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1080726智利阿里卡-莫羅德阿里卡山、聖馬克大教堂、聖米格爾考古博物館

莫羅德阿里卡山位於智利的阿里卡,海拔高僅139公尺,硝石戰爭期間為秘魯軍隊鎮守的最後堡壘。聖米格爾考古博物館保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新克羅文化(Cultura Chinchorro)時期的木乃伊。
智利北接秘魯,東以安地斯山與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為鄰,擁有豐富的銅礦資源,如果能讓我選擇一個地方去拜訪,應該是會是銅礦產地,雖然是公務行程,但最後主辦單位也安排參觀聖米格爾考古博物館,讓人為之驚豔。
莫羅德阿里卡山(Morro de Arica)
阿里卡位於智利的北部,在西班牙人殖民以前,屬於印加帝國的一部分,被阿他加馬沙漠(Atacama Desert)所覆蓋,全境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加上高聳的安地斯山(Andes Mountains)阻擋來自大西洋的水氣,因此曾經長達4百多年時間乾旱無雨,阿里卡的年均降雨量不到1毫米。
莫羅德阿里卡山
但此地得天獨厚很少出現極端溫度,且有阿扎帕(Azapa)和盧塔(Lluta)兩個切開阿他加馬沙漠的山谷,提供水源讓阿里卡變成沙漠中的綠洲,成為世界上最乾燥的居住地。讓我覺得驚喜的一件事,我們來到此地的第二個晚上,居然下起短暫的陣雨,踏在露水的草地上,完全沒有感覺身處在沙漠地帶。
阿里卡省政府(Gobernacion de Arica)
阿里卡16世紀開始被繪入航海圖後,因得天獨厚的海灣以及豐富的食物和水,而被視為重要的港口,1541年西班人在此殖民,玻利維亞的波托西(Potosí)發現當時世界最大的銀礦後,1545年阿里卡成為玻利維亞的白銀出口港,令人羨慕的財富也引來大量的海盜刼掠(例如Drake, Spilbergen, Watlin, entre otros)。
阿里卡港
富裕而發達的港口,於1570年獲得西班牙王室授予城市頭銜(La Muy Ilustre y Real Ciudad San Marcos de Arica)。大約200年後,因礦藏枯竭,以及巴西里約熱內盧總督創建,使得阿里卡的富礦港輝煌時代宣告終結,過境和運輸功能也轉移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聖馬克大教堂St. Mark's Cathedral, Arica
阿里卡聖馬克大教堂(St. Mark's Cathedral, Arica)為天主教的教堂,最初的教堂為西班牙殖民時期興建,1868年毀於阿里卡大地震,後由法國建築師古斯塔夫·埃菲爾(Gustave Eiffel)設計重建,於1876年啟用新哥德式的教堂,前方為哥倫布廣場,面朝太平洋。
前海關大樓aduana
阿里卡文化中心-前海關大樓,目前正在整修中,鐵皮圍籬阻隔,僅能由外部眺望。海關大樓始建於秘魯統治時期,最初的大樓於1868年遭震毀,當時秘魯委託給法國建築師古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設計建造,該建築師的著名工程代表作為法國艾菲爾鐵塔。現有建物於1874年完工,為海關的辦公室,該建築前方有一個小型半圓形劇場,可提供藝術和文化表演之用。二樓的露台可以就近欣賞阿里卡的地標-莫羅德阿里卡山。智利政府於1977年11月23日將其核定為國家歷史文物,並重新修復成為文化中心,且命名為Casa de la Cultura Alfredo Raiteri Cortés,以紀念一位歷史學家。
鐵路博物館Estación de Ferrocarril Arica - La Paz
西班牙統治解體後,1821年阿里卡成為剛獨立之秘魯的領土,秘魯也在1855年興建拉丁美洲最早的鐵路,由塔克納(Tacna)到阿里卡,全長53公里,迄今仍在營運。另一條為阿里卡-拉巴斯的鐵路,起自玻利維亞的拉巴斯(La Paz),終點智利的阿里卡,長440公里,其中智利境內長233公里。
蒸汽火車
拉巴斯路線為智利政府依1904年與玻利維亞簽訂之和平與友好條約所興建,鐵路於1913年5月13日啟用,玻利維亞為內陸國家,該鐵路提供玻國到太平洋岸出口港的最短路徑,提供玻利維亞的礦物和農業品出口,以及商品進口的通道,客運服務於1996停止,2005年因營運該鐵路之公司破產而停用。
登山口
莫羅德阿里卡山的登山口位在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路(Cristóbal Colón)的盡頭,開放時間為早上8點至晚上9點,原本是沒有任何管制的,但由於常有人晚上在Mirador De La Virgen前平台廣場烤肉胡鬧惹事,褻瀆聖地,因此居民向政府要求在景點入口處設置大門。
Mirador De La Virgen
西班牙殖民統治結束後,秘魯、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各自獨立,且各自的領土皆與太平洋為鄰,最初1866年智利與玻利維亞簽訂邊界條約,約定以南緯24度為邊界,上下1度即南緯23至25度地區的礦產與天然資源由兩國共享。
歷史與武器博物館Museum of History and Weapon
但後來因礦稅繳納糾紛,兩國發生衝突,秘魯和玻利維亞聯盟,智利則找來英國助拳,1879年4月5日正式開戰,史稱太平洋戰爭(The War of the Pacific, Spanish: Guerra del Pacífico),又名硝石戰爭。歷史與武器博物館的位置,正是188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一年的關鍵戰役的地點,由於還要繼續參加會議,還沒等到博物館開門便下山,未能詳細參觀博物館感到遺憾,不過從山頂的地勢觀察可以了解到,這是個易守難攻的據點。
無名英雄記念碑
太平洋戰爭雖然近因是礦稅糾紛,但遠因則是長久以來針對礦產和天然資源的爭奪衝突,由於阿他加馬沙漠也盛產鳥糞,富含氮、磷的化合物,早年為重要的肥料資源,形成的主因也是跟氣候有關,因為少雨故堆積在沙漠的鳥糞不易被雨水沖刷掉,大量的鳥糞除自用外,還可外銷,是國家的重要戰略物資。另外還有一種可作為火藥原料的硝石礦,也是此地的重要礦藏,故該戰爭又名硝石戰爭。
山頂的智利大國旗
玻利維亞在獨立後政治不穩定,經濟惡化,想藉由提高天然資源的課稅收入來改善經濟,故在邊界的礦產成為兩國的導火線,智利在政經方面相對穩定,在陸戰部分擊敗玻利維亞和秘魯軍隊,1880年5月26日塔克納戰役後,玻利維亞撤退,智利軍隊於1881年1月占領利馬。
胡安·何塞·聖馬丁紀念碑Juan José San Martín
聖馬丁為智利軍人,生於1839年,為西班牙的後裔,從小務農,1854年10月開始軍旅生涯,太平洋戰爭期間曾參與卡拉馬戰役,因英勇作戰而被升為少校,之後又再被升至中校,1880年6月6日他和部隊進攻莫羅德阿里卡的堡壘,隔日戰死沙場。2013年在其最終戰役地點設立紀念碑,以表彰其為國捐軀的英勇。
山上的戰爭遺跡
硝石戰爭時智利軍隊曾一路打到塔克那(Tacna),最後智利和秘魯於1883年10月20日簽署了安孔條約(the Treaty of Ancón),阿里卡自此納為智利的國土,而鄰近北邊的塔克納則於1929年利馬條約簽署後,回歸秘魯國土,對於阿里卡以南的沿海領土秘魯不再有控制權。1884年玻利維亞與智利簽署停戰協定。智利從秘魯和玻利維亞獲得沿海大量資源豐富的領土,佔領玻利維亞富含硝酸鹽的沿海地區,讓玻利維亞從此成為不靠海的內陸國家。
基督像Cristo de la Concordia de Arica
莫羅德山為重要的軍事據點,1880年秘魯與智利軍隊曾在此地展開血腥對抗的戰役,造成大量的士兵傷亡。基督像於1999年11月22日設置,耶穌基督雙臂高舉,雙手張開呈現和諧,象徵智利和秘魯間的和平,雕像高11公尺,寛9.2公尺,由一個金字塔形的石頭底座構成。由勞爾·瓦爾迪維索(Raúl Valdivieso)設計,Zemlika Valdivieso雕塑而成,1987年從西班牙運抵第6工兵團Fuerte Azapa內12年,然後再移至現址。
聖米格爾考古博物館Museo Arqueologico San Miguel de Azapa
此次的會議在第三天上午的討論結束後,劃下句點。下午智利的主辦單位安排前往聖米格爾考古博物館(Museo Arqueologico San Miguel de Azapa),隸屬於塔拉帕卡大學塔拉帕卡大學(University of Tarapacá),1967年設立,主要展示世界上最古老的新克羅文化(Cultura Chinchorro)的木乃伊。
木乃伊
新克羅文化年代約在西元前7千年至西元前1千5百年左右,生活在阿塔卡馬沙漠的新克羅人發展出製作木乃伊的技術,透過除去亡者內部器官,並用植物纖維或動物毛髮來取代,再以棍棒來固定骨頭,然後用泥土做面膜,將身體放在土中靜置乾燥30-40天。當地極度乾燥的沙漠氣候,配合硝酸鹽含量高的土壤,有利於木乃伊的保存。博物館內有豐富的館藏,但因為本團參觀人數太多,僅能走馬看花簡單帶過,甚為可惜。
阿里卡商店街
夜晚的阿里卡商店街十分熱鬧,廷庫斯·馬勒庫斯兄弟會舉辦的遊行從商店街的中央穿越,有多組身著亮麗服飾的團體,向往來的遊客展現曼妙的舞姿,即便聽不懂音樂的內容,和對話的語言,但還是可從舞者臉上的笑容,感染到歡樂的氣氛。
廷庫斯·馬勒庫斯兄弟會FRATERNIDAD TINKUS MALLKUS
遊行舞者
印加特色的服飾
篷裙舞者
鮮艷的服飾
歡樂的表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