由鄭文流率眾修築,坪林尾到礁溪約25.5公里的道路,其中5.2公里是由工兵開鑿,其他則是由林火旺率其舊部林朝俊、林小花等500餘人開鑿。盧錦春、李養等人則改築水返腳(汐止)到基隆間的道路;簡大獅、劉簡全、林清秀、王貓研等人指揮部下開鑿芝蘭到金包里間的道路。明治33年(1900年)陳秋菊、鄭文流及部眾所開鑿之台北宜蘭道完工,路寬7尺至16尺,其後鄭文流、林火旺的部下更擔負起遞送郵件的任務。
從虎寮潭12號農家走出(5:10),又再接回到產業道路,需往左再走個1-2公里回到登山口取車,在柏油路上覺得腳有點癢,一脫下雨鞋,雖然穿了兩層襪子,還是被螞蝗侵入,幸好只小腿肚上緣被一隻咬到,但雨鞋和襪子共清出了5隻,也是夠嚇人的。
虎寮潭12號農家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990420坪林湖桶古道、東坑山、梳妝頂山、梳妝樓山、柑腳坑山、虎寮潭山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您好
我目前就讀大三 因為作業的關係需要爬湖桶古道
我想請問爬湖桶古道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嗎
平常沒有登山的經驗連裝備什麼都沒有
而且看很多文章說路很難走、有青苔甚至有水蛭螞蝗
想問問您是怎麼爬完的
萬分感謝

Shepherd's Wolf 提到...

湖桶古道只是路途長了點,路徑倒不難走,但岔路很多,建議準備地圖或GPS,穿雨鞋或好一點的登山鞋即可,如平常沒有登山經驗,最好找個熟悉路況的嚮導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