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1040809美國芝加哥-千禧公園

美國會計協會2015年會在芝加哥舉行,此行前往發表研究成果,原本包括老師和學長在內共3人,安排在8月8日搭機啟程,熟料竟遇蘇迪勒颱風攪局,班機停飛,後改為8月9日出發,行程縮短一天,老師因為無法改班機而被迫取消全部活動。第一天抵達芝加哥時間已晚,辦理報到後,僅參觀千禧公園。

數天前氣象預報便指出蘇迪勒颱風路線將朝台灣直撲而來,8月6日航空公司即通知飛機會晚點飛,但眼見8日凌晨的超大風雨,班機才確定取消當日班機,因此上午便緊急與聯合航空聯繫改搭其他航班,一開始先改成8日晚上飛伊斯坦堡轉機,後來聯合航空客服幫忙調整先於9日搭香港航空至香港,再搭聯合航空直飛芝加哥。因為8日停飛的關係,航班大亂,幸好很早便跟航空公司聯絡改航班,搶到剩餘的機位才成行,聯合航空的服務讓人足感心。一起同行的老師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國泰航空取消8日的航班後,客服聯繫無法更改為隔天的航班或換搭其他航空公司,最後只好忍痛放棄赴美參加研討會的機會。
桃園機場
我和學長兩人香港轉機也是險象環生,因為颱風關係,飛機延後一個多小時才起飛,到香港時地勤人員已在登機口接人,距班機起飛剩沒多少時間,急忙用跑百米的速度衝到櫃台check in,但航空公司指出因美國規定托運行李必須和人同時抵達,因此如果行李來不及掛上班機,那就得在香港過夜等明天了,幸好後來行李趕上班機,我們終於在最後一刻上機。
歐海爾國際機場捷運站
航線是由香港經中國大陸上空,至俄羅斯經北極,加拿大再到芝加哥,歷經15小時的飛行,坐到腰酸背痛,總算抵達芝加哥歐海爾國際機場,海關僅問了此行的目的後便放行,出關後循著CTA(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芝加哥交通局)指標,來到捷運站購票,卡片一張$5元,費率有1、3、7-Day Pass可選,價格分別是$10、20、28,可於期限內無限次搭乘捷運和公車,預計停留時間共3天,因此花$25元購票。
Inn of Chicago
CTA捷運共有藍、棕、綠、橘、粉紅、紫、紅、黃等線,機場先搭藍線至市區,再改搭紅線,至Grand站下車,至下榻的Inn of Chicago飯店Check in,飯店是請旅行社訂的,價格尚稱優惠,因颱風而未入住的一晚無法退款,飯店一開始給我們僅一張雙人大床的房間,經過一番交涉後並出示單據,才換成兩張雙人床的房間,有趣的是單據上寫兩張雙人床的文字是中文,英文就沒有寫的很仔細。

Du Sable Bridge

芝加哥位於伊利諾州,人口超過900萬,是美國第三大都會區,僅次於紐約和洛杉磯,我們兩人都沒來過芝加哥,出發前也因為工作繁忙,而未仔細研究芝加哥有什麼好玩的,稍微休息一下,確認會場的地點,觀察地圖位置,距離我們住的旅館不遠,E Ohio St左轉Michigan Ave,過DuSable Bridge,步行約15分鐘即可到達。
芝加哥河
Du Sable Bridge是跨越芝加哥河的其中一座橋樑,是以芝加哥的創立者Jean Baptiste Point du Sable來命名。Jean Baptiste Point du Sable為芝加哥首位永久定居的移民,1745年出生於海地,父親是法國水手,母親是非裔奴隸。他早年在法國受教育,1770年代早期航行至路易西安納州紐奧良,再沿著密西西比河北上至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Peoria)。
捷運
之後依部落儀式與原住民Potawatomi族的凱瑟琳(Catherine)結婚,生下一對兒女。DuSable在芝加哥河北岸靠近密西根湖附近定居,1779年發展成繁榮的貿易站和農場。他的小屋裡常被形容普通,但實際上可能過著優渥的生活。在他的貿易站裡,DuSable服務本土美國人、英國人和法國探險家等對象,他能說西班牙語、法語、英語、和一些美國本土的方言,使自己得以擔當企業家和調解員的角色。1800年5月7日DuSable賣掉房產,返回伊利諾斯州皮奧里亞市,之後又搬到密蘇里州聖查爾斯,1818年8月28日往生。

會場歡迎晚宴

會場位於芝加哥凱悅飯店Hyatt Regency,緊鄰芝加哥河,去年參加過亞特蘭大的年會,因此對於其作業流程大致熟悉,先到櫃臺辦理報到,領取會議手冊,這次送的袋子有點陽春,檢視所附的餐券,剛好晚上就有菜鳥歡迎晚宴,可以省下一餐,大會發給每人一張賓果卡,裡頭共有25個格子,找到符合條件的人並請其簽名,完成連線有機會獲得$50美元禮物卡,全部完成還可參加抽獎,主要目的在讓參與活動的會員能夠快速的熱絡起來。

千禧公園Jay Pritzker Pavillion露天音樂廳

芝加哥夏令日光節約時間比台灣晚13個小時,因為時間往前撥了一個小時,因此到晚上天空都是還是亮的,直到8點以後太陽才下山,所以晚宴後還可以到凱悅飯店南方的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閒逛,步行約十分鐘可達,公園內的普利茲克露天音樂廳,可容納4千個固定座位與8800平方公尺草地容納7千個草地座位,共計11,000個座位的超大音樂廳,1999年6月興建,2004年7月16日正式開幕,建築成本6千萬美金,4分之1來自於普利茲克家族捐獻,因此音樂廳為以傑普利茲克(Jay Pritzker)本人的名字命名,凱悅飯店即其家族所有。
雲門Cloud Gate
雲門(Cloud Gate)是由印度出生的英國藝術家Anish Kapoor所設計的公共雕塑作品,建於2004-2006年間,設計靈感來自於液態水銀,由168塊不鏽鋼板所焊接而成,長20公尺,寬13公尺,高10公尺,中央圓拱距離地面最高處3.7公尺,外表呈圓弧形鏡面,可反射四周圍的城市建築景觀和遊客的身影,也由於其形狀而被暱稱為蜿豆(Bean)。
皇冠噴泉crown fountain
皇冠噴泉是由藝術家Jaume Plensa所設計,中央為鋪設黑色花崗岩的倒影池,兩側各有一座火柴盒柱狀的塔樓,高15.2公尺,表面貼玻璃磚,內側使用LED來呈現臉部的數位影像,嘴巴的部分設計噴水孔,每隔數分鐘人臉便會閉眼張口噴出水來,相當有趣。噴泉於2004年7月啟用,造價1700萬美元,每年僅5到10月會噴水。
芝加哥文化中心(CHICAGO PVBLIC LIBRARY)
芝加哥文化中心(Chicago Cultural Center)原為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由Coolidge, C. A.和Spencer, Robert C.建築師於1892年設計,包括4層樓的北翼和5層的南翼,1897年完工開幕,耗資近200萬美元,芝加哥市長在此接待外賓,如總統、皇室成員、外交官和社區領袖等,1977年改為藝術和文化中心。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使其成為芝加哥地標建築。不過另一個引起我好奇心的地方,是其CHICAGO PVBLIC LIBRARY的拼法,其中PVBLIC的字母U以字母V來取代,經過一番搜尋後發現是有典故的。

夜景

根據世界圖書百科全書(World Book encyclopedia)所載,U是從希臘字母Y而來。羅馬人捨棄Y下方的短線而寫成V,可用來當成子音V和母音U。約西元900年時,人們開始使用V當成字首,U置於字中。在西元1400年至1600年間,U變成常用的母音字母。美國1890至1940年期間古典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係由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的William R. Ware所奠基,教授他稱之為美國維尼奧拉風格(American Vignola),維尼奧拉是義大利建築師編纂的古典建築標準。1990年代早期,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是很常見的,因此在美國文藝復興時期設計這類建築的人們,流行使用古典羅馬字母V來替代U和V。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