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1030531頭屋-雙喜煤礦

雙喜煤礦位於苗栗縣頭屋鄉鳴鳳村蕃仔寮地方,初成立時名東北煤礦,後改苗栗煤礦、獅頭山煤礦鳴鳳坑、獅頭山煤礦第三礦場等名稱,民國43年開鑿平水坑開採,民國73年收坑,礦主涂添貴,現今礦坑內已成為蝙蝠的棲地。

前往雙喜煤礦可由國道1號新闢之頭屋交流道下,接省道台13線往東明德水庫方向,再右轉接苗22線通往鳴鳳村之產業道路,直行至苗栗夢幻桐花步道附近即達,公車僅行駛至台13線與苗22線之路口。

外茶亭-篳路藍縷

頭屋鄉早期漢人拓墾,係沿著後龍溪畔和其支流兩岸推進,而頭屋鄉最早開發的地方在後龍溪與老田寮溪交會處,該地有較開闊的河谷平原,同治初年便已形成市街,原本稱為崁頭屋,崁字在各家話中指小崖,意指小崖下的聚落,後因不雅,於大正9年(1920)改為頭屋。

外茶亭

鳴鳳村舊名枋寮坑,舊大字原作東山湖,日治時期已獨立設庄或保,因該地山形似鳳,命名為鳴鳳山。頭屋鄉地理位置東鄰獅潭鄉,南為公館鄉,西與西北接苗栗市與後龍鎮,北連造橋鄉,由苗22線公路貫穿頭屋鄉中心,苗126線公路未開通前,為連絡獅潭鄉的主要道路。

八角棟山區

八角崠山脈為頭屋、公館、獅潭之鄉界,主稜由南向北依次為主峰八角崠山、銃庫山、蕃子寮山、三尖山,海拔介於800公尺至300公尺間,清光緒19年(1893)苗栗知縣沈茂蔭編修苗栗縣志曾選有苗栗八景圖,其中三台疊翠中的第二台即指八角崠山脈。

夢幻桐花步道

國立聯合大學苗栗故事書記載早年汽車交通不便的年代,往來頭屋至獅潭的商旅,皆需步行且肩挑重擔走過苗22線公路前身蜿蜒崎嶇山路或古道,長達1~20公里的的山徑路途遙遠,備極艱辛,因此地方善心人士便集資出錢出力,在其沿線搭建4座茶亭,分別為外茶亭、內茶亭、嬲崠茶亭、下茶亭,供往來行旅歇息與遮風蔽雨。

蕃仔寮

其中外茶亭位於鳴鳳村道路與通往枋寮坑的小路交會處,是鳴鳳村和象山村的交接處附近,當地早年盛產木材,因此工人在此築有曬木、製木的工寮,所以往來商旅多在此停留,當地當地善心人士體恤旅人的辛勞,亦會提供茶水供人引用。

雙喜煤礦前方鐵製棚架

商旅負重物路過此處,經常身體高熱且氣喘噓噓,擔心行人突然灌下大量冷茶恐傷身體,因此茶水內會故意灑上一些粗糠或樹葉,使得喝水前必須朝杯中吹氣將粗糠或樹葉吹開,達到讓人喘口氣的目的,古人貼心的智慧真是讓人感動。

雙喜煤礦電氣機房

雙喜煤礦亦位於苗22線公路鳴鳳村番仔寮地方,番仔寮過去為原住民居住地區而得名,此地區早年以伐木業為主,日治時期開始發展煤礦及玻璃砂,興盛時期曾吸引大量人口至此採礦謀生,創造當地經濟繁榮昌盛,帶動週邊聲色場所的商業活動,也被冠以小上海的封號。

廢棄礦場建築

自從雙喜煤礦封坑,當地失去主要經濟來源,人口外移,屋舍廢棄,時日一久,屋毀牆塌,藤蔓覆蓋,原本光秃的山頭亦回復成翠綠的樣貌,由於此地油桐密集,被規劃為夢幻桐花步道,只可惜造訪時間不對,已過五月雪盛開時節。

福神祠

位於礦場旁的福德祠,內部供奉福德正神的牌位,該祠地勢高出礦坑數公尺,土地公高高在上,保佑著這些早年在地底謀生礦工的平安,其香火亦跟著收坑而沒落,不過還是有信徒定期到祠上香及打掃。

雙喜煤礦

舊照片的坑口旁原本有個鐵皮搭棚的工寮,如今僅餘殘存的樑柱,坑口則被傾倒的樹木和雜草所掩蓋,不注意看很容易便錯過,花了一番力氣移木除草,終於清理出紅磚砌成的坑口,不過上方斷裂的樹幹被藤蔓緊緊纏住無法移除,檢視樹幹後方的牌匾內並無文字,便讓它繼續維持原狀。

坑道口

礦場的相關建築物設置在坑口左側的竹林內,尚可分辨出外觀的包括廁所及電氣室,其他可能是辦公室或庫房。坑口前方泥土軟爛,雜草叢生,坑口構建除紅磚牆外,上方另以混凝土加固,地面上還保留著兩道礦車運行的鐵軌。

探險

再往內探,地面堆積一層厚約20公分的泥土,一座大型的鐵製鏽蝕嚴重的鍋鑪和運煤的拖籠棄置在坑內,前方的坑道一分為二,左側入口設置鐵柵欄,右側則無任何阻礙物,設置柵欄通常都是用來防護放置爆裂物的場所。

左往炸藥庫房右往斜坑

先取左側入內察看,正前方原本應有個水平坑道,但已塌陷,左側又有另一道鐵柵門,突然一群受到驚嚇的蝙蝠從門內急竄而出,讓我也嚇了一跳,蝙蝠的警覺性頗高,一遇到燈光照射便傾巢而出,為避免打擾到蝙蝠的作息,拍照完便隨即撤離。

左邊水平坑道已坍

煤礦坑道挖掘時,遇有堅硬的岩層時,常需使用炸藥來炸開岩壁以利開挖,坑道內亦遺有許多利用當初埋設炸藥鑽炸的小洞。柵門內有兩個房間,均是以厚重的鐵門作區隔,這是用來將炸藥和雷管分開存放的房間,因此需要設置重重的關卡來把守,以防止竊取。

庫房入口

雙喜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第731號,臺濟採字第1292號,礦區面積497公頃24公畝53公厘,民國41年成立時名為東北煤礦,10月改為苗栗煤礦,由黃國濱氏經營,民國43年開鑿平水坑開採,民國44年2月改為獅頭山煤礦鳴鳳坑,繼又改稱為獅頭山煤礦第三礦場,礦權人為黃丁鳳、涂添貴,民51年改名為雙喜煤礦,礦權人不變。

第1座庫房

民國60年始開鑿斜坑,並在礦區西方開拓排水坑,計畫與二平巷貫通。民國67年原領台濟採字第3182號煤礦採礦權及台濟採字第3421號火粘土礦採礦權,業經核准合併為增區,並將其原領執照註銷,換發台濟採字第4109號探採礦執照。

第2座庫房

黃丁鳳於民國69年往生,雙喜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為涂添貴,公司核准設立日期民國55年5月25日,資本額500萬元,登記經營項目為開採煤炭礦及其買賣業務、開採火粘土瓷土矽砂礦及其買賣業務、有關以上附屬業務之經營及投資。公司現在的董事長為羅煥光,董事羅黃雪珍、劉秋英,監察人羅美苓。

運煤的拖籠

該區域地質上位於出磺坑背斜之西北翼,上部煤系南莊層上之上段白砂岩段,厚70至150公尺。煤層上段中共含有4層煤,其中僅最上層煤或第一煤層較具延續性,以下3層煤均薄,缺少延續性,煤質亦劣,皆不能開採。雙喜煤礦為該地區的主要礦場,由於開採南莊層白砂岩層內煤層厚薄變化大,為提高產煤的產值,創造出風選機成功提高產煤品質。

直行往捲揚機,左下為斜坑

第一層煤平均厚0.3至0.4公尺,煤包可厚至1公尺以上,薄層25公分以下約占25%,尖滅部分約佔25%,煤層走向北40度東,傾向西北55至60度,上下磐均為白砂岩(可作玻璃原料)及火粘土互層。

左側至坑口,右下為斜坑

可採煤量上煤層16.8萬噸。煤質屑煤,灰分19.87%,發熱量5907卡,塊粒煤率15%。該礦有主斜坑一坑、平水坑一坑,採煤用昇樓法以人工採掘,掘進用風鑽機配人工裝碴,支撐在煤面及坑均用坑木支撐。

坑內捲揚機座

右側的坑道直行,裡頭的蝙蝠族群更多,地上堆積厚厚的一層蝙蝠排遺,坑道上方密密麻麻黑成一片,數量以成千上萬來形容絕不誇張,光是走到捲揚機房的這一小段路,只能壓低身體緩步前進,深怕一小小心便撞上蝙蝠。

蝙蝠的天堂

捲揚機座在斜坑口直線延伸的盡頭,設備可能在收坑後便拆卸變賣,現址僅留下幾根腐朽的坑木。坑內的空氣尚稱良好,加上礦場附近人煙稀少,故成為蝙蝠的天堂。沿斜坑下行,蝙蝠更多,走一小段路後,感覺空氣有點稀薄,也沒帶氧氣瓶,便退回至坑口。

廢棄的軌道

坑內湧水量約0.4立方公尺/分,用電動水泵排水,通風採用中央式,運搬在煤面依傾斜自落,平巷用煤車,斜坑依捲揚機運搬。坑口標高海拔187公尺,坑道深度140公尺。機電設備捲揚機20HP*1部,耗電率31%,水泵10HP*1部,耗電率15%,扇風機5HP*1部,耗電率8%,壓風機30HP*1部,耗電率46%,合計65HP,月用電量13萬KWH。

斜坑

員工坑內45人,坑外6人,合計51人,以民國60年生產4,488噸計算,效率7.33噸/人月。產銷成本生產378.8元,管理66.3元,推銷76.6元合計521.64元。降煤自礦場以卡車運送至扒仔崗,出口站在竹南,統計自民國51年開坑至民國73年收坑,中休1年,開採23年期間,總產量77,806公噸,年平均3,536公噸。

煤礦露頭

雙喜煤礦迄今保存良好,離開礦場後,將原本橫陳在坑口的枯木再擺放回原來的位置,這裡已經成為蝙蝠的棲地,就讓它繼續保持原貌,不要有太多的打擾。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30531頭屋-雙喜煤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