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1001217淡水-滬尾砲台(北門鎖鑰)

滬尾礮臺為劉銘傳於清法戰爭後所建,係一座回字長方型的碉堡,位於淡水河口,城門正上方的門額為劉銘傳親筆所提「北門鎖鑰」,顯示此座砲台的重要性,現被列為二級古蹟。

近期一到假日,天氣總是又溼又冷,基隆更是陰雨綿綿,連日不開,只好轉向到其他地方尋找砲台。最近自己的報告也不少,沒時間跑太遠,等小羊寫完假日的功課後,才有時間帶到戶外活動一下。淡水河口的這座滬尾砲台是清朝時期的遺物,前往滬尾砲台可以在淡水捷運站,搭乘836路公車直達砲台入口,自行開車則由淡水捷運站往淡海方向,地址為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4號。
北門鎖鑰
砲台的位置,被擠在淡水高爾夫球場的角落,非常的不顯眼,屬於隱蔽的暗砲台,為清法戰爭後,劉銘傳為加強防務,而於光緒12年(1886)聘請德籍工程師包恩士(Lieut. Max E. Hecht),以西洋新式砲台為範本,分別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5處海口建造10座新式砲台。其中有2座位於淡水,城門正上方的門額為劉銘傳親筆所提「北門鎖鑰」,另一座砲台為「保固東瀛」,但已不見遺跡。
城門
滬尾為淡水舊地名,其來源有3種說法,甲說指由平埔族語hobe而來,乙說則是同台語「雨尾」諧音,指夏季西南季風的雨水多下到關渡以南,淡水則無雨,而冬季東北季風南下,陰雨只下到淡水,台北無雨,故稱雨尾,丙說則指漁民於沿海以石頭圍成口袋形狀的低牆,利用潮汐來捕魚,稱為石滬,淡水北端稱為石滬角,而淡水街位在石滬角的尾端,故稱為滬尾。此地名沿用至日治時期,才改為淡水。
城牆
滬尾在西班牙時期,曾在此地建聖多明哥城及砲台,後來西班牙人遭荷蘭人所驅逐,荷蘭人並建紅毛城,鄭成功佔領台灣後,荷蘭駐軍便放火將堡壘燒毀,並破壞大砲。清代嘉慶年間,曾因海盜蔡牽侵擾滬尾,除派兵駐防外,另在紅毛城北岸處建造一座大型的砲台。
城門階梯
而道光年間的清英鴉片戰爭時,姚瑩也曾在滬尾修築砲台,到了光緒2年(1876),孫開華也於沙崙興建一座洋式砲台,兼作燈塔,清法戰爭爆發前夕,除整修沙崙砲台外,也在中崙和油車口兩地趕建新砲台,其中油車口即為滬尾砲台的前身,但尚未完工,即毀於法軍的砲火。
營舍殘牆
雖然砲台被毀,但清法戰爭時的淡水之役,在孫開華的領軍下,卻擊退了來犯的法軍。孫開華,字賡堂,湖南慈利人,生於道光20年(1840),咸豐6年(1856)以武童應募湘軍參將鮑超所統領的霆軍,成為湖南勇,此後追隨鮑超攻打太平天國,屢建戰功。戰九江小池口,傷右臂,援湖北,再被創。池驛之役,夾擊敗敵,積功至守備。
碉堡建築
同治元年(1862),孫開華轉戰安徽、江西,升為副將。因攻克江蘇句容、金壇,同治3年(1864)賜號擢勇巴圖魯。攻江西金溪、南豐、新城、瑞金,晉升總兵。平定廣東嘉應亂事,敗賊黃沙嶂,降敵十餘萬,拔擢為提督。同治5年(1866)再升任漳州鎮總兵,但仍北行追擊捻軍到湖北湖南一帶,到秋天才赴任,福州將軍兼署閩浙總督文煜屢次上疏推薦其才幹。
營舍小門
同治13年(1874)兩江總督李宗羲治理長江軍事防務,設霆慶、霆滙諸營,該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攻打台灣,清廷聞訊後派遣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前往加強防務。由於廈門與台、澎對峙,形勢險要,孫開華為鮑超舊將,於是李宗羲令孫前往廈門強化海防,招募兵勇組成擢勝營五營,並赴台北、蘇澳營辦開山(指沈葆楨廢除漢人入後山的禁令,有計畫的移墾漢民),詔署福建陸路提督。
營舍內部
光緒2年(1876),孫開華率領軍隊東渡台灣,安頓在基隆,防衛北路。光緒3年(1877)7月台灣鎮總兵吳光亮執行沈葆楨開山撫蕃的政策,欲開闢水尾(花蓮縣瑞穗鄉)至大港口(花蓮縣豐濱鄉)道路。由於工程多數由阿美族原住民擔任,加上阿美族人平時被過度壓搾勞力和嚴苛稅賦,以及拓墾造成族群對立,雙方積怨已深而產生衝突。
碉堡內部通道
烏漏社阿美族人阻止開路的清兵,並殺死總通事林東涯,太巴塱、馬太鞍、大港口等社加入烏漏社與吳光亮對抗。吳光亮曾數次率兵攻打,均不幸敗北,然而烏漏社最後不敵吳光亮同孫開華所率的龐大清軍,而遭平定。吳光亮後來用計設下飯局,酒後屠殺阿美族精英壯年160人,5人逃脫。光緒4年(1878),霆慶軍統將宋國永卒,孫開華接統其部隊。
往西北側砲台甬道的入口
砲盤區的砲座呈圓孤形,以兩座為一組,中間以甬道相通,滬尾砲台共有2個甬道,4個砲座,一組面朝西北側,另一組則面朝東北側,兩邊各有一處觀測所,共配備有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所有砲盤均面向淡水河。
西北側21公分口徑克魯伯後膛砲座
同年再發生加禮宛社(噶瑪蘭族)聯合竹窩社(撒奇萊雅族)抗清的加禮宛社事件,再度遭孫開華與吳光亮平定,兩族在聯合抵抗清軍入侵的事件中幾乎滅絕,倖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中受到保護。此事件也造成族人紛紛向南、北遷移,自此以後部落便衰落。朝廷事後對孫開華與吳光亮論功行賞,賜穿黃馬褂。
營舍上方通氣孔
孫開華光緒5年(1879)初內渡,再署福建陸路提督,秋天再度來台分別駐防基隆與淡水。光緒6年(1880)孫開華奉命前往楚湘招募精勇,編為擢勝中、左兩營以固台防,並修築基隆、滬尾諸礮臺。光緒9年(1883)因安南(越南)主權問權,爆發清法戰爭。
砲台連接甬道的位置
光緒10年(1884)8月法軍為取得船艦的能源-雞籠(基隆)的煤礦,由海軍將領孤拔(Amédée Courbet)命少將李士卑斯(Lespes)率領3艘戰艦砲擊基隆,從大沙灣登陸,消滅港灣防禦設備,但因陸戰隊的兵力不足,無法佔領,遭清軍守將蘇得勝、孫開華、章高元等率兵擊退。
西北側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的砲盤與觀測所
滬尾砲台建材採用昂貴的鐵水泥,為一座回字長方形的碉堡,坐北朝南,由外而內有:土垣、壕溝、子牆、砲座、被覆、甬道及廣場。劉銘傳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31尊,安裝新建之10座砲台上,光緒15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完工後並未再參與戰事,因此主體建築未受到戰火摧殘,保存相當完整。
基隆役政公園內的阿姆斯脫朗後膛砲
10月孤拔提督決定親自指揮8艘戰艦攻打雞籠,李士卑斯則率3艘戰艦進攻滬尾(淡水),雙面夾擊。當時劉銘傳審度情勢,擔心法軍會沿淡水河口長趨直入,攻佔台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基保滬,命孫開華移師滬尾,整修沙崙砲台,新建中崙、油車口砲台,並於淡水河口填石塞港,阻卻船艦進出,同時敷設水雷,伺機引爆,也建造城岸,作為野戰防禦。
城內廣場
李士卑斯認為他沒有足夠的人力登陸,於是向孤拔請求增援,10月5日600名援軍到,因天候關係,遲至8日才進行登陸,目標佔領砲台,破壞水雷點火哨。孫開華下令諸將分伏砲台後,露宿以待。上午9點半法軍陸戰隊分成5個中隊登陸。
東北側21公分口徑克魯伯後膛砲座
11時半兩軍短兵相接,爆發激烈槍戰,孫開華見法軍來勢甚猛,將法軍誘至密林內,採分路截擊,法軍後來因彈藥不足,在中午時分撤兵,此役法軍陣亡9人,失蹤8人,負傷者49人,而清軍慘勝,共有80人陣亡,200人受傷。法軍淡水敗戰後,直到清法和約簽訂,僅能對淡水河口進行封鎖,而無法再登陸作戰。
東北側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的砲盤
孫開華因功獲賜騎都尉世職,拜幫辦臺灣軍務,並賞白玉翎管等物,慈禧太后還賞給出力將弁內帑銀一萬兩。清法天津條約簽訂後,還任提督,光緒12年(1886),實授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於光緒19年(1893)冬卒,諡壯武。
觀音山淡水河
日治時期,滬尾砲台改作為日軍砲兵射擊練習場地,內原有的四門大砲後來被日軍撤走,舊砲現已不知去向,國民政府來台後,將滬尾砲台列為軍事管制區,並派兵駐守,直到民國74年被核定為二級古蹟,經過整修後開放民眾參觀,此處砲台的卷拱式建築結構與基隆的頂石閣砲台風格相近,不過基隆的頂石閣砲台毀損的情形更嚴重,建議政府應該要加以整修並予以妥善保存。
湖南中營清兵墓碑
離開滬尾砲台後,特別去找了一下當年清兵墓碑的位置。孫開華於光緒6年(1880)前往楚湘招募兵勇,編為擢勝中、左兩營,其中擢勝左營的湖南勇古墓,位於淡水鎮中正東路與竿蓁一街交叉口斜坡上,另有擢勝中營的湖南勇古墓,則位於新民街的萬善堂旁,萬善堂是由台灣高爾夫俱樂部所建,其原始墓地應位在高爾夫球場內,因球場闢建,而將這些湖南勇骸骨及墓碑移至此地建廟供奉。
萬善堂
砲台內的導覽說明相當詳細,堡壘的建築保存完整,周邊還有高爾夫球場,新北巿忠烈祠,以及一滴水紀念館,砲台入口處可居高臨下俯瞰淡水河及觀音山,風景優美,值得花一個下午的時間慢慢思索品味。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1217淡水-滬尾砲台(北門鎖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