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三煤礦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猴硐,由李建興先生於昭和9年(1934)7月1日創立,原向日商三井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包採瑞芳三坑,昭和10年(1935)3月8曰猴硐鑛業所猴硐坑(下層煤)開坑,昭和14年(1939)1月14日開新坑,戰後承購猴硐鑛業所鑛權,民國53年6月10日復興鑛開坑,開採至民國79年收坑,為全台產量最高之礦場。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1040614平溪-英隆煤礦(永昌煤礦)
英隆煤礦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嶺腳寮地方,自日治時期即向臺陽鑛業株式會社包採,初期稱嶺腳寮坑,後更名為永昌炭礦,戰後由蔡全取得礦權並以永昌煤礦名義持續開採,民國48年移轉李萬國、王火木等開採,民國70年收坑。主坑口因柏油路鋪設而掩埋,坑內仍不斷湧出大量地下水,風坑位於偏遠的山區。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1040613平溪-石底一坑
石底一坑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屬於石底煤礦的一部分,舊石底一坑為大正12年7月開鑿之水平坑,昭和6年10月廢止,石底一坑則是昭和6年1月開鑿之斜坑,昭和13年2月廢止,後改為石底大斜坑之入氣坑,石底煤礦為臺陽公司旗下的礦場之一,公司創辦人為顏雲年,後期主要經營者為其子顏欽賢。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1040530南港-再探源豐煤礦
源豐煤礦位於台北市南港區中央研究院與202兵工廠交界處的山區,昭和13年元月開坑,礦山名源豐鑛業,隔年起改稱為源豐炭礦二坑,昭和17年元月企業完成開始產煤,戰後稱為源豐二坑,民國50年8月源豐二坑改組為源豐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由蕭貴川先生經營,開採至民國58年收坑,目前坑口及礦場相關建築尚存。
1040530南港-新和煤礦、新坡煤礦
新和煤礦與新坡煤礦皆位於台北市南港區,鄰近北二高南港系統交流道,新和煤礦前身為新富煤礦,民國52年改名為新太芳煤礦,後再更名為新和煤礦,該礦自民國42年開採,民國61年收坑,礦權人楊興勤、王欽德,新坡煤礦民國37年開採,民國63年收坑,礦權人唐添秀。目前兩礦之坑口均已滅失。
1040530新店-明治煤礦、和美煤礦、振山煤礦
明治煤礦、和美煤礦、振山煤礦皆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碧潭周邊,和美煤礦屬景美煤田,明治煤礦和振山煤礦則為石碇煤田,此三礦係由礦業前輩劉明先生及其妻舅林秀卿所經營。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1040510信義-和興炭礦(和興煤礦、新生煤礦)
新生煤礦自日治時期開採,早期由鄭肇基經營,後由大甲望族楊天賦開採,日治後期由潘廼賢及鄭水源經營,稱為和興炭礦,戰後和興炭礦於民國39年8月由周毝價購並改名為新生煤礦,開採至民國54年收坑。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1040502三峽-海山一坑煤礦、新大興煤礦
海山一坑煤礦位於新北市三峽區成福路6巷內,民國77年收坑後,礦場土地售予行天宮,於102年動工改建為恩主公護理之家。新大興煤礦位於新北市三峽區竹崙大寮地區,民國51年9月10日設立礦權,民國75年6月17日消滅,礦主為張常溪。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1040403公館-客陶窯、幸一煤礦、興福煤礦
苗栗縣公館鄉為客家陶藝的發源地,當地盛產品質極佳的陶土,客陶窯文化園區位於大坑村,內部重建一座早年傳統的登窯。幸一煤礦民國59年由陳阿里開坑,民國68年因煤層欠佳而收坑,興福煤礦民國59年開坑,民國77年收坑,由陳長福經營,幸一煤礦與興福煤礦均屬出磺坑煤田,開採南莊層煤礦,現址坑口均已滅失。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1040321三峽-全祿煤礦
全祿煤礦位於新北市峽區竹崙區,礦場在長城溪的上游,該礦因現場無任何線索,水平距離安順煤礦極近,推測可能是安順煤礦的前身全祿煤礦,現址尚存一間事務所、一間炸藥庫房,以及兩個水平坑口,其中一處呈半掩埋的狀態。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1040308新店-安順煤礦(安康煤礦、全祿煤礦)、粽串尖
安順煤礦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廣興與三峽區竹崙交界處,礦場在粽串尖海拔530公尺以上的地方,最初由謝李好承領探礦權,後由簡慈勳移轉礦權予全祿礦業公司,之後再依序移轉安康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安順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經營,民國95年7月13日礦業權分割為甲乙兩區,為台灣少數最後收坑的4個礦場之一,現已廢礦停採多年。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1040307新店-建楠坑煤礦(啟益煤礦、長豐煤礦、太乙煤礦、億安煤礦)
建楠坑煤礦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安興路91巷底,日治時期即開採,最初裕餘炭礦,後期南陽炭礦,戰後曾有啟益煤礦、長豐煤礦、太乙煤礦、億安煤礦等名稱,礦區橫跨新店區安坑、大坪林及中和區南勢角,面積廣達813公頃,民國37年開採,民國86年收坑,為細水長流型之礦場,最後之礦權人為王振勳。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1040228雙溪-外柑腳煤礦億山坑
外柑腳煤礦億山坑位於新北市雙溪區柑腳地區的北方,日治時期即設立礦權,先後由木村鑛業株式會社、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及船橋武雄等礦權人進行開採,戰後臺灣工礦公司接管,再由林義德、連莊耀、余玉枝、許文吉、連文欽、許滿廷等人接手,民國51年收坑,礦區後併入雙溪鑛業,現址尚餘有坑口及近數百公尺長的盤山運煤台車道。
訂閱:
文章 (Atom)