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1030701日本京阪自由行3/6-京都伏見稻荷大社、清水寺、護國神社(坂本龍馬之墓)

京阪自由行第3天行程,活動範圍在京都東部及南部,伏見稻荷大社主要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等諸稻荷神,大社內千本鳥居為知名景點,清水寺主要供奉千手觀音,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靈山護國神社供奉坂本龍馬和中岡慎太郎等在明治維新中殉難志士的1356尊墓。

伏見稻荷大社在下榻飯店的東南方,飯店前直接搭公車至鴨川旁的祇園四条站,再改乘京阪本線電車至伏見稻荷駅,出站後左轉直行,經過一座橋、一處平交道、一個十字路口,便抵達伏見稻荷大社御幸道鳥居。

伏見稻荷駅

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穀物、食物之神的總稱,寺內供奉稱為宇迦之御魂大神,「日本書紀」寫作倉稻魂命,其日文發音近似,宇迦(ウカ)即穀物食物之意,日本早期農業時代以稻米為主要作物,祭祀稻荷神以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伏見稻荷大社御幸道鳥居

據說日本全國各地共有3萬間祭祀稻荷大神的神社,而其信仰的發源地,便是在稻荷山下的伏見稻荷大社。日本大多數的神社門口都會有狛犬,就好像台灣的寺廟前面安置石獅一樣,然而日本將狐狸視為稻荷神的使者,故伏見稻荷大社內以狐狸取代狛犬,口中銜著各式不同的物品。

狐狸

在最外頭的狐狸銜著稻穗,象徵豐收,樓門前則是一隻銜著鑰匙,看管穀倉,另一隻叼著球,代表口含御靈。狐狸成為稻荷神使者的由來,據說「御饌津神」(みけつのかみ)為稻荷神的別名,み片假名為三,狐狸的古名稱為(けつ),の是之,かみ是神,諧音便成為「三狐狸神」。

參道

伏見稻荷大社主要的參道是在JR稻荷駅出站後,穿過兩個大鳥居,直達樓門和拜殿,離開時可經由北面御幸道,巷子兩旁有許多的商家,商品包括吃的、用的、旅館和紀念品等,不一而足。稻荷大社從鳥居到主體建築在顏色配置都相當一致,最上方的屋頂是黑色,中間主體建築部分為紅色,柱子最下方的一小截為黑色。

樓門

稻荷樓門建造的典故,源於天正16年(1588)6月,豐臣秀吉為祈求其母親大政所病體早日康復而建,天正17年(1589)完成,構造為入母屋造檜皮茸。入母屋造即所謂歇山式屋頂,共有九條屋脊,即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又名九脊頂。特色從正脊兩端到屋檐處中間折斷了一次,分為垂脊和戧脊,好像「歇」了一下,故名歇山頂。

外拜殿

伏見稻荷大社供奉的稻荷大神,係源起於奈良時代的和銅4年(711)2月,迄今已超過1300年。相傳該年氣候異常,五穀收成欠佳,經前往名山大川請示神喻後,要在稻荷山建社祭拜大神,由伊呂巨(具)秦公奉命在稻荷山三峰建造,祭祀日在該年2月初午,奉祀農耕之神稻荷神,並命名神社為「伊奈利社」。

內拜殿

當天本殿內正在舉行祭祀典禮,內有著白色無紋禮裝,頭戴黑冠的神職人員正在誦經,內部禁止拍攝,以免影響典禮進行,然而遊客相當多,社方人員需不斷來回提醒遊客。本殿內供奉宇迦之御魂大神、佐田彥大神、田中大神、大宮能売大神、四大神等神祇。

千本鳥居

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任(應仁元年(1467)─文明9年(1477))時,發生稱之為應仁之亂的內戰,主要是幕府三管領中的細川勝元與四職中的山名持豐等守護大名的爭鬥,戰禍遍及日本,伏見稻荷大社的本殿和山上山下其他殿舍在應仁2年(1468)3月遭到波及,全數焚毀。

千本鳥居背後記載奉納人及年代

直到戰亂平息後,明應元年(1492)2月修造本殿、明應3年(1494)6月修理本殿壁,明應8年(1499)11月23日才完成五社相殿的本殿遷宮,即今日所見大致規模。農業時代的稻荷神護佑農民豐收,意謂財富增加,進入工商業時代後,稻荷神也被視為財富象徵,各業別競相敬奉,使得稻荷神社成為數量最多人氣最旺的神社。

心想事成石

為祈求生意興隆,稻荷大社接受企業敬獻鳥居,來向神明祈願表達敬意,社內鳥居有數千座,連綿不斷的鳥居從山下排列至山頂,蔚為奇觀。社內有一顆心想事成石,可以投錢許願,在心中預想石頭的重量後再用雙手捧起石頭,如果石頭實際重量比想像中的輕,那麼願望便會實現。此外亦有做成狐狸造型繪馬,供參拜民眾祈福。

絵馬

伏見稻荷大社的方位坐東朝西,外拜殿的南方另有一間東丸神社,係為祭祀荷田春滿而設,主要參拜的信徒多為祈求考運合格而來,功能類似文昌帝君,荷田春滿出身於稻荷大社負責祭祀神官的社家,寬文9年1月3日(1669)出生,父親是神官羽倉信詮,母親為細川忠興的家臣深尾氏。

東丸神社

初名信盛,後來則稱為東丸。其舊宅位於東丸神社旁被特別保存下來。荷田春滿幼年時學習神典和詩歌,及長研究真言宗僧侶契沖之「萬葉代匠記」,它是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萬葉集」的注釋,他主張運用古語、古文闡明日本固有的精神,提倡復古神道,反對運用儒學、佛學的態度對日本的古典做解釋。

東丸神社本殿

春滿曾經入朝為官,後來赴江戶招收弟子講授萬葉集。晚年定居家鄉,享保13年(1728)將其著作「創學校啟」獻給江戶幕府的德川吉宗將軍,強調建設國學學校的重要性。享保15年(1730)中風、元文元年(1736)往生。明治16年(1883)為紀念荷田春滿被追贈為正四位,因而建神社來加以祭祀,昭和11年(1936)營造本殿,以祈求「學問向上、受驗合格」而備受青年學子的崇敬。

人力車

原本想一股作氣爬上稻荷山,但被眾人阻止,雖然是自由行,時間還是有所限制,得按表操課,先搭JR至東福寺駅,走一小段路至東大路通,再轉搭公車,前往下一站清水寺,由上田町開始逛起。

八坂之塔

法觀寺五重塔通稱八坂之塔,屬臨濟宗建仁寺派寺院,山號靈應山,崇峻天皇5年(592年)如意輪觀音托夢給聖德太子,告知興建五重塔供奉3顆佛舍利,並取名為法觀寺,現今所見之塔為永享12年(1440)所建之木造塔,高49公尺。

和服

清水寺周邊的街道,大多還是保持著日本舊式的木造建築樣貌,就連賣的零食、飲食、藝品店等也都充滿古早味,商圈內的部分店家也有提供和服租賃服務,從和服、腰帶、木屐、手提包到髮型幫遊客全部打理,變身成和服美女,讓遊客穿著和服遊覽清水寺,與街景融合,體會日本傳統文化。

清水寺樓門

清水寺山號音羽山,寶龜9年(778)由奈良子島寺的僧侶賢心(延鎮上人)所開創,據說是在夢中得到告知,隔天前往木津川的北流音羽山麓尋找清泉,遇到觀音化身的行叡居士,傳給他一塊靈木,延鎮刻成一尊觀音像,安放在草庵中。

拜殿

兩年後寶龜11年(780),遇到入山獵鹿以祈求妻子安產的武將坂上田村麻呂公,賢心向其勸說勿在觀音靈地殺生,及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後,坂上田村麻呂公便皈依佛法,並在自宅安置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來膜拜,坂上後來成為征夷大將軍。

樓門

清水寺開山迄今超過1200年的歷史,曾歷經多次戰爭破壞後,再予以重建,現今看到的規模為為德川第三代將軍家光在寛永10年(1633)重建的樣貌,平成6年(1994)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産,該寺主要供奉觀音,也是西國三十三箇所中第16所寺廟,參拜的人潮絡繹不絕。

藝妓

距清水寺北方不遠處有座京都靈山護國神社,裡面供奉坂本龍馬和中岡慎太郎等在明治維新中殉難志士的1,356尊墓,為明治元年(1868)創建的神社。坂本龍馬生於天保6年11月15日(1836年1月3日)土佐藩(今高知縣)的下級武士家庭,父親八平,母親幸,龍馬為家中么子,上有1兄3姐,傳說出生時父親夢到馬,母親夢到龍,故取名龍馬。少年時十分熱衷於劍術,嘉永6年(1853)自費前往江戶修習劍術,同時加入佐久間象山所主持的私塾,短暫時間修習軍事和洋學。

京都靈山護國神社

文久元年八月龍馬好友武市半平太組織土佐勤王黨,龍馬亦加入為成員,主要在影響藩的政策,以抵禦外國人為目標的尊皇攘夷運動。文久2年3月24日龍馬脫藩,不再受原有主從關係的拘束,之後拜訪幕府軍艦奉行勝海舟,勝海舟曾跟幕府使節團前往美國,主張幕府海軍不應跟國內各藩對抗,而是要抵禦列強侵略,龍馬深受感動,拜入海舟門下,並協助其建立神戶海軍塾。

維新之道

元治元年6月5日,發生池田屋事件,導致長州藩等尊攘派志士在京都勢力的嚴重受挫,海舟職務遭免除,離去前請薩摩藩的城代家老小松帶刀協助保護龍馬等人。慶應元年(1865)6月組成龜山社中,從事武器彈藥的貿易,另一方面也協助促成薩摩藩和長州藩結盟,實現武力討幕。慶應2年(1866)1月22日薩摩的西鄉及小松、以及長州的桂為代表,龍馬為中間人,成立薩長同盟。

靈山護國神社

龍馬於慶應3年(1867)4月上旬就任土佐海援隊的隊長,目的在收有志海外事務的人,從事商業貿易活動,以援助土佐藩的藩務。同年6月9日,龍馬與土佐藩參政後藤象二郎一同乘坐藩船前往兵庫途中,龍馬在船上向後藤闡述日後成為新日本政治綱領的「船中八策」,包含大政奉還、設立議會、建立內閣、條約改正、制定憲法、海軍、御親兵、關稅等。

墓碑

後藤隨即向藩主上書,並對薩摩的西鄉和小松說明船中八策,頗受肯定,後來便據此以成立新政權為目標,達成薩土盟約武力討幕。後藤後來在藩主山內容堂授意下,前往二条城提出王政復古的建白書,15代將軍德川慶喜因時勢所趨,決定在10月11日大政奉還。就在龍馬的夢想新世界將落實之際,龍馬回到京都河原町的近江屋,11月15日正與中岡慎太郎密商,突然遭遇刺客來襲,龍馬當場倒地死亡,得年31歲,中岡則於2天後斷氣,年僅30歲。

安井金比羅宮

參觀靈山護國神社內的坂本龍馬墓碑需額外收費,神社周邊設置許多二次大戰日本陣亡軍隊的紀念碑,相較於清水寺的人潮,這裡冷清許多,對於來自二次大戰受難國家的觀光客來說,看到這些紀念碑可能感受不佳。回程前往搭公車時經過安井金比羅宮,其祈願事項相當有趣,祈願的內容為切惡緣結良緣,只要將心願寫在紙上,鑽過一顆大石頭中間的小洞,再將紙貼在石頭上,那麼願望便能實現。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30701日本京阪自由行3/6-京都伏見稻荷大社、清水寺、靈山護國神社(坂本龍馬之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