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1051201倫敦-西敏寺、大笨鐘、唐寧街、白金漢宮、倫敦塔

阿普斯利邸宅位於海德公園的正門口,又被稱為倫敦1號。西敏寺為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英國皇家登基、婚禮、重大慶典或埋葬等事件大都在這裡舉行。白金漢宮是英國皇家的主要寢宮及辦公地點。倫敦塔是一座位於泰晤士河畔旁的古堡。

行程繁重的參訪,根本無緣觀光,這一天除了晚餐的中世紀餐廳和白金漢宮外,大都是在遊車河時參觀的。阿普斯利邸宅(Apsley House),又被稱為倫敦1號(Number One, London),最初於1771年至1778年間由羅伯特亞當(Robert Adam)設計建造,係為了阿普斯利一世男爵大法官亨利而建。位置選在海德公園的正門口,因為位於Piccadilly北方的第一間房子,所以稱為倫敦1號,租賃的土地是屬於英國皇家。
阿普斯利邸宅
原來的房屋是一棟5個隔間的紅磚建築,有個寬敞的入口大廳和中央柱廊的橢圓形樓梯。魏斯里(Wellesley)侯爵夫婦在1807年買下阿普斯利的租約,1817年魏斯里侯爵面臨破產,正好他的弟弟亞瑟1815年在Peninsular和拿破崙滑鐵盧戰役得勝,受封為威靈頓公爵,議會投票通過以70萬英鎊興建一座新的「滑鐵盧宮殿」,然而他並沒有蓋新宮殿,而是匿名用4萬英鎊買下阿普斯利邸宅,幫助他的兄長解決財務困難,威靈頓公爵接手後,擴建阿普斯利邸宅。1828年1月威靈頓成為首相,並在屋舍增加更多的變化,包括房屋西側建造新的樓梯和壯觀的滑鐵盧畫廊,這個畫廊用來慶祝每年6月18日舉行的紀念滑鐵盧宴會,他後來也買下該屋的土地所有權。1838年威靈頓規定他的特殊藝術作品被視為傳家寶,禁止變賣,威靈頓於1852年去世,其子將邸宅開放給公眾參觀,威靈頓七世時決定將邸宅及收藏品捐給國家,1947年簽署威靈頓博物館法,現今成為一座一級受到保護的英格蘭重要建築遺產。
西敏寺
西敏寺為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英國皇家登基、婚禮、重大慶典或埋葬等事件大都在這裡舉行。歷史可溯及1040年代愛德華國王在泰晤士河畔稱為Thorney島的地方建立他的皇宮,附近有一間大約960年時興建的小本篤修道院,愛德華國王決定擴大重建修道院成為大型的石造教堂,以紀念聖彼得使徒。
國會
這個教會被稱為「西部大教堂(west minster)」,中譯為西敏寺,以利與聖保羅大教堂(東部大教堂east minster)有所區別。但不幸的是新教堂於1065年12月28日奉獻時,國王卻病重無法出席,幾天後駕崩,遺體置於祭壇前方。繼任者威廉在1066年聖誕節加冕,1161年愛德華國王的遺體才移葬到新的墳塋。
西敏寺
13世紀中葉亨利三世國王決定以新的哥德式建築風格重建來重建教堂。這正是大教堂興盛的時期,因此國王下令西敏寺設計不僅要成為偉大的修道院和禮拜場所,而且也是君主加冕和埋葬的地方。新的西敏寺在1269年10月13日奉獻,但國王在還沒完工前便魂歸離恨天。從威廉以後的每個君主都是在西敏寺加冕,除了從未被加冕的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以外。多位國王往生後葬在高祭壇後方宏偉的墳墓內。
西敏寺聖彼得牧師團教堂
都鐸王朝的首位君主亨利七世,新增西敏寺的附屬建築仕女教堂,有著壯觀的扇形屋頂,教堂在1516年2月19日奉獻。亨利八世時因皇后凱瑟琳無法產子,而產生王位繼承危機,尋求羅馬教廷教宗同意離婚,但羅馬教廷受到壓力不同意,因此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1540年1月16日中世紀修道院解體,亨利八世將西敏寺修改為1座有1位主教、1位院長及12名牧師的教堂,瑪莉一世在1556年恢復本篤修道院。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時,1559年7月宗教屋舍由議會授予皇家,並將僧侶移出教堂。西敏寺最後一個階段的建築物為1745年由Nicholas Hawksmoor設計,以波特蘭石興建的西方塔完工。
大笨鐘
大笨鐘(Big Ben)為西敏寺北端報時的鐘樓,大笨鐘命名來源為1855年至1858年間工程的首位委員的名字班傑明霍爾(Benjamin Hall)。第1個大笨鐘在安裝前經過測試時便出現裂紋,第2個鐘好不容易安裝完成,在1859年7月11日響起,但9月又壞了,沈默了4年,直到1863年才修復。2012年6月26日,英國政府為慶祝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將大笨鐘所在的鐘樓正式改名為伊麗莎白塔。
康寧街
大笨鐘源於國王愛德華一世於1288-90年間在新宮殿庭院的北邊,興建最初的鐘塔,第一個名稱為「大愛德華(Great Edward)」,後來被稱為「大湯姆(Great Tom)」,每小時敲鐘一次。1367年時被第二座鐘塔所取代,這是英國第一座公共鐘塔。1707年鐘塔年久失修被拆除,原址改成日晷。1834年西敏寺皇宮的大部分遭惡火吞噬,請來建築師設計新的宮殿,查爾斯巴里(Charles Barry)的設計從97件設計中脫穎而出,但卻沒有鐘塔,1836年才將鐘塔納入設計,由於時鐘的嚴苛標準而延遲7年,最後使用丹尼森發明的時鐘,1843年9月開始興建鐘塔,地基挖3公尺深,塔係由內向外興建,建材來自英國各地由河運輸,時鐘於1854年完成,但因工程進度落後5年,直到在1859年才安裝完工,因而沒有正式的開幕式。
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是英國皇家的主要寢宮及辦公地點,最初的白金漢官邸(Buckingham House)是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Duke of Buckingham and Normanby)約翰謝菲爾德所建,他在安妮女王之下擔任掌璽大臣和樞密院議長(Lord Privy Seal and Lor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官邸由威廉溫德(William Winde)所設計,建築風格是一座大型三層樓的中央區塊與兩個較小的側翼。
白金漢宮
喬治三世於1761年花21,000英鎊買下白金漢官邸,靠近聖詹姆斯宮當成妻子夏洛特皇后的居所,白金漢官邸被稱為皇后之家,喬治三世的15個孩子當中,有14個在那裡出生。1820年喬治四世繼承皇位,決定將官邸重建為臨時住所,使用目的與他的父親喬治三世一樣。重建工程進行到1826年底,國王心意改變,在建築師約翰納許(John Nash)的協助下,將官邸變成皇宮。
白金漢宮
議會同意15萬英鎊預算,但在國王施壓下增加為更符合現實的45萬英鎊。納許保留主建築區塊,但在花園一側面向西部增加一套空間倍增的新房間。自納許改建後豪華或半豪華的房間,到現在幾乎保持不變。白金漢官邸的北翼和南翼被拆除和重建成大理石拱門的凱旋門,以紀念英國在特拉法加和滑鐵盧的勝利。1829年建築成本增加到近50萬英鎊,納許的奢侈浪費讓他丟了工作,1830年喬治四世駕崩,他的弟弟威廉四世即位後啟用愛德華(Edward Blore)來完成工程。國王從未搬進宮殿,事實上,當國會大廈在1834年遭祝融焚毀時,國王提供宮殿作為議會的新家,但提議遭到拒絕。
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
1837年7月維多利亞女王是接受宮殿的首位君主,1838年6月她是第一個從白金漢宮前往接受加冕典禮的英國君主,1840年她與艾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的婚姻很快就顯示出宮殿的缺點。新婚夫婦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沒有任何育兒室和缺少賓客的臥室。唯一的解決方案是移動大理石拱門,並建立第四個側翼建築,變成了四邊形,而拱門移到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新翼的建築成本大部分由出售喬治四世位於布萊頓的皇家館來支應,工程在1847年完成。
威靈頓拱門
威靈頓拱門建於1825-7年,原本打算作為白金漢宮的外部入口。最初立在面對海德公園前,1880年代被移動到現在的位置。原始的設計一直都沒完成,爭議性的威靈頓公爵騎馬雕像於1846年立在頂上,1912年變成頭頂加上皇冠,並站立在四馬並列拉動的雙輪戰車上。
倫敦塔
倫敦塔是一座位於泰晤士河畔旁的古堡,歷史可溯及西元1066年愛德華國王死後無子嗣,許多人來爭奪王位,諾曼地公爵威廉在征戰後獲得王位,在西敏寺加冕,為確保據點安全,而興建城堡防禦工事,第一階段大約於1070年代進行,早期建築都是木造,但城堡的石頭卻是由威廉的家鄉諾曼地運來,直到1100年白塔才完工。36公尺x32.5公尺的巨大建築是英國史上首見。
約翰國王(1199-1216)時期經常停留在城堡內,他也是第一個讓獅子和其他外來動物留在城內的國王。路易士在1216年入侵,約翰國王戰爭中突然死亡,由9歲的亨利三世(1216-72)繼承王位,他在水濱增建兩座新塔,分別作為國王及皇后的住所。1238年在北、東、西側增建大型城牆,由9個新塔加固,並挖出護城河。愛德華一世國王(1272-1307)填平護城河改成新城牆,變成同心圓城堡,並挖了一條新的護城河,中世紀持續加固建築直到1350年,以作為和平時期的權力基礎和危機時期的避難所。雖然後來許多國王和皇后住在塔內,但從未想要把它當成皇家官邸,而且後來倫敦塔也失去防禦入侵軍隊的第一道防線的功能,變成了皇家監獄。瑪麗一世(1553-8)將國家歸還給天主教,短期統治時間內看到許多仇家和關鍵的新教徒人物被囚禁在塔內。查理一世國王(1625-49)開啟國王和議會的內戰,塔成為重要資產,最後由議會獲勝,查理一世被處決。1660年君主制恢復,塔作為監獄的使用下降,而成為軍械庫。
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是1886年至1894年在倫敦塔旁建造的一座開合式的橋樑,由於碼頭在泰晤士河的上游,橋樑太低大船無法通過,因此設計成開合式,河道兩側各建造一座橋塔,塔高65公尺,塔距61公尺,橋身分成上下兩層,上層作為人行道,下層是主通道,塔身在鋼骨外以花崗岩和波特蘭石來包覆,並增添維多利亞時代的新哥德式的裝飾。
聖誕燈飾
中世紀宴會餐廳(The Medieval Banquet)位於毗鄰泰晤士河,距離塔橋和倫敦塔僅有2分鐘步行路程的聖凱瑟琳碼頭(St Katharine Docks)中心。餐廳設在磚造拱形長廊的地窖內,主要通道的兩側皆有對稱長方形類似防空洞的空間,為擺放桌椅的用餐區域,適合團體到此聚餐,中央長廊則是演員的表演空間,所有的服務人員皆穿著中世紀的服裝,老舊的磚牆和昏黃的燈光,打造出中世紀時代的用餐氛圍。
中世紀宴會餐廳(The Medieval Banquet)
餐廳晚上7點才開放,餐點有數道菜,都是一大盤盛裝供賓客食用,份量充足吃不完,啤酒飲料可以無限續杯。演員一開始便輪流在中央長廊供用餐賓客合影,其中只有亨利八世的演員跟圖片上的形象接近,其餘就不太清楚是什麼角色。
亨利八世
演員於8點開始表演,活動大約2個小時,對於中世紀歷史不熟悉的人,劇情看起來便會有點吃力,不過聲光效果,以及演員們優美的歌聲,還是可以穿透語言的障礙感動人心。演員與用餐賓客之間無距離,他們還會走到各桌內和賓客同樂,後段還會邀請賓客一起加入舞蹈,充滿歡樂的氣氛。
演員
餐廳所在地點的起源,根據餐廳網頁的介紹大約10世紀中葉(975)埃德加國王(King Edgar the peaceful)舉辦正式的騎馬比武大賽,騎士被要求執行三項行動來證明他們的價值,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地下,一個在水中,在他的隨扈中,13位騎士獲得冠軍並授予一塊領地。西元1120年,騎士的後代將這片土地送給聖三一修道院,並在該地興建一間醫院。
晚餐
這家醫院奉獻給西元4世紀殉難的聖凱瑟琳,傳說中羅馬皇帝Maximinus迫害天主教徒,她時常勸阻,結果被處死,以酷刑工具死亡輪來執行,但當她觸摸到輪子時就壞掉,不過這樣仍無法挽救她的命運,反而最後遭到斬首。她在中世紀特別有影響力,11月25日為其聖日。因此醫院命名為聖凱瑟琳,現今成為聖凱瑟琳碼頭,中世紀餐廳便位於聖凱瑟琳碼頭的象牙屋舍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