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1030323基隆-隆基煤礦(孚基煤礦)、利和煤礦、英正煤礦

隆基煤礦、利和煤礦、英正煤礦均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外木山一帶,煤層皆為下部系統的木山層,德安路附近的隆基煤礦又稱為孚基煤礦,由高水、高堂燕、蘇成水等人開採至民國51年收坑,利和煤礦在外木山漁港,由李潮東開採至民國59年收坑,英正煤礦位於經國管理學院對面,由王火木開採至民國58年收坑。

欲前往此三座礦場,公車302路中山高中線、303路大竿林線、305路濱海大道、308路外木山漁港,於德安路口(孚基煤礦)站下車,開車則由二高起點,接港西聯絡道,於德安路交流道下。目前隆基煤礦與利和煤礦主坑口均已滅失,僅英正煤礦尚餘一座平水坑道。

德安路口

臺灣之含煤層由舊到新分別為,白冷層、枋腳層、五指山層、木山層、石底層、南莊層、頭嵙山層、日月潭泥炭層與台北泥炭層等,具開採經濟價值的含煤層,僅木山層、石底層與南莊層,依地層深度分別稱為下部、中部與上部含煤層,以最主要煤層出露的地點來命名,木山層即指基隆市中山區內木山、外木山一帶出露的煤層。

隆基煤礦已被港西聯絡道所掩埋

木山層可採之煤層共3層,分別為上層煤、本層煤及下層煤,一般煤層厚度膨縮頻繁,開發較困難,但屬原料煤,可以用來煉焦,煤價較高,故具有開採價值。煉焦後的焦炭主要用於冶金工業,是高爐冶煉的重要原料,煉焦過程產生的廢棄物硫、磷等物質,則可以用來製作肥料。

坑口已不復見

因此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便在基隆建立台灣肥料株式會社,昭和10年(1935)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在外木山設廠,戰後兩會社工場合組為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外木山的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工場改稱為台灣肥料公司第一廠,而田寮港的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工場稱為第二廠。

礦場周邊蓋起社區

孚基煤礦位於德安里,德安路的公車站以此命名,當地稱為孚基仔,孚字猜測可能是由中和里大竿林地區代天宮供奉的孚佑帝君而來。孚基煤礦後來稱為隆基煤礦,由於北二高港西聯絡道經過,加上附近山坡地社區大量興建,礦場與坑口周邊面貌已大幅改觀,除了地名之外,幾乎嗅不出曾有煤礦開採的味道。

代天府

隆基煤礦範圍包括中山區內木山及安樂區外寮東部,礦區號碼礦業字第1421號,礦區面積59公頃52公畝33公厘,民國41年由台灣工礦公司移讓給林昌年承受,民國43年12月林昌年再移轉礦權給高水、高堂燕、蘇成水等人,執照臺濟採字第838號。高堂燕曾開採福美煤礦、永久煤礦,蘇成水曾經營成興煤礦。

慈聖宮

該礦煤質屬中粘結原料煤,其地層為砂岩、砂質頁岩及頁岩之互層構成,煤層上約1500公尺處,介有玄武岩、凝灰岩及石英岩等,煤床屬下煤系,含煤三層,開採本層及下層,煤厚本層最高為80公分、平均50公分,下層最高為40公分,平均30公分,煤層傾斜20~25度,走向為北東60~72度,煤質屬烟煤,具粘結性,可以煉焦。隆基煤礦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一坑,礦坑有本卸及連卸,延長270餘公尺,坑內原拓有右零、右一、右二、右三、左一、左二、左三共七條片道,用進長壁式昇拂法採煤,另開拓左三、左五、左六等3條煤巷,,並拓進本卸連卸至450公尺處,在左7巷開坑內斜坑,供深部之採煤。

中山高中及協和電廠

機械設備40馬力捲揚機一台,安裝坑口,每五分鐘絞石碴三車及煤炭六車合3.5公噸,排水分三段,安裝排水機各一台,第一段為15馬力、第二段30馬力、第三段5馬力,每月排水量為2.3萬立方呎,雨季時約增一倍,通風連卸口裝置5馬力抽風機,出風量每分鐘約350立方呎,採煤區用竹籠手拖,巷道用0.6噸煤車,照明用電池燈,全礦動力用電每月約9800餘度。

碉堡

孚基煤礦與基隆站煤調會炭場相距5.2公里,與台灣肥料公司第一廠相距1.3公里,降煤之交通,由台肥第一廠敷設輕軌至坑口,該礦出煤運供該廠需用,此外有公路與基隆牛稠港煤調會儲煤場相通。產量民國50年9,200公噸,民國51年6,329公噸,民國51年9月埋藏量採盡(留防水炭壁未在內)而撤收,統計民國40年開採至民國51年收坑,開採12年期間,總產量250,364公噸,年平均10,014公噸。

另一處碉堡

從復興路259巷進入,繞過港西聯絡道,最後接上文明路,進到代天府及慈聖宮參拜,順便向當地人請教有關孚基煤礦,得到都是令人失望的消息,不過有位先生指出在廟的後方曾見過一口通風井,可能是礦場留下來的,但經過一番搜山後,通風井未發現,倒是找到兩處水泥建築的廢棄碉堡,可能是以往的駐軍所遺留下來的。

挖一半的坑口

文化里福德宮位於文明路與湖海路的岔路口附近,緊鄰看守油庫的軍營,廟前有棵大榕樹,廟體建於紅磚人行道旁,該廟原為未登記之土地公廟,始建年月不詳,後因道路拓寬面臨拆除,民國92年時文化里里長梁高淑真女接下管理人一職,並申請寺廟登記,以便拆遷時得以爭取補償重建。

文化里福德宮

民國97年舊廟拆除並改建為新廟,正式定名為文化里福德宮。廟身以預鑄水泥建築法建成,為適應基隆海邊多雨的天氣,廟埕以鐵皮搭建拜亭,臨海的側邊設置遮雨光罩,廟內供奉石雕金身的福德正神,門口對聯為「正氣長流財寶滿 神祇獻瑞萬世貴」。

協和社區

沿著湖海路的人行道往北行,左邊為軍營圍牆,右側是水泥駁坎,感覺就好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溝迷宮之中,繞過彎道後變成下坡路,廣闊碧藍的大海呈現在眼前,心情也變得開朗。靠海的小漁村為協和社區,以擁有長而尖上嘴唇為特徵的旗魚,作為其代表的標誌。

外木山漁港

協和社區又稱為外木山,為基隆北方丘陵邊緣的灣澳,因位於木山的北側故名外木山,南面在內陸稱為內木山。外木山海岸山坡臨危崖峭壁,無可耕地,靠海吃海,早年即有漁民在此聚居,清末及日治之初皆設為外木山庄,戰後才改稱為協和里,其東側的火力發電廠亦以協和來命名。

外木山漁港與協和電廠

協和電廠係以重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民國61年為配合政府經濟建設所增加之用電需求及提高供電可靠度而興建,用以取代八斗子的北部發電廠,民國66年第一部機組商轉,74年全廠完工。內部設有4座發電機組,每部機組之裝置容量為50萬瓩,合計共200萬瓩,3枝長204公尺的超高煙囪作為擴散排煙之用,幾乎從基隆市的各個角落都可以見到此地標。

協安宮

協安宮為三層樓的廟宇,面朝外木山漁港,一樓為民俗館,二樓正殿供奉五府王爺,副祀水仙尊王及靈宮大帝,二樓正殿供奉漁民的守護神天上聖母,副祀關聖帝君及福德正神,每年農曆4月11日天上聖母聖誕、6月18日五府王爺生日及8月15日土地公壽辰,均會舉行祭祀法會,請王爺、媽祖及各神尊至海上繞境祭祀,祈求風調雨順,漁業豐收。

協安宮正後方的山坡附近為坑口

協安宮起源於大正7年(1918)由基隆嶼海面飄來一艘王船,駛進外木山獅崁溝內,經在地魏姓漁民及鄉親下海把王爺船請回陸上,安放在胡傳生家中,船上只有一面寫著五府千歲的旗子。後因日久船身腐蝕木板脫落,王爺顯靈,告知庄民,須蓋草寮供奉,待漁村發展,再建廟安置,否則將前往「澎佳嶼」,庄民遵神旨搭草寮並重造王船。

協德宮

戰後張招財捐獻五府千歲金身,之後國軍借住,披曬衣褲褻瀆神明,王爺再度顯靈要求遷出,經全體庄民商議,民國55年,以神轎踏地擇於現址,由張添茂、張阿王、張菊等3人捐出私人土地建廟,正式命名為協安宮。舊廟歷經20餘年使用,宮內長年漏水,嚴重龜裂,因而於民國81年配合台電協和發電廠捐建民俗館及集會所而拆除重建,成為今日之樣貌。外木山漁港東側的小角落尚有一間協德宮,建於民國51年,內部供奉福德正神。

利和煤礦坑口附近的眺望的景緻

根據民國47年的資料,協和里地區共有臺灣工礦公司的838號礦區,陳阿火、廖仁德、蔡智等人的1611號礦區,以及蔡智、游如椿的1763號礦區等3處,其中位於外木山漁港為利和煤礦,當地耆老表示協安宮旁係利和煤礦的礦埕,坑口原本在協安宮正後方的山坡附近,礦場歇業後,陸續蓋起民宅,坑口也被夷平。

利和煤礦坑口定位點已消失

利和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1611號,民國45年元月由陳阿火、廖仁德、蔡智等人承購,執照臺濟採第1190號,礦區面積283公頃60公畝34公厘。民國48年3月變成礦業人為李潮東,執照臺濟採第1696號。

利和煤礦礦埕

利和煤礦煤層屬下部系統,稍有變化,本層厚度0.5公尺,煤種中粘結原料煤,該礦有主斜坑一坑,降煤以卡車運往4公里外的基隆煤場。產量民國51年3,245公噸、民國52年3,270公噸、民國53年6,120公噸,統計民國47年開採,民國59年收坑,開採13年期間,總產量66,299公噸,年平均5,099公噸。

英正坑煤礦

英正煤礦位於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斜對面,坑口隱身在一處民宅圍牆的側邊後方,紅磚砌成的坑口仍保存良好,內部為水平坑道,積水嚴重,坑口堆置許多的垃圾,內有蝙蝠棲息,坑口上方另興建一棟磚房,屋頂塌陷牆壁傾斜,屋內尚有屋主留下來不及帶走的四套西裝。

坑口上方的磚房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1422號,礦區面積26公頃55公畝94公厘,民國38年7月向工礦公司租包開採,民國40年由馬敬華向工礦公司承受礦業權,礦區執照臺濟採字第838號,馬敬華亦經營金礦,曾以中國養正企業公司名義承租開採九份附近的金礦十號坑。

未帶走的西裝

現存之坑口上方水泥陰刻牌匾內書「英正坑」、「癸已年初冬建」,癸已年即民國42年,該礦於當年開坑內斜坑。民國48年礦權人異主為王火木、高森智,碼區面積增為73公頃37公畝16公厘,礦區執照臺濟採字第1886號,民國53年礦權人移轉至英正煤礦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王火木,礦區執照臺濟採字第2662號,該公司資本額66萬元。

英正煤礦坑口

英正煤礦煤層下煤系分佈其間,上層厚度0.3公尺,本層厚度0.4公尺,開採上層煤,煤厚自40公分至45公分不等,走向北東80度,傾斜24至26度,共儲藏煤量約8萬餘公噸,煤質甚佳,可為煉焦之原料煤,塊煤為特一級,屑煤為一級,每月產量約200~300公噸。

英正坑

主要礦坑主斜坑一坑,又斜坑二坑,本卸長245公尺,管卸長230公尺,坑內有右片二道,左片三道,並另拓有坑內斜坑,採下部煤床。此外尚有平水坑一口,長170公尺,機器設備僅有75馬力捲揚機一具,裝置於本卸口。

坑道內部

降煤自礦場以卡車1.7公里至臺肥一廠,至基隆煤場車站2.5公里,產量民國51年14,735公噸,民國52年16,381公噸,民國53年22,174公噸。自民國40年開採至民國58年收坑,開採19年期間,總產量216,988公噸,年平均11,420公噸。

坑道外部

此區域之前有一陣子經常造訪,原本即不抱任何希望,再一次以步行方式逐山搜索,在當地人的指引下,為尋找可能的礦坑地點,在已廢棄的墓地坑谷內繞了許久,大部分都已檢骨,留下許多的墓坑,走到頭皮發麻,總算最後還是有點小收獲。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30323基隆-隆基煤礦(孚基煤礦)、利和煤礦、英正煤礦

9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好棒的研究

匿名 提到...

民國六十幾年我就住在英正坑坑口附近, 當年坑口裡的水非常清澈, 小時候常蹲在坑口邊釣魚蝦, 附近的人也會到坑口打水洗衣及洗澡, 坑口夏天非常涼爽, 是避暑的聖地.記憶中,坑口左前方還有一條隧道,可以通到現在的基隆市立中山中學校門口出來右前方約七八十公尺處的出口,應該是早期運輸煤礦的通道.事隔多年,有時候還會去探望這個地方,回憶童年時光

Shepherd's Wolf 提到...

謝謝鼓勵!

May 提到...

很謝謝你的資料
讓我對基隆的礦坑資料
有些許的了解
雖然一開始
我是為了查 浮基仔香腸 的店名而來
呵呵~

匿名 提到...

很精闢的研究,讓我對該地區有更深的認識..
若基隆市政府觀光局能規劃成老街巡禮,
小小的經費可以創造很多的題材.....
至少這附近的地區的市民絕對有感!

J-yong ( Tsuyoshi)= Chang Che-Yuan 提到...

很精彩的研究,肯定花不少功夫,身為在地人的我,只能聽父母大概描述舊地名,從來沒辦法這麼深入的了解。
小地方的歷史,還有人去坦索保留著!敬佩。

隨風飄逸 提到...

您好,請問這個坑有辦法走進去嗎?

亦所 提到...

謝謝分享

小地鼠 提到...

今天去找英正坑,很順利就找到了,還在,牌匾清晰,就是復興路331巷底左邊角落。感謝版主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