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1060823貴陽-甲秀樓

甲秀樓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城南南明河畔,始建於明萬曆26年(1598),貴州巡府江東之在鰲磯石上建閣,取科甲挺秀之意,名為甲秀樓,歷經多次毀壞重建,現有主體建築為宣統元年重建之規模,文化大革命後才又重新修繕,並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生以來第一次踏上神州大地,不是沿海繁華的大都市,而是小時候地理課本上面讀到「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的貴州省,此行為參訪團而非旅遊團,考察內容另外按規定寫出國報告,對於這種政治體制下,即便是硬邦邦的發展項目,也能夠省市齊心共同發展,實質成效不論,但至少搞得有聲有色,帶動風潮,建立生態圈,已是相當不得了的成就。
城南勝蹟
內陸且位處海拔千餘公尺貴陽市,所經之處全數都是20-30層樓以上的大廈,矗立在丘陵間,矮房已成為珍貴的稀有動物,無法從街景看到這個都市悠久歷史的軌跡,只剩下複刻的水泥叢林,塞了一個小時通過貴陽花果園社區,導遊介紹內部竟容納30萬人口,還有多棟的高樓正在興建中,類此社區還有多處,正持續不斷擴展中,如此高密度的發展,周邊的基礎設施恐難以追上。
南明河
感謝參訪團的安排,在緊湊的高科技行程之外,還安插一些貴陽的名勝,讓這一趟活動多了一些亮點。南明河是貴陽人的母親河,發源於廣順之南的河沙壩,全長 118 公里,屬於長江流域,流貫貴陽南方,曾出現於徐霞客遊記,沿岸美景也是歷代騷人墨客舞文弄墨的最佳去處。
涵碧亭
1970年代受到河岸民生污水與工業廢水的污染,變成黑水河。2001年5月起展開為期3年,耗費22億元的整治計畫,遷移沿岸棚戶,興建污水處理廠,關閉污染工廠,竟能於3年內達成水變清、岸變綠、景變美的目標,行政效率之高,不得不令人佩服。
浮玉橋
甲秀樓建於貴陽市城南南明河畔的鰲磯石上,始建於明萬曆26年(1598),其時貴州巡府江東之見此處秀麗山川,因此在鰲磯石上建閣,取名甲秀,實為科甲挺秀之意,期望貴陽重文興教。萬曆34年(1606)增建為3層樓閣,並修築具有五個橋孔的石橋,稱為江公堤(以後增為九個橋孔),即後來的浮玉橋,「鰲磯浮玉」列為貴陽勝景之一。
甲秀樓
甲秀樓高20.7公尺,為三層三檐四角贊尖頂木構古建築。樓閣基座四周圍欄採白石雕刻,樓飛檐翹角,雕龍畫鳳,樓閣基座築於南明河床上一處高於水面的岩石,形狀似鰲魚,俗稱鰲磯石。早年樓閣與河面融為一體,可登高遠眺周邊山光水色,如今被高樓大廈包圍,顯得有些侷促,樓閣內部平時闢為賣場,晚上為高檔品茗的會所。
南庵
甲秀樓閣於明末天啟年間遭兵燹所毀,重建後取名「來鳳閣」。清代巡府田雯鳩工集材,於康熙28年(1689)費時128天重修已毀壞的樓閣,並留下重建碑記。巡府裴宗錫於乾隆41年(1776)重修樓閣,並提「甲秀樓」樓額,同時在樓北築亭。布政使林肇元於光緒初年再次重修,另書樓額。宣統元年甲秀樓毀於火災,巡府龐鴻書重建,即現今建築大致的規模。
翠薇園
破損毀壞嚴重的甲秀樓,於50年代曾撥款維修。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間,被更名為「東風樓」,大量文物受到破壞,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變毛澤東階級鬥爭路線,形成鄧小平接班,轉移為經濟建設的方針,甲秀樓的命運才獲得翻轉受到重視,撥款修繕主體建築,恢復涵碧亭。
翠薇閣
浮玉橋南面的南庵於1990年後修復,命名為翠微園,浮玉橋北端石木結構的城南勝蹟牌樓則是在1994年重建。2006年5月,甲秀樓與文昌閣同時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