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1000611萬里-富士坪古道、鹿堀坪古道

富士坪古道起點位於新北巿萬里區的溪底村,通往大尖山,山頂有廣闊的草原環繞著大尖山,從大尖山與磺嘴山稜線間之風鼓手仔灣,可以循鹿堀坪古道,經過鹿堀坪瀑布,最後回到大坪。

此行共有同事童兄父女及蕭兄,還有小羊與我等5人一同參加,此行專為小朋友而設計,炎夏到,最清涼的消暑秘方,當然就是到溪邊瀑布戲水,原本僅安排半天瀑布來回行程,後來因為大家的時間都能配合,於是再加碼富士坪古道,變成一天的活動。分乘兩部車,沿萬溪產業道路行駛,一部車先停放在大坪的出口處,另一部則開到富士坪古道的起點,由此出發,剛好可以繞一圈,來回不會走同一路線,可欣賞不同風光。
富士坪古道起點
大坪國小溪底分校
古道起點位在大坪國小溪底分班旁,大坪國小創設於大正11年(1922),民國36年才設立溪底分班,9年國教於民國57年8月實施後,溪底分班升格成為溪底分校,共有四班,不過隨著人口外移,學童數愈來愈少,民國83年8月時,教育局為因應開放教育之實驗,將人數少的分校縮編為混齡分班教學之試驗,而將溪底分校縮編,再度改回大坪國小溪底分班。
竹林山徑
毛毛蟲大軍
由於前一天晚上剛下過大雨,擔心山徑泥濘,於是挑比較乾爽的稜線路徑行走,從溪底分校旁的竹林小徑進入,路旁有農戶搭棚,在棚底下擺上一整排的朽木,大概是用來種香菇吧!5-6月是毛毛蟲繁殖的季節,毛毛蟲的數量大爆發,數十隻毛毛蟲佈滿整個樹幹,一邊走還一邊會有毛毛蟲垂降到衣服及頭髮上,將小朋友們嚇的哇哇叫。
休息站
稜線上望向鹿堀坪
萬里以前為原住民瑪鋉社的社地,與貢寮那邊的原住民馬賽人是同一族,只是譯名不同,早期有萬里加投莊而得名,大正9年(1920)日人將其隸屬於台北州基隆郡萬里莊,此後便都叫萬里莊。起點的地方稱為溪底村,大約在清嘉慶初,便有漳州人吳姓到此開闢,由於四周皆是高山,村莊位在瑪鋉溪上游山底下的溪谷,在此從事耕種,所以這一帶叫做溪底。
休息區
石板土地公
上稜線後,坡度比較沒那麼陡,體力的耗費較少,雖然外頭有烈日高溫,因為沿途有綠樹遮蔭,以及不時稍來之微風,走起來還不致於覺得難受。中途還有一間古厝,但小朋友們沒興趣要停下來,只好續行來到石板土地公前歇息,這間土地公小廟由四片石板組成,由於廟口不是朝著山徑,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石椅。
石板土地公前合影
要走那一條
過土地公廟後,山徑轉為腰繞,進到山谷之中,此處林木生長茂盛,綠蔭覆蓋幾乎不見天日,感覺天色一下子暗了下來,不久後便飄了些雨,只聽見雨水落在樹葉上的滴答聲,但是在林中卻完全沒淋溼,踩著略微溼滑的石頭路,緩緩的向上,隨著高度漸增,林木漸疏,天空也慢慢變亮,眼前的視野忽然變得開闊,一片廣大的草原展開在眾人面前。
第一片大草原
大尖池
富士坪草原廣闊有如綠色的地毯,此地水草鮮美,所以早年農閒時,農民將牛隻帶至山上請人寄養,農忙耕作再牽下山耕田,而富士古道即為農民從溪底牽牛上來放牧的路線,由於是牛走出來的路線,所以也被稱為牛路古道。剛好我們也見到兩頭野放的水牛,正在對面的山坡上吃草,一隻不識相的狗兒,也不顧身形相差太多,竟朝著牛狂吠。
水牛與狗
牛埒
原本酷熱的天氣,在我們走到草原上後,開始有烏雲飄過來,遮擋了不少的暑氣,運氣真的不錯。r1兄還特別準備排隊美食,世界麵包大賽吳寶春師傅所特製的「陳無嫌鳳梨酥」,好吃又不黏牙,據說小時候他的母親在鳳梨田到處打零工採收鳳梨,艱辛的扶養八個小孩長大,生活困苦晚餐常常只有被淘汰不能賣的鳳梨當配菜,當時他很討厭這個味道,後來母親不在了,吳寶春為紀念辛苦扶養他長大的母親,所以將鳳梨酥以他的母親來命名。
進到第二片草原
有點累了
原本在第一個草原休息過後,便打算下切前往鹿堀坪瀑布,不過大家商議結果,這裡共有3片大草原,已經千里跋涉到這邊,不去看一看有點可惜,這三片草原中間隔著一小段的樹林,林中因為前一天下雨加上水牛踩踏,變得十分泥濘,大家都穿著步鞋,行走困難,一不小心便偏離了正道,走到牛路上,不過還好最後還是接回到草原上。
磺嘴山
大尖山
這三片放牧牛隻的大草原,在日據時期昭和9年(1934)所設立公營的大嶺牧場中,屬於第二牧場的一部分,牧場辦事處位於鹿堀坪,範圍包括磺嘴山、大坪、崁腳等地,大嶺牧場其他兩個牧場,第一牧場辦事處位在著名的擎天崗,而第三牧場則是設在內湖與內雙溪交會的風櫃嘴。牧場間均設有牛埒來加以區隔,避免牛隻越界。
風鼓手仔彎(大尖山)
前往鹿堀坪古道
第三片草原位在大尖山連接到磺嘴山稜線的鞍部位置,此處可以遠眺萬里野柳海濱,磺嘴山的錐形火山,以及一旁渾圓的大尖山,沿路上從第一片大草原走到這邊,地上都有防迷地線,這是避免在此山區因大霧或牛路,而導致迷路的情形發生,防迷地線一路延伸到磺嘴山頂,不過繼續往上走,便進到生態管制區,需申請方能進入,因此到這邊休息過後,便從右側樹林間的小徑下山,接到鹿堀坪古道。
清澈溪流
鹿堀坪梯田
兩個小朋友經過這幾次的活動,已經非常的熟稔,下坡路過溼滑路段,經常互相扶持。這一趟路程,原本只打算半天完成,行程加碼後,又多走數小時的時間,也沒擕帶充份的午餐,實在是對不起同行的小朋友們和同事。山徑來到兩溪匯流處,清涼的溪水讓大家暫時滌去旅途的疲勞。
鹿堀坪土地公廟
狼狽模樣
越溪後進到廢棄的梯田,這邊明明已經來過很多次,但老是記不得主要的山徑,每次來都是蠻幹,硬切過芒草林,但是帶團只能走安全的路線,最後還是先退回到匯流處,再越過湍急的溪流到左岸,才又接到明顯的山徑,過溪時還是有人不小心踩在滑不溜丟的石頭上,腳底一滑便造成步鞋吃水。雖然接下來路線比較平坦好走,但此時卻開始下起雨來。
鹿堀坪瀑布
鹿堀坪瀑布
終於歷經千辛萬苦,抵達今日的目的地鹿堀坪瀑布,正確名稱應為石(石庶)瀑布,它位於主山徑旁的岔路上,稍不留神便容易錯過,瀑布有數層,水量充沛,瀑潭碧綠,剛抵達時剛好遇到一群來溯溪的團體,正攀著繩索往上游的瀑布回溯。小朋友們戲水一陣子後,正當慶幸瀑布被我們一行人佔據的同時,天公竟不作美的又再下起雨來,趕忙到樹蔭下躲雨,眼見雨勢沒有停歇的跡像,只好收拾行囊下山。
古道石階
淋成落湯雞
這場大雨本就在預料之中,氣象預報算得很準,只是疏於準備,幸好r1兄還多帶了幾件雨衣,不過走在樹林裡,天色昏暗,山徑到處積水,雨衣包得密不透風,每個人都從上溼到下,最後還是淋成落湯雞,下過雨的石階變得更滑,又要避開大灘的積水,行走的速度放得更慢,以避免滑倒,愈往下游走,雨勢漸漸變小,等出樹林後,雨也停了,衣服也差不多乾了。
頭前溪
終於離開山徑
山徑漸朝著頭前溪收斂,取水的管路也愈來愈多,最後接到大坪圳的取水口,水圳係引水用來灌溉下游的梯田,建設時間約從日據時期開始,大正8年(1919)台北廳告示第65號公告台北廳公共埤圳的名稱與區域,包括大坪一圳、二圳、麻斯廩圳,起自金包里堡頂萬里加投庄土名大坪崙仔的溪流,經大坪崙仔至土名中萬里加投庄土名大坪的水路幹線,另根據當時台灣公共埤圳規則,這些公共埤圳是可以賦課征收水租及費用。
水圳源頭
有趣的中指圖
走出水圳的水泥護堤後,右側是一座沒有欄杆的水泥橋,越過水泥橋的山徑沒走過,不過應該可以接到大尖山的第一片大草原。過橋後有比較寬的水泥道路,除最上方的這條水圳外,下方也有二條水圳。水圳的後半段有個奇特的水往上流的現象,這是由於地形上景物的錯覺,潺潺水流像是順著圳溝蜿蜒往高處流去,小朋友們各自摘了片樹葉,放入水圳中比賽,不過水流速度很快,一下便不見蹤影或翻船。
水泥橋
水往上流
回到停車的地方,時間已經是下午快五點,這趟加碼的行程,增加一條古道還有大草原,足足多出半天的時間,沒有準備充分的午餐,為美中不足,不過兩個小朋友體力和耐力驚人,在此行中充分展現,有機會可以再向更高難度的路線挑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0611萬里-富士坪古道、鹿堀坪古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