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1010128七堵-和益二坑煤礦、五堵圳、瑪陵橋、翠谷橋

和益二坑煤礦位於基隆巿七堵區瑪南里,屬於台灣致和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所經營之礦場。五堵圳源頭位於瑪西村翠谷橋下方,為早年先民因農田灌溉需要,而開鑿之水圳,瑪陵坑溪清澈碧綠少污染,自來水廠也在此地設置取水口。

春節過年期間,各地景點全是人潮,尤其北部從除夕開始,接連下了許多天的雨,難得放晴一兩天,所有人全部蜂擁而出。前一天帶著中部北上的親友到基隆,回程從火車站往廟口的路上,短短不到幾百公尺的距離,陷入車陣中塞近半個小時動彈不得,廟口夜巿內也是摩肩擦踵,連走路都顯得困難,過年出遊真的很難有良好的旅遊品質。
和益二坑礦場入口

春節假期尾聲,為了甩掉過年囤積的贅肉,又要避開車潮人潮,於是帶著小三來到瑪陵坑探勘和益二坑礦場,交通方面可搭乘基隆客運701路瑪陵線,在中埔站下車即可到達和益二坑礦場入口,或自行開車行駛台62線萬瑞快速道路,由七堵交流道下後往南即可到達。
中埔站

和益二坑礦場位於基隆巿七堵區瑪南里的中埔地區,瑪南里內山丘環繞,鄰近的瑪陵坑溪流經此區域形成小曲流,而產生凸出河岸的河埔地,由於位在東勢下股的中間位置,而且埔地範圍小於瑪陵國小附近的河埔地,故稱中埔。
和益二坑礦場旁的住家

出發前稍微查閱一些資料,關於此坑的內容敘述極少,就連礦址基隆市下股街36號的路名都已改成大華二路,因此對於還能找到什麼東西,實在沒什麼把握,進到礦場內,看到一大片水泥地,沒有任何礦場建築物,全被拆除改成堆放砂石的場所,心也涼了半截。
和益二坑礦場現址

讓小三在礦場旁邊玩,然後獨自從水泥高牆的左側翻越到後方察看,此處依然沒有任何建築物,已改闢為菜園,左上方是一大片的夜總會,右手邊則是條蜿蜒的小溪,小溪流寬約2公尺,溪水僅及腳踝,無太多的小石頭,順著小溪往上溯一小段路,仍無所獲,只見雜草愈來愈密,於是便折返。
菜園

沿著小溪往下游步行,估計約可繞到水泥牆的右側,再回到原地,沒多久溪底已由泥沙轉為水泥鋪成的河道,感覺似乎有些不尋常,水泥牆的右後方是一處雞舍,有個小木梯可以回到上方,先回到廣場呼喊小三的名字,山谷之中傳來有趣的回音,確認小三還在原地玩耍後,才又繼續下到溪邊。
坑口旁的小溪

靠近雞寮溪邊旁的山壁,底下似乎有相當深的坑洞,但已遭土石掩埋,而所在拍照位置的下方,則有些紅磚構築成的磚牆,但上方長滿了雜草,看不出用途,將雜草除去後,驚喜的發現竟然是個斜坑的坑口,不過泥沙已幾乎將坑口埋沒,只餘一小部分露出,坑口上方沒有任何題字,後來詢問附近住家,確認是和益煤礦的坑口。
疑似礦坑

此礦場屬於台灣致和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和益二坑,礦業字第1189號、台濟採字第舊1192號,礦場面積162公頃83公畝,昭和13年(1938)4月組織株式會社致和洋行經營,民國34年8月改組合夥經營,民國41年調查時礦主為蘇先致,他同時擁有勝源、叭嗹、鹿寮上坑等礦,民國46年元月再改組為台灣致和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礦主為蘇爾家,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部畢業。
和益二坑斜坑口

台灣致和鑛業股份有限公司除和益二坑外,另擁有勝源斜坑、叭嗹煤礦、文州坑、雄獅坑煤礦等,和益二坑的坑長為翁福欽。後期又轉為華年鑛業股份有限公司轄下的和益二坑煤礦,由蘇榮宗經營,經詢問附近居民,得知此礦在民國76年收坑,台灣致和鑛業的公司登記在民國87年1月23日撤銷,該公司經營採掘煤礦,精製販賣煤炭,以及前項附帶一切業務之經營及投資。
和益二坑外靠馬路的磚房

此礦屬於汐止煤田汐止煤系,煤層中部系統,本層厚度0.5公尺,普通燃料煤,共有主斜坑一坑及又斜坑一坑。煤礦自礦場以卡車運往七堵車站再向外運輸,產量民國51年28.196公噸,52年32.718公噸,53年32.894公噸。自民國35年開採至民國76年收坑,總產量1,003,397公噸,年平均23,890公噸。
瑪陵溪

在離去前,又遇到一位60多歲的大嬸,她的先生以前是這裡的礦工,原本也在石碇採礦,後來因為這邊的收入較佳,便轉到和益煤礦,她從20多歲便在此地定居,她也說明水泥地底下礦場原有的風貌,還有一些相關建築的位置,幾乎全被拆除絲毫不剩,另外礦場到七堵車站都是用卡車載運。(註:日治時期七堵驛至瑪陵坑間曾興築2哩4分複線的手押臺車輕鐵運輸煤炭,瑪陵坑延伸至仙洞湖間興建2哩2分的單線輕鐵。由吉鹿善次郎於大正4年末完工。)
福德宮

瑪陵坑地區早期產業活動是種茶,煤礦發展後帶來大量的人潮移入,瑪陵坑地區在日治初期並未設置學校,學童需前往汐止或暖暖就學,大正初年地方先賢周火生先生首創仿私塾之補習班,講授漢文及日文智識,經多方奔走爭取建校,終於大正9年(1920)獲准設立水返腳公學校瑪陵坑分班,並派周良先生籌設。因地方制度變更大正11年4月改隸為暖暖公學校瑪陵坑分校,隔年4月正式改制為台北州公立瑪陵公學校。
瑪陵國小

昭和16年(1941)4月改名為台北州公立七堵西國民學校,民國36年七堵鄉改併入基隆市,改稱基隆市七堵區瑪陵國民學校。民國40年、51年增設瑪西、瑪東分班。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稱為基隆市瑪陵國民小學。隨著煤礦產業沒落,人口外移,學生數目跟著減少,民國91年裁撤瑪西分班,民國94年裁撤瑪東分班。
危橋

離開和益煤礦後,續往北行,突然前方出現一座巍峨壯觀,橫跨天際的瑪陵橋,忍不住停下腳步觀望,這座國道3號基隆汐止段的下弦式拱橋,以往由高速公路上方經過時,才花幾秒鐘的時間,對於此橋的結構並無太多的體會,而今站在橋下仰望這龐然巨物,不禁要讚嘆這項橋樑工程實在偉大。
瑪陵橋

瑪陵橋橫貫於兩山之間,85年12月開工,89年8月竣工,總工程費用4億元,結構為南下、北上雙向分離3車道的橋體,主橋下弦拱跨距138公尺,橋面各寬14.95公尺,從橋面至地面高度近60公尺,南下線跨徑345公尺,北上線跨徑445公尺,皆以半徑1500公尺之圓曲線劃過瑪東山谷,猶如一道長虹,橋樑雖美,但過多的水泥工程及道路,卻也破壞附近原本翠綠的山林環境。
石獅山

另外位於高速公路旁一塊凸出的巨岩也頗有看頭,陡峭聳立的山峰遠望酷似獅頭,而整體形狀似伏臥的雄獅,故稱為石獅山,海拔157公尺。尖銳的陵角岩壁,顯出百獸之王的霸氣,相傳石獅山的獅口會吐出濃霧,經過的旅人還會被石獅吃掉,直到鄭成功路過此地,並破壞獅口後,即未再傳出人們遇害的消息。
翠谷橋

瑪陵地名源於17世紀前期佔領雞籠和淡水的西班牙人,為打通聯絡雞籠和淡水的便捷陸路通道,曾組隊進入台北盆地探勘,稱呼瑪陵坑的凱達格蘭平埔族為Kimari社,而後來統治的荷蘭人戶口表中亦有Quimaurie或Quimaurij或Kimaurj瑪陵坑社的名稱。Ki為凱達格蘭族地名之前冠詞,瑪陵譯自maurj之音。
翠谷橋下攔水壩

翠谷橋位於瑪陵橋的正下方,橫跨瑪陵坑溪,該溪發源於基隆巿與新北巿交界的開眼尖山(海拔高度410公尺),由西北向東南流,經過山丘環繞的瑪陵地區,匯集山谷中的溪水,形成明顯的坑谷地形,最後在六堵附近注入基隆河。
五堵圳取水口

翠谷橋下是古早水利工程五堵圳的埤頭,清乾隆年間安溪泉州余氏先賢渡海來台,在五堵地區拓墾,由於五堵地區屬於河階台地,河岸與水位落差甚大,不易引水灌溉,經探勘後先民發現瑪陵坑溪中段適合修建埤圳,便由翠谷橋頭建壩攔水,興建五堵圳引水。
五堵圳

圳路沿保甲路開鑿山壁岩石,經過大埔、鴛鴦潭、中埔、港口,直抵北五堵一帶,即今百福社區的五堵圳頭,蜿蜒長達6公里,用以灌溉大片良田。如逢久旱,埤圳即乾涸,水圳路也需時常維護,否則易塌漏,如遇颱風洪水,經常潰決受損,修補困難,從舊水圳的斧鑿遺跡,緬懷先民拓墾之艱辛。
瑪陵古橋和五堵圳

翠谷橋旁另外有一座古橋,橋墩呈六角形,由石塊堆砌而成,之前在附近友蚋溪的鹿寮也曾見過類似的橋樑,那座橋於大正15年(1926年)左右竣工,因此推估此橋的興建年代應該也相去不遠,中央的橋墩正好將五堵圳與瑪陵坑溪隔開,溪床上的岩石,則因瑪陵坑溪的沖刷,而形成壺穴地形。
保甲路

翠谷橋頭有條保甲路,沿著瑪陵溪開闢,保甲制度是起自宋代開始實施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而日治時期警察機構用來控制台灣社會的措施也稱為保甲制度,每個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區劃分為若干區,10戶組1甲,相當於現在的鄰,甲長由甲內各戶選舉推派,百戶組1保,相當於現在的村里,由保內各戶選舉推派1人擔任保正,由地方官認可後出任,任期兩件,保甲制度的作用在於互相監視告密,以維持治安,而保甲路則是指村里道路。
觀音佛祖神像

翠谷橋頭有座觀音佛祖廟,建於約2層樓高的岩壁上,觀音亭內有尊白色的觀音神像,底下則是介壽公園,保甲路口處擺放一座不起眼的永懷領袖的銅像,此皆由七堵區的市民詹石碇先生自費損贈,石碑上另提一首藏頭詩:「詹顯觀音亭,石開成仙境,碇神安寶島,獻敬最虔誠。」
福德祠

瑪陵坑溪溪水清澈,上游較少污染的產業,因此自來水公司也在此地設置攔河堰,民國85年6月興建,民國88年7月完工,堰前緣設集水箱涵,過濾後的溪水輸送至六堵淨水場,以提供公共給水。
自來水廠取水口集水箱涵

原本只是單純的探勘行程,卻無意發現瑪陵坑翠谷橋附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成果豐碩。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10128七堵-和益煤礦、五堵圳、瑪陵橋、翠谷橋

1 則留言:

王小明 提到...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