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1001125基隆-頂石閣砲台、八尺門砲台

頂石閣砲台又稱為旭丘砲台或大沙灣砲台,大約在清代初期即於海岸邊建砲台,後毁於嘉慶年間的蔡牽之亂,劉銘傳時期將砲台由海邊移到山上,砲台位置大約在正濱國中內,已滅失,目前僅剩殘存破碎的地下碉堡。八尺門砲台位於旭丘山頂,日治時期所建,目前尚殘存水泥建築之砲座。

基隆擁有天然的港灣和豐富的煤礦,從清代開始即為防衛上之要地,興建許多砲台,日治時期基隆更成為南進之基地,船艦修理與軍需品補給皆有賴基隆港,日人在部分清代砲台的基礎上,興築更多的堡壘和砲台,明治35年(1902)5月更設置基隆要塞司令部,這些戰爭時代的遺物,魂斷異鄉的外國人,在這塊土地上留下許許多多的故事。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入口
位於基隆中正路及中船路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不醒目的窄小入口,左邊公寓曾是清末時海關衙門所在地,明治28年(1895)6月4日至9日,日軍剛登陸基隆時,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其部隊曾駐紮此地,暫設為司令部和總督府,昭和10年(1935)日人為紀念在台始政40周年,特舉辦臺灣博覽會,在各地興建許多展館,而此地也在此背景下,於昭和9年(1934)改設為鄉土館,陳列有關基隆的歷史、地理、民俗等資料。鄉土館戰後由海關接收,但因缺乏管理荒廢而珍貴文物散失,後改建為單身宿舍,名為復興館。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生於弘化4年(1847)2月16日,是伏見宮邦家第九子,仁孝天皇之猶子,所謂猶子指的是非血緣關係的指定繼承人。他曾赴普魯士軍校留學,1895年清日馬關條約簽訂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進攻台灣,遭遇台灣民主國激烈抵抗,領軍的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新竹牛埔山中彈身亡,日人治台50年間將其神格化,並於能久親王曾駐足過之場所,皆興建紀念碑以為崇敬,此紀念碑由當時基隆巿長尹桑原正夫發起,在昭和8年(1933)7月15日所建,原有銅質碑題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蹟地,不過現碑文已不知去向,僅留碑體。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位於中正路、豐稔街三叉路口的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為一棟和洋折衷式樣住宅,昭和6年(1931)由基隆流水交通社的社長流水伊助創建,流水巴士社址位於社宅的北側鄰地,流水伊助最初經營公共馬車業務,後改為公共汽車,所以基隆民眾習慣稱公車為流水巴士。該公司於昭和11年(1936)時改制為基隆乘合自動車會社,後來被併入基隆巿役所,基隆巿政府接收基隆市役所擁有的大型自動車於民國35年4月9日成立基隆市公共汽車管理所,民國41年8月1日再改為基隆市公共汽車管理處迄今。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內部
流水伊助宅邸屬日人產業,戰後被國民政府接收,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由於戰爭時遭盟軍炸毀,因此擇此屋作為司令官邸,民國46年基隆要塞司令部裁撤,最後居住的姜繼斌司令並未將官邸歸還,仍和家人居住此地,姜家遷離後將房子委由姜繼斌的外甥耿先生代管,這是一種陋習,許多國有眷社都是被原配住者佔為己有,由於原配住者官大權大,即便退休後仍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原管理機關也不敢積極處理,任由原配住者轉租、轉賣,造成國家權益受損,最後還得打官司才能收回。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防空洞
李濟捷後來於民國66年頂下宅邸,所以過去被稱為中正路李宅,到了民國87年國防部擬拆除改建國宅改建才遷出,經過基隆地區文史工作者集體搶救後才獲得保留,基隆市政府於民國96年指定為市定古蹟。宅邸建築以黑瓦為頂,內部有許多繁複的欄間和開窗櫺飾,造型典雅精緻,所用材質以檜木為主,不過木造建築終究難敵歲月的摧殘,老舊破損,幾次颱風過後,屋頂塌陷,內部毁損情形更加嚴重,指定為古蹟後卻無力維護,任憑古蹟淪落成廢墟,令人不勝稀噓。
台灣水準原點
台灣水準原點原位在海門公園內,由內政部於民國68年設置,91年原址重建,作為高程控制點系統的基準,不過由於基隆港東岸聯外道路工程設計將緊鄰此地建橋墩,內政部擔心未來施工可能損壞基點,以後重車行經的震動更會影響水準原點精確度,因此已遷移至北寧路,現該地被圈於施工圍籬範圍內,無法進入。
民族英雄墓
海門公園內尚有一座民族英雄墓,被隔離在施工圍籬外,但要進到此地得繞道至碼頭旁的小徑,爬上一道小駁坎才能進入。民族英雄墓與鄰近的法國公墓合稱為清法戰爭遺址,民族英雄紀念碑係民國46年由基隆市長謝貫一發起,以紀念清法戰爭中陣亡之清兵,正面由總統蔣中正題「民族英雄墓」,左面副總統陳誠題「光昭日月」,右側則是行政院長俞鴻鈞題「氣壯河山」,背面則是碑文,摘錄如次:
光昭日月
「余於中華民國卅八年夏,初理基隆市政。父老言:中法諒山戰後,法將孤拔率艦隊進犯基隆,清廷命巡撫劉銘傳督師防禦,對壘於今之海水浴場一帶。嗣法軍三襲淡水,均被擊潰,先後斬馘甚眾,相持八個月,法軍退走,吾圉乃固。戰後,我陣亡將士忠骸當場叢葬山麓。日人據臺,於此闢馬路,毀墓暴骨。市紳池清洋君等,激於愛國熱忱,哀集散骨聚瘞為一塚,刊碑曰清國人之墓。吾臺胞敬其壯烈,輒至墓前祭禱;日人甚惡之,拔碑棄他處,蓋使墓地不辨,藉以泯滅臺胞故國之思。
竊維崇敬先烈、垂範後世,為守土者應有之責。余既悉其事,乃於卅九年改建墓道、加築祭臺,並覓得當年池君等所勒石碑,於草莽中重樹阡上,以存其真。惟規模不宏,不足以發揚先烈成仁取義精神,促起邦人景仰效法。爰再於海水浴場左側拓地六百五十坪,改建為民族英雄墓,並蒙總統、副總統暨行政院俞院長,分別賜題碑文、勒諸貞[王民],益足彰其忠烈。
斯墓於民國四十六年四月興工,閱二月蕆役,瀕海負山,風物優美。忠魂毅魄,庶可永奠於斯,民族正氣,亦與之長存不朽矣!
中華民國四十七年二月 日,基隆市長謝貫一謹誌」
基隆法國公墓
基隆法國公墓是紀念清法戰爭中法軍陣亡將士,墓地在法軍攻台期間建立,用以埋葬陣亡將士骸骨,原墓地共有4百多坪,乙未年(1895)日軍登陸攻打基隆,造成墓園內大多數墓碑毁壞,僅極少數殘存,由於墓地靠近海邊易受海浪侵蝕而流失,經日法兩國商議後,於明治42年(1909)重建,包括護岸石垣、墓碑、記名碑、埋骨堂等。
佛國墓地紀念碑
基隆法國公墓內葬有於光绪10-11年(1884-1885)間陣亡之法國海陸軍官兵7百人,民國42-43年間經法國政府重新整修,並於民國43年3月27日由法國軍艦,將葬於澎湖馬公法國公墓之海軍事務長戴爾(Dert)及海軍陸戰隊中尉若漢德(Jehenne)二人之遺骨遷葬於此,花蓮教區費聲遠主教主持葬儀,並由法海軍一小隊向中法兩國紀念碑致敬禮。戴爾於1885年6月8日於清法馬公戰事中陣亡,時年35歲,而若漢德則是同年5月29日殉職,時年僅26歲。
海軍事務長戴爾(Dert)墓與海軍陸戰隊中尉若漢德(Jehenne)墓
佛國陸海軍人戰死者紀念碑,為明治42年(1909)大沙灣佛國軍人墓地改建時所立,佛國係日人稱法國之譯音,非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國。紀念碑基座呈成亞字形,寬30尺,全高12尺,上部碑身、下部基座各半,墓碑上正面刻十字架,下方刻有「FOR MOSE 1885」等字,背面碑體題有「佛國陸海軍人戰死者紀念碑」,基座另刻有「西曆一千八百八十四年及五年佛清之役葬佛軍將卒戰死者於此本年重修建立紀念碑以傳後世 西曆一千九百九年十月立」。
佛國陸海軍人戰死者紀念碑
清法戰爭是清政府與法國之間,因越南主權問題而引起的戰爭,法國圖謀越南許久,光緒8年(1882)法國派海軍上校李維業率軍數千人於4月佔領河內,光緒9年(1883)佔領南定,安南(越南)請黑旗軍劉永福出兵,重挫法軍勢力,不過8月孤拔(A.A.P. Courbet)率海軍攻入越南首都順化,越南自此被法國佔領,11月時孤拔進攻駐紮在越南紅河三角洲北圻的清軍,清法戰爭自此爆發。
正濱國中
頂石閣砲台又稱為旭丘砲台或大砂灣砲台,位於今祥豐街、豐稔街及中正路交叉地之山丘,大約在清法戰爭後光緒12-20年(1886-1894)期間,劉銘傳將砲台由海邊移到山上。原始砲台位置大約在正濱國中內,頂石閣砲台約有百分之80的建築實體已遭毀損,目前僅剩殘存破碎的地下碉堡,可以由正濱國中大門右側沿階梯步行往海軍八一二醫院的斜坡上,即可見到營房入口。碉堡結構下方壁體採用厚重的石砌牆,上方則是磚石卷拱的方式建築,由4層的紅磚堆砌而成。
頂石閣砲台營舍
殘存的營舍內部構造由外到內共有三層,由左側一條主要通道連接,左邊有一間回字型建築的彈藥庫,僅最外層的營舍設有窗戶,最內一層的通道方向朝上,可能是通往砲台區,盡頭被磚牆封閉,現上方為正濱國中校舍,碉堡的位置在山頂背對港口這一側,可避免遭敵人直擊。砲台位置在正濱國中校園內,視野廣闊,可俯瞰基隆港,風景秀麗,故台灣日日新報於昭和2年(1927)將「旭岡觀日」選為台灣八景之一,曾是日本天皇在台灣的行宮之一,據說指出國民政府遷台後,西安事變主角東北軍少帥張學良,以及二二八事變主角省主席陳儀等二人,也曾在頂石閣砲台的拘留所暫住過。
四層磚造頂拱
清法戰事除在越南境內外,台灣亦遭受波及,清朝重新啟用劉銘傳,以福建巡撫的身分督辦台灣軍務,光緒10年(1884)4月法艦伏耳達號(le Volta)曾闖入基隆啟釁,6月孤拔取得法軍在東亞的指揮權,當時基隆因盛產煤礦而引起法國的注意,孤拔派海軍少將李士卑斯(Lespes)進攻基隆,劉銘傳發現大砂灣砲台位置地勢過低,加上砲台的設計只能正面攻擊,不能側擊,因此打算在基隆外海口及滬尾各增築砲台兩座。
第一層營舍內部
他還來不及修造新砲台,法軍便已兵臨城下,劉銘傳至前線督師,將指揮所設於獅球嶺,以大砂灣砲台為基地。8月5日清晨法艦便砲擊大砂灣的清軍礮臺,精準摧毀砲台防禦設施,大砂灣砲台亦曾發砲擊中法艦,5顆砲彈中有3顆擊穿了Galissoniere艦的鐵甲,其中一顆甚至挾著吼聲鑽入砲位,使一尊24公分砲受到損害。但清軍的砲台並沒有支撐很久,而是採取誘敵深入的方式,退入山區,法軍順利登陸,並以綿花火藥燬壞一切的砲台設備。
頂部通風口
隔日法軍派出偵察隊,卻遭遇清軍襲擊,由於兵力不足只好撤退回艦上。清軍趁著法軍撤退後,於基隆周邊山巒加強防禦工事,孤拔想親自視察基隆,擇定10月1日從仙洞附近登陸,擊敗守軍佔領的內陸高地,同時他也指派李士卑斯進攻淡水,卻遭遇提督孫開華固守痛擊而失敗。雖然基隆戰事順利,但士兵卻多數水土不服,染上寒熱症,清軍在11月2日趁機奇襲法軍,之後陸續有零星之戰鬥,戰事呈現膠著。光緒11年(1885)1月法國外籍兵團的援軍到來,3月開始進攻基隆外圍的清軍。法軍與清軍在基隆相持不下,後來決定撤守,改攻澎湖。法軍在清國的戰事其實是不順的,清法最後在英國調停下,於6月9日簽訂中法新約,承認法國在越南的宗主權,而孤拔則因染上重病,於6月11日病逝於澎湖馬公。
內部深隧
大沙灣的海岸邊大約在清初即建有砲台,後毁於嘉慶年間的蔡牽之亂,臺灣鎮道姚瑩會稟臺灣十七口設防狀,曾描述云:「淡水廳轄地勢綿長,最要大口二:曰滬尾、曰大雞籠,大雞籠在淡水極北轉東之境,距淡防廳二十五里,萬山叢峻,下多深潭急溪,民居番社,錯雜其問,地勢極高,俯瞰全臺,嶺下三面峰巒環列,中開大澳,東北一面向海,口門極寬,深澳長七八里,外寬五六里,內寬里許,澳內水深二丈有餘,可泊大商船數百號,岸上居民舖戶七百餘家,民居後一望平田,約將千畝,惟三面叢山峻嶺,土產無出,故無大行商,不能設口,昔紅毛於北建城、久毀。嗣於東口門之大沙灣設砲臺,孤懸難守,海寇之亂,砲數搶失,至今未建。」
海軍醫院
蔡牽又作察騫,生於乾隆26年(1761),福建同安縣西浦鄉人,幼喪父母,家境貧寒,乾隆50年(1794)因饑荒而下海為盜寇,船幫馳騁於福建漳州、泉州一帶洋面,靠著直接掠奪或扣留商船,綁票擄人勒贖,或是販賣蓋蔡牽圖章的免劫票,凡商船出海買票並隨身携帶,在海上遇到盜匪驗章,就可以不被搶奪,以這種收保護費的方式維生,蔡牽此時僅是小海盜,尚未成氣候。
第三層往上通道
當時有安南(越南)艇匪在福建浙江一帶結合土盜鳳尾幫作亂,閩浙水師將打擊的重點放在掃蕩這些艇匪,蔡牽便乘機網羅安南艇匪殘部擴張勢力,後來發生一場颶風,淹沒了集結在台州松門的艇匪集團,使得蔡牽趁機收編夷艇和夷砲,以致勢力大振羽翼漸豐。蔡牽也娶了一位美豔女海盜當妻子,能夠自造炮彈,人稱「蔡牽媽」。
回字型彈藥庫厚實隔牆
當時另有一幫土匪侯齊添,與蔡牽勢力不相上下,嘉慶6年(1801)10月蔡牽與其妻將侯齊添誘至台州石塘洋海域,假意與侯齊添共敘友情,商議聯手共事,隨即乘其不備將其殺害,收編其幫眾。安南艇匪遭大清勦滅後,蔡牽便取而代之,嘉慶7年(1802)蔡牽更率船隊進攻廈門海口的大、小擔山,並登岸奪砲。
第二層通道
但浙江巡撫阮元在任內加強海防,並與驍勇善戰的李長庚督水師討伐海盜下,蔡牽受到相當的打擊。嘉慶8年(1803)正月蔡牽一度在李長庚浙江水師的追逼下走投無路,陷於絕境,但蔡牽利用閩浙總督玉德貪功的私心,以及與李長庚間的矛盾,假裝投降,乘隙逃跑。蔡牽在閩浙洋面的生存受到威脅,於是他重金厚賂閩商,建造比大清水師霆船還要大的新式大型橫洋海船,開始轉進台灣,嘉慶9年(1804)6月溫州鎮總兵胡振聲率26艘運舟材赴福建,蔡牽在浮鷹洋面攻擊溫州鎮水師,總兵胡振聲被害,使得清廷不再採取招撫策略。
頂石閣砲台外觀
蔡牽在嘉慶9年以前即曾陸續侵擾台灣,嘉慶2年(1797)春曾攏靠沙崙(蘇澳附近),上岸打掠。嘉慶3年(1798)閩浙總督魁倫奏摺,洋盜蔡牽屢次在竹塹、滬尾等處希圖登岸滋擾。嘉慶4年(1799)閩浙總督書麟奏摺:嘉慶3年5月間,蔡牽因官兵圍拿嚴緊,帶領同幫匪船逃竄臺灣。嘉慶8年5月初,蔡牽預先遣夥潛來臺地探聽南北口岸防堵情形,作為攻打台灣的準備。
正濱國中操場
離開頂石閣砲台,穿過正濱國中後方的操場轉進角落邊的小徑,沿著水泥步道接到往上的階梯,朝向北方續行,山頂上鋪設有枕木步道,步道盡頭是座無頂的觀景台,可以遠觀基隆嶼山海一線的景緻,八尺門砲台的位置,則還需左轉進樹林小徑,一路走到盡頭的菜園。
左轉往八尺門砲台
嘉慶10年(1805)11月蔡牽大舉進攻台灣,船隊駛入鳳山,包圍台灣府城。這次犯台,蔡牽不但自封為鎮海威武王,而且將自己的黨羽和新招納的台灣匪首分別授總兵、將軍等職,並在台灣當地招兵,侵城掠地,擴張地盤,意欲建立政權。
觀景台
蔡牽雖然本人身材矮小,且因服食鴉片關係,面色黃瘦,不過卻能號令大批船艦,擁有2萬多餘人的武裝部隊,領導統御得宜。他和部屬間無尊卑關係,常或坐或蹲,幫眾視他為大老闆,統一聽從其號令打劫,緊密組成海上經濟實體,因此蔡牽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中,不斷的站起並挑戰大清王朝。
八尺門水道
浙江巡撫阮元因父喪而離任,使得掃蕩蔡牽功虧一簣,另外在嘉慶12年冬12月(1807),李長庚與福建水師提督張見陞在廣東黑水外洋合擊蔡牽,蔡牽在只剩大船3艘的情況下於船尾發炮,李長庚咽喉中彈陣亡。對蔡牽最具威脅的兩人消失,後繼者剿匪不力,使得蔡牽再度活躍,蔡牽自視實力雄厚,已非昔日被李長庚追殺的窮寇,所以他在嘉慶13年(1808)4月從安南洋面回棹北上,趾高氣昂地回師閩浙。
白米甕砲台方向
蔡牽也結合另一幫海盜朱濆的人馬,勢力更加強大對清軍產生更大的威脅,8月時蔡牽率30餘船駛入霍山洋,浙江水師由普陀前往圍捕,但蔡牽改變過去的戰術,為保存實力盡量避免與水師正面衝突,改用你走我搶,你來我逃的策略,使得他們的海上勢力日益增進。
倒塌的屋頂下方疑似為八尺門砲台營舍
嘉慶14年(1809)7月蔡牽再度竄入浙江洋面,此時阮元已經復任,他首先親自哭祭李長庚並為之立昭忠祠,用來激勵水陸軍隊的士氣,另保薦邱良功任浙江水師提督,更改良戰術與戰略,用來對抗蔡牽的侵擾。李長庚部將王得祿、邱良功合兵圍攻蔡牽於浙江台州漁山外洋,血戰一晝夜,蔡牽彈丸射盡,竟以銀為彈,到第2天寡不敵眾,只好開砲自炸座船,妻小和部眾250餘人皆沉海而死,餘眾4000降服,享年48歲。
向下壕溝通往砲台
從觀景台到此地,先是水泥路後轉為樹林間平坦的泥土小徑,出樹林後為一片空地,中央倒塌的農舍屋頂,四周堆滿雜物,許多的區塊被闢為菜園,後來遇到一位在菜園內鋤地的老伯,便向他請教砲台的位置,他告知這個地方的確有砲台,而且數量還不少。
第1座圓形砲台
他說前幾年還有許多人到此參觀,但近幾年很少有人會找到這邊,老伯不了解這些砲台的背景,所以才會在此種菜,他的菜園在開墾過程中,對砲台的結構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看到這些被覆蓋在網架下的砲座,毁壞的情況日趨嚴重,相當的捨不得。
第1座半圓形砲台
不久老伯的太太也出現了,這個區域顯然是他們夫婦共同耕耘的成果,老伯很熱心的告訴我各個砲台的位置,還有如何在菜園中穿梭,並且要小心四處可見的坑洞。這裡砲台數目大致數了一下,共有2座圓形的砲台,與3座扇形的砲台。
第2座半圓形砲台
西方面向港口的位置,有一座扇形和一座圓形的砲台,其中扇形的砲台胸牆結構還在,上方還留存著一層厚重的水泥砲台架構,這是唯一能辨識砲台的方法,因為其下半部泥土裸露,底座的部分已經全部變成菜園。圓形砲台則架構保留較為完整,砲台高度與地面平行,旁邊有條階梯壕溝通往砲台中心。
第3座半圓形砲台
面朝北方海面和平島方向為第2、3座扇形砲台,兩砲台比鄰而設,扇形砲台上方的水泥塊剝落破壞的程度相當嚴重。砲台間有許多鋪上帆布的坑洞,用來作為菜園的蓄水池,依其大小判斷,很有可能原本是機槍陣地。
可能是機槍陣地改建的菜園蓄水池
第2座圓形砲台位於山坡上較高的位置,中央長滿了姑婆芋,砲台外圍的水泥牆全被遮蔽,如不是老伯事件提醒,可能一不注意便會摔落至近1.5公尺高的砲台內。砲台的周圍已經形成小樹林,無法通視海面的狀況。
第2座圓形砲台
砲台旁另有一條小通道,接到外面的壕溝,通往下方營區的小徑已長滿雜草,無法通行,只好再繞行原路下丘。倒塌的農舍屋頂下方可能原本是砲台營舍所在,其營舍地面的結構形狀還隱約可見,營區內的一條排水溝,竟然也從中長出一棵大樹。
彈藥庫
除了找到這5座砲台外,老伯另告知還有一處彈藥庫,也值得一探,位置便在往觀景台的途中,有條由山下上來的叉路口附近,需靠山壁走進樹林內約十多公尺便可看到,這座彈藥庫的石砌外牆相當厚,頂部略呈拱形,天花板看起來像是貼磁磚,保存相當完整。
彈藥庫內部
基隆和平島與正濱里之間的水道,俗稱為八尺門,除了是水域名稱,也指其南面的陸地。明治37年(1904)8月日本人在此地制高點動工興建八尺門砲台,隔年6月竣工,砲台控制著基隆港東北方的入口,重要性不言可喻。
基隆嶼
這麼重要的一處古蹟,竟然淪落成為廢墟,並且被闢為菜園,實在令人相當痛心,這些屬於全民的文化遺產,應該要受到良好的保護,而不是任其毁壞,建議基隆巿政府文化局應儘速派人來調查,並妥為整修維護,否則以後就只能在相片中追憶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則留言:

林佳宜 提到...

我們一家子要走遍基隆區的砲台,來找八尺門,也是無路可走,無從尋起,看您的文章是10年前就荒廢了,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