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山位於苗栗縣三灣鄉、南庄鄉及新竹縣峨眉鄉交界地帶,望月亭以南的苗栗縣境稱為前山,亭北新竹縣境稱為後山,許多佛道教寺廟環繞獅頭山的峭壁岩洞而建,其中又以明治30年(1897)前山所興建的勸化堂規模最大,分為地府輔天宮、天堂勸化堂與西方開善寺三大聖剎。
獅頭山可由中山高頭份交流道下,沿苗124縣道經三灣往南庄,即可到達,或搭乘苗栗客運5806路公車由竹南往南庄,於獅頭山站下車,另外也有台灣好行公車南庄線,由竹南火車站東出口候車,獅頭山古道口下車。公路未修築之前,朝山皆自獅頭山的牌樓循階上登,途經獅頭岩、饒益院、超昇靈塔,此行直接由紫陽門下方停車場起登,錯過這一段幽靜的禪道。
紫陽門
天空微陰,接連幾天大雨過後,將山頭洗得愈發翠綠,但卻也打散滿山盛開的櫻花,空氣中帶點花香和涼意,踏著古樸黝黑的石階,緩步登臨獅頭山的紫陽門。兩座巨大石獅分立左右兩側,金字牌匾旁的小字書大正5年丙辰冬立,門樓外觀由磚、瓦、土、石等結構組成,中間穿堂上方斗拱為木造,屋頂是重檐歇山式建築,門上浮雕與裝飾皆相當精美。
櫻花盛開
勸化堂緣起於原籍廣東省嘉應州人黃炳三,東渡來台後移居至南庄鄉,曾在地方擔任私塾教師,因虔誠向佛,明治30年(1897)他來到獅頭山覓地修行,翻越危崖後發現一處岩窟,內無人跡卻有香燈燻跡,於是他便在該洞內結庵禮佛,靜修求道。黃炳三的堂兄黃開朗,當時為南庄鄉田尾永和宮的乩生,敬配其道心堅定,打算獨立興建勸化堂,但因無法負荷龐大的建廟資金,便邀地方仕紳陳秀蘭、林李雲等人參與籌募資金,於明治34年(1901)興建殿堂提供黃炳三修身之所,同時公推黃開朗為堂主,開堂濟世,勸化眾生,名為「勸化堂」。
輔天宮
勸化堂主要由地府輔天宮、天堂勸化堂與西方開善寺3大聖剎所構成,地府堂輔天宮主祀地藏王菩薩,內部彩繪十殿閻羅王,藉由地府恐怖酷刑以威嚇勿為非作歹免遭報應,並勸人為善。該宮由曾春秀等人於大正4年(1915)所創建,大正7年竣工安座,此宮為勸化堂中唯一不是嵌在岩洞內的建築物,初建時僅有正殿3間,大正9年增建兩側廂房。昭和10年(1935)新竹州大地震因兩側建築倒塌而重建,其後木造樑柱因年久腐蝕,而於民國57年改建為鋼筋水泥結構,2年後竣工,民國77年新建的獅山大樓完工,服務廣大信眾。
清虛門
清虛門為進入勸化堂的山門,建於民國75年,鋼筋水泥加屋瓦的結構,門口同樣有一對石獅,門上無精美的浮雕和裝飾,而是上金漆的壁畫,清虛指清淨虛無之意,語出老子: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
勸化堂
勸化堂為天堂,堂殿利用原有的天然岩洞興築而成,一半廟身嵌在岩洞中,內部分為3殿,正殿玉清宮供奉玉皇大帝暨三恩主、三官大帝,大成殿供奉至聖先師及儒教神明,雷音殿奉祀三寶佛,集儒釋道三教神佛於一堂。勸化堂為獅頭山上廟產最豐富的廟宇,據傳黃開郎選擇現址建廟時,曾屢次請示「太白仙翁」降乩才定案,明治34年(1901)9月22日興建殿堂,明治38年(1905)因信眾日增並捐資增建,大正元年拆除舊殿改建大殿,大正4年竣工落成,經過多年的修建,廟宇無論外觀,內部石雕、木刻及彩繪均十分細緻典雅。
道德門
道德門區隔勸化堂與舍利洞,建於民國43年,牌匾落款人為莫德惠,對聯「道本天心無需張羅求玄路 德緣人意有賴觀照見性門」,門上彩繪花草及騏驎,另有南極仙翁及慈母圖像,門後上行階梯為獅山古道,左行通往舍利洞。
舍利洞西王金母
舍利洞創立於大正12年(1923),內部大殿主祀西王金母,副祀瓊花金母、地母娘娘、九天玄女,左殿祀奉釋迦牟尼佛,右殿祀奉觀世音菩薩,堂殿建築同樣一半嵌於天然岩洞內。舍利洞原為前獅頭山勸化堂理事長黃光榮祖母陳氏晚年出家禮佛之處,後成為獅頭山和尚、尼姑養老圓寂之處。
九天玄女洞
九天玄女洞位於舍利洞的最後方,洞內石壁於民國78年鑿通,神桌即嵌在裸露的岩壁內,神桌上安奉木刻神像九天玄女,造型右手持拂塵,座下為金龍。兩側對聯「九天洞中顯玄關 一心一德全修道」。
淨土門
舍利洞與開善寺之間設置淨土門作區隔,受限於山壁空間,僅修築簡單的牌樓,該門為第19世章嘉活佛於民國42年與蔣介石、何應欽、楊森、閻錫山等人蒞山訪遊時所提。章嘉活佛生於1890年,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並稱為4大活佛,他也是慈禧太后、北洋政府與蔣介石等三朝國師。活佛1957年便圓寂,享壽68歲。
開善寺
開善寺為3大聖剎的西方,昭和2年(1927)4月4日興工,期間由普宜尼師籌集大部分經費,陳榮盛負責工程之進行,昭和6年(1931)落成,大殿一半座落在岩洞內,寺內共有36根大型圓柱。寺前有一顆巨石,為民國92年清明節清晨從寺宇後方山上滾落,砸毀天公爐,所幸無人受傷,巨石重約8噸,其位置恰巧落在阿彌陀佛神像前,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被保留下來。
西方三聖
開善寺中供奉西方三聖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慈眉善目,法相莊嚴,高約2公尺的三尊佛像全由稀有之巨大古樟木雕塑而成。當時臺灣總督府對珍稀古樹保存嚴禁砍伐,透過曹洞宗新竹教化所專案申請,才特准砍伐,並聘請名師雕刻而成。另在後座一尊玉質釋迦牟尼佛像,係由前名譽住持香港茂林法師昭和3年(1928)時購自緬甸仰光,民國47年捐贈給開善寺供奉,成為鎮殿之寶。正殿兩側的韋陀與伽藍護法神像,也採用木雕呈現。
潮音洞
開善寺落成後由普宜尼師擔任首位住持,其後由法號明靜的陳榮盛及普宜尼師之子李詩圖先後繼任。何應欽將軍在民國44年冬自日本迎回中日戰爭期間,日人從南京掠走唐朝高僧玄奘靈骨,最初安奉在開善寺,翌年轉供奉在日月潭畔玄光寺,日本所獻之解夢觀音則仍供奉在此。民國64年在家信徒陳金灶接任住持,他整修大殿並改建禪房與殿前廣場,民國66年竣工,當年日華關係促進會理事長中塢秀次,曾至開善寺朝拜並結盟。
凌雲洞
沿山腰禪道續行,抵達潮音洞的觀音像,由於沒有很明顯的岩洞,外觀與其說是洞,看起來比較像是涼亭,僅有四根柱子和屋頂保護觀音,避免落石。潮音洞旁邊的白色小廟則是凌雲洞,廟身大半皆在岩洞內,大殿的後方有個小房間,內部供奉赤臉的齊天大聖神像,背後則是花菓山的彩繪。
齊天大聖
過凌雲洞後,幾乎沒再遇到香客,大概很少人會走這麼遠的距離,在普悲觀音像前方有一條之字型的道路,路旁每隔1.5公尺便安座觀世音雕像,相當壯觀,開善寺在陳金灶任住持期間,曾一度脫離勸化堂本堂管轄,為讓信徒方便朝山不透過勸化堂,因此籌款從頭南公路開闢直達寺前的道路,新建安國朝山樓,並在寺殿右側山坡廣募信徒安座觀世音雕像闢為萬佛山,寺務直到民國84年10月才交還勸化堂董事會管理。
普悲觀音
普悲觀音為33觀音之一,形像為兩手隱藏於法衣而向前下垂,立於山上,據佛門網解說,即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載「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的觀音化身,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以其威德殊勝,而配以觀音平等普遍之慈悲,故稱普悲觀音。
巖戶觀音
巖戶觀音亦為33觀音之一,此處所見之觀音像,可能因為遭上方落石擊中而毀損,原形像應為端坐於岩窟之中,因蚖蛇、蝮蠍等毒蟲多住於岩窟中,若念此觀音力,可應時消散其毒氣。
蔓陀羅
勸化堂屬於鸞堂,其創建方向主要皆透過「太白仙翁」降乩指示,明治41年(1908)即著手編纂開堂後第一本鸞書,歷時4年編竣出版,鷥書是指鸞堂透過「扶乩」儀式,讓諸天神靈以書寫方式,降言成文,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將文稿集結成書,再經由信眾捐資印刷。太白仙翁曾在指示在30年完成天堂、地府、西方等3大聖剎之建設,並興辦仁濟、育英2社會事業。
觀日亭
禪道由獅尾的停車場入口起,經過3大聖剎,最後來到獅頭的觀日亭,原以為這裡便是山頂,熟料只是稜線的山腰處,距離山頂還有一大段距離,不過已經繞過獅頭山的山腹,所以視野已不再是面向南庄的谷地,而是中港溪沿岸的三灣平原。
三灣
觀日亭在獅頭山的西側,所以應該只能觀夕陽而不是日出,不過今日天氣微陰,始終未見到太陽露臉,僅能吹吹涼風觀雲罷了。觀日亭與獅頭山頂在地圖上的水平距離很近,但卻無法直接登頂,中間隔著數十公尺高的大岩壁。
大石壁
沿著木棧道往上爬一小段路後,先接上腰繞的山徑,中途不時可見到峭壁旁崩塌的落石,令人觸目驚心,山徑最後匯入獅山古道的石板步道,往下至道德門,往上則是狹窄的石階步道通往望月亭,略陡的斜坡緊貼著高聳的崖壁不斷朝上,旁邊樹林下方則是陡峭的深谷,感覺相當驚險。
草書石刻
大石壁上刻有吳文龍的草書,以及釋圓瑛大師於大正12年遊獅山留下語出六祖壇經的「即心是佛」。圓瑛法師為臨濟宗第四十世傳任,曾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十餘年,俗姓吳,光緒4年(1878)生於福建古田,民國59年8月於北平圓寂,得年82。即心是佛的右側則是劉添貴所書的「南無阿彌陀佛」。
即心是佛
獅頭山上巨岩嶙峋,原居南庄的賽夏族曾留傳一則神話故事,某年夏天中午,鹿場大山附近山峰忽然發出一聲轟隆巨響,一道白氣上衝發出萬道霞光,突然之間霞光收斂凝聚成一團白光,形似獅頭然後墜落。部落內的人們發現奇景,集結勇士到白光墜落的地點察看,發現許多的巨岩,和一座形似獅頭的山頭,此後便將之視為靈山。
望月亭
望月亭為獅頭山禪道的最高點,苗栗縣與新竹縣以獅頭山稜線為界,民國48年在亭前設置一根四角型的石柱,北面刻新竹縣界,南面為苗栗縣界,但苗栗縣界字體被水泥護欄所遮掩,略顯黯淡。
南庄與中港溪
望月亭由時任省主席的黃杰將軍於民國50年所創建,曾留有黃將軍所題之碑文與望月亭字樣,因年久失修拆除改建為今日之四腳涼亭。亭北的視野不佳,亭南則為樹木所阻,僅能從林間空隙窺視,不過從望月亭到山頂的這段稜線路的林木較疏,視野遼闊,南方山嵐環繞的象山與蜿蜒的中港溪谷景緻宜人。
獅頭山頂
獅頭山主峰距望月亭約十分鐘的路程,山頂路徑平緩,被稱為豚脊狀山嶺,獅與豬實在差別太大。沿途多為菜園,鮮有大型的樹木。主峰海拔492公尺,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的基石,旁邊設有氣象局的自動觀測站。獅頭山的由來據新竹縣誌所載,淡水廳同知李慎彝於道光6年(1826)曾率隨從與當地居民,至三灣鄉項寮村祭祀山靈時,見此山形狀酷似獅頭,便命名為「獅頭山」。
元光寺
元光寺又稱獅巖洞,距望月亭僅百餘公尺,屬獅頭山前山範圍新竹縣境內的寺廟,同時也是此山中地勢最高與最早興建的佛剎。該寺由普捷大師開山,其俗名為邱大公,桃園大溪人,光緒21年(1895)上山採樟腦,路過獅巖洞時,發現洞中有許多骷髏殘骸,而引發惻隱之心,經過峨眉鄉曾春秀的同意捐獻,鳩資興建佛殿,經過歷任住持刻苦經營,始建成今日之規模。
元光寺旁的福德祠
朝山行程結束後,接著前往探訪附近獅頭山煤礦與龍山煤礦的遺址,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在溪谷間穿梭,才大致釐清其確切位置,由於內容太長,剩餘部分後續再做介紹。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30215南庄-獅頭山、勸化堂、獅頭山煤礦、龍山煤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