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1001204基隆-社寮東砲台、和平島濱海公園

和平島舊稱雞籠嶼或社寮嶼,位於基隆的北方,為基隆港出入的門戶,南方和基隆間隔著八尺門水道,以和平橋相連接,中央高地設有砲台,北方則是海蝕地形景觀的濱海公園,西方為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修船和造船的區域。

和平島的腹地不大,卻開發的相當早,最初有來自於貢寮凱達格蘭族三貂社原住民,移入建立大雞籠社,位置約在島的西南方,故清代以社名稱該地為雞籠嶼或大雞籠嶼,之後為與東北面的小雞籠嶼區隔,而以大雞籠社原住民聚落社厝群集所在的社寮為名,改稱社寮嶼,西方人則稱此嶼為palm島,戰後則改名為和平島。
和平橋與正濱漁港
正濱漁港位於和平島南方,建於昭和9年(1934),為遠洋、近海之拖網漁業基地,但漁船進出與商港相同航道,使其發展受到限制,民國63年政府決定興建八斗子漁港,並打算將正濱漁港遷往該地後,該港便逐漸沒落,繞過正濱漁港接上和平橋,通過八尺門水域,即進入到和平島。
正濱漁港航道及和平島西側的台灣造船公司
和平橋係用以聯絡基隆與和平島的重要橋樑,舊名基隆橋,由日本人於昭和9年(1934)建造,隔年完工,為全台第一條跨海的鋼筋混凝土平橋,長72公尺,寬7.2公尺。曾在二次大戰期間遭美軍轟炸而造成橋面破損大洞,戰後民國38年巿府撥款修建,並更名為和平橋。民國60年因鋼筋保護層脫落而再度整修。現有的橋樑在民國91年發包重建,是民國94年完工通車。
渡船頭
橋樑未興建前,往來社寮島需搭乘渡船,渡船頭即設在和平橋左側福德宮的位置,清乾隆時期稱為艋舺渡,為當時大雞籠社主社地所在,清朝在此設置大雞籠防汛水師營,一般人渡河要先在雙邊渡口舉火炬揮動請示,經核可後才能搭船登陸。
福德宮
渡船頭的福德宮也是歷史悠久,清嘉慶12年(1807)蔡牽、朱濆海盜侵擾,王得祿於大雞籠澳外擊敗朱濆,當時本地東渡口即已建有小間的福德祠,明貼福德爺紅紙的石頭,咸豐2年(1852)潘東成塑刻福德爺黑陶香爐奉祀土地公,同治6年(1867)福德祠因雞籠海嘯而毁壞,光緒年間改建為小土地公廟,民國67年經信徒樂捐才改建為今日之樣貌,廟中主祀土地公婆、水仙尊王、關聖帝君、虎爺等神明。
漁巿碼頭餐廳
基隆地區漁業發展甚早,和平島與正濱里間之水道,俗稱八尺門,為漁船出入之航道,水窄如帶,八尺門西側原有珠螺澳、田寮澳、拔死猴澳等3個灣澳,日治時期被填築為基隆漁港、漁業設施及日本人居住地等,當時獎勵日商以此為根據地,發展遠洋及近海漁業,故本地湧入許多日本人來此工作和居住,周邊則聚集漁會、漁巿、水產試驗所、造船廠等相關行業。
八尺門水域
民國50年代,和平島漁業蓬勃發展,基隆正濱漁港、八尺門漁港的漁船急速增加,漁船作業需大量漁工,開始有業者至花東地區,招來一些阿美族人從事近海或遠洋漁撈的工作,一開始多居住於中正區及和平島一帶。民國57年則有些阿美族人在下八尺門墾地,就地取廢棄的船板,沿港灣搭建屋舍。
阿拉寶灣原住民社區
民國62年有更多的阿美族船員太太至上八尺門整地蓋屋,漸漸形成聚落,也有一部分阿美族人至龍目井後方的退伍軍人宿舍附近,搭起一排矮房子,共有11戶,稱為阿拉寶灣,名稱源於台東泰源一帶的阿美族語,意思是容易迷失的地方。不過這些違建經常遭到拆除。當時除漁業外,如深澳的建基煤礦,也同樣引入許多阿美族人擔任礦工,礦場歇業後,一部分族人仍居住在建基新村,一部分人則遷移至瑞芳的阿美家園。
阿拉寶灣
民國77年李登輝總統指示將八尺門原住民當地違建,改建為太平洋花園新城國宅,並分配過半數住宅給當地原住民。基隆市於民國83年辦理海濱國宅社區興建計畫,但改建過程缺乏原住於此地的原住民參與,徹底破壞了聚落原本的人文社會關係,入住資格也需符合國宅相關配售條件,致使部分原本的原住民住戶無法入住,被迫遷往惡劣的都市邊緣居住。
八尺門旁海濱國宅
目前該社區有110戶原住民承購戶,稱之為奇浩部落(Niyaro’no Kihaw),設有頭目,每年定期舉辦豐年祭。基隆市原住民大多來自花東地區,目前總人數約有7500人,其中又以阿美族人數最多,因此為了保存並傳承基隆市原住民文化,在海濱國宅社區右側興建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用以蒐集陳列原住民文物。
基隆嶼
民國68年政府興建八斗子漁港完工後,漁業似乎也開始由盛轉衰,基隆地區漁業漸漸沒落,隨著兩岸關係和緩,船員也由原住民變成大陸漁工,原住民僅剩少數人跑船,其餘人皆轉入建築工地做板模工,後來又開放外籍勞工,這些建築工的機會也正在消逝。
龍目井
阿拉寶灣社區附近有口龍目井,為西班牙人時期即發現。明朝年間曾有西班牙人與荷蘭人為商業利益而先後佔領社寮島,起初荷蘭人為與明朝進行貿易並建立據點,於1624年(明朝天啟6年)佔領當時多為原住民居住的大員地區(台灣南部),此舉對盤據在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商業利益構成威脅,於是當時西班牙菲律賓總督施爾瓦(Don Fernando de Silva)派遣提督伐爾得斯(Antonio Carrenõ de Valdes)率大划船(galley)2艘、戎克船12艘,載兵士3百名的武裝船隊,於1626年5月5日自菲律賓北部Cagayan出發北上前往台灣。
井口
西班牙艦隊沿台灣東海岸航行,11日抵三貂角(三貂即西班牙文聖地牙哥Santiago的譯音),12日進入雞籠港,將該地命名為「聖三位一體」(Santisima Trindad),16日在社寮島舉行始政式。當時為了尋覓適合飲用的水源,找到一口自然湧出的泉水,因位於盤踞島北側的龍仔頂山的眼睛所在地,而命名為龍目井,當時為了取水方便,以炸藥炸出一深井以利取水。昭和10年(1935),日本人興建基隆橋時,於井的四週及上方,興建一西班牙風格圓拱掩體的建物,作為防範空襲之用。
浪來了
荷蘭人文獻中曾記載雞籠島上有泉湧不斷的冷水,並提及西班牙人很重視這口清泉,清代文獻也有提到龍目井,泉湧如珠,濆地而起,獨甘洌冠於全台。其泉水迄今仍被居住在附近的原住民阿美族阿拉寶灣部落的族人,取來作為日常生活,洗滌之用。
海蝕窗
為抵禦荷蘭人及原住民,西班牙人便在社寮島建築砲台4座,並在西南側築城,名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聖救世主之意),社寮島也連帶被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島,該城由波連(Nicols Bolen)所設計,周長共約400公尺左右,為下寬上窄的堡壘,由西班牙人、菲律賓原住民、雞籠原住民與華人工匠等共同建造,建築材料取自菲律賓馬尼拉、雞籠當地,或來自中國福建,至1631年已完成4個稜堡,周圍用灰色石頭建造,持續擴建至1634年。
聖薩爾瓦多城遺址1
伐爾得斯於1628年(崇禎元年)在滬尾(淡水)另外興建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位於紅毛城原址),伐爾得斯並自任首任雞籠淡水長官。1632年(崇禎5年)西班牙船漂流至蛤仔難(宜蘭),船員遭原住民殺害,西班牙人派兵征討,並佔領該地,自此北台灣已成為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
屁屁石
在台南的荷蘭人對佔領東北海岸地區的西班人勢力擴大感到不安,但情況後來有轉機,呂宋南部自1635年(崇禎8年)以後陸續發生動亂,加上日本鎖國,以及1633年(崇禎6年)鄭芝龍於福建沿海金門海戰擊潰荷屬東印度公司艦隊,從此控制海路,收取各國商船的保護費,壟斷海上貿易,因此西班牙人認為台灣已失去當初佔領時的重要性,便縮減台灣北部的駐軍。
寶座
1637年(崇禎10年) 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科奎拉(Sebastián Hurtado de Corcuera)下令拆除聖多明哥城從滬尾撤兵,至1640年(崇禎13年)僅駐守雞籠一城及附近堡壘一座,兵力極為薄弱。荷蘭人知西班牙人撤兵後,見機不可失,於1641年(崇禎14年)8月,荷蘭東印度公司第6任台灣長官保羅杜拉弟紐司(Paulus Traudenius)派遣205位荷軍士兵,及約500位淡水原住民組成的聯軍,試圖進攻雞籠,但因火炮數量不足,勸降無效而無功而返。
社寮東砲台彈藥庫
隔年8月17日杜拉弟紐司派哈魯斯(Hendrik Harouse)於大員灣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出發,以5艘戰艦,2艘戎克船,載兵員690人,在8月21日下午4時抵達和平島的東北端,荷軍另以帆船、大型帶水路船、三板船及小艇搭載戰鬥員,在山谷的岩壁中登陸,於島東側山邊豎起荷蘭公司旗幟並興築砲台,起卸彈藥和糧食。
最上層堡壘
兩軍於8月22、23日爆發山頭槍砲攻防戰,荷蘭軍隊向駐守於聖東安堡的西班牙軍隊,發射一百餘枚砲彈,8月24日下午4時,荷軍在大雨傾盆中攻佔聖東安堡,豎起公司的旗幟,8月25日下午,荷軍去函要求西班牙人獻城投降,西班牙人經雞籠主教與聖薩爾瓦多城商議,會議結果接受荷軍的要求。
阿拉寶灣-福爾摩沙古戰場
8月26日正午,荷軍整隊擊鼓入城,西班牙人被迫遷到聖多明哥的僧院,之後荷軍接收西班牙人留在島上所有的城堡裝備,以及金屬類製及鐵製共40座砲具,戰俘446人、火藥15000磅,西班牙金幣960枚、25000銀元及價值一百萬銀元以上的貨物(鹿皮、硫磺)。
仿古砲
聖薩爾瓦多城經過荷蘭激烈砲擊後損毀大半,僅剩西邊稜堡,杜拉弟紐司除在島內與對岸福州街修建荷蘭人所需房舍住宅外,也積極重新整建聖薩爾瓦多城,完工後更名為北荷蘭城堡(Noort Holland Fort),成為荷蘭擴展北台灣勢力的重要據點,其控制範圍達淡水、新竹。
聖薩爾瓦多城遺址2
西班牙除築城外也建立砲台,但在荷西之戰遭到破壞,荷蘭人也同樣在社寮島最高處設置維多利亞堡壘。後來鄭成功在沿海崛起,為籌措抗清軍費及據點,在1661年進攻台灣,拿下普羅民遮城,並包圍熱蘭遮城,隔年荷蘭人大員當局無力再戰,退出南台灣。
聖薩爾瓦多城遺址3
鄭成功亦在當年病逝,荷蘭人轉進北台灣,1664 年重新整修北荷蘭城。後來鄭成功之子鄭經派兵北上攻打,荷蘭人終於在1668 年自行炸燬北荷蘭城堡後自基隆退出,撤除在台灣的所有軍力,1680年鄭經派人將之夷為平地,次年再照舊址築城,清朝時該城逐漸傾頹。日治時期該址擴建為造船廠,已完全不見遺跡。
觀測所
社寮島上的砲台,清法戰爭前劉銘傳曾重修,然而又遭到法軍摧毀,光緒12年(1886)劉銘傳再度重建,現有的砲台為日治時期所改建,共分為東、西兩砲台,明治34年(1901)5月動工,明治36年(1903)9月竣工。
往碉堡
目前僅東砲台開放,西砲台仍在軍事要塞管制區內,未對外開放,據傳還遺留有西班牙及荷蘭時代遺跡。東砲台目前僅存蓄水池、指揮所、機槍堡、觀測所和彈藥庫等。觀測所上方視野遼闊,可遠眺基隆嶼,下方則是和平島著名的海蝕地形景觀的濱海公園,但無路可下,只能原路回到阿拉寶灣後,再轉到海邊。
砲台
聖薩爾瓦多城的原址目前為台灣造船公司的船塢,日治時期經過多次軍港建設和後來的二次大戰盟軍轟炸,上方已無剩餘任何遺跡。不過考古學者認為,依據歐式城堡建築都有地下室及地基的慣例,及船塢不需地基,因此認為更深的地底仍存部分遺跡,經學者利用透地雷達探測,發現有疑似堡壘的遺跡。
聖薩爾瓦多城遺址4
不過由於台船公司的訂單滿載,開挖地點在工廠主要運輸路線上,無法提供廠區內挖掘,因此在廠區外頭平一路停車場等處試掘,今年(2011)10月新聞報載,甚至有2位西班牙考古研究員來台開挖遺址。
台船公司
基隆早期造船工業,肇始於礦業家木村久太郎自大正5年(1916)在基隆成立木村鐵工所,初期以修造礦山機器和製糖機器為主,大正7年(1918)日本政府令該所建築船塢,從事修建港內浮橋,兼修船舶。大正9年(1920)第一座3千噸船塢落成,並建造小汽艇,大正11年(1922)改組為基隆船渠株式會社,昭和12年(1937)總督府配合南進政策,找來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投資收購基隆船渠株式會社成立台灣船渠株式會社,在社寮島興建工廠,修理船艦。
台船公司基隆廠
民國35年政府將台灣船渠株式會社、高雄的株式會社台灣鐵工所和東光興業株式會社合併成台灣機械造船公司。民國37年4月公司再拆為高雄的台灣機械公司及基隆的台灣造船公司,基隆專注造船,高雄則製造機械。台灣造船公司想朝著遠洋輪船發展,於是在民國46年2月出租給美國殷格斯台灣造船及船塢公司,民國48年建造出36000噸信仰號。
前往和平島濱海公園
民國51年9月收回國營,54年5月與日本石川島重工業株式會社,簽訂技術合作,累積建造大型輪船之技術與經驗。民國61年配合十大建設成立高雄造船廠籌備處,隔年在高雄創立民營的中國造船公司,建廠多仰賴台船人員南下支持。民國66年7月中國造船公司由於英國柏瑪石油公司委建之45萬噸級超大型油輪的訂單部份受阻,民間投資避險撤退,因此政府介入改為國營。
濱海公園步道
因兩家公司業務重疊,隔年1月將兩間公司合併改組,以中國造船公司名稱進行營運,設立台北公司、高雄總廠及基隆總廠。民國90年該公司因虧損嚴重進行再生計劃,大幅裁減人事兼併組織,於91年轉虧為盈,民國96年3月1日配合正名政策,經股東會通過更名為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隔年股票上巿,完成民營化。
這個造型很有趣
和平島海濱公園沿著海岸邊山脈崖壁,興建一條參觀路線,可以就觀察園內的海蝕地形景觀,如海蝕平台、豆腐岩、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海蝕洞等,而這些地形景觀,都有些特殊的名字,如園內北面有一大片海蝕崖,岩石整齊排列,如群臣依序朝貢皇帝,被稱為皇帝殿。
皇帝殿
公園內有一處海蝕洞,曾有滯留此處的荷蘭人,在洞內刻字留下荷蘭文字的人名和年代,故被稱為蕃字洞,不過洞內的文字經歷歲月的磨損,早已模糊不清,無法辨識。洞內寬約2公尺,深約3-4公尺,兩端透通,洞內有信徒放置一尊神像祭拜。
蕃字洞
蕃字洞內部
園內的豆腐岩地形日本人稱為千疊敷,因波蝕棚上節理發達,岩石常年受海潮侵蝕和風化等作用,而削平成為一片棚狀地形,變成一塊塊方形的岩石,像是平鋪的數千張塌塌米,日治時期還被當成教材,列入小學鄉土課本內。
千疊敷
海蝕平臺
蕈狀石外觀似蘑菇,由於海水侵蝕掉較軟的砂岩,使得堅硬的結核突出地面,隨著地形逐漸抬昇和海水持續沖刷,蕈狀石的頭部和頸部成形,群聚之蕈狀石,遠望如同許多的人頭一般,故被稱為萬人堆。
萬人堆
園區內新立一座琉球漁民慰靈碑,其實與民國36年發生之228事件有關,但碑文內並未詳述這一段事件。和平島漁港日治時期有很多琉球漁民在此落戶,戰後仍留在台灣,228事件發生時,和平島海邊許多琉球人和台灣人一起被逮捕,然後在海岸邊執行槍決,琉球人死難者約30多人,而這些受難者家屬便委託沖繩縣政府,到事發地點建碑紀念,銅像和碑座在12月1日上午,由基隆市長張通榮、議長黃景泰與琉球籌備會長名城政次郎、宮古島市市長下地敏彥等人共同揭幕。
琉球漁民遇難紀念碑
建立琉球漁民慰靈碑之緣由
1905年前後,琉球人遷居至基隆,形成一處多達560人的聚落。台灣人提供琉球人居住的地方,琉球人也相對地將捕魚、造船和修理漁具等漁業技術,毫不吝惜的教導給基隆居民。台灣人曾經和琉球人互相合作,宛如兄弟姊妹般地生活在一起,這是一個光輝燦爛且令人驕傲的史實。
琉球聚落雖已消逝在戰火與重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費時勞心,收集起分散在社寮島(今和平島)附近的西班牙人、荷蘭人、原住民和許多琉球人的遺骸,連同對琉球人的記憶,祭祀在萬善公廟內。
琉球各界有志之士為感謝基隆巿民祭祀其先祖,藉此機會表達感謝之意,並祈求兩國千秋萬世之和平,故立本座石像於此。
2011年12月1日琉球漁民石像建立籌備會
會長 名城 政次郎
發起人 許光輝、石原地江
面海的小廟
離開和平島公園後,來到社寮天后宮,這是基隆文史中最早立廟的廟宇,正殿主祀媽祖,兩旁為文昌殿與武聖殿。後方為圓通殿,供奉孚佑帝君,水仙尊王、清水祖師、如來佛、千手觀音等神明。
社寮天后宮正面
天后相傳為明朝崇禎年間,華南貨船入泊,船上媽祖停駐和平島,住民築草寮於城背尾一地奉祀。社寮為漁船商船停舶之處,靠海吃飯的人多,天后職司航海,因此在清乾隆12年(1747),由社寮潘、陳、涂、謝、池、顏等諸姓宗族,發起興建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嘉慶元年(1796)進行擴建前殿中井、左右兩廂。道光29年(1849),再修殿宇,書匾「海波不揚」以誌。
天后宮內
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法軍攻佔社寮島,戰爭結束後,清將劉鴻銘上呈巡撫劉銘傳撰匾「迴波嶼岸」,光緒15年(1889)再度重修,書「惠我無疆」匾感念。昭和11年(1936)巿區改正,宮廟遭拆除,僅留左廂偏殿供奉媽祖,民國38年遷建於現址,民國85年再重修,歷時3年完工。
俯瞰社寮天后宮
和平島小小的彈丸之地,步行不到半天的時間便可繞島一周,不過島上的人文史蹟豐富,曾有大雞籠社凱達格蘭人、漢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日本人、琉球人和阿美族人等多元族群,在這塊土地上居住或短暫停留,從而創造許多的故事,值得花更多的時間,去細細品味。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01204基隆-社寮東砲台、和平島濱海公園

3 則留言:

Billy Lo 提到...

歡迎參加 『2011年和平島風華再現』部落客徵文比賽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66030803433090

kais 提到...

琉球漁民對台灣補漁技術提供很多如鏢漁船單拖平一路現在挖掘古蹟一帶叫琉球埔據說當年居住很多琉球人有些與原住民結婚生下眾多子女琉球人再228的死難後替臺灣捕了50多年的漁生下十個臺灣子女然在臺灣受到代遇是很差我知道濱川先生就是這樣拿不到生份證明離家太久又無法取得證明到前幾年往生據說也沒健保移民一直是一種血淚史但對臺灣不太尊重人權也相當遺憾

Shepherd's Wolf 提到...

漁民是權力邊陲的弱勢團體,儘管民間的交流頻繁,兩國的政治對立卻鮮明,出海補漁冒生命危險易遭霸凌,一定要等到發生憾事,才會引起政府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