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1010722-2三峽-成福煤礦

成福煤礦位於新北巿三峽區成福里,由陳炳俊、陳大江父子所經營,大正5年(1916)開工,曾為日治時期八大礦之一,開採至民國72年收坑,現址仍遺有一處斜坑口與風坑。

前往成福煤礦可搭乘台北客運779路公車,由三峽開往新店,或是藍45路由捷運永寧站開往成福,於成福站下車,再沿成福路203巷步行至礦場即可。海山一坑煤礦則是在成福站的前2站的海一(二)站下車,沿成福路6巷直行過橋樑,即可抵達礦場。
成福煤礦礦場
經過白雞山的一番體力勞動,滿身大汗,離開裕峰煤礦時才上午9點,然而前往白雞行修宮參拜的車輛,早已將狹窄的小路塞到動彈不得,好不容易脫身,原路返回成福路,再轉入203巷,先經過第六公墓後,道路右側出現一座水池,和數棟紅磚造低矮類似倉庫的平房,其中一棟懸掛著白底紅字嚴禁煙火的標語。
定時出坑禁搭重車
內部和馬路中間隔著方型的鐵網圍籬,可以清楚透視內部環境,該址門牌號碼為成福路203巷8號,內部場地寬敞乾淨清幽,屋舍儼然,宛如公園一般,入口處僅一根停車桿阻隔,這與平常所見到的礦場遺址反差甚大,一開始還以為走錯地方,不過從倉庫外頭張貼台灣省工礦檢查委員會製「定時出坑 禁搭重車」的警語,便確認應是成福煤礦所有。
成福煤礦事務所
外頭看不到場內有任何人走動,因此便斗膽從停車桿旁進入,倉庫旁有座白牆黑瓦的日式建築,屋舍旁有大樹遮蔭,進到內部地上打掃得一塵不染,辦公室內全為舊式木造桌椅和櫥櫃,頗有懷舊風,剛好有2個人在內部辦公,說明來意後,職員李大姐便簡要的指出往坑口的方向。
事務所內部
大概是來參觀礦場的人還不少,因此她們習以為常,李小姐說礦場的相關設施包括台車鐵軌皆拆除,坑口也早已封閉,沒什麼可看的,還介紹一些其他有開放參觀的礦場。她原本說該地只剩主坑口,未說明有風坑,等我找到風坑位置下來後,她大概看出我對礦場事務的熱誠,話匣子一開,便聊起更多礦場過往的歷史。
成福炭鑛鑛業所
她說這間辦公室為以前是成福煤礦的事務所,內部的陳設也幾乎沒有變過,櫃子內擺了幾冊臺灣鑛業史和三峽鎮志,這是研究三峽煤礦歷史必備的工具書,櫃子旁有塊木製的招牌,上頭以白漆書寫「成福炭鑛鑛業所」字樣,多麼珍貴的一塊招牌,在徵得李大姐同意後,拍照留念。
泡坑木用水池
事務所後方碧綠的池子,李大姐說是用來泡坑木用的水池,坑木是坑道內用以頂住岩盤,避免落石的支撐工具。出門時留意到門口上方有塊牌匾,上刻「成福鑛業惠存 三斯之所 弟許木傳贈」,經查三斯之所典故出自於禮記檀弓下:
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三斯之所
其大意為晉國趙獻文子新居落成,晉國的達官顯要都來送禮祝賀。其中有一個叫張老的稱讚說:「這屋子多麼美輪美奐,可以在裡面歌舞,也可以辦喪事,或提供作為國賓宗室聚會的場地。」獻文子說:「如果我真能夠在這裡做到這些事,表示我還能保全身軀,不受到腰斬或割頸等刑罰,可以平安追隨祖宗到九泉之下。」說完向北連拜2次感謝張老。評論者認為張老善於祝頌,獻文子善於禱告。美輪美奐用來形容屋舍華麗,而三斯指的是屋舍的用途,用在辦公場所,似有事業蒸蒸日上之意。
梧桐橋
李大姐正好以冷開水浸泡一壺三峽碧螺春,有幸得以跟著嘗鮮。碧指外觀碧綠清澈,螺是茶芽外形似田螺般彎曲,春初或春天摘幼嫩帶心芽的茶菁所加工製成,故稱碧螺春,為三峽地區的名產,沖泡慣用透明的玻璃杯以觀茶質,飲用相當注意茶具的清淨和水質,方能浸泡出色香味形的特殊口感。成福地區於同治年間推廣茶葉種植,昭和3年(1928)成福茶業公司在此製茶,並經營茶園,時至今日成福仍為三峽重要產茶區之一。
洗煤用的溪溝
成福地區的開發,約始於道光2年(1822)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翁添攜眷來台,在艋舺(今萬華)經商,行號「頂郊」。不久親族同鄉多人陸續渡海來投靠,為改善眾人的生計,於是成立「金聚成」墾號,道光14年(1834)在此地種植大菁,生產藍靛料輸往大陸,並輸入布疋提供該地居民,後來經營有成,因而稱此地為成福庄。另有一說指出拓墾時遭遇泰雅族之反抗,常被襲擊,於是在與溪東里交界處築土牆防禦,寓意終成福地。
小徑
地方人士為開發山地產業,大正5年(1916)申請鋪設三峽、成福間的軌道,大正6年成立成福輕便軌道公司,並進行路線測量,8月進行增資,加入顏國年擔任理事,大正7年相繼完成輕便車道。開發煤礦首重交通運搬,成福炭鑛在運輸問題解決後於大正5年(1916)開工,大正6年7月由水平坑開始產煤,昭和14年(1939)3月開設斜坑。成福煤礦其他管理人員包括經理黃彰人。
福照宮
成福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328號,臺濟採字第1536號,礦區面積134公頃53公畝95公厘,與海山一坑煤礦皆屬清水坑煤田,煤種普通燃料煤,煤層中部系統頗有變化,民國40年代開採屬於石底層之上下兩煤層,平均煤厚,上煤層70公分,下煤層60公分,走向北51度東,傾南70度,民國50年代開採中層,厚度40公分,本層厚度45至100公分,計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一坑、再又斜坑一坑。
坑口前建築(怡仁歌唱訓練班)
降煤自礦場至鶯歌車站約12公里,使用卡車。可開採之煤儲量約66萬公噸,產量民國51年33,202公噸、民國52年34,135公噸、民國53年24,913公噸,統計自民國35年開採至民國72年收坑共38年(中休1年),總產量819,870公噸,年平均21,575公噸。
成福煤礦本坑道
離開事務所,走過梧桐橋,橋上乾淨到竟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橋下水泥河道為洗煤的地方,通往礦場的靜謐小徑,踩在樹葉和枝條上,可以清晰的聽到自己的腳步聲。紅磚砌成的福照宮,內有一尊石刻土地公。再往前則是懸掛怡仁歌唱訓練班招牌的建築物,主坑道位在小徑的盡頭,石頭砌成的坑口,陰刻「成福炭鑛本坑道」底下開坑日期的字樣已難辨,左右兩側各有「鑛業」「報國」等字。
本坑道牌匾
成福煤礦第一代經營者陳炳俊,字哲甫,生於清光緒12年(1886),小時候相當聰明,跟著父親讀書,後來進入三角湧公學校就讀,畢業後進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就讀,善於書寫,以第七屆第一名畢業。他於明治41年(1908)3月30日被任命為臺灣公學校訓導,同年7月入選桃園廳地方學事講習會,在三角湧公學校執教10年。
靠溪溝旁的風坑入口
大正6年(1917)當選三角湧公學校校友會長,大正7年(1918)出任成福公學校學務委員,大正11年(1922)獲推薦三峽自勵會長,昭和3年(1928)擔任第5屆三峽庄協議會員,昭和5年(1930)擔任第六回臺北州協議會員,連任五屆,一直到臺灣光復。民國35年當選臺北縣參議員,隔年膺任三峽鎮首屆鎮長而辭去參議員一職,復連任第一屆間接民選鎮長,共計擔任3年鎮長,對地方建樹多所貢獻,後來擔任國民黨臺北縣黨部書記。
風坑內
陳炳俊民國38年擔任三峽祖師廟董事長,推動祖師廟改建。民國40年被推選為三峽鎮造產委員會委員、建設輔導委員會顧問。除任公職外,事業經營方面,曾任三峽信用組合長、三峽產業組合長、三峽興殖公司理事長、海山輕鐵、桃園軌道、大公企公司董事等職務,成福煤礦更是其重要事業,績效卓著,曾為日治時期八大礦之一,民國41年12月2日以腦溢血卒於家,享年67歲。
風坑
風坑位於本坑道後方的山坡地,這個區域並未經過整理,坑道口外觀被周邊的雜草所掩蓋,它一共有2個入口,靠溪溝這一側有個方型小洞,裡頭有些積水,地上相當的泥濘,風坑內部係由紅磚所砌的斜坑,往下的坑道已被泥沙所吞沒,李大姐說這邊經常有蛇出沒,因此不推薦人來參觀。
風坑外
陳炳俊之子陳大江,台北二中畢業,民國35年當選三峽鎮第1屆鎮民代表,時年33歲,任期2年,之後連任1屆,民國40年參加臺北縣議會第1屆議員第2選區(三峽鎮、鶯歌鎮、樹林鎮)選舉,並獲得當選,任期自民國40年1月4日至民國42年1月5日止。除參選民意代表外,在礦業經營部分,承繼成福煤礦的經營,並擔任台灣省鑛業研究會常務理、監事,自民國37年至民國64年,共連任14屆,亦曾任台灣煤礦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常務監事、監事,其他事業方面,曾任臺北汽車客運公司常務監察人及華南產物保險公司常務董事,於民國94年歿。
陳大江先生
成福煤礦現址目前登記為成福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該公司資本總額1600萬元,核准設立日期民國53年3月21日,公司代表人陳詒文,登記之營業項目為五金機械、礦山用之機械工具零配件及材料之買賣業務、禮品彩帶、蝴蝶結、禮花、彩色紙製造加工買賣業務、前各項有關產品及原物料之進出口貿易業務。本坑道外的山坡上現為陳家的福地,守護著陳家的產業。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10722三峽-海山一坑煤礦、成福煤礦

1 則留言:

Dennis Wang 提到...

成福煤礦於民國53年1月27日發生煤塵爆炸,27人死亡,此事件未見記載,實屬憾事!家父為罹難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