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990411礁溪-跑馬古道、後湖子山、水鴨湖、鵠子山

跑馬古道位於台北縣坪林鄉與宜蘭縣頭城鎮、礁溪鄉的界線上,舊時為淡水往來宜蘭地區間的古道之一,現有保存完整古道風貌路段,為古道南口至上新花園繞著鵠子山山腰修築的這一段;後湖子山及水鴨湖則位在台北縣坪林鄉與宜蘭縣頭城鎮之交界處,為雪山山脈北段延伸支稜。

高速公路出雪山隧道後下頭城交流道,沿台9線朝礁溪方向行駛,右轉德陽路往五峰旗方向至大轉彎處,左彎為五峰路主線,直行水泥路即為跑馬古道入口(6:50)。這條古道適合親子同行,單程約上坡約需3個小時,古道依時間先後順序,又有淡蘭便道、跑馬道、木馬道、陸軍路、頂車路等別名。
寄件者 跑馬古道入口
跑馬古道開通的緣由,得從宜蘭的開發史談起,蘭陽平原由於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交通不便,免於外界的侵擾,早期為噶瑪蘭族的故鄉,噶瑪蘭族屬於平埔族的一支,康熙34年(1695年)高拱乾纂修的「台灣府志」中,已有「蛤仔難三十六社」的記載,漢人移民林漢生於乾隆33年(1768年)首次由利澤簡港上岸拓墾蘭陽平原,但2年後被原住民殺害,期間陸續仍有漢人前往拓墾,但直到嘉慶元年(1796年)吳沙率領漳、泉、粵3籍移民以陸路從頭圍由北往南一路推進,這才帶動漢人對蘭陽平原的全面拓墾。
到臨古道季節正值春暖花開,原為五月才盛開的油桐花,已有一棵忍不住先行綻放,地上滿是四月雪,吸引許多遊人駐足流連的目光,如果一路都是這麼美,這一趟恐怕又無法依預定時間走完。
寄件者 油桐花
寄件者 四月雪
漢人早期以武力做後盾入墾宜蘭,之後再逐漸以土地買賣、貨物交易等方式,向原住民取得土地所有權。兩者交流漸增後,對於噶瑪蘭族人的風俗及生活習慣方式開始熟悉,利用族人厭惡被屍體汙染過的地方這種習性,他們稱這樣地方為Malin(馬鄰)或Baisin(百幸),意指有惡靈出沒的不潔之地,因此會放棄而他遷,漢人會故意汙染土地進而巧取。
寄件者 碉堡
嘉慶15年(1810年),知府楊廷理辦理開蘭事宜,嘉慶17年(1812年)宜蘭地區奉旨設治,正式列入滿清帝國的版圖置噶瑪蘭廳,此時的噶瑪蘭族被逼到走投無路,平原地區有漢人,後山則有泰雅族威脅的狀況,因此部分族人選擇遠離故鄉,往南方的奇萊平原遷移。噶瑪蘭族約在清咸豐年間南遷花蓮並且建立部落,但當時漢人已先佔據美崙溪南岸,噶瑪蘭人只好選擇北岸的新城建立部落。
寄件者 杜虹花
寄件者 孤挺花
跑馬古道由五峰路最低處起點至北宜公路最高點(約59公里處)的石牌,全長約6.7公里可分為3段,第1段則由五峰路至古道南口,為水泥道路約1.6公里;第2段古道南口至上新花園,為碎石子步道約3.1公里,沿著猴洞坑溪河谷循線直上,亦是全程中風景最秀麗的菁華路段;第3段從上新花園至古道北口(石牌),先為柏油路再接上階梯步道約2公里。
古道因為要跑馬,坡度起伏不大,從五峰路至古道南口段已變為水泥的產業道路,古味盡失,因此許多人便略去此段不走,開車長趨直入到古道南口後再開始步行,到達南口時約7:20。
寄件者 古道南口
寄件者 古道石子路
吳沙在乾隆38年(1773年)渡海來台,當時已43歲,先居淡水,再遷居雞籠與蛤仔難(宜蘭)的原住民從事番產交易多年,乾隆52年(1787年)先到與蛤仔難交界的三貂社為基地,三貂社與蛤仔難僅一山之隔,又在貢寮一帶試行開墾,嘉慶元年(1796年)從雞籠出發,乘船一舉占據烏石港,登陸后在南邊築土圍,稱頭圍(即頭城),由吳沙拓墾所經的路徑,應是循著基隆河谷往雙溪、草嶺古道前進宜蘭,這也是現存淡蘭古道大致的位置。
不到十分鐘抵達一處木造平台,有許多晨起民眾在此聚集活動,左邊有民眾搭建供登山休息的涼亭,涼亭下方巨石刻有「玉龍居」,平台旁即為十一股溪,上頭搭建一座木橋,但溪已乾涸見底,它發源自十一股山、鵠仔山南側谷地,山區流程短、落差大,據說在日據時代,十一股溪的上游曾經有個村落,就稱作「十一股」,當時大約住了十幾戶人家,回程時由鵠子山經十一股溪下山時,也特別觀察一下,上頭還有一座福德廟與清修宮,清修宮所佔腹地較大,比較像是當初聚落所在地,但僅為推測,再往山上部分路段路基明顯,不似一般登山路徑,未發現聚落遺跡。
寄件者 玉龍居
寄件者 十一股溪橋
草嶺古道是早期台北至宜蘭僅有的一條聯外道路,需繞道東北山區,穿越蠻荒野地及高山峻嶺,距離遙遠,因此清末劉銘傳於光緒11年(1885年)任台灣巡撫後,鑑於兩地往來頻繁,需要在南方建一條快速安全的入蘭道路,清光緒年間原住民逐漸被驅入深山後,於是重提之前想開而未開的「淡蘭擬闢便道議」路線,在光緒11年(1885年)9月開工,利用舊有路徑修築直接從石碇、坪林山區穿越入蘭的便道,11月即完工,速度非常快,這條路可說是後來北宜公路的前身,路線經過艋舺南門、古亭、五汴頭、觀音嶺腳、深坑、楓子林、石碇、烏塗窟、大隔門、柯子崙坑、粗窟坑、仁里板、鶯子瀨、石槽坑、三分仔坑、頂雙溪、四堵寮、金面山、礁溪街、噶瑪蘭廳,此即淡蘭便道的由來。
過十一股溪橋即開始腰繞著鵲子山行走,步道寬大林蔭覆蓋下宛若綠色隧道,出隧道蘭陽平原美景即映入眼簾。
寄件者 綠色隧道
寄件者 鳥瞰礁溪
後來先民利用古道搬運木材,用堅硬如赤皮的材種構築木馬,當成托運工具,以圓木舖設排列成類似鐵軌枕木的軌道,上頭再抹上烏油,木馬行於其上減少磨擦阻力,用以搬運木材下山,所以也稱為木馬路,早期現場有放幾塊木頭在此展示,但實物木馬與木馬道當日卻遍尋不著,只剩下地上一堆磚頭。
寄件者 流籠架
寄件者 木馬展示區
龜山島與蘭陽平原有許多神話故事,解說牌提到傳說北方太陰之神玄天上帝原先是屠夫,放下屠刀修道昇天後,剖開自己肚腹,將內臟丟入水中,即化為龜蛇二神,龜神即龜山島,蛇神則是海邊蜿蜒的沙崙海岸線,共同守護著好山好水的蘭陽平原。
寄件者 龜蛇守海口
寄件者 石板路
另一則神話則將蘭陽平原比喻為海龍王的女兒蘭陽公主,與海龍王的愛將龜將軍兩人日久生情,被海龍王得知後震怒,將兩人拆散化為龜山島及蘭陽平原,從此兩人中間隔著海遙遙相望,而龜將軍情深義重,至此無怨無悔的守護著蘭陽平原。
寄件者 面山山徑
寄件者 向海山徑2
跑馬路名稱由來有好幾種說法,一為清朝年間往來客商經常騎馬載貨行經此路,另一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常有日本軍官騎馬在此道巡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指此路是罪犯為躲避日本警察而逃跑的路。
甲午戰後1895年6月,日本陸軍步兵由基隆搭乘八重山艦登陸蘇澳,再攻占宜蘭,1896年1月混成師團亦搭艦由蘇澳登陸,進入宜蘭、礁溪,皆由海路進來,但隨後自陸路來的日軍,則是越過坪林四堵山經由此路到達蘭陽平原,所以又被稱為「陸軍路」。
二次大戰時,日軍又用此路來運輸軍火,所以又稱軍用路、戰備道路。另在北宜公路開通後居民又稱該道路為頂車路。
此段路徑較無樹木遮蔭,但天色微陰,海風拂面,雖是上坡並不覺得悶熱,約在8點左右抵達山神廟。山神廟位在麻竹坑溪口旁,以大石片砌成的小廟,裡頭供奉兩塊石頭公,廟身上頭另有簡易的棚架擋雨。
寄件者 山神廟1
寄件者 山神廟2
再往上解說牌指出附近有一處舊礦場,因周邊找不到任何開採之遺跡,推測可能是靠山壁邊有巨石阻擋,兩旁種植松樹之岔路往上才是礦區所在,該路徑已荒廢多年因此未再上去仔細查證,但解說牌上之資料有誤,經查閱礁溪鄉誌有較詳細之說明,日本昭和17年(1942年)曾有台灣黑鉛會社及文山礦業所,在猴洞坑山區與得子口山區開採黑鉛礦,惟分布範圍狹小,品質不佳,產狀成土狀,含固定碳在40%至50%之間,其用途僅限於低鉛銀筆之製造,因礁溪鄉地質山區以粘板岩為主,平地即屬沖積壤土,礦產除了低質黑鉛外,幾無任用發現,至昭和19年(1944年)2會社在礁溪鄉產量為449公噸。
國民政府接收後,民國40年10月20日,林添全等合夥創設得隆採礦所,資本額新台幣1萬元,在得子口山區開採。礦山名為得隆礦場,面積150.4066公頃,可採蘊藏量5萬公噸,已採量300公噸。民國41年產鉛量87公噸,42年175公噸,42年產鉛成本每公噸為90元。至民國55年,因不符經濟效益,停止開採。大山黑鉛工業社於民國41年1月由李萬來、林阿湧等合夥創設,在猴洞坑山區開採。礦山名為猴狪坑礦場,礦區面積159.8711公頃,蘊藏量約有18萬公噸。民國41年,產鉛量350公噸,42年400公噸,42年生產成本每公噸95元,總成本120元,因品質不佳,銷路有限,於民國51年停止開採。
寄件者 疑似礦場岔路
寄件者 眺望台
步道經過猴洞坑溪,景色讓人有些失望,前幾天還下過雨,怎麼溪底只聞水聲卻未見半滴水,猴洞坑溪被水泥道路橫切過去,像是一道傷疤,此處溪岸有一巨石刻有「跑馬古道」的勒石,字體被樹蔭遮蓋住並不明顯,係民國85年(1996年)所立,是由礁溪名書法家周澄先生題字,蒼勁有力,另對照地圖上的照片清澈淺潭怎麼也不見蹤影,有人說雪隧切斷了雪山山脈的地下水脈,因此造成很多地方原本應該有水的地方變沒水。
寄件者 跑馬古道勒石
猴洞坑溪發源於後湖子山西麓,因上游昔日為猴群的棲息地,坑谷深邃,坑壁陡峭,山壁間有許多岩洞,故稱為猴洞坑,溪水從陡峭的山坡蜿蜒流下,全長約5公里,山區流域約1公里之南岸部分屬礁溪鄉外,其餘皆在頭城鎮轄區,因山區岩質堅硬,昔日曾經水潭處處,又因水短流急落差大,在中下游一處懸崖形成落差近30公尺的猴洞瀑布。
寄件者 猴洞坑溪
石勒附近有一日治時期派出所遺址,係頭圍(頭城)支廳猴洞坑警察官吏派出所之駐在地,所轄為白石腳庄內字猴洞坑,遺址確切位置已難判定,但路旁樹林內一間不起眼的簡易工寮,看起來很像是遺址所在,當時忘了向上新花園的黃董確認。
寄件者 疑似日據時期駐在所遺址1
寄件者 疑似日據時期駐在所遺址2
離開步道眼前路徑突然變的開闊,巨大的反差還來不及適應,原來已經到達上新花園(8:30),左側為一大片空地停車場,停車場盡頭有一戶人家,右手邊則為上新花園入口,此處已經歇業,門口用鐵皮圍住,裡頭養一些雞,正當在附近探頭探腦時,一個年約六、七十歲的老先生走過來,熱情的邀請去他家喝薑汁金棗茶,這個老先生就是前上新花園的董事長黃秀雄先生。
寄件者 跑馬古道出口
寄件者 上新花園入口
據黃董陳述上新花園在民國73年開幕,裡頭有許多遊樂設施,從北宜公路到上新花園的馬路都是他開的(跑馬古道的舊徑所拓寬),全盛時期客房曾住到6百多人,外頭停車一次收費50元,原本還打算從順著跑馬古道一路闢到礁溪(幸好未開成,中間夾3公里國有林班地界)。大約在4年前(往前推算約為民國95年)因負債將上新花園賣掉,現在做些小生意,賣一些薑汁金棗茶和松露酒,以及一些飲料,在黃董的盛情招待下,不好意思白吃白喝,也交觀了一罐250元的薑汁金棗茶。
寄件者 上新花園停車場及黃董的家
另外還向黃董請教了登鵠子山及走到三角崙山的路徑,他認為往三角崙山中間芒草很多,距離遙遠路徑不明,還是只登鵠子山比較適宜,步行到石牌約也需要40分鐘。逗留聊天喝茶太久,又再走回去確認跑馬古道的勒石,回來時已經9點多,過上新花園,跑馬古道變為柏油產業道路,大約要往上走1~2公里多路程,才能再接上步道,然後再走7~8百公尺,就可抵達北宜公路最高點的石牌。
寄件者 柏油路接步道岔路
寄件者 步道
寄件者 杉木林休息區
此段步道中途亦有一座石頭公,若非上面綁著紅布條,石頭公外表貌不驚人,可能就會錯過,也不知有何典故,不過從跑馬古道及北宜公路的開闢,有無數生命在此殞落,北宜公路靈異事件更是時有耳聞,以前經過也常有人沿途灑冥紙的情況,基於有拜有保祐的信念,旅途也會比較安心,如果可以托夢報個明牌當然更好。
寄件者 石頭公1
寄件者 石頭公2
經由階梯上抵石牌(9:40),跑馬古道的北口,有一醒目之巨石,刻有「金面大觀」字樣,石牌舊名湖底嶺,日治初期,日本政府為聯繫台北與宜蘭兩地之交通和軍事上之需要,特於明治31年(1898)10月,以當時台北縣下之文山堡坪林尾至宜蘭廳四圍堡礁溪一帶之舊徑為基礎,進行修整拓寬,當時全台灣各地都出現抗日組織,宜蘭地區的抗日份子林火旺向日本總督府投降後,他原先率領的七百多個黨羽,被日本人送到山上修築跑馬古道,該工程由宜蘭廳內技手官尾泰利監督,至次年5月即竣工,為紀念這些辛苦修路的工程人員,明治33年(1900年)2月21日特由當時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於今北宜公路縣界公園亭豎立「湖底嶺開路碑」,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題刻篆額「平塹雲開」,以紀念艱辛開路功績。
光復後,宜蘭縣第4任縣長林才添先生剉掉正反面碑文,於石碑背面加題「金面大觀」;第五、六任縣長陳進東先生則磨去石碑正面碑文,改提「亢懷千古」。
寄件者 金面大觀
寄件者 跑馬古道北口
此處亦新立了一塊清朝同治7年(1868年)台灣總兵劉明燈題字的「虎字碑」的山寨碑,「石牌」(石牌仔)的地名就是源自這塊「虎字碑」。同治6年(1867年),劉明燈率軍隊前往噶瑪蘭巡視,曾在三貂嶺留下「金字碑」,在草嶺古道上留下「雄鎮蠻煙碑」、「虎字碑」等歷史遺跡,石牌虎字碑的年代較草嶺虎字碑晚一年,皆以草書書寫,但筆觸略有不同,消失半個世紀的原因,肇因於民國50幾年時,警備總部在石牌附近開闢山區戰備道路,將這塊虎字碑遷移至台北市博愛營區的花園庭院內,無人知其去向,後來經由資深文史人士吳基瑞等人多方奔走,這座虎字碑才重回坪林,如今珍藏於坪林茶葉博物館內,劉明燈同治7年所走的北宜古道,後來由劉銘傳闢為淡蘭便道。
山寨版虎字碑
坪林茶葉博物館內虎字碑
寄件者 金字碑(攝於950827)
石牌位在宜蘭縣與台北縣的交界處,北宜公路的最高點,兩縣政府在此設立石牌縣界公園,現址設有瞭望台,此地居高臨下,蘭陽平原、龜山島與太平洋美景一覽無遺,由於位在大小金面山的最高點,故稱「金面大觀」,1954年入選為新蘭陽八景之一。
寄件者 瞭望台
寄件者 龜山島
縣界公園在雪隧未開通前,為台北往宜蘭地區的北宜公路的必經之地,車流如織,以前以賣茶葉蛋著名,有些店家規定茶葉蛋一定要當場吃完,不准打包,因為擔心駕駛經過九彎十八拐,邊開邊吃非常危險。現址還立有台北縣與宜蘭縣之縣界碑,及「北宜公路殉職先靈紀念碑」。雪隧開通後,車流不再經過,一度變的冷清,攤商也關閉不少,經過重新規劃後,縣界公園現設有停車場、販賣部、服務中心、瞭望台,綠化步道及資訊站等,提供過往車輛及遊客中途休憩之用,後來反而吸引重型機車族假日到此飆車,以及單車族到此挑戰,又再度活躍起來。
寄件者 縣界公園
寄件者 北宜公路殉職先靈紀念碑
純粹走跑馬古道,至此可原路返回,休息半小時過後,續前往後湖子山,從紀念碑再往前行(10:10),左轉入台電保線路,此路線剛好位在縣界上,路徑寬大可通行高底盤的吉甫車,所謂「保線路」,就是台電為了維護保養高壓電塔,所開闢出來的,途中有些坌路,保線路盡頭為高壓電塔(10:40),休息一陣子才又接著撥開電塔左側草叢進入山徑(10:50),此山較為冷僻,應有一陣子無人來探訪,山徑已成密林,蛛網遍佈。
寄件者 四堵苗圃
寄件者 往水鴨湖山徑
抵達水鴨湖前會先經過一處往圓通寺的岔路,續行經過一座小山,上頭有顆編號335號山字基石,可走稜線或腰繞,採去程走腰繞,回程循稜線,最後皆接回到水鴨湖及後湖子山的山徑,水鴨湖在後湖子山的下方,入口處為一片竹林(11:05)。
寄件者 編號335號山字基石
寄件者 水鴨湖入口竹林
水鴨湖為一積水之泥沼地,形狀略呈V或U字型,約有千坪以上,此時水位低,僅東西兩側較低窪處有積水,湖水呈綠色,靠近有水的池邊土質鬆軟為易陷落之爛泥,湖心中央無水已乾涸,可行走於其上,有一隻水鴨在到臨前已飛走,十分可惜。
寄件者 水鴨湖東側1
寄件者 水鴨湖2
湖心植物多為莎草科的荊三稜,無水也無水鴨的水鴨池,少了許多看頭,周邊無任何溪流之流水可挹助,湖水多依賴降雨。因此可能要等到颱風或大雨過後,成滿水位時才又會呈現另一種美,東側的山形較低矮,滿溢時應大致從東邊流出。
寄件者 水鴨湖西側3
寄件者 水鴨湖4
寄件者 水鴨湖5
繞過水鴨湖上抵後湖子山(11:25),海拔700公尺,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周邊皆是密林無展望,雖然時間尚充裕,但往三角崙山的路況不佳,決定放棄改往圓通寺,登鵠子山。
寄件者 後湖子山外貌
寄件者 後湖子山
原路退回至往圓通寺岔路,穿過樹林又來到另一座高壓電塔(11:55),在此可欣賞後湖子山略呈渾圓的山勢,順著保線路往山下走,鵠仔山就在正前方,保線路抵達鞍部岔路,左右兩條皆可通往鵠仔山,右側為捷徑,因GPS未顯示此路線,故採左側先往下高度近百公尺至圓通寺。保線道出口附近已用木柵門鎖上,右側為廢棄營區(12:30)。
寄件者 鵠仔山
寄件者 保線道出口廢營區
寄件者 蝴蝶
圓通寺離跑馬古道不遠,從上新花園往石牌的途中會經過往圓通寺的岔路,附近有幾戶人家居住,寺前有一畝農田和一座小山,緩慢悠閒的步調,自成一個世外桃源。
寄件者 圓通寺
寄件者 圓通寺前農田
經過一戶紅色建物,跨越猴洞坑溪的橋樑,即抵達往鵠子山的登山口(12:45),附近的狗很多,對著生人狂吠,幸好都被拴住,才未釀成人被狗追的戲碼。登鵠子山大致有三條路徑,地圖上只顯示兩條,GPS上只有一條,一條是由清修宮循十一股溪上來,另一條則是從後湖子山走保線路下來後,會接上岔路的右側路線,第三條由此地上登,坡度較緩距離較長,沿途芒草眾多易傷人。
寄件者 登山口前橋樑
寄件者 鵠子山的芒草
鵠仔山又名擴仔山、鳳頭山、礁溪富士山,在白石腳西北邊,山頂處有顆編號839的三等三角點,標高679公尺。三角點處有一座已崩塌的廢棄鐵塔,山頂多芒草,但經過整理後不用上鐵塔,蘭陽平原的風光也可以一覽無遺(1:35)。
寄件者 鵠仔山
寄件者 鵠仔山遠眺礁溪
由於山形似清朝官員所戴官帽,而台語稱官帽為鵠仔,故稱為「鵠仔山」,清代官員則稱鵠仔山為「鳳頭山」,噶瑪蘭廳志中說:「鳳頭山,俗呼『擴仔山』,在廳治北二十三里,以形得名。一峰孤聳,高插雲端,山南有大、小風洞,每當快雪時晴,四顧青巒拱列,而此峰奇特,正如冰波凝結,附萼梅花,亦蘭境一偉觀也。」而到了日治時期,日人覺得鵠仔山的山形很像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所以又有「礁溪富士山」的別名。
寄件者 鵠仔山與周邊山勢
寄件者 鵠子山下山
三角點附近已是路底,退回至芒草叢後,循右側路徑下山,因坡度較陡,山徑呈之字型,下到鞍部後往右側可接到保線路,往左側則循十一股溪的溪谷下行,鵠子山上山芒草多,下山螞蝗多,一路上共抓到4隻螞蝗。
寄件者 十一股溪上游巨石
寄件者 十一股溪
寄件者 螞蝗
十一股溪畔坡陡潮溼難行,一路跌跌撞撞,前半段較原始,後半段則循著水管路下山,水管取水處水量亦不大,難怪下游都沒水,水管最後彙集至大水塔,終於在2:50抵達清修宮,此處環境清幽,中間有處八卦型水池,周邊林木感覺清爽舒適,在涼亭處可觀賞蘭陽景緻。稍事休息,打點儀容後便順著柏油產道再接十一股溪旁小徑下山,3:10抵達中途的福德廟,最後接回跑馬古道的玉龍居。
寄件者 清修宮
寄件者 福德廟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990411宜蘭礁溪跑馬古道、後湖子山、水鴨湖、鵠子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