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1000925七堵-大華橋、中宏煤礦、瑪陵尖東北峰

七堵大華橋的前身,最早由劉銘傳興建台北至基隆間的鐵路,為跨越基隆河而架設,後來日人將鐵道改線後,則不再經過此橋,清代台灣的淘金熱,也是由此橋開始。七堵中宏煤礦和八堵中台煤礦的經營者,同為基隆顏家的顏德潤,中宏煤礦的前身為石厝坑煤礦。

自9月以來,工作上的事情接二連三,另外晚上和週六的時間也有課程,忙得天昏地暗,因此這陣子要抽出時間找資料寫遊記變得很困難,這樣的惡夢恐怕還得持續個2-3年之久。人都是喜歡自找麻煩,如果當初不要想太多,或許現在日子可以過得輕鬆點。言歸正傳,前往大華橋,可以搭乘台鐵至七堵站下車,出站後沿光明路往基隆方向步行,即可抵達。
八德路
不直接前往中宏煤礦,而先繞道大華橋的緣故,在於此橋下方曾是北台灣淘金熱的重要起點,起源自劉銘傳於光緒13年(1887)奏請興建台灣鐵路,建設滿清第一條官辦且載客的鐵路,原計劃從基隆建到台南,同年6月先開工基隆至台北間的路線,鐵路以大稻埕(今延平北路)為中心,光緒17年(1891)10月竣工。
七堵基隆河
清代所建與現今的鐵道路線略有不同,出基隆獅球嶺隧道後,大致沿著八德路鋪設,然後經過「八堵鐵橋」(大華橋的前身,非今日所稱靠近八堵車站的八堵橋,這是因為當時橋樑的位置剛好在石碇堡八堵庄與七堵庄的交界處,但是隸屬於石碇堡八堵庄),再進到「八堵火車碼頭」(七堵車站的舊稱,日治時期才改為七堵驛)。
福德宮
基隆河經過八堵地區的大轉彎後,流速變緩,光緒16年(1890)清代工人正在架設八堵鐵橋時,工人中有人曾到過舊金山和澳洲淘過金,在橋下附近的基隆河邊清洗飯碗時(也有一說指在河中建橋墩時),無意間發現河中竟有閃閃發亮的沙子,研判河床中的東西為沙子,於是逆流而上尋找沙子源頭,發現過支流大粗坑溪後之基隆河已少見沙金,於是再跟著沙金的足跡轉向大粗坑溪,溯至源頭九分山區,終於發現金礦所在。
大華橋
原供火車行駛的大華橋,在日治時期基隆到台北間的火車軌道改線,改鑿竹仔寮隧道經八堵橋至八堵後,便不再使用此橋,因此後來改成人行便橋,早期曾被稱為基隆川橋,或因橋的形狀似彩虹,也有虹橋之稱,亦有日人稱之為大和橋,由於基隆河經常氾濫,此橋陸續重建數次,成為今日橋上加設藍色鋼構衍架的模樣。
崇智橋
基隆河的兩旁為堤岸人行步道,可繞行大華橋至崇智橋一圈,基隆河水從這一段開始,也因廢水排放的關係,由乾淨清澈變成污濁。下游的崇智橋是一座紅色鋼構弧形的橋樑,巨型鋼樑橫跨基隆河岸,中間沒有任何橋墩,道路由圓拱形的下方穿過,大紅色的橋樑倒映在水中,與兩岸的綠色土堤呈現強烈的對比。
崇智橋
崇智橋曾在民國93年9月11日凌晨遭遇突如其來的豪雨,造成沿岸許多地區嚴重淹水,當時該橋也被緊急封閉,有鑑於此基隆巿政府依據基隆河治理基本計畫第二期實施計畫辦理整治,於該年10月進行改建,民國95年5月1日工程竣工與通車,改建後的崇智橋,每年在元宵夜時均定期舉辦「基隆河煙火節」,施放煙火,為當地新興特色的慶典。
自強路
崇智橋往北接自強路,左側的溪流稱為石厝坑溪,由北向南流,在崇智橋北端注入基隆河,而崇智橋附近亦因位於石厝坑溪出口尾段,故稱為水尾。早期七堵地區除淘砂金外,另一項重要的經濟活動則是煤礦的開採,先前探訪過七堵站南方的福基煤礦,此次則越過基隆河,到位於七堵站北方,找尋自強路底的中宏煤礦。
左往中坑口福德宮,右往中宏煤礦
石厝坑的地名起源有2種說法,一則是曾有石姓人家在此起大厝,另一則是當地有石砌的房屋。石厝坑的地名早在乾隆35年(1770)時,即已出現在八堵番契中,係相當早拓墾之地區。來到中坑口福德宮前停車,根據資料顯示中宏煤礦即位在附近,先行參拜過土地公,保佑此行一切順利,在出發前土地公即透露出一些訊息,宮內的「中坑口福德宮沿革」的石刻,已略述早年此地的經濟活動,特摘錄如下。
中坑口福德宮
「中坑口福德宮沿革
本宮位於石井蘇漢坑及中坑口溪流會合處,地方雖小,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真是泉鄉之吉壤。當地農戶為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早建立小宮宇一間,民前七年礦主陳毶禱礦業興隆有驗。民國三十七年受僱於煤礦福利社高水木求之,亦出人頭地,受庇兩信士各翻修一次。民國六十五年林明傳經商,每逢朔望返鄉,夫妻從未間斷新詣,許願事業興隆順利,果有發蹟,即與胞兄林儒為發起人,並獲眾會員同意,決心翻修破漏舊宮,為償宿願,惟缺乏經費,遵行總統德政信仰自由之號召,民國七十一年春開始改建,遂一方面進工,一方面勸募資金,同年十月竣工。宮庭廣濶,金碧輝煌,逾前壯麗之福德宮也。改建中承蒙諸善信鼎力支持指導,使本宮能百尺竿頭益加進步,不揣無文,敬誌沿革概略云爾。
中坑口福德宮修建會 謹立
周水旺敬撰 蔣孟樑恭書
李庚 李泉體 張英隆 周啟忠 無名氏 敬贈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歲次癸亥西元一九八三年農曆八月十五日 立石」
中宏煤礦天車間
此處地名中坑口,係因當地區域中有許多的坑谷,它的位置正好居中故名,也被稱為土炭坑,因為當年曾有石厝坑煤礦在此開採而得名。我向廟旁一位坐在橋上的先生請教礦場的位置,他指出福德宮右側斜對面的小路直行,有棟礦場建築,同時也驗證自強路的另一側確有另一處坑口。
中宏煤礦天車間由內向外
順著小斜坡往上行,上方有一小塊平地,被闢為菜園,菜園的土壤上,偶而可見許多的小顆的煤炭塊。左側是間水泥磚造挑高的建築,從構造看應是天車間,正面的牆壁被拆除,內部有捲揚機的水泥基座,其餘多是農戶堆置的雜物,除此間建築物外,再無其他建築。
坑谷內礦場的全景
天車間位於制高點,順著天車間直線對出去的方向,前方有兩根水泥基樁,最前方則是一處由周邊山巒包圍所形成坑谷地形,下方明顯有一大片空地,堆放許多的木材,研判礦場位置應該在下方,不過要從樹林中間穿過到山下有些困難,只得由自強路往回,走到山谷前的岔路再進入到礦場。
中宏煤礦礦場大門
礦場大門前的右側有條水泥荒廢小徑,一堵磚牆將小徑與礦場範圍隔開,水泥小徑過中途便支離破碎,再來變成土石路徑,似乎一直維持著固定寬度,但愈往上卻不見任何建築物,爬到半途見上方是座電塔,故研判應是條保線路,原路退回到入口處。
礦場旁的小徑
磚造駁坎
大部分的建築物都位在坑底的周邊附近,回到紅磚牆的右側是一處約一層高的磚造駁坎,駁坎上方則是一棟建築物,上方門牌寫著自強路158號,另一側則有數間連棟式磚造房屋,周遭已全被樹木和雜草所吞噬,屋內還殘留木板牀和廚櫃等物品。
廢棄的磚房
進到礦場內部,門口左側是間磚造廁所,前方有棵大榕樹,垂下來的氣根迎風飄盪,像是一位正在捋鬚的白髮老翁,走到中間的廣場,這便是方才由天車間方向看下來的位置,右側是由兩根水泥柱,連接後方山坡所搭的水泥平台,爬到上方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不知其作用為何。
廁所
右側上方的樹林內尚有許多的建築物,多數僅餘殘牆,還有一棟中空的方型磚造高塔,係提供坑內空氣流通之風坑,右側的跨越許多的殘破的建築,最後可以循小徑走到天車間前的菜園。再回到礦場內,左側及前方的樹林之中,則尚存幾棟較完整的建築,包括浴室和一間小平房。
礦場建築
中宏煤礦的開採歷史,中坑口福德宮沿革得以窺知,至少在明治38年(1905,民前7年)以前即已開坑,當時礦主為陳毶,光復後由台灣工礦公司接收,礦場字號為礦業字第0158,0186,178號以及台濟採字第原446,772號,礦場面積302公頃。
風坑
民國46年6月開放民營化,從工礦公司購買一切礦權,但經營至民國50年宣告破產。民國51年3月基隆顏家向原石厝坑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承購一切資產及礦權,成立中宏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德潤,和中台煤礦的經營者同是基隆顏家的成員,公司登記日期為民國51年8月31日,資本額630萬元。
風坑內部
當時該公司的常務董事包括張來進、陳大江、杜伯英、顏惠霖等人,董事則有簡崑明、顏甘霖、鄧海源、游連塗、蔡塗、張興基等人,常務監察人李榮耀,以及監察人蔡福壽、黃文和、林順發、蕭李阿粉等人,公司登記地址為基隆市七堵區自強路174號。
礦場旁的民宅
登記之營業內容為煤礦以及副產品之採取加工其產品之買賣 ,煤礦及其有關事業之經營及投資,煤礦同業間之互相保證業務。另查民國71年加入台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的名冊中,公司的主體人已變更為闕圳,中宏煤礦收坑於民國74年,公司撤銷登記日期為民國74年5月2日,當時公司代表人董事長為許淑靜,董事闕榮輝及周人聰,監察人為周星輝。
礦場浴室
中宏煤礦主要煤層為中部系統,頗有變化,中層厚度0.33公尺,本層厚度0.4公尺,屬於普通燃料煤。有主斜坑二坑,又斜坑一坑,開採之煤礦以卡車運往2公里外之七堵車站,再經由鐵路向外運輸,產量民國51年17,301公噸,民國52年36,100公噸,民國53年40,740公噸。開採年度自民國35年起算,至民國74年收坑,共計40年間總產量為1,250,433公噸,年平均31,260公噸。
浴室內部
中宏煤礦曾在民國61年7月5日發生礦災,在台視新聞網站上還保留著黑白無聲的新聞影片,當時災變據了解造成3死11傷,從新聞影片的模糊畫面中,找到跟當時礦坑長得很像的坑道口,就位在礦工浴室旁,不過坑道口有條小溪,溪水源源不絕流入坑道內。
疑似坑道或排水溝
此條溪即為石厝坑溪,嘗試走進坑道內,前半部為石砌的拱形通道,後半部則是水泥涵管,接到下游的出口,不太確定這是否為排水溝或是礦坑口的一部分,排水溝需要如此大費周章用石砌嗎?如果沒有走到內部,真的就以為是礦坑,但走出來後卻又帶著更多的疑惑,除此之外,便再也找不到任何疑似坑的位置。
疑似坑道或排水溝內部
本斜坑礦場附近未搜尋到舊礦坑,轉往自強路西側的中宏煤礦二坑的地點,道路盡頭是間有機農莊,經向一位騎機車經過的婦人詢問,她說二坑的位置早已被填平,現有的屋子是她們蓋的,剛好就蓋在舊坑道的上方,後方廚房的位置,曾經因舊礦坑坑道崩塌而下陷,又花了好些功夫整修。
另一處已填平的二坑舊坑道位置
連續找了兩個可能的舊坑道位置,結果全部撲空,舊坑道早已被填平,不想要空手而回,在通往二坑的小徑旁,看到藍天隊的指示路標,可以登瑪陵尖東北峰,比對一下地圖上的距離和海拔高度,找三角點比起舊坑道是相對簡單的任務,於是便轉進竹林內的山徑。
往瑪陵尖東北峰岔路
走到一半停下來休息,發現竟沒帶背包,這才想起在探查中宏煤礦時為了行走方便,便將背包丟在車上,難怪走起路來健步如飛,不過這大半天一口水都沒喝,有些體力不支,瑪陵尖東北峰的地形北陡南緩,故由北往南行全是陡峭的坡地,上山體力耗費大,已經爬超過一半路程,此時回頭實在不甘心,只得續行。
石壁小路
雖然路徑明顯,不過畢竟不是熱門的山頭,造訪的山友沒那麼勤,所以蜘蛛也特別的多,我手持竹竿開路,但還是中了許多的埋伏。愈往上行,開始出現較多的大石塊和岩壁,山徑先繞過一大片連續略凹的石壁下方,最終還是需要拉繩攀岩往上,垂直高度將近兩層樓,上頭完全看不到繩索綁的位置,不過兩旁還有些植物可以當支點,感覺便沒那麼危險。
攀岩
瑪陵地名源起,根據安倍明義研究指出,可能與西班牙人之稱凱達格蘭平埔族之Kimari社有關,17世紀荷蘭戶口表中有Quimaurie或Quimaurij或Kimaurj即安倍所謂的瑪陵坑社 ,按Ki為凱達格蘭族地名之前冠詞,瑪陵譯自maurj之音。
瑪陵尖東北峰
上稜後路徑較平坦易行,很快便抵達瑪陵尖東北峰,海拔高度176公尺,有建設廳礦補2112號的基石一顆,山頂的視野普通。休息片刻便續行,經過往碼陵尖主峰的岔路,雖然路程標示僅約45分,但此時又渴又累,只好放棄,最後循產業道路下山,接自強路回到中宏煤礦。
左側下山,直行往瑪陵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0925七堵-大華橋、中宏煤礦、瑪陵尖東北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