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1040708苗栗-貓貍山公園、功維敘隧道

貓貍山公園與功維敘隧道位於苗栗市,貓貍山公園原稱將軍山公園、福星山公園,園內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駐馬碑、羅福星紀念碑、丘滄海紀念碑、三級古蹟的賴氏節孝坊、苗栗縣忠烈祠等景點,舊臺鐵單軌時期的苗栗隧道,因北口刻有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題字功維敘,故又名功維敘隧道,民國87年除役。

隧道雖然沒有煤礦,但頗符合本站有洞就鑽的風格。本次來到貓貍山公園,位於苗栗火車站南南西方,是座內含豐富史蹟的都會森林公園。苗栗最初為平埔道卡斯族貓裡社(或稱麻裡社)的活動區域,貓裡原音為道卡斯語巴里(pali),其意為平原,約在清乾隆2年(1737)才有廣東東部梅縣客籍墾民謝鵬仁、雅仁、昌仁、成仁四兄弟,率領族人至此拓墾,當時將原住民的社地稱為貓裡,漢人村莊喚作貓貍以資識別,光緒15年(1889)山城設縣時才改為今日近似音的「苗栗」。
貓貍山公園
貓貍山標高119公尺,甲午戰後,明治28年(1895)日軍入台,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征苗,曾親自登臨貓貍山紮營,故日治時期稱為「將軍山」,後來在山上豎立紀念碑並建立神社。戰後神社拆除改建為忠烈祠,民國60年為紀念曾旅居苗栗的革命志士羅福星,而改名為「福星山」,直到民國86年9月才又恢復為文獻上登載之原稱貓貍山。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駐馬碑

公園內原設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到訪「御遺跡地」的紀念碑,戰後原碑遭毀損,民國35年秋於原碑座上改立丘滄海先生紀念碑,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駐馬碑依文獻記載共有3塊,明治28年8月14日北白川宮在此聽取川村景明旅團長的戰況報告,並與川村及鮫島重雄參謀長在草地上共進午餐,但直到明治33年(1900)5月,才有苗栗守備隊初次設立第一塊簡單的「御遺跡地碑」。大正3年(1914)8月新竹廳長家永泰吉郎提議原地改建第2塊碑,稱為「將軍駐馬之碑」,上頭有刻有一枚象徵日本軍隊的星星,碑文如下:
「明治二十八年  八月十三日  征臺近衛師團本隊 進抵後壠 時叛徒據苗栗 沮我軍 師團長能久親王 欲翦除之 部屬既定 翌日 川村旅團 自山道 山根支隊 自東北 兩道竝進 親王躬率本隊 濟後壠溪 南行循山腹 出苗栗西 駐馬於此 俯瞰戰況 既而川村少將披榛荊 來報捷 左右稱賀 親王有喜色也 時方午 乃藉草俱餉 轉轡旋 次後壠焉 此地眼界廓開 連峯眾巒 薈而成障者 溪流涓澮 匯而朝海者 悉萃乎一眸之下 坐而攬勝 緬想往事 殊覺江山有光矣 新竹廳長家永泰 吉郎 君 向為苗栗日 追仰英風 欲植一碑存偉跡於不朽 未果 苗栗廢合新竹 君意益切 土紳聞之 爭賛其舉 因選名 曰將軍山 囑予文 予當時扈從在軍者 感慨特深 乃不敢辭 謹敘其事云
大正三年八月穀且勒 正五位勳四等家永泰吉郎倡建
從七位勳六等吉野利馬撰拜書 」
後來此碑因故毀損,斷成兩截,棄置在丘滄海先生紀念碑一旁的小角落,昭和2年(1927)以自然石再造第3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駐馬碑」,昭和10年12月5日,臺灣總督中川健藏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第3塊碑指定為「史蹟」。
丘滄海先生紀念碑
戰後改朝換代,第3塊碑拆除,基座改立丘滄海紀念碑。丘逢甲,號滄海,銅鑼人,清同治3年(1864)出生,不久隨父遷居台中翁仔社,甲午戰後,與唐景崧、劉永福等倡建台灣民主國,率義軍抗日,但寡不敵眾,而內渡大陸,歿於民國元年,享年49歲,戰後入祀於苗栗忠烈祠,並於貓貍山立紀念碑,碑記如下:
「先生諱滄海,字仙根,號螫仙,以生逢甲子,又諱逢甲。先生自上杭遷鎮平,曾祖之世,始遷臺灣。父潛齋碩德者儒,先生誕於苗栗銅鑼鄉,幼聰穎,讀書過目成誦,有神童之目,歷試捷南宮,軀幹魁梧,見者疑為武人。先生富民族思想,雖點主事,終身不仕滿清。甲午戰起,捐資編壯民為義軍,成三十五營,乙未割臺,屢電抗爭,冀收成命,不果,遂倡立臺灣民主國,奉臺撫唐景崧為大總統,鎮守臺北,幫辦劉永福為大將軍,扼守臺南,自任副總統,兼義軍統領,駐守臺中。未幾,臺北告急,先生率部往援,師次中途,而臺北已破,唐先引去,日軍南下迫新竹,血戰二十餘晝夜,援絕內渡,奉親居鎮平,矢力教育,先後主講韓山東山各書院,並歷任廣州中學,兩廣方言,及商業學校監督,學務處議紳,諮議局副議長等職。光復後任粵教育部長,臨時政府成立,代表廣東北上參與盛典,被舉為參議院議員,國事繁劇,積勞成瘁,病假歸粵,竟至不起!嗚呼!先生矢志革命終其身,盡瘁國事促其壽。始創共和之制於臺灣,而卒實現於祖國,其識見其謀略,均足超人,惜天不假年,不獲大舒其志;然吾臺數十年來,革命志士,前仆後繼,卒有今日之光復者,要皆先生精神之所感召,不亦偉哉。民國丙戌首夏,本縣苗栗區築先生紀念碑成,謹誌其大略,鐫於其瑞,也以為後來者告,縣長劉啟光。 」
忠烈祠入口處羅福星銅像
羅福星為廣東客家人,其父羅經邦,曾至荷屬東印度爪哇經商,其母為印尼華僑,羅福星在印尼雅加達出生,後隨父母返回廣東,明治36年(1903)與其祖父來台經商,於苗栗廳後龍支廳造橋區牛欄湖庄居住,並就讀苗栗公學校學習日文。之後返回廣東,並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黃花崗之役。民國創建後,羅福星至台成立同盟會支部,從事抗日活動,大正2年(1913)9月苗栗抗日事件後,羅福星遭逮補,大正3年3月3日臨時法院宣判,以羅福星為首的20位反抗者,在臺北刑務所分批送上絞刑臺。民國63年3月3日,為羅福星殉難60週年,故於此地忠烈祠前設置羅福星銅像作為紀念。

功維敘隧道

苗栗隧道係位於苗栗車站與豐富車站間的隧道,穿越貓貍山山麓,原為台鐵單線鐵路隧道,其北口隧道上方刻有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題字「功維敘」,紀念興建隧道的有功人員,故又名功維敘隧道,此隧道原擔負山線鐵路南來北往的重責,後因雙軌化改線後停用,民國92年經重新整理後開放,鄰近貓貍山公園,為鐵道迷朝聖之地。

功維敘

功維敘隧道於明治35年(1902)6月25日由臺灣鐵道部動工興建,明治36年3月31日完工通車,全長460公尺,隧道北口以紅磚砌成,左右兩側方型突起的磚柱,將隧道口打造有如城堡般的華麗,由明治31-39年(1898-1906)期間,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題字命名「功維敘」,落款「明治三十六年四月 男爵兒玉源太郎書」。

隧道內

昭和10年(1935)4月21日發生芮氏規模7.1的大地震,震央在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及關刀山一帶,又名關刀山地震,隧道當時受到地震影響受損,歷經3年時間修復後才又重新通車。民國82年62水災,使得隧道口左上角土石崩塌,導致一側突出的磚柱毀損,成為今日的外觀樣貌。民國87年山線鐵路雙軌化完工,台鐵在「功維敘隧道」旁新闢雙軌的「苗南隧道」,該年9月24日列車切換新線行駛,功維敘隧道正式除役。廢棄一段時間後,民國92年經苗栗市公所整理後重新開放。

隧道南口

隧道內設有LED燈光,隨時變化紅黃藍綠等各種不同顏色,隧道非直線,兩端無法通視,步行約需5分鐘,夏日時節,隧道內溫度較清涼,行於內部感覺相當舒適,不時還可聽見火車從鄰側隧道經過的聲響,原舊鐵軌路基已整修鋪成自行車道,頗適合全家出遊的好地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